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绿肥翻压对马铃薯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1
作者 张雪梅 陈检锋 +6 位作者 尹梅 王志远 陈华 杨艳鲜 王伟 苏友波 付利波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9-635,共7页
【目的】为解决化肥过量施用导致马铃薯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本试验探讨种植不同绿肥并就地翻压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方法】依托为期5年的绿肥-马铃薯轮作大田定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处理组:CK(常规施肥)... 【目的】为解决化肥过量施用导致马铃薯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本试验探讨种植不同绿肥并就地翻压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方法】依托为期5年的绿肥-马铃薯轮作大田定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处理组:CK(常规施肥)、CR(肥田萝ト+常规施肥)、CV(光叶苕子+常规施肥)和CL(黑麦草+常规施肥),通过测定不同绿肥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产质,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价其对马铃薯产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5年间马铃薯的平均产量依次为CR>CV>CK>CL,CR和CV5年的平均产量较CK分别提升10.96%、10.12%,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经过第1年绿肥翻压后,马铃薯大薯比例呈上升趋势,其中CR处理组的提升效果最明显,其次是CL。从5年的均值来看,与CK组相比,CV处理在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方面效果较好,分别提高12.35%、18.67%、11.03%,而CR处理在提升土壤全钾、速效磷方面表现更佳,分别提高4.3%、13.44%。此外,施用绿肥的3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产量和土壤全磷、全氮、速效磷呈正相关,全氮和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呈正相关,全磷和速效磷呈正相关,碱解氮和有机质、pH呈正相关,有机质和pH呈正相关。【结论】肥田萝ト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效果最佳,光叶苕子和肥田萝ト分别对土壤氮素及磷、钾养分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通过种植并翻压肥田萝ト可作为实现马铃薯稳产高产的有效种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马铃薯 土壤肥力 长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基产品及其对土壤培肥改良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兰宇 孟军 +1 位作者 韩晓日 陈温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6-1412,共17页
生物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抗分解能力,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对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炭直接用作肥料时,由于其养分含量相对较低,运输... 生物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抗分解能力,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对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炭直接用作肥料时,由于其养分含量相对较低,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加之易引起粉尘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将生物炭作为载体或特定功能组分,开发新型土壤培肥改良产品及配套技术,成为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养分合理组配和控制释放,生物炭基产品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利用率,还能缓解土壤障碍、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已成为当前本领域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基产品的类型、制备工艺、性能评价和在土壤改良与培肥中的应用,指出其对提升土壤质量、促进作物增产和环境保护具有显著效果,未来需加强新材料和技术研发,完善检测标准,加快示范推广,并关注其长期应用的生态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肥 炭基调理剂 制备工艺 评价体系 长期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聂胜委 黄绍敏 +5 位作者 张水清 郭斗斗 张巧萍 张玉亭 宝德俊 陈源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6,共9页
近年来,长期定位施肥研究因其经历气候、年份的时间长,气候类型多,土壤功能变化幅度大以及获得的研究结论相对准确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国内外在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效应的影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国内外的长期定... 近年来,长期定位施肥研究因其经历气候、年份的时间长,气候类型多,土壤功能变化幅度大以及获得的研究结论相对准确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国内外在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效应的影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国内外的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物理、养分、微生物以及酶类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客观详尽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以期对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效应 影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红壤区水稻增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4
4
作者 李成亮 何园球 +1 位作者 王艳玲 刘晓利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9-184,共6页
