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之反思——以诉讼标的论争为线索 |
袁中华
|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
|
我国跨境远程工作劳动争议的制度挑战与对策 |
班小辉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滥用管辖权异议的规制——以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为切入点 |
张广良
巩凡
|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民事诉讼现代化标准判识 |
张卫平
|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5
|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孙颖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6
|
人民法院家庭教育指导令的实践困境与程序因应 |
王常阳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7
|
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
常怡
田平安
黄宣
李祖军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
8
|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的启示——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的分析 |
齐树洁
熊云辉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
9
|
再论民事诉讼立案程序的功能与结构 |
傅郁林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5
|
|
|
10
|
改革开放30年的刑事诉讼法学 |
陈光中
罗海敏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
11
|
寻求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当事人概念的再认识 |
肖建华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7
|
|
|
12
|
个案举证释明研究——兼评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65条 |
李祖军
吕辉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
13
|
民事诉讼法法典化的意义 |
张卫平
|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0
|
|
|
14
|
民事程序立法中的国家本位主义批判——对我国民事诉讼立法指导思想的反思 |
廖中洪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
15
|
民事诉讼标的三大理论述评 |
王斌
李龙
李婵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3
|
|
|
16
|
执行时效性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霍海红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8
|
|
|
17
|
民事诉讼法修改与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 |
张卫平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6
|
|
|
18
|
民法典时代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
洪浩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
19
|
《大清民事诉讼律》修订考析 |
吴泽勇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
20
|
简论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宏观思路 |
田平安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