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塘江某海塘整体稳定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卫标 韩曾萃 金伟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6-370,共5页
在研究软土地基上海塘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对强潮河口海塘引入塘前滩地高程作为基本随机变量 ,并进行整体稳定的可靠性研究 .以钱塘江某海塘为例进行分析 ,得到了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 ,对影响海塘整体稳定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 在研究软土地基上海塘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对强潮河口海塘引入塘前滩地高程作为基本随机变量 ,并进行整体稳定的可靠性研究 .以钱塘江某海塘为例进行分析 ,得到了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 ,对影响海塘整体稳定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指出塘前滩地高程在海塘整体稳定可靠度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海塘 整体稳定可靠度 强潮河口 可靠指标 敏感性分析 塘前滩地高程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铁路货物整车运输比价关系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小珣 郭晓黎 王烈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2,共8页
铁路整车货运运价率结构对于货运整体收入及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国家铁路货运总体运营价格水平与整车运价率、整车运价率基价1与基价2之间比价关系的分析发现,整车货运比价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运价号设置的结构性、对... 铁路整车货运运价率结构对于货运整体收入及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国家铁路货运总体运营价格水平与整车运价率、整车运价率基价1与基价2之间比价关系的分析发现,整车货运比价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运价号设置的结构性、对运输成本的抵补、价率水平的均衡性以及与货物品类的对应关系等方面。因此,提出在"一口价"模式下充分考虑运输市场竞争因素、适当调整各运价号基价1与基价2增幅及比值关系、增设新运价号以及与运价浮动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3号运价等调整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运营价格水平 整车运价率结构 比价关系 货运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供应链中间产品动态定价模型的稳定性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海燕 古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97-402,共6页
在多级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分别具有中间产品价格决定权的情况下,研究了中间产品动态定价机理.当上(或下)游企业给定中间产品价格后,下(或上)游企业会给出使自己利润最大的需求量(或供应量),上(或下)游企业把满足下(或上)游企业需求量(... 在多级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分别具有中间产品价格决定权的情况下,研究了中间产品动态定价机理.当上(或下)游企业给定中间产品价格后,下(或上)游企业会给出使自己利润最大的需求量(或供应量),上(或下)游企业把满足下(或上)游企业需求量(或供应量)的匹配价格作为下一周期中间产品的价格,从而得到了各级中间产品的动态定价模型.通过对模型稳定性的分析表明:两级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中至少有一方决定的中间产品价格是稳定的,而三级以上供应链中会出现上下游企业无论哪方决定的中间产品价格都不稳定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供应链 中间产品 动态定价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孔丹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9,共9页
货币经济学中关于物价水平决定的理论包括货币观点和财政观点。货币当局(中央银行)、财政当局(政府)、民间部门之间的行为博弈共同决定了均衡物价水平路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组合协调搭配关系可以归结为:积极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 货币经济学中关于物价水平决定的理论包括货币观点和财政观点。货币当局(中央银行)、财政当局(政府)、民间部门之间的行为博弈共同决定了均衡物价水平路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组合协调搭配关系可以归结为:积极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积极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1990年之后中国货币政策属于被动型货币政策规则,财政政策类型属于李嘉图类型。中国均衡物价水平主要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的;通货膨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财政当局在利用增税方式来平衡债务方面具有较好的控制力。未来中国可以从渐进导入以利率为主要操作工具的通货膨胀目标框架和财政政策债务目标框架、设立财政政策委员会等方面构建保证物价稳定的基本政策操作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稳定 物价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经济行为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效应分析——货币政策失效与治理原理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暴力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6,共6页
在纸币体系中,存在"纸币的被动性膨胀"、绝对价格"向下刚性"和"向上看齐"等三个重要经济现象。因此,任何相对价格调整(变化)的微观经济行为,都会导致单向的"棘轮效应",不断震荡,促使物价总水... 在纸币体系中,存在"纸币的被动性膨胀"、绝对价格"向下刚性"和"向上看齐"等三个重要经济现象。因此,任何相对价格调整(变化)的微观经济行为,都会导致单向的"棘轮效应",不断震荡,促使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这就是纸币体系中微观经济行为的物价总水平效应,有三种具体形式。对此,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不仅是有限的,而且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为了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需要对症下药,针对这些微观经济行为采取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总水平稳定 微观经济行为 货币政策失效 治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若干分析
6
作者 白暴力 梁泳梅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68,共4页
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持续因素与启动因素是不同的,仅消除启动因素而忽视持续因素,将无法有效抑制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当前,实际利率不断下降并成为负利率,使投资需求不断增加,拉动了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并将货币从金融投机领域转移到产品交... 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持续因素与启动因素是不同的,仅消除启动因素而忽视持续因素,将无法有效抑制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当前,实际利率不断下降并成为负利率,使投资需求不断增加,拉动了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并将货币从金融投机领域转移到产品交易领域,为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提供了货币支持。要抑制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必须提高实际利率,而提高利率又会促使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利率调整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两难困境,必须进行相应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提高劳动者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总水平上涨 负实际利率 价格预期 货币转移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价格总水平运行分析
