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此”的程度副词用法及其语法化历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莹莹 袁自坤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48,共7页
“如此”的程度副词用法,学界关注较少且有较大争议。文章考察“如此”的性质,梳理“如此”从词组语法化为程度副词的历程。通过描写“如此”的句法分布、语义特征和表达功能,指出“如此”有程度副词的用法。和普通程度副词相较,“如此... “如此”的程度副词用法,学界关注较少且有较大争议。文章考察“如此”的性质,梳理“如此”从词组语法化为程度副词的历程。通过描写“如此”的句法分布、语义特征和表达功能,指出“如此”有程度副词的用法。和普通程度副词相较,“如此”具有非完句效应,在表达上更书面化,凸显言者的主观意愿与情态。“如此”的虚化路径为:动词短语“如此_(0)”>指示代词“如此_(1)”>程度副词“如此2”。副词“如此2”萌芽于先秦,形成于唐宋,成熟于明清。语义羡余、状语位置的明确化、交际求变等是其语法化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此” 副词 词汇化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词块使用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姜蕾 康梦超 肖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评价学习者语言水平,使用语料驱动的方法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文本中词块的使用情况,特别是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词块使用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语言能力影响词块使用的准确性和多样性;词块结构...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评价学习者语言水平,使用语料驱动的方法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文本中词块的使用情况,特别是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词块使用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语言能力影响词块使用的准确性和多样性;词块结构方面,低水平学生倾向使用更多比例的动词词块和较少比例的短语词块,相对接近会话语篇特征,而高水平学生则倾向使用更多比例的短语词块和较少比例的动词词块,相对接近学术语篇特征;词块功能方面,立场词块和信息指示词块呈现学生水平越高使用比例越低的趋势,而语篇组织词块则呈现学生水平越高使用比例越高的趋势。研究发现对中国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语言特征的描述提供了实验证据,也为语言自动评价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语言水平 词块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词“有关”的来源、演变及相关问题
3
作者 张彬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2,共9页
“有关”可分为动词“有关1”和介词“有关2”,“有关1”表示“涉及、有关系”,“有关2”标示话语重点,体现突显强调。“有关”本为跨层结构,在类推机制影响下重新分析为动宾结构,随着“于”的虚化脱落词汇化为“有关1”;“有关2”由“... “有关”可分为动词“有关1”和介词“有关2”,“有关1”表示“涉及、有关系”,“有关2”标示话语重点,体现突显强调。“有关”本为跨层结构,在类推机制影响下重新分析为动宾结构,随着“于”的虚化脱落词汇化为“有关1”;“有关2”由“有关1”语法化而来,主要体现在结构的重新分析和话题标记功能两个方面,其“事物关联—语篇突显”的语义演变路径具有跨语言共性。“有关1”的相关形式“有关于”已经演变为介词,“有关乎”仅相当于动词,这是使用频率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关” 介词 词汇化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个”的话语功能分析及形成机制研究
4
作者 王荔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6,共7页
汉语中“好个”的话语功能与该结构词汇化成语用标记的机制和动因直接相关。文章讨论了“好个”结构组配成分“好”和“个”各自的语法化历程,然后从语法的动态视角来探析这一语法化格式的历时发展,进而探索该结构如何凝固为一个语用标... 汉语中“好个”的话语功能与该结构词汇化成语用标记的机制和动因直接相关。文章讨论了“好个”结构组配成分“好”和“个”各自的语法化历程,然后从语法的动态视角来探析这一语法化格式的历时发展,进而探索该结构如何凝固为一个语用标记的历史变化,即它的词汇化机制和形成模式,指出“好个”经历了一个先语法化再词汇化的双层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个 语法化 词汇化 话语功能 语用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是(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兼论语气词“就是(了)”的形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顺 潘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3,共8页
