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抗战史研究的世界意义
1
作者 徐志民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0,共10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奋勇抵抗日本侵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奋勇抵抗日本侵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伤亡人数最多,不仅开辟并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且始终牵制和抗击着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瓦解了在世界上存在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史 二战史 反法西斯 民族解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最艰难时期对敌军事斗争中的辩证思维
2
作者 翁有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7,共12页
1941年春到1943年是华北根据地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从1939年初50多个完整县,到1942年最严重时减少到7个县,其中冀南根据地村庄有些距敌人据点、碉堡极近,中间竟无一村之隔。在山东根据地,受到日伪严重蚕食,1942年... 1941年春到1943年是华北根据地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从1939年初50多个完整县,到1942年最严重时减少到7个县,其中冀南根据地村庄有些距敌人据点、碉堡极近,中间竟无一村之隔。在山东根据地,受到日伪严重蚕食,1942年底根据地面积比1940年时缩小约三分之一。在晋察冀边区,由于侵华日军对根据地连续进行“扫荡”“蚕食”和“封锁”,边区军民面临抗战开始以来最艰苦、困难和危险的时期。这表明,华北各敌后根据地均已面临着极端严重和极端危险的生存空间。为扭转此危机,各根据地运用抗战军事智慧、机制和谋略,以弱搏强,避实击虚,机智、灵巧、英勇但艰难地进行反“扫荡”。如山东抗日根据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反“扫荡”过程中都各有出奇制胜的成功战例和奇迹,显示了我之劣势与敌之优势相互转换易位的辩证过程。而在反敌“蚕食”、反敌“囚笼”过程中,根据地所采用的敌进我进战略战术,更集中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精准运用,敌后武工队的纷纷出现,使敌后“一天两个世界,白天是日本人的世界,晚上是八路军的世界”。由此,敌人的军事优势逐渐消失,敌后根据地逐步度过最困难和危险时期,至1944年华北各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各根据地不仅战胜危机并获得了迅速恢复与发展,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还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持久坚守与支撑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敌后根据地 抗战最困难时期 军事战略战术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爱国广告宣传与商品营销
3
作者 陈浩洋 张俊峰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9,共13页
抗战时期,在广告中加入爱国、抗战元素,是众多商家推销商品的重要方法。相关广告在事件、人物、时间选择上大致呈现出紧随时事的特点,尤其是在时间方面,以抗战爱国为名的广告密集出现的时间与抗战时局的发展直接相关。在商家广告创意和... 抗战时期,在广告中加入爱国、抗战元素,是众多商家推销商品的重要方法。相关广告在事件、人物、时间选择上大致呈现出紧随时事的特点,尤其是在时间方面,以抗战爱国为名的广告密集出现的时间与抗战时局的发展直接相关。在商家广告创意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几乎各种商品均可以抗战爱国之名进行营销,爱国成为部分商家的营销手段而非目的。其实质、数量的变动情况亦是国民党政府不充分、不彻底的抗战动员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在抵制日货的社会潮流下,广告兼具推销商品与维权的作用,虽皆利用报纸广告这一载体,却呈现出不同的面向,具体实践中的爱国广告营销也呈现出多层次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爱国 广告 商品 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岳区林业建设述论
4
作者 贺文乐 《古今农业》 2024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太岳区是华北地区战略要地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林区。民国前期,阎锡山政府施行“六政三事”,该区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战争影响,太岳区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太岳区是华北地区战略要地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林区。民国前期,阎锡山政府施行“六政三事”,该区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战争影响,太岳区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开展了以植树造林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林业建设。通过采取出台政策、广泛宣传与典型示范等革命化举措,太岳区林业建设在增加森林面积与保持水土流失等方面产生了一些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该区生态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岳区 林业建设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华北日军对八路军宣传工作的观察与认知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8,共13页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宣传工作曾和游击战术一道发挥过至关重要的历史性作用。而侵略华北的日军对其做何观察、有过怎样的认知、受过怎样的影响,则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课题。在战争爆发初期,日方一直企图通过武力来迫使中方屈服...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宣传工作曾和游击战术一道发挥过至关重要的历史性作用。而侵略华北的日军对其做何观察、有过怎样的认知、受过怎样的影响,则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课题。在战争爆发初期,日方一直企图通过武力来迫使中方屈服,因此对八路军采取了轻视的态度,对中方的宣传工作几乎没有感知。然而从1938年下半年起,此种情况开始发生转变,甚至由此促使华北日军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但即便如此,由于日方在其全军范围内始终未能形成高度的重视,陷入武力征服的妄想中无法自拔,最终在“思想的战斗”中败下阵来,并走向了失败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八路军 日本 宣传战 思想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新四军向民众借用钱款物资问题研究
6
