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领域知识图谱的实体关系抽取模型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山 肖晰 张嘉玲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71,共7页
针对目前领域知识图谱实体关系抽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领域知识图谱的实体关系抽取模型研究方法.先建立由编解码模块、实体识别模块和实体关系抽取模块组成的实体关系抽取模型,在实体关系抽取模型中,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 针对目前领域知识图谱实体关系抽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领域知识图谱的实体关系抽取模型研究方法.先建立由编解码模块、实体识别模块和实体关系抽取模块组成的实体关系抽取模型,在实体关系抽取模型中,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文本句子进行编码处理,将编码后文本句子特征表示向量输入至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实体识别模块中进行文本句子的实体识别,并将识别结果输入至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实体关系抽取模块中进行实体关系抽取,然后将实体关系抽取获取的实体关系三元组输入至编解码模块中进行解码操作,实现最终的面向领域知识图谱的实体关系抽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实体关系抽取效果和整体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实体关系抽取 实体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普分轨还是统整?——基于知识的职业教育课程审视与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谢莉花 李涵 田洋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分轨或统整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体系与课程发展的焦点,尤其是职普分轨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更重要的是基于知识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问题,而当基于知识的课程得到进一步发展后,分轨问题将不再重要。传统的学科本位、标准... 分轨或统整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体系与课程发展的焦点,尤其是职普分轨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更重要的是基于知识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问题,而当基于知识的课程得到进一步发展后,分轨问题将不再重要。传统的学科本位、标准本位和联结本位三种职业知识取向虽然关注了知识的来源,讨论了知识由学科专家还是由雇主控制的社会利益表达问题,但都避开了对知识本身的研究。基于迈克尔·扬的职业知识概念化思想,职业知识的完整内涵能够得到进一步阐释,以职业知识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的教育价值也更加明晰。未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知识体系、增强职业教育课程的教育属性、促进职普融合课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知识 职业教育课程 分轨 统整 职普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双刃剑效应研究
3
作者 董青 张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职场排斥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已有少量研究开始关注职场排斥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双重影响,但尚缺乏关于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共享这一积极行为的双重影响的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运用路径分析和Bootstra... 职场排斥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已有少量研究开始关注职场排斥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双重影响,但尚缺乏关于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共享这一积极行为的双重影响的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运用路径分析和Bootstrap法,分析并检验了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双重影响。研究表明:职场排斥对关系重塑和情绪耗竭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重塑和情绪耗竭在职场排斥与知识共享之间都起到中介作用;集体主义倾向正向调节职场排斥通过关系重塑和情绪耗竭对知识共享的间接影响,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越高,职场排斥越会促使其进行关系重塑进而增加知识共享,但同时也越会导致其陷入情绪耗竭进而减少知识共享。本研究深化了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的实证分析,同时也为积极应对职场排斥提供了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排斥 关系重塑 情绪耗竭 知识共享 集体主义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码法律效应的“微观权力”解析
4
作者 张卫 冯怡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莱斯格提出“代码即法律”思想,认为“代码”在塑造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类行为上扮演着与“法律”相似的角色。在论证思路上,他主要从法学的视角论证了代码的外在功能,缺乏对其深层权力结构的隐性运作机制的分析,因此,有必要从技术哲学的... 莱斯格提出“代码即法律”思想,认为“代码”在塑造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类行为上扮演着与“法律”相似的角色。在论证思路上,他主要从法学的视角论证了代码的外在功能,缺乏对其深层权力结构的隐性运作机制的分析,因此,有必要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对“代码即法律”背后的内在逻辑进行剖析。从福柯“微观权力”的视角看,代码之所以具有法律效应,主要表现在关系、知识与规训三个方面:在关系层面,代码通过技术的中介作用赋予权力全新的形态,突破传统沟通方式的物理限制,进而重塑权力的构建与运作模式;在知识层面,代码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表达形式,凸显出知识在塑造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关键性作用;在规训层面,代码已成为实现精准控制与高效规制的重要工具,它借助超级全景监狱实现监控式规训,利用无形的力量实施助推式规训,通过说服性技术进行劝导式规训,从而深刻影响数智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互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 微观权力 关系 知识 规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构建当代中国的伦理学知识体系?——万俊人教授访谈
5
作者 万俊人 章含舟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1,共13页
万俊人指出,历经数代学人的努力与奋斗,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后继学人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学科积累。相应地,当前学者的任务是“接着讲”,即在植根自身传统的同时,针对科学技术迭代与现实情境变化而做出有效的... 万俊人指出,历经数代学人的努力与奋斗,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后继学人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学科积累。相应地,当前学者的任务是“接着讲”,即在植根自身传统的同时,针对科学技术迭代与现实情境变化而做出有效的伦理回应,实现伦理精神的继承与创造。通过回顾美德伦理、正义理论和中西方现代性等话题,万俊人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做中国伦理学、伦理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应用伦理学的可能形态,并在辨析“伦理知识”与“伦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展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 应用伦理学 美德伦理学 正义理论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知识生产转型——基于文化谦逊的本土实践与实证检验