"便是(了)"形成于元末明初,它是在谓语位置上通过语用推理、吸收语境义、不断词汇化和语法化而产生的。到明朝中前期,语气词"就是(了)"开始替换准语气词"便是(了)",明朝晚期以后,"便是(了)"很... "便是(了)"形成于元末明初,它是在谓语位置上通过语用推理、吸收语境义、不断词汇化和语法化而产生的。到明朝中前期,语气词"就是(了)"开始替换准语气词"便是(了)",明朝晚期以后,"便是(了)"很少使用,现代汉语时期完全被"就是(了)"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便是(了) 就是(了) 词汇化 语法化 词汇替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X”的形成:语法化、词汇化和语用化的互动 被引量:11
6
作者 孔蕾 秦洪武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9,共9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汉语言说态度标记"说X"的形成过程,探讨语法化、词汇化、语用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大部分"说X"类态度标记是由句内动宾短语演变而来;在向话语标记演变过程中,这类短语在句法表现、语义属性和... 本研究通过分析汉语言说态度标记"说X"的形成过程,探讨语法化、词汇化、语用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大部分"说X"类态度标记是由句内动宾短语演变而来;在向话语标记演变过程中,这类短语在句法表现、语义属性和语用功能上均发生了变化,是语法化、词汇化和语用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对认知突显度和表达经济性的需要是话语标记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内在驱动力,语法化是词汇化和语用化的必要条件,语法化和词汇化分别在句法独立性和表达经济性两个层面推动语用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X”标记 语法化 词汇化 语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关系相似度计算中的数据标准化方法比较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正鹏 谢志鹏 邱培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38-40,共3页
研究数据标准化处理对语义关系相似度计算的影响。从大规模文本语料中提取词法模式,生成词对-词法模式矩阵,利用3种数据标准化方式对矩阵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规律学习方法对隐含语义关系相似度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不做数据标准化、z-s... 研究数据标准化处理对语义关系相似度计算的影响。从大规模文本语料中提取词法模式,生成词对-词法模式矩阵,利用3种数据标准化方式对矩阵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规律学习方法对隐含语义关系相似度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不做数据标准化、z-score标准化、范围标准化、熵加权标准化处理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0.87、0.89、0.95、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关系 相似度 词法模式 词对-词法模式矩阵 数据标准化 WEB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语中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澄生 梁锦祥 廖定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0,159,共3页
语法化和词汇化现象是自然语言发展的结果。这两种倾向同样体现在基本的也是典型的语言结构单位——成语中。成语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既体现了语法化倾向,也显露了词汇化趋势。成语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 成语 语法化 词汇化 认知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头”的词汇化与主观性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宗江 《语言科学》 2006年第4期24-28,共5页
“回头”在现代汉语里有一个意义表示时间概念,可以看作时间副词,同时具有篇章连接功能,主要用于非现实句中。文章讨论了“回头”由表示转头动作的词组词汇化为一个词,以及语法化为一个时间副词和连接成分的演变过程和演变条件。
关键词 “回头” 词汇化 语法化 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词悬空的方式与后果、动因和作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谊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303,共16页
介词悬空有承前省略、隐含脱落与紧邻凝固等方式。形成的句法后果是:词性不变,独立转类和参与重构。悬空动因既与汉语类型特征、介词演化来源有关,也受到词语韵律节奏的制约和语用表达需求的驱动。悬空后的作用在于关联化、标记化与情... 介词悬空有承前省略、隐含脱落与紧邻凝固等方式。形成的句法后果是:词性不变,独立转类和参与重构。悬空动因既与汉语类型特征、介词演化来源有关,也受到词语韵律节奏的制约和语用表达需求的驱动。悬空后的作用在于关联化、标记化与情状化。揭示介词悬空的规律与功用,有助于认识介词的性质,阐释相关的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悬空 后果动因 功用 双音节 词汇化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词汇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静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9,共8页