作者 耿东旭 汪效驷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配发的军饷物资远远不能满足新四军的需要,新四军被迫通过自筹方式来解决后勤供应不足的问题。向民众借用钱款物资是新四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措施。新四军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向民众借用了钱...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配发的军饷物资远远不能满足新四军的需要,新四军被迫通过自筹方式来解决后勤供应不足的问题。向民众借用钱款物资是新四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措施。新四军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向民众借用了钱、粮、枪支弹药、土地和其他物资,改善了新四军给养缺乏的处境。在借款借物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采取强制性手段、随意打白条、损坏和丢失所借物品等过激的做法,使民众对新四军产生误解和疏离。新四军正视问题,积极采取还款、赔偿、道歉等许多针对性措施,及时弥补了军民关系的裂痕,使借用钱款物资成为抗战时期新四军解决给养问题的一种“非主要”的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新四军 借用 钱款物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化发行革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报童的团结、培养与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冲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报童是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报刊城市发行的重要基层力量。经史料爬梳发现,报童也构成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等不少城市打破发行垄断并再造发行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不仅通过文化、思想、政治等教育内容对报... 报童是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报刊城市发行的重要基层力量。经史料爬梳发现,报童也构成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等不少城市打破发行垄断并再造发行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不仅通过文化、思想、政治等教育内容对报童实施组织化革新,也促使报童由衣食无着的职业底层群体转化为集信息传播、情报沟通、对敌斗争等功能于一身的积极自主的民主战士,完成职能的丰富与拓展。这一历时性、全局性过程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底层工人阶级进行团结、联合与组织化的优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报童教育 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高崇 刘冀伟 卜立言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12-117,共6页
目的对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国务院公布的两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名录,对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属性进行分析,并按照纪念主题进行分类。通过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深入解析,归纳出抗战纪念... 目的对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国务院公布的两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名录,对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属性进行分析,并按照纪念主题进行分类。通过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深入解析,归纳出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具有纪念载体普遍性、历史价值独特性、纪念意义特殊性等特点,按照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及意识层面对其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挖掘与整理,并筛选典型的文化素材,提出系统、有针对性的文化创意发想方法及原则、文化符号的提取与应用方法。结论形成系统的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通过文创产品设计实践,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能起到指导性作用,进一步促进抗战文化的有效传播及抗战文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 文化创意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中的乡村动员:一项政治史的考察 被引量:38
9
作者 李里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3-204,共12页
中国革命得以成功,关键在于中共强大而有效的民众动员能力。从抗战到内战,中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采用了不同的动员策略。抗战时期主要是以抗日救亡激发农民的民族情感、以减租减息和合理负担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以群众路线提升农民的... 中国革命得以成功,关键在于中共强大而有效的民众动员能力。从抗战到内战,中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采用了不同的动员策略。抗战时期主要是以抗日救亡激发农民的民族情感、以减租减息和合理负担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以群众路线提升农民的政治参与;内战时期主要是以土地改革进行利益导向的动员、以阶级划分进行身份导向的动员、以诉苦清算进行情感导向的动员。整个革命年代,中共乡村动员又呈现出超越不同阶段的延续性特征。无论抗战还是内战,中共乡村动员都以获取农民的参与性支持、认同性支持和物质性支持为基本目标;为实现此目标,又总是以利益之满足、身份之建构、情感之唤起作为基本的动员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 乡村动员 抗战 内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领导权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秀芳 吴永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5-49,共5页
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领导权的历史考察,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充分的政治领导权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全面领导权。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领导权的历史考察,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充分的政治领导权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全面领导权。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抗战后期,随着国民党的消极抗战,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政治领导权意义随着抗战的深入而逐渐凸显,促使整个抗战领导权在国共两党间发生了明显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权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共合作”中的武汉抗战音乐活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莉 田可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5,共13页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从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日),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在全面抗战的局势下,促成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第二次合作。