通过红壤区水稻试验,分析了长期使用氮磷钾肥条件下双季水稻的生物量(包括稻谷产量和秸秆量)、养分增产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对双季水稻生物量的影响顺序为NPK>NP>PK>NK>CK。N、P、K对水稻的增产效应... 通过红壤区水稻试验,分析了长期使用氮磷钾肥条件下双季水稻的生物量(包括稻谷产量和秸秆量)、养分增产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对双季水稻生物量的影响顺序为NPK>NP>PK>NK>CK。N、P、K对水稻的增产效应系数分别为41.2%~54.8%、66.3%~88.2%和10.3%~10.9%。N、P和K增产效应的变异系数规律与其增产效应相反,说明养分对双季水稻增产效应越高,其稳定性越好。双季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其稳定性均表现为早稻优于晚稻。氮磷钾肥的配施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磷肥的使用明显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钾肥使用提高了土壤全钾和交换性钾含量,然而水稻生物量的输出却与之相反,两者的平衡决定着土壤全钾和交换性钾含量的变化。氮磷钾肥对土壤pH值影响则不一致,氮肥(尿素)的长期使用降低土壤pH值,而磷肥(钙镁磷肥)的使用减缓了土壤pH值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水稻 氮肥 磷肥 钾肥 增产效应 土壤肥力 长期定位试验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地小麦多年定位施用化肥的产量效应分析 被引量:74
5
作者 郝明德 王旭刚 +2 位作者 党廷辉 李丽霞 高长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08-1112,共5页
以已进行 1 8年的小麦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背景 ,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条件下小麦的增产效应及其对小麦吸收养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氮肥对小麦有增产作用 ,可以提高小麦籽粒的含氮量 ;1 8年施用氮肥平均增产 1 0 80 5kg hm2 ,增产... 以已进行 1 8年的小麦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背景 ,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条件下小麦的增产效应及其对小麦吸收养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氮肥对小麦有增产作用 ,可以提高小麦籽粒的含氮量 ;1 8年施用氮肥平均增产 1 0 80 5kg hm2 ,增产率达 85 2 %;单施磷肥无明显的增产作用 ,平均减产率为 3 2 %,但可提高小麦籽粒的含磷量 ;氮磷配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N、P配施增产率达 1 4 0 6 %,在N、P配施基础上施用钾肥增产率仅为 2 8%,无明显的经济效益 ,从养分平衡角度应考虑N、P、K的配合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长期施肥 产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硅钾肥特点、营养机理与展望 被引量:12
6
作者 管恩太 赵凤兰 +2 位作者 陈常友 蔡德龙 钱发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2-74,共3页
根据我国不同钾矿资源贮量、不同钾肥特性的区别以及硅钾肥的营养机理 ,分析了长效硅钾肥具有肥效持久、富含多种营养等特性 ,阐明了长效硅钾肥可改善品质、增强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的作用 ;并从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出发 ,阐明了长效硅... 根据我国不同钾矿资源贮量、不同钾肥特性的区别以及硅钾肥的营养机理 ,分析了长效硅钾肥具有肥效持久、富含多种营养等特性 ,阐明了长效硅钾肥可改善品质、增强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的作用 ;并从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出发 ,阐明了长效硅钾肥的生产和施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硅钾肥 营养机理 农作物 抗病虫害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栗钙土区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的长期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谭德水 金继运 +1 位作者 黄绍文 陈占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1993-2006青海省栗钙土区施钾与小麦秸秆还田对耕层(0-20 cm)土壤钾素与其它养分指标以及小麦产量的长期影响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钾或秸秆还田处理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含量均高于长期不施钾处理(NP),其中钾肥配合秸秆还... 1993-2006青海省栗钙土区施钾与小麦秸秆还田对耕层(0-20 cm)土壤钾素与其它养分指标以及小麦产量的长期影响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钾或秸秆还田处理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含量均高于长期不施钾处理(NP),其中钾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NPK+St)三种类型钾含量均与NP处理差异显著;施钾或秸秆还田可提高速效钾和缓效钾在全钾中的比例,同时降低矿物钾的比例;与原始土壤相比,钾肥投入处理(NPK与NPK+St)的速效钾及NPK+St处理的缓效钾含量均高于原始土,其它处理三种类型钾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原始土壤;不同处理土壤钾素年均消耗K2O在175.5 kg/hm2以上,四个处理中只有NPK+St处理土壤钾素表观有盈余,其钾素平衡系数为1.55;相比只施氮磷肥,长期施钾或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铵态氮、有效硫、钙、镁以及全磷的含量而提高有机质、有效磷、铜、铁、锰、锌以及全氮的含量,影响程度不一;定位14年间小麦产量基本不受施钾与秸秆还田措施的影响,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钾 秸秆还田 土壤养分 小麦产量 长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绵土长期施肥后效及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郑剑英 赵更生 吴瑞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5-90,共6页
在6年长期施N、P、M、NP、MN、MP和MNP的土壤上,连续种植一季谷子和两季小麦,研究长期施肥对后茬作物产量和吸N,P量的反映及N,P养分在作物体内分布情况,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磷肥、有机肥单施或与其它肥料配施均有... 在6年长期施N、P、M、NP、MN、MP和MNP的土壤上,连续种植一季谷子和两季小麦,研究长期施肥对后茬作物产量和吸N,P量的反映及N,P养分在作物体内分布情况,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磷肥、有机肥单施或与其它肥料配施均有后效,纯施N肥没有后效,而且影响和限制了后茬作物的生长和发育,P肥的后效最多能维持3年,有机肥后效仅能维持一年,经过三料作物吸收,其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和喊解N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黄绵土 土壤含水量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紫色土小麦肥料利用率及增产效*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杜君 秦鱼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94,共7页
