|
1
|
文艺评论助推创作繁荣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以“长安画派”为例 |
刘艳卿
孙文忠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马舍雷唯物主义批评的理论阐释及其意义 |
刘进
胡江涵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3
|
“利剑”与“绳结”——成仿吾文艺思想的旨趣及其建构管窥 |
杨奕
王春雨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建设文艺学的元科学——文艺学批评 |
张弓
张玉能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5
|
对延安文艺讲话中文艺批评思想的重新认识 |
丁国旗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6
|
论阿尔都塞学派批评家对马克思艺术生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段吉方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7
|
重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评”:问题与意义 |
李西建
谭诗民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8
|
苏区文艺的阵地建构与方向引领——论《红色中华》的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 |
李洪华
孙新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2
|
|
|
9
|
世纪之交回眸与展望文艺批评标准的走向 |
张居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9 |
2
|
|
|
10
|
理解差异: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标准比较 |
黄赞梅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11
|
延安文艺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探索 |
石在中
黄念然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2
|
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文艺影响力的形态 |
李志雄
黄鑫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13
|
延安时期的文学批评转型与文艺制度建构 |
郭国昌
谢腾飞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4
|
文学批评“普遍的历史前提”与批评的公共性 |
郄智毅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15
|
尼采的文学批评 |
黄怀军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6
|
文学批评的当下状况与价值重构 |
刘家民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7 |
0 |
|
|
17
|
文学与道德关系辨析 |
刘小新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
18
|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论纲——兼及重大项目组织和致思方式呈现 |
刘俐俐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19
|
文艺学批评:走向一种新的批评实践 |
妥建清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20
|
“泛娱乐化”语境下的当代文艺创作 |
邓筱菊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