近年来,随着语法化研究的不断发展,词汇化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语言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目前关于汉语词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词汇化本质与相关问题;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词汇化的动因与条件;汉语词汇化研究进展。
关键词 词汇化 语法化 动因 历时 共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中表达建议的主观性标记词“最好” 被引量:10
12
作者 乐耀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文章根据性质形容词"好"的语法化轨迹,推断副词"最好"在演化之前的短语结构形式应该有两种:一种是程度副词"最"+性质形容词"好";另一种是程度副词"最"+表示容易/可以意义的助动词&qu... 文章根据性质形容词"好"的语法化轨迹,推断副词"最好"在演化之前的短语结构形式应该有两种:一种是程度副词"最"+性质形容词"好";另一种是程度副词"最"+表示容易/可以意义的助动词"好"。文章通过能否在"最好"后加附着性成分"是"论证了表达建议的主观性标记副词"最好"的来源应该是程度副词"最"+性质形容词"好"。这两个成分先经历了词汇化过程,再经历了语法化过程,其中还伴随了主观化,最终演变成表建议的主观性标记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好 建议 词汇化 语法化 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X来”式合成词溯源 被引量:24
13
作者 梁银峰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2-421,共10页
文章把现代汉语"X来"式合成词分为四类:"古来"类、"从来"类、"后来"类、"想来"类。这四类"X来"内部结构不同,历史来源也不同。具体来说,"古来"类来源于汉语史... 文章把现代汉语"X来"式合成词分为四类:"古来"类、"从来"类、"后来"类、"想来"类。这四类"X来"内部结构不同,历史来源也不同。具体来说,"古来"类来源于汉语史上表时间的方位短语"自/从X以来",出于语言的经济原则,"自/从X以来"缩略为"X来";"从来"类来源于汉语史上具有名词功能的短语"所X来","X"和"来"本不在同一结构层次上,由于经常相邻出现,逐渐跨层词汇化为双音词;"后来"类直接从动词性偏正短语"X来"词汇化而来,不像前两类"X来"经过了形式上的缩减过程;"想来"类来源于动趋式"X来"的泛化,"来"逐渐由趋向动词(作补语)虚化为类词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词 结构 差异 来源 词汇化 语法化“X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胜似Y”的来源、“胜似”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6
14
作者 叶建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5-249,共15页
"X胜似Y"最早见于宋代,是由差比句式"X胜Y"与平比句式"X似Y"糅合而成的,用以表达递进。在韵律制约、语义范畴变化、用频较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糅合句式"X胜似Y"中的"胜似"最迟... "X胜似Y"最早见于宋代,是由差比句式"X胜Y"与平比句式"X似Y"糅合而成的,用以表达递进。在韵律制约、语义范畴变化、用频较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糅合句式"X胜似Y"中的"胜似"最迟在南宋末期已词汇化了。从元代汉语直至现代汉语,"胜似"基本上表示差比,极少表示平比,差比义逐渐规约化了。伴随着"胜似"的词汇化,平比动词"似"语法化为引出差比对象的介词。由于类化机制的作用,糅合句式"X胜如Y"中的"胜如"也发生了词汇化,"如"也发生了语法化。句式糅合不仅会致使某个结构发生词汇化,而且会引起此结构中某个词语发生语法化,使之产生新的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胜似Y” 句式糅合 递进 词汇化 语法化 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词重叠AABB式的语法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胡孝斌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5,共8页
动词重叠AABB式既有动词性,也具有形容词重叠AABB式的形式和功能。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AABB式正处在向形容词性的AABB式演变的过程当中,并对其演变规律进行了预测。同时指出,动词重叠AABB式不应该被视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而应... 动词重叠AABB式既有动词性,也具有形容词重叠AABB式的形式和功能。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AABB式正处在向形容词性的AABB式演变的过程当中,并对其演变规律进行了预测。同时指出,动词重叠AABB式不应该被视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而应该看成是单音节动词重叠AA式和BB式的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单音节 语法化 词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度构式“最/再+X+不过”的构成及语法化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雷冬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120,共4页