7
作者 石森昌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4,共3页
近年来,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手段、能力日渐成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缩预期,提振市场信心,防止陷入通货紧缩与经济下行相互加强的恶性循环,促使经济回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经... 近年来,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手段、能力日渐成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缩预期,提振市场信心,防止陷入通货紧缩与经济下行相互加强的恶性循环,促使经济回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经济总体回暖、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国内外通胀预期也有所增强。因此,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总水平波动之间的关系,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价格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价与总体物价水平的不对称效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倩茹 王汉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0-195,共6页
基于我国2008—2017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探讨煤价涨跌对总体物价水平的不对称效应。结果显示,煤价下跌比上涨会更为显著地影响通货膨胀。此外,随着PPI到CPI的过... 基于我国2008—2017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探讨煤价涨跌对总体物价水平的不对称效应。结果显示,煤价下跌比上涨会更为显著地影响通货膨胀。此外,随着PPI到CPI的过度,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在后期将会减弱,这也证实了PPI对煤价震荡的反应比CPI更为敏感。针对如何避免煤价震荡对总体物价水平造成的极度波动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价格 总体物价水平 不对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表现形式的变化、主要原因及建议 被引量:3
9
作者 邱亦霖 梁斯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6,共14页
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对民众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货币当局普遍将维持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目标。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持续下降,货币过度发行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的论点引发了越来... 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对民众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货币当局普遍将维持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目标。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持续下降,货币过度发行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的论点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四轮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但在2012年后,我国物价水平开始持续维持低位运行,出现类似于发达国家的现象。本文认为,我国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经济发展模式加速转型、消费行为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从供需两端压制了物价上涨,特别是金融的大发展吸纳了大量货币,延长了生产及消费过程,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导致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持续减弱。过于重视物价水平可能会忽略货币对其他领域的影响,继而产生风险隐患。因此,金融发展需要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同时,为适应通胀形式的新变化,需要从强化监管、稳定供给及完善统计方式等方面进行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物价水平 房地产市场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金融稳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价格、信贷水平与我国宏观经济稳定
10
作者 王三川 范从来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44,共22页
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和传导机制为研究起点。在中国情境下,以“新常态”时期“供给侧结构”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关键金融因素资产价格和信贷水平作为研究重心,结合现有研究,关注风险冲击和储蓄成本溢价冲击。在... 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和传导机制为研究起点。在中国情境下,以“新常态”时期“供给侧结构”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关键金融因素资产价格和信贷水平作为研究重心,结合现有研究,关注风险冲击和储蓄成本溢价冲击。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两种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并发掘储蓄成本溢价的政策内涵。本文研究表明,风险冲击与储蓄成本溢价冲击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断崖式”下滑。此时,从政策可行性出发,可将调控重心转向与金融机构经营相关的储蓄成本溢价,发挥其对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的“缓冲”效应,减少社会福利损失。最终,通过对信贷水平的调节,以较小的成本实现对宏观经济异动的有效快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价格 信贷水平 储蓄成本溢价 宏观经济稳定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李玲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7-180,共4页
文章旨在分析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以维护猪肉供应市场稳定性。基于2012—2021年我国19个玉米主产省份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法检验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我国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一系... 文章旨在分析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以维护猪肉供应市场稳定性。基于2012—2021年我国19个玉米主产省份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法检验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我国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基础上,伴随玉米价格升高,玉米“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能够正向提升我国猪肉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升效果约为0.042。进一步研究发现,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明显,政策实施后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上升了0.1067%。研究表明,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我国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且该效应在猪肉供应链上游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 猪肉供应链稳定性 经济发展水平 替代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