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样本分析、生成路径与内在理路
1
作者 吴文治 冯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创新上的不足,制约着设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与发展。作为一个涵盖面广、使用率高、差异大、指向性杂的学科,设计学通常被置于不同学科背景而解读各异,从而难以在学科内涵上达成共识。本文从广...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创新上的不足,制约着设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与发展。作为一个涵盖面广、使用率高、差异大、指向性杂的学科,设计学通常被置于不同学科背景而解读各异,从而难以在学科内涵上达成共识。本文从广义设计学出发,选取梁思成的“建筑可译论”、吴良镛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为研究样本,系统梳理其理论脉络,提炼中国原创设计理论的生成路径与内在理路。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外融合,民族文化资源与国际先行经验的再结合;二是实理并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双向观照;三是自主建构,中国文化特色与学科内在理路的互文。探讨中国原创设计理论,必须根植中国社会实际,立足解决中国设计问题,以促进中国设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服务于中国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 建筑可译论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事理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科技发展的人权影响及其法律调整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朝阳 周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2-35,共4页
基因科技发展对生命健康权、生育权、隐私权、平等权以及环境权与发展权等人权保护都已产生正负两面性影响。从本质上看,基因科技发展的人权影响乃是科技的工具理性与人类的价值理性日趋分裂所致。基因科技发展需要以价值理性引领其工... 基因科技发展对生命健康权、生育权、隐私权、平等权以及环境权与发展权等人权保护都已产生正负两面性影响。从本质上看,基因科技发展的人权影响乃是科技的工具理性与人类的价值理性日趋分裂所致。基因科技发展需要以价值理性引领其工具理性的发展方向,从而消解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内在张力,据此构设基因伦理准则,完善基因科技立法,将基因科技发展的人权影响纳入有关制度规范及其价值指引的法律调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科技 人权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法律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5
3
作者 黎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3-96,共4页
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系统中,《学校体育学》教材具有承上启下,连结人体科学、教育科学等与体育教师实践的中抠环节作用。现行的《学校体育学》教材,没有较充分地体现这种作用。在教材的认识上,没有体现将各学科基础理论应... 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系统中,《学校体育学》教材具有承上启下,连结人体科学、教育科学等与体育教师实践的中抠环节作用。现行的《学校体育学》教材,没有较充分地体现这种作用。在教材的认识上,没有体现将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于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深度,仍滞于一般经验的总结。在反映学校体育工作技能上,观念保守,内容陈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置 整体系统 教材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域阀下《黑镜》的后人类症候考论——以基因编辑婴儿为切入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彦 赵馨姝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共12页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媒体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这些质疑普遍出于对人类未来的哀思、聚焦于其对伦理道德和人类结构、社会秩序的突破和妨害等问题。笔者以此次事件为切入点,探讨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以马...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媒体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这些质疑普遍出于对人类未来的哀思、聚焦于其对伦理道德和人类结构、社会秩序的突破和妨害等问题。笔者以此次事件为切入点,探讨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分析科技与人结合的后人类主义表征、人类应当如何更好应对此类事件的继续发生、当后人类主义成为不可阻遏的趋势时人类应当如何调适。后人类主义以科技的发展为第一牵引力,对人的本体问题产生冲击。该理论涉及科学技术视域下的“人”的意识性以及人类肉体边界和自我认同的本体性问题,涵盖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领域。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持续发酵,更提醒人类必须着手应对这一现实的、理论的难题,重新摹写“人”之本身。本文以《黑镜》的故事内核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基因编辑事件,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维度,通过分析“你-它”关系的呈现和“祂-它”关系的呈现,阐述科技主体化、泛化的后人类社会特征以及后人类社会中主体意识和肉体的赛博格化特征,为应对后人类社会的到来、促成“我-它”关系的体现底线思维的有机实现提供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马克思主义 《黑镜》 后人类 赛博格 科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体质学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睿林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9期1613-1614,共2页
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也给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 ,本文从运用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从微观上探讨体质本质、分析体质与证的关系、使体质分型标准化、改善体质的调养... 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也给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 ,本文从运用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从微观上探讨体质本质、分析体质与证的关系、使体质分型标准化、改善体质的调养与治疗等几个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学 基因芯片技术 中医体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科幻小说中的人类基因编辑及伦理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晓岩 李保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5-171,共7页
当代美国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生物工程对人类未来生存的影响,其中人类基因编辑及其伦理选择是最为直接的着力点。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幻小说捕捉到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态势并对其进行文学想象,聚焦于基因... 当代美国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生物工程对人类未来生存的影响,其中人类基因编辑及其伦理选择是最为直接的着力点。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幻小说捕捉到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态势并对其进行文学想象,聚焦于基因技术对人体生成路径的改写、生物学风险可能导致的复杂后果及其对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伦理的多维度冲击。围绕人的本质及人类尊严等哲学命题,科幻小说作者思索基因编辑行为中的权力关系,构想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文学的审美观照和价值表达为合理对待基因技术、规划生命科学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警示和极大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国科幻小说 人类基因编辑 伦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临床低传代株UL141基因的序列特征
7
作者 谭琪琪 王波 +3 位作者 胡兢晶 苏海浩 伍苑宾 郭梦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 UL141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多态性对发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病性机制具有指导意义。文中旨在研究广州地区HCMV临床低传代株UL141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儿科就诊的10例H... 目的 UL141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多态性对发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病性机制具有指导意义。文中旨在研究广州地区HCMV临床低传代株UL141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儿科就诊的10例HCMV患儿,收集患儿尿液标本,从中分离低传代临床病毒株,应用多重PCR方法鉴定,对其进行HCMV UL141基因全序列扩增、克隆、鉴定、测序,并在Gen Bank搜索HCMV UL141同源序列,行序列分析。结果UL141基因存在UL141a及UL141b 2处开放阅读框架(ORF),分别由315及1017个核苷酸构成,Gen Bank登记号分别为DQl80372和DQl80371。UL141基因全长1277 bp,编码蛋白由3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UL141a及UL141b开放阅读框架ORF分别为315、1017 bp,其DNA序列比较保守,存在46处位点变异,变异皆为碱基替换,无插入或缺失。HCMV UL141编码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在所有分离株中均比较保守,所有分离株UL141蛋白的等电点均在8.36~8.68之间。结论广州地区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41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的多态性,为进一步揭示ULl41蛋白的功能及HCMV感染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生物信息学 UL141 基因序列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