构式是具有独立形式、意义与功能的结构体,其形成一般要经历漫长的演化。盛新华、魏春妮以合成词构式"一样"的形成为例,分析了词汇语法化的主要标准:语义融合、抽象化、不可替性、句法功能变化,并认为心理因素引导、跨范畴语... 构式是具有独立形式、意义与功能的结构体,其形成一般要经历漫长的演化。盛新华、魏春妮以合成词构式"一样"的形成为例,分析了词汇语法化的主要标准:语义融合、抽象化、不可替性、句法功能变化,并认为心理因素引导、跨范畴语义迁移、高频率运用是"一样"词汇语法化的语用理据。雷冬平则讨论了表达"极度"意义的构式"最/再+X+不过"的形成过程,认为源式"N1最/再+A+(也)+A+不过N2"通过成分移位、成分删除以及宾语话题化等推导形成,构式语义在三段式的推论中获得并进一步抽象为"极其"义。朱军从宏观上讨论了构式"独立性"的特征及其成因:在形式上主要经历固定化或格式化,在意义上经历虚化、主观化或喻化,在功能上经历篇章化、范畴化,并认为特定构式"独立性"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数种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研究 构式 现代汉语 程度副词 引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子语类》中“把来”结构的词汇化及“把”“来”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小穹 危艳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64-168,共5页
《朱子语类》中的"把来"结构经历了一个词汇化以及构词要素语法化的过程。《朱子语类》中的"把"和"来"分别有"把1、把2、把3"和"来1、来2、来3"等等多个语义,而词汇化的"把来&q... 《朱子语类》中的"把来"结构经历了一个词汇化以及构词要素语法化的过程。《朱子语类》中的"把"和"来"分别有"把1、把2、把3"和"来1、来2、来3"等等多个语义,而词汇化的"把来"结构却只有"把1来3"一种结构语义关系。"把来"形成的动因和机制是NP话题化以及"把1"与"来3"词汇化的结果。"把来"的动词性体现了"把"的动作义和"来"的趋向义的回归,体现了语言在句法演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方向性。"把来"的形成表明,"把来"各要素的语法化与结构的词汇化是两个互相影响的不同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语类》 “把来”结构 词汇化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名量词起源再探 被引量:13
18
作者 步连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6,164,共8页
量词又可以分成名量词和动量词。关于名量词的起源,学界众说纷纭。首先分析了汉语名量词的起源的一些观点的不足,然后从韵律方面对名量词进行考察。汉语的韵律促成了"名+数+名4"的产生,从而为汉语量词的发展提供了语法槽,然... 量词又可以分成名量词和动量词。关于名量词的起源,学界众说纷纭。首先分析了汉语名量词的起源的一些观点的不足,然后从韵律方面对名量词进行考察。汉语的韵律促成了"名+数+名4"的产生,从而为汉语量词的发展提供了语法槽,然后通过词汇替换、语法化等手段,产生了汉语量词。汉语量词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韵律 音步 词汇替换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完了”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宗江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4,共5页
“完了”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已经虚化为一个具有篇章连接功能的时间副词 ,但一般辞书还没有收列。本文探讨“完了”的虚化机制和虚化历程 ,希望它能够对我们观察和研究正在进行中的虚化现象有所启示。
关键词 语言演变 虚化 词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汇化语法化的标准及其理据——以“一样”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盛新华 魏春妮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2,120,共6页
构式是具有独立形式、意义与功能的结构体,其形成一般要经历漫长的演化。盛新华、魏春妮以合成词构式"一样"的形成为例,分析了词汇语法化的主要标准:语义融合、抽象化、不可替性、句法功能变化,并认为心理因素引导、跨范畴语... 构式是具有独立形式、意义与功能的结构体,其形成一般要经历漫长的演化。盛新华、魏春妮以合成词构式"一样"的形成为例,分析了词汇语法化的主要标准:语义融合、抽象化、不可替性、句法功能变化,并认为心理因素引导、跨范畴语义迁移、高频率运用是"一样"词汇语法化的语用理据。雷冬平则讨论了表达"极度"意义的构式"最/再+X+不过"的形成过程,认为源式"N1最/再+A+(也)+A+不过N2"通过成分移位、成分删除以及宾语话题化等推导形成,构式语义在三段式的推论中获得并进一步抽象为"极其"义。朱军从宏观上讨论了构式"独立性"的特征及其成因:在形式上主要经历固定化或格式化,在意义上经历虚化、主观化或喻化,在功能上经历篇章化、范畴化,并认为特定构式"独立性"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数种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语法化标准 语用理据 “一样” “最/再+X+不过” 构式语法化 逻辑推理 独立性 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