在艺术领域,成立了以郭沫若同志为首的“国民政...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从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日),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在全面抗战的局势下,促成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第二次合作。在艺术领域,成立了以郭沫若同志为首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简称“三厅”),虽名义上是国民政府部门,实际上则是由中共长江中央局周恩来同志具体领导的。它团结和动员了文化、艺术、教育、学术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进步人士一致进行抗日,成为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战斗堡垒。“三厅”是国共合作中的一个宣传部门,主要负责抗战的宣传工作,它曾先后在武汉举办了多次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音乐宣传活动,鼓舞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抗日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合作” “三厅” 武汉 抗战音乐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中立”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喻大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在百年前因争夺东北而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不予深究,简单否定。然而,清政府局外中立的表象掩盖着形形色色的真相和矛盾。事实上,出于维护东北主权、联日拒俄的考虑,在战争中,清军和奉天当局暗中为... 在百年前因争夺东北而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不予深究,简单否定。然而,清政府局外中立的表象掩盖着形形色色的真相和矛盾。事实上,出于维护东北主权、联日拒俄的考虑,在战争中,清军和奉天当局暗中为日军提供了帮助或便利,全国舆论更是袒日拒俄不加掩饰。同时,日俄两国也并未尊重清政府的中立,破坏中立的举动屡见不鲜。可见,对于中日俄这三国来说,所谓对中立的“恪守”和“尊重”主要是一种煞有介事的姿态,以避免战争的扩大化,这也折射出当时英美等列强的意图和复杂的国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清政府 局外中立 联日拒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军事战略——以南岳军事会议和长沙会战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红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5-112,共8页
详细研究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军事战略的学术成果不多,且以否定居多。通过研究三次南岳军事会议和四次长沙作战的具体史实,可归纳出此时期国民政府军事战略的四个特点:持久战的总体构想;重视湖南战场,屏蔽大后方;不再一味死守重... 详细研究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军事战略的学术成果不多,且以否定居多。通过研究三次南岳军事会议和四次长沙作战的具体史实,可归纳出此时期国民政府军事战略的四个特点:持久战的总体构想;重视湖南战场,屏蔽大后方;不再一味死守重要城市;应战而不求战的策略。据此可以认为,国民政府基本把握了抗战相持阶段的特点,其军事战略基本上是正确的,即以持久战对抗日本的速决战,以空间换时间。尽管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国民政府在相持阶段的军事战略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不加分析地责难其"消极、妥协、退让",是有些苛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军事战略 南岳军事会议 长沙会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滇公路二十四道拐的修筑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勃 万宇 +1 位作者 刘玚 邹人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79-85,共7页
黔滇公路是京滇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通车使得中国的东部和西南首次有现代公路相连通。抗日战争期间,黔滇公路是昆明到重庆抗战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连接了滇缅公路、滇越铁路、驼峰航线等国际交通线,向东连接了陪都重庆和前线... 黔滇公路是京滇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通车使得中国的东部和西南首次有现代公路相连通。抗日战争期间,黔滇公路是昆明到重庆抗战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连接了滇缅公路、滇越铁路、驼峰航线等国际交通线,向东连接了陪都重庆和前线战场。由邹岳生主持设计的二十四道拐是黔滇公路的经典工程,向世界传达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滇公路 京滇公路 二十四道拐 抗战生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沦陷区城市青年的生存与心态——以北平、上海两位青年的日记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秉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93,共5页
学术界对沦陷区民众史的考察,部分存在研究对象"客体化"的倾向。《北平日记》和《1942-1945:我的沦陷生活》,系沦陷区青年的两部私密日记,堪称部分扭转过度依赖档案文书倾向的一手史料。这两部日记证示,对以求得基本生存为条件的底... 学术界对沦陷区民众史的考察,部分存在研究对象"客体化"的倾向。《北平日记》和《1942-1945:我的沦陷生活》,系沦陷区青年的两部私密日记,堪称部分扭转过度依赖档案文书倾向的一手史料。这两部日记证示,对以求得基本生存为条件的底层社会来说,生活上的妥协是沦陷区外部环境的产物,内心的反抗却是永恒的民族情感底色。"南下"或"到内地去",是他们情感世界的精神追求,而留守在沦陷区艰难度日,却是物质世界困顿的无奈之举。二者间难以调适,体现了其在沦陷区的生存艰辛和内心痛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沦陷区 青年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与抗日战争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智良 江文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共7页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上海的民众立即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潮。在国民政府顽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时,上海成立各种抗日救国组织,成为中国抗日救亡...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上海的民众立即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潮。