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from the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1
作者 Sun Yanshu Wang Junju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4-258,共5页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sociocultural views,this paper reviews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from the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recent years and puts forw ard suggestions for the follow-up study. Research from...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sociocultural views,this paper reviews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from the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recent years and puts forw ard suggestions for the follow-up study. Research from the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adopts the overall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with the sociocultural theories and dialogue theories being the framework,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writing process and social context,and concludes that the theoretical basis,research emphasis and methodology still needs per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学术信息 学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ror Analysi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被引量:1
2
作者 薛俊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05-108,共4页
CLCnumber:H319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0-5293(1999)Sup.-0106-04Allanguageteachersandlearnersareawarethatle... CLCnumber:H319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0-5293(1999)Sup.-0106-04Allanguageteachersandlearnersareawarethatlearnersmakemist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ERRO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负能”到“赋能”:基于LLMs的思维链提示设计与教研AI智能体构建——以课堂教学智能分析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冬青 陈自力 +3 位作者 邵文豪 张粤芳 李赞坚 任光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7,125,共8页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能”。该文基于思维链提示逻辑,提出了教研AI智能体赋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解读的构建框架,实现从数据解析到反馈生成的循环,并以此为导向模块化构建了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LLMs)的智能体框架,个性化开发教研AI智能体。通过63份真实报告数据,验证了“基于思维链提示的回复”相较于“基于LLM的普通回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前者在多项评价维度上均表现出更高的评分,尤其是在准确性、逻辑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显著提升。该文通过聚焦智能体在教研中的垂直应用,探索从数据负能到赋能转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思维链提示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 循证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外语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3,32,共14页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核心能力培养,主要体现为创新思维能力、深度文学研读能力和高层级写作能力。首先,开展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问题意识、独...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核心能力培养,主要体现为创新思维能力、深度文学研读能力和高层级写作能力。首先,开展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问题意识、独立判断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深度研读文学经典,提升批判性思维与增进深层文化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对抗技术发展带来的精神生态危机,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利用技术工具辅助写作教学与练习,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写作和创意写作等高层级写作水平。数智时代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平衡好技术与人文的关系,一方面坚守外语学科的人文属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技术,与时俱进,辩证理性地发挥好人工智能的工具性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专业 研究性教学 创新思维 深度文学研读 写作能力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智能教学界面情境植入研究
5
作者 王珏 邵楠希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6,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认知语法正在经历形式上变革的契机。情境植入理论作为语言学家罗纳德·兰盖克认知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以抽象情境构式识解语义的形式,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使用特征。本研究试将这一特征应... 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认知语法正在经历形式上变革的契机。情境植入理论作为语言学家罗纳德·兰盖克认知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以抽象情境构式识解语义的形式,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使用特征。本研究试将这一特征应用于外语智能化教学界面,从情境植入的识解范畴、模型构建、锁定凸显和依存结构等方面,解析在虚拟现实条件下的情境构式特征与模型构建方法,以期在外语智能教学界面上打开情境植入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植入 智能界面 模型构建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育学视域下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
6
作者 徐锦芬 杨嘉琪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5,F0003,共7页
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是推动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定位,聚焦当前师范生教研意识薄弱的问题,深入探讨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路径,明确界定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内涵,提出角色认识、价值认... 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是推动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定位,聚焦当前师范生教研意识薄弱的问题,深入探讨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路径,明确界定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内涵,提出角色认识、价值认同与教研自觉三个关键维度,并阐述其相互间的逻辑递进关系与内在统一性。此外,本研究提出师范生教研意识的系统培养路径,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实施项目教学、构建实习教研共同体和完善教研意识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未来的师范教育应强化师范生对自身教研角色的清晰认识,深化其对教研价值的认同,促使其主动持续地参与教研活动,进而推动外语教育学学科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意识 外语师范生 外语教育学 教研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设置构拟
7