通过7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小麦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以及长期不同施肥对肥料养分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小麦的氮、磷、钾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0.35%,12.94%和21.10%,是最佳施肥配合;非N配合的PK处理小麦... 通过7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小麦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以及长期不同施肥对肥料养分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小麦的氮、磷、钾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0.35%,12.94%和21.10%,是最佳施肥配合;非N配合的PK处理小麦对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均较低,即在不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无效的.同时在不施用磷肥的情况下,NK配施处理其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也很低.氮肥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氮肥的累积效应不明显,而NP和NK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累积效应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磷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的磷肥的累积利用率有增加的趋势,说明磷肥具有一定的后效,但时间越长磷肥的后效越不明显,PK处理磷肥的累积效应明显,但累积利用率较低,而NP处理的磷肥累积利用率变化较为稳定;钾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和NK处理钾肥的累积利用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后3年的增加趋势趋向于稳定.在肥料的增产效应上,1 kg氮、磷、钾肥(N,P2O5,K2O)的平均增产量分别是11.13,8.77和6.7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紫色土 长期施肥 肥料利用率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坡地长期施肥效应及土壤肥力变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剑英 吴瑞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18,共5页
坡耕地多年施肥试验表明:肥料效应总趋势为MNP>MN>NP>M>P>N>CK,化肥配施效果优于单施,且有机肥与氮磷配施效果最佳,M,N,P交互作用最强,高达669kg/hm2,作物产量与养分的吸收基本一致。单施化肥土... 坡耕地多年施肥试验表明:肥料效应总趋势为MNP>MN>NP>M>P>N>CK,化肥配施效果优于单施,且有机肥与氮磷配施效果最佳,M,N,P交互作用最强,高达669kg/hm2,作物产量与养分的吸收基本一致。单施化肥土壤有机质变化不明显,而全氮减少,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其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增加。长期施肥土壤碱解氮含量均下降,而有机肥缓解了下降速度。施确处理土壤速效磷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 施肥 肥料效应 土壤肥力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红壤磷库重建质量的长期效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艳玲 何园球 +1 位作者 李成亮 刘晓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9-402,共4页
以长期施肥的旱地红壤为材料,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红壤P库重建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红壤全P和速效P的量,但增加速度因有机肥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配施猪厩肥可以在短期... 以长期施肥的旱地红壤为材料,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红壤P库重建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红壤全P和速效P的量,但增加速度因有机肥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配施猪厩肥可以在短期内重建土壤P库,但必须及时调节配比,防止其对环境安全构成威胁:而配施花生秸秆重建土壤P库的速度较为缓慢,且有减少土壤P库储量的趋势,因此必须注意由于秸秆的C/N和C/P过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红壤 磷库 重建质量 长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山东潮土固碳特征及产量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薄录吉 李彦 +5 位作者 张英鹏 仲子文 孙明 李冰 刘兆辉 孙翠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07-213,共7页
为明确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固碳潜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28 a定位施肥试验研究长期施肥下潮土固碳特征及其作物产量效应,提出不同肥力水平山东潮土有机碳提升策略。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包括单施化肥... 为明确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固碳潜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28 a定位施肥试验研究长期施肥下潮土固碳特征及其作物产量效应,提出不同肥力水平山东潮土有机碳提升策略。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包括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两大主处理,化肥区处理分别为不施肥、氮、氮磷、氮钾、磷钾、氮磷钾、减量氮磷钾、增量氮磷钾;有机肥区处理为化肥区处理基础上分别增加等量有机肥。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土壤累积碳投入量和固碳速率分别比化肥处理高2.47,4.29倍。