在国民政府顽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时,上海成立各种抗日救国组织,成为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从工人、帮会到童子军,各界民众广泛地参加了抗日活动,上海的特殊环境,使它成为国共两党走向第二次合作的里程碑式的地点,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得以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给日本法西斯以沉重打击。上海人民与犹太难民、朝鲜的反日志士以及其它一些热爱和平的国外人士一道,生活在同一上海屋檐下,始终斗志昂扬,投身于共同的反法西斯大业中去。上海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凇沪战役 抗日救亡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以载道:大学校歌与战时大学精神论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叶林 崔延强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抗日战争期间,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专门人才培养机构承担着"抗战建国"的重要使命。为了达到长期侵占中国之目的,日本针对高等教育和文化机关开始了疯狂摧毁。中国高校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异常严重,很多高校遭受轰炸甚至无法办学,... 抗日战争期间,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专门人才培养机构承担着"抗战建国"的重要使命。为了达到长期侵占中国之目的,日本针对高等教育和文化机关开始了疯狂摧毁。中国高校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异常严重,很多高校遭受轰炸甚至无法办学,被迫内迁重建。面对后方艰难的办学条件,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不仅没有倒退,反而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背后是战时大学精神的支撑与推动。战时大学校歌是时代强音,淋漓尽致地彰显着战时大学精神,对战时大学校歌进行整理和分析是我们认识那一特殊年代大学精神和大学之道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战时大学相关档案、回忆性论著、日记与报刊等史料的整理,勾勒出战时大学校歌概况,通过对校歌歌词进行词频分析,深入管窥战时大学精神内涵,这对当前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跨越时空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大学校歌 大学精神 词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粮食危机及其原因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玉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3,共6页
从1940年开始到1941年,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粮食危机。粮食缺乏和粮价高涨是这场危机的主要表现。粮食危机的出现原因主要是由于国统区粮食产量的大量减产、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增加、通货膨胀和投机者囤积居奇所致。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粮食危机 原因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7-187,共11页
文章针对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缺乏整体研究和学术规范的现状,将中国抗战大后方置于中国抗战历史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大背景之下,第一次对抗战大后方的概念、研究对象、地位作用、研究价值及发展趋势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学术梳理和系统回答... 文章针对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缺乏整体研究和学术规范的现状,将中国抗战大后方置于中国抗战历史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大背景之下,第一次对抗战大后方的概念、研究对象、地位作用、研究价值及发展趋势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学术梳理和系统回答。在抗日战争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其历史地位与作用表现为,抗战大后方是支撑中国对日作战的战略后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发挥作用的政治舞台,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东方战场的战略支柱。研究抗战大后方历史有利于充分认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强化"天下为公,民族至上"的理念,推动两岸人民和执政党实现民族和解与团结;有利于全面展现中国战场全貌,更加准确地反映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贡献;有利于还原二战真相,进一步揭露日本侵华的战争罪行,为开创中日关系的光明未来奠定基础;有利于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深化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让中国学术成果走向世界,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促进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合作与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抗战 大后方 基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群众医疗卫生政策及其实践——以边区疫病防治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戈 付建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3,共8页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医疗卫生底子薄、条件差,尤其是伤寒、急性肠胃炎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直接威胁着民众的生命安全,对社会稳定和生产建设形成冲击。在此情势下,中国共产党发起了以实现“人财两旺”为出发...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医疗卫生底子薄、条件差,尤其是伤寒、急性肠胃炎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直接威胁着民众的生命安全,对社会稳定和生产建设形成冲击。在此情势下,中国共产党发起了以实现“人财两旺”为出发点、以解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为目的、以群众路线为基本遵循的医疗卫生运动,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改善了环境和民生。“卫生下乡”为载体的群众卫生运动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社会服务,不仅检视了政党自身的组织力、执行力和凝聚力,也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实现了政治权力与基层社会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时期的社会治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卫生运动 基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