作者 汤洪 厉志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206,共10页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应时而生,承载着时代新使命,为中文和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如何合理划分、设置科学的基层教研室,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基础功能以及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建设该学科专业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应时而生,承载着时代新使命,为中文和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如何合理划分、设置科学的基层教研室,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基础功能以及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建设该学科专业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依据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交叉学科属性,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可以构拟语言教研室、文学教研室、跨文化教研室和国际中文教学法教研室等四个教研室,为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设置以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具备中国文化阐释传播能力的双语、双文化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教研室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中文全球发展”:“国际中文教育”观念史的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范铸 郭晔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40,共17页
“向世界推广汉语”真正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社会行动是与改革开放“向世界学习”同步发展的,没有真正的改革开放,便没有真正的汉语国际传播。语言的传播与人群的互动直接关联,语言的发展也与社会的发展直接关联。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际... “向世界推广汉语”真正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社会行动是与改革开放“向世界学习”同步发展的,没有真正的改革开放,便没有真正的汉语国际传播。语言的传播与人群的互动直接关联,语言的发展也与社会的发展直接关联。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迅猛,而对之的命名也已经从“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为“汉语国际教育”,继而发展为今天的“国际中文教育”。从对外到国际,从教学到教育,这不仅意味着术语的变化,更意味着理念的发展。只是,国际中文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学界的认知似乎并不很清楚。对此,我们不仅需要明确国际中文教育就是以中文为媒介、以全球治理为理念、在国际上展开的国际理解教育,而且,还需要更进一步确认“中文全球发展”的概念。即,走出只关注教学、教育的思维定势,在全球语言使用、语言服务、语言知识生产中推进中文发展,在中外协同的全球发展理念下推进中文发展。在进一步改革开放中推进中文的全球发展,在中文的全球发展中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进而以全球发展推进中文发展,以中文发展推进全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发展 “中文全球发展”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长型二语思维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二语浮力与外语愉悦的链式中介作用
9
作者 刘永良 张文忠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共12页
本研究基于对258名高中生的问卷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考察成长型二语思维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并探索二语浮力与外语愉悦的独立和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成长型二语思维不能直接预测二语交际意愿;在... 本研究基于对258名高中生的问卷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考察成长型二语思维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并探索二语浮力与外语愉悦的独立和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成长型二语思维不能直接预测二语交际意愿;在成长型二语思维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路径中,二语浮力起正向中介作用,外语愉悦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成长型二语思维通过二语浮力和外语愉悦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二语交际意愿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为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成长型语言思维、提升学业浮力和积极情绪体验,进而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二语交际活动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型二语思维 二语浮力 外语愉悦 二语交际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理解融入下对外讲好巴蜀故事的外语教学模式探析
10
作者 邓文静 江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探讨在国际理解教育融入下,如何构建创新的外语教学模式以助力学生对外讲好巴蜀故事。首先分析巴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普遍面临的三大困境,即国际理解不足、本土文化失语以及外语教学模式固化,指出传统的外语教学在赋能学生本土文化输出... 探讨在国际理解教育融入下,如何构建创新的外语教学模式以助力学生对外讲好巴蜀故事。首先分析巴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普遍面临的三大困境,即国际理解不足、本土文化失语以及外语教学模式固化,指出传统的外语教学在赋能学生本土文化输出方面存在局限。为此,提出“国际理解、巴蜀元素与语言技能”三维融合的外语教学理念,并梳理让学生从“能讲”“会讲”到“讲好”巴蜀故事的外语教学底层逻辑。最后,通过打造“数智化+情境化+比较式”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利用数智化技术支持、情境化教学设计和跨文化比较分析,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力,使学生成为优秀的跨文化交流者和本土文化传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理解 巴蜀文化 外语教学 模式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高校外语教材编写——挑战与路径
11
作者 王雪梅 周茂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7,共12页
外语教材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资源支持,相应教材编写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及其赋能外语教材编写的理据,并结合相关数据,指出当前高校外语教材存在内容更新滞后、重知识轻能力以及新形态教材促学助教功能... 外语教材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资源支持,相应教材编写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及其赋能外语教材编写的理据,并结合相关数据,指出当前高校外语教材存在内容更新滞后、重知识轻能力以及新形态教材促学助教功能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进一步从编写理念、编写内容、呈现形式、编写团队和编写机制等维度探讨了高校外语教材编写的路径,以期为建设高质量外语教材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外语教材编写 挑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专业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广义的研究性教学应用于外语专业课堂教学,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辐射推动学生的内驱力、自主力、合作力以及创造力,能够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成长,更好促进外语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基于教师课前阶段的教材分析与评估而重... 广义的研究性教学应用于外语专业课堂教学,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辐射推动学生的内驱力、自主力、合作力以及创造力,能够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成长,更好促进外语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基于教师课前阶段的教材分析与评估而重组教学材料,“以研究为导向”,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在预习中通过联想学会如何提出问题;“以研究为基础”,在课中阶段融入类比集思的思维训练活动,对师生提出的问题展开对话、讨论与探究,通过聚合性思维做出判断,学会解决问题;还要“以研究成果为导向”,通过课后阶段的反思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找到教学研究课题,由此带来知识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研究性教学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材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评析与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锦芬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4,81,F0003,共7页
本文首先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的分类以及不同方法的特征及其适用范围,然后使用范围综述的方法,检索并筛选出近年来有关外语教材使用实证研究的SSCI和CSSCI来源期刊文章,对其进行评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都以定性... 本文首先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的分类以及不同方法的特征及其适用范围,然后使用范围综述的方法,检索并筛选出近年来有关外语教材使用实证研究的SSCI和CSSCI来源期刊文章,对其进行评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都以定性研究为主,国外位居第二的是混合研究,而国内是定量研究,近年来混合研究逐渐增加。本文进一步选取两个案例详细分析其采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研究结果以及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文章最后指出当前外语教材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以期引导后续研究的方向,并推动外语教材使用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材使用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混合研究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连瑞 宋嘉伟 杨向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4,共15页