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投入量为155.6~193.2 t/hm^(2),固碳速率为0.25~2.18 t/(hm^(2)·a),化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投入量为39.5~100.5 t/hm^(2),固碳速率为4.15~5.49 t/(hm^(2)·a)。其中,化肥区和有机肥区均是增量氮磷钾处理碳储量最高、固碳速率最快。随着外源碳的累积投入量增加,土壤有机碳呈线性增加,当投入量小于120 t/hm^(2)时,土壤有机碳的存储能力为18.4%~20.6%;当投入量在120~200 t/hm^(2)时,土壤有机碳的存储能力为11.5%。外源碳累积投入量小于100 t/hm^(2)时,土壤固碳效率为11.7%;外源碳累积投入量100~200 t/hm^(2)时,土壤固碳效率为4.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小麦和玉米产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潮土土壤有机碳提升1 g/kg,作物总产量可增加414.5 kg/hm^(2)(小麦和玉米产量可分别增加208.4,184.8 kg/hm^(2))。在保证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条件下,建议山东潮土累积有机碳投入量为150 t/hm^(2)较为合适。薄录吉,李彦1,张英鹏,仲子文,孙明1,李冰,刘兆辉,孙翠平4(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东营257345;3.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O-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济南250014;4.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长期施肥 有机碳 固碳效率 产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甲羟孕酮原位凝胶植入剂(MPA-PLA)对大小鼠的抗生育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婷婷 曾忠良 +1 位作者 罗音久 张法仁 《中国兽药杂志》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为达到城市宠物药物避孕的效果,开发醋酸甲羟孕酮原位凝胶植入剂(MPA-PLA)。采用MPA-PLA进行动物体内实验,考察MPA-PLA对小鼠避孕时间和繁殖率的影响及其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激素浓度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PA-PL... 为达到城市宠物药物避孕的效果,开发醋酸甲羟孕酮原位凝胶植入剂(MPA-PLA)。采用MPA-PLA进行动物体内实验,考察MPA-PLA对小鼠避孕时间和繁殖率的影响及其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激素浓度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PA-PLA对大、小鼠具有长效抗生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甲羟孕酮原位凝胶植入剂 长效缓释 抗生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简施肥在黑龙江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强 纪雄辉 +5 位作者 柳赛花 付东升 姚玉伟 周陈刚 陈志义 周艳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20-22,26,共4页
通过1次基施长效多元复合肥加苗期追施1次氮肥,为水稻生长提供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解决水稻后期早衰和中微量营养元素供应不足等问题。据黑龙江2017—2019年的大田对比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轻简施肥方式,水... 通过1次基施长效多元复合肥加苗期追施1次氮肥,为水稻生长提供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解决水稻后期早衰和中微量营养元素供应不足等问题。据黑龙江2017—2019年的大田对比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轻简施肥方式,水稻平均产量为624.8 kg/667m^2,比习惯施肥的对照增加76.6 kg/667m^2,增产14.0 %,而且追肥次数减少1~2次,节省了劳动成本20元/667m^2,平均增加纯收益199.2元/667m^2。黑龙江种粮大户平均每户种植面积在20 hm^2以上,该项技术可以增加纯收益约6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轻简施肥 长效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钾肥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5
作者 钱发军 赵凤兰 +2 位作者 邓挺 刘夏茹 豆来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2期67-69,共3页
我国钾肥需求量逐年增加,80%需要进口,但同时又有大量的低品位非水溶性钾矿资源没有利用,利用非水溶性钾矿生产长效钾肥既能缓解钾肥短缺的矛盾,又可以解决普通钾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长效钾肥原料分布广,生产和施用技术简单,成本低... 我国钾肥需求量逐年增加,80%需要进口,但同时又有大量的低品位非水溶性钾矿资源没有利用,利用非水溶性钾矿生产长效钾肥既能缓解钾肥短缺的矛盾,又可以解决普通钾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长效钾肥原料分布广,生产和施用技术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形成产业化,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钾肥 产业化 农业 可持续发展 钾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毛交联纤维素多功能锌肥制备与性能研究
16
作者 许晨阳 曹胜磊 +1 位作者 耿增超 孙润仓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1-279,共9页
以鸡毛(CF)和纤维素(Cell)为原料,氢氧化钾/水/尿素(KOH/H2O/CO(NH2)2)体系为复合溶剂,碱解鸡毛得到鸡毛碱解液,然后向鸡毛碱解液加入纤维素形成凝胶化的混合物,为发挥凝胶基质中官能团的保肥作用向其内部加入微量元素Zn,经过干燥并造粒... 以鸡毛(CF)和纤维素(Cell)为原料,氢氧化钾/水/尿素(KOH/H2O/CO(NH2)2)体系为复合溶剂,碱解鸡毛得到鸡毛碱解液,然后向鸡毛碱解液加入纤维素形成凝胶化的混合物,为发挥凝胶基质中官能团的保肥作用向其内部加入微量元素Zn,经过干燥并造粒,最后得到含N(150.6 mg/g)、K(136.7 mg/g)、Zn(13.9 mg/g)并同时含有硫、多肽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鸡毛交联纤维素凝胶肥料(Cell-CF)。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荧光显微镜对Cell-CF水凝胶的交联结构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经复合溶剂处理后鸡毛和纤维素原料的结晶结构破坏较完全,Cell-CF中的多肽和纤维素进行了分子间的穿插折叠并形成了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Cell-CF中的官能团与锌离子进行了络合反应。另外,土壤培养实验和玉米盆栽实验结果表明,Cell-CF中锌的生物有效性高、肥效期长,可作为一种长效锌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毛 纤维素 水凝胶 长效锌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试验下黑土基础地力演变特征与肥料效应