基于续论的续写任务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续写任务对二语词汇的促学效果也已经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验证。本文对现有的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探讨,首先讨论了续写促学词汇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现有研究在任务类型... 基于续论的续写任务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续写任务对二语词汇的促学效果也已经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验证。本文对现有的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探讨,首先讨论了续写促学词汇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现有研究在任务类型、研究范式及影响促学效果的因素等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1)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采用的续写任务类型较为单一,缺少多轮续写、交叉续写等形式的应用,尚未完全发挥出续写任务的促学潜力;(2)现有研究往往仅从词汇知识深度或质量的角度测量词汇知识,忽略了词汇流利度的作用;(3)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互动强度和外语水平等因素对续写任务促学效果的影响,对学习者认知与情感因素的关注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基于续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及趋势,以期为续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写 促学 词汇习得 二语习得 外语教学 续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差异试议智能时代的汉语教学 被引量:5
15
作者 陆俭明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1,共5页
汉语和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相异之处突出体现在:中国人学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学习几乎是同步的;而英语区学生学习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学习无法同步,从口语学习进入书面语学习,必须在汉字学习上再下功夫、花时间,过好汉字关。智能时代,可... 汉语和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相异之处突出体现在:中国人学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学习几乎是同步的;而英语区学生学习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学习无法同步,从口语学习进入书面语学习,必须在汉字学习上再下功夫、花时间,过好汉字关。智能时代,可以用拼音击键或语音输出汉字,这为破除“汉语难学”的迷信带来机遇。国外学者使用“电写为主,笔写为辅”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进一步提出“电打汉字开路,笔写汉字跟进”的新思路:在汉语学习的开始阶段,先教授、引导学生“电打汉字”,让学生破除对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再在教学过程中适度穿插“笔写汉字”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由“电打”过渡到“笔写”,因为“笔写”有助于对汉字的记忆、体会和认识,确保学好汉语书面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智能时代 汉字教学模式 电打汉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编写外语教材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和育人成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卫朝霞 陈向京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1,共11页
大学英语教材是实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必须满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需求。本文以《新未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阐释教材编写如何通过发挥体验学习的优势来强化学习者投入,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育人成效。教... 大学英语教材是实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必须满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需求。本文以《新未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阐释教材编写如何通过发挥体验学习的优势来强化学习者投入,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育人成效。教材基于体验学习模型设计单元结构,通过情景剧和多模态教学素材增加学习者情感投入;寓多元能力培养于语言能力提升,强化学习者认知投入;以具有真实性、挑战性和恰当性的单元任务设计和生生多元交互,增强学习者行为投入。本文对体验学习理论在外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和外语教材强化学习者投入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学习 学习者投入 教学和育人成效 外语教材编写 《新未来大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变革到新生:出版社的自我进化之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芳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在综合分析数字出版新业态的基础上,基于出版社的变革与发展提出关键性要素,即优化组织结构、创新考核机制、规范制度经验以及培养和打造人才团队。组织结构设计和“作战队形”规划为高效响应外部需求打下基础;创新考核机制通过串联“... 在综合分析数字出版新业态的基础上,基于出版社的变革与发展提出关键性要素,即优化组织结构、创新考核机制、规范制度经验以及培养和打造人才团队。组织结构设计和“作战队形”规划为高效响应外部需求打下基础;创新考核机制通过串联“内部能力”促进协作共生;正式制度的出台确保组织运作的规范性和自由度;人才培养则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出版社能够在数字出版新业态中实现高效、创新和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社 变革 数字化转型 外研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整合视域下的对外汉语连动句教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旭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连动句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论的匮乏与滞后是制约连动句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因素。理论语法的新近研究表明,连动句用来表达一个由若干子事件整合而成的宏事件,在事件类型上有别于复句等相近表达。事件整合视域为连动句的... 连动句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论的匮乏与滞后是制约连动句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因素。理论语法的新近研究表明,连动句用来表达一个由若干子事件整合而成的宏事件,在事件类型上有别于复句等相近表达。事件整合视域为连动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新路径,并展现出广泛价值。语义上,有助于说明连动句的句式语义;认知上,有助于揭示连动句形成的认知基础;语法上,有助于保障连动句输出的合法性;语用上,有助于阐明连动句的交际功能和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整合 连动句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背景下的对外中文词典编纂研究
19
作者 赵学清 付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共11页
对外中文词典是中文二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必备工具,也是国际中文教育基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发展要求对外中文词典应立足现有成果,以词典用户为中心,凸显词典的外向型和学习型特征。针对词典使用率低、数字化滞后的... 对外中文词典是中文二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必备工具,也是国际中文教育基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发展要求对外中文词典应立足现有成果,以词典用户为中心,凸显词典的外向型和学习型特征。针对词典使用率低、数字化滞后的现实困境,我们需要吸收语言学、词典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借鉴其他辞书、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经验,不断完善对外中文词典的编纂实践和推广工作。同时,应利用科技赋能,加快对外中文词典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抓住“中文+职业技能”教育趋势带来的机遇,丰富词典类型,为新形势下国际中文学习者多元的资源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教学资源 中文学习词典 中文二语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学科如何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中做出独有的贡献
20
作者 郭英剑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共3页
自从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之后,很多外语人对此感到困惑,不知外语学科该如何进入区域国别学,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本文从外语学科的性质与优势谈起,提出外语学科可以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中作出独有的贡献。
关键词 外国语言文学 外语学科 区域国别学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