17
作者 郝小雨 马星竹 周宝库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1,48,共6页
本研究通过38年的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黑土基础地力演变特征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黑土区小麦、大豆和玉米产量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55.4%,88.1%和71.9%。黑土长期不施肥小麦、大豆和玉米土壤基础地力逐步下降,年下降率为1.28... 本研究通过38年的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黑土基础地力演变特征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黑土区小麦、大豆和玉米产量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55.4%,88.1%和71.9%。黑土长期不施肥小麦、大豆和玉米土壤基础地力逐步下降,年下降率为1.28%,1.28%和1.35%。土壤氮、磷、钾的贡献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为氮<磷<钾,大豆季为钾<氮<磷。土壤基础地力与常规施肥处理产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基础地力显著影响作物产量。可见,提升土壤基础地力是保障黑土区粮食持续高产和稳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基础地力&E料效应 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酸化红壤钾素淋溶对施石灰的响应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玲红 黄晶 +4 位作者 王伯仁 李冬初 柳开楼 韩天富 张会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7-467,共11页
为探究石灰施用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对酸化红壤钾素的影响,依托始于1990年的国家红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化肥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配施+半量秸秆还田(NPKS)及其增加常量石灰(NPL、NPKL、NPKSL)6个处理... 为探究石灰施用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对酸化红壤钾素的影响,依托始于1990年的国家红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化肥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配施+半量秸秆还田(NPKS)及其增加常量石灰(NPL、NPKL、NPKSL)6个处理。室内土柱淋溶试验设置0 L、0.5 L、1 L和1.5 L石灰施用量,监测田间和淋溶后0~50 cm土层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pH及淋溶液中钾离子(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施用石灰4年后,与NPKS、NPK、NP相比,各处理均增加了相应土层的缓效钾含量;NPKSL和NPL处理分别增加了0~40 cm和0~10 cm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06%~36.39%和27.26%。2)石灰施用量相同,各处理土壤累积K+淋溶量由大到小依次为NPKS处理、NPK处理和NP处理。施用石灰减少了NPKS和NPK处理淋溶液中累积K+含量,降幅为18.10%~57.70%,且K+淋溶率也下降。3)施石灰提高了表层土壤pH;土壤中钾素盈余情况下,石灰当季施用量每增加1000 kg·hm–2,K+淋溶损失率降低11.7%;施用石灰和施肥是显著影响平均淋溶K+量和K+累积淋溶量的主效应。可见,施用石灰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均能提高表层土壤pH;减少速效钾在剖面的运移,增加剖面下层缓效钾的含量;土壤淋溶K+量、累积K+淋溶量和K+淋溶率均随土壤中速效钾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施用石灰而降低。合理的石灰用量能够有效降低酸化红壤K+淋溶损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酸化红壤 钾素 石灰 长期效应 短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南方黄泥田稻田甲烷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研究
19
作者 林诚 王飞 +2 位作者 何春梅 李清华 李昱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35-37,共3页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期施肥下南方黄泥稻田甲烷排放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各处理稻田甲烷排放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排放峰值出现在水稻分蘖期。施肥促进稻田甲烷排放,与对照不施肥相比,施肥处理的甲...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期施肥下南方黄泥稻田甲烷排放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各处理稻田甲烷排放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排放峰值出现在水稻分蘖期。施肥促进稻田甲烷排放,与对照不施肥相比,施肥处理的甲烷季节累积排放增加22.3~74.2 kg/hm2,增幅达17.4%~58.0%,其中化肥+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单施化肥NPK,但NPKM、NPKS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处理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达1.18~1.5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南方黄泥稻田 甲烷 温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硅钾肥在信阳水稻上的肥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殿友 赵凤兰 +1 位作者 陈常友 邓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5-96,共2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效硅钾肥在信阳水稻上的肥料效果。结果表明 ,长效硅钾肥对本区的水稻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其肥效优于同钾量的化肥。
关键词 长效硅钾肥 水稻 增产效应 肥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