6
作者 吴帆 严艺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4,共13页
文化谦逊根植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并始终贯穿于本土社会关系的建构逻辑。尽管西方率先开发文化谦逊量表(CHS)并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但是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检验显示,社会工作者在老年服务中的文化谦逊水平高于西方常模,其深层逻辑高度... 文化谦逊根植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并始终贯穿于本土社会关系的建构逻辑。尽管西方率先开发文化谦逊量表(CHS)并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但是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检验显示,社会工作者在老年服务中的文化谦逊水平高于西方常模,其深层逻辑高度契合中国传统伦理。分层回归分析表明,文化谦逊对社会工作专业关系质量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凸显中华传统文化对专业实践的当代价值。研究指出,中国社会工作长期依赖西方理论框架解释本土经验,缺乏文化主体性的理论创新,亟须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双向互构,提炼中国的本土经验与实践智慧,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知识生产转型,彰显社会工作领域的理论自信与实践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谦逊 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 知识生产 本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普融通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保辉 陈得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3,共6页
职普融通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变量,为人才培养开辟了多样化成长路径,它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积蓄着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助力跨学科知识建构、推动职业生涯教育的价值意蕴。当前,职... 职普融通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变量,为人才培养开辟了多样化成长路径,它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积蓄着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助力跨学科知识建构、推动职业生涯教育的价值意蕴。当前,职普融通依然面临着知识关系浅层化、融通过程单向化和评价结构松散化的实践难题。摆脱这些困境,实现职普融通的可能路径是:基础层面应强化综合知识生成一体式融通的技术规范,专业层面应深化教育共同体改革互渗式融通的行动规范,管理层面应重塑多元评价同向式融通的任务规范,从而实现职普融通从被动到主动的教育需求转向,为培养新质人才提供强大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知识关系 融通过程 评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链路漏洞检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辛瑞雯 高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1,共5页
计算机网络链路的漏洞信息具有类型复杂、来源广及数量庞大等特点,导致此类漏洞的威胁判断尤为困难。知识图谱技术具有数据整合及统一表示特性,可以统一结构化整合呈现复杂特点的漏洞信息,为此,文中提出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链... 计算机网络链路的漏洞信息具有类型复杂、来源广及数量庞大等特点,导致此类漏洞的威胁判断尤为困难。知识图谱技术具有数据整合及统一表示特性,可以统一结构化整合呈现复杂特点的漏洞信息,为此,文中提出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链路漏洞检测方法。收集计算机网络链路的各种数据源漏洞信息,抽取其中的漏洞实体知识与关系知识,构建网络链路漏洞知识图谱。运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学习该知识图谱中的漏洞知识,通过训练后的模型实现网络链路漏洞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针对包含不同类型、数量链路漏洞的工况,实现漏洞知识图谱的构建,并且漏洞威胁检测精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因此,说明所研究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精准可靠,可为计算机网络链路数据安全传输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计算机网络 链路漏洞 漏洞实体知识 关系知识 知识抽取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学的知识论基础与德性转向
9
作者 张楠 姜飞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跨文化传播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中深入研究文化与传播交互规律的知识领域,当下被赋予了思考全人类共同价值、重构全人类交往理性的知识使命与期待。然而,当前的跨文化传播学知识体系建基于现代跨文化交往经验与科学主义现代知识论,在本... 跨文化传播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中深入研究文化与传播交互规律的知识领域,当下被赋予了思考全人类共同价值、重构全人类交往理性的知识使命与期待。然而,当前的跨文化传播学知识体系建基于现代跨文化交往经验与科学主义现代知识论,在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层面呈现出对文化知识的本质性、计算性和普遍性追求,其学术视野和知识关怀与朝向探索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知识目标具有一定距离。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与文化交往进入价值与秩序的重组期,20世纪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潮推动知识学研究出现社会性、人格性的建构主义特征,跨文化传播学也借由建构主义路径出现人本性的德性知识论转向。德性知识论为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跨文化传播学知识体系提供了新的思想起点。中西德性知识观之间的对话为跨文化传播学走出现代知识论危机提供了可能理路,同时也为推动建构文明互鉴视域下均衡化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生态提供知识平台和商榷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自主知识体系 知识论 德性 德性知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知识的伦理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志慧 罗生全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1-56,共6页
伦理属性是课程知识内在规定性的表达和显现,剖析和解读课程知识的伦理逻辑和意蕴是课程育人使命的内在诉求。课程知识的伦理属性彰显主要体现在价值性、关系性、教育性等三维层面。具体而言,课程知识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价值诉求,以实现... 伦理属性是课程知识内在规定性的表达和显现,剖析和解读课程知识的伦理逻辑和意蕴是课程育人使命的内在诉求。课程知识的伦理属性彰显主要体现在价值性、关系性、教育性等三维层面。具体而言,课程知识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价值诉求,以实现主体公正为内在基准,以关怀关系为人际交互的依托。课程知识内在伦理属性的实现依托于主体实践行动,包括制定与课程实践相交融的伦理规范、构筑内蕴伦理气质的交往共同体、培养主体的伦理素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知识 价值性 关系性 教育性 课程实践 伦理规范 伦理共同体 伦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软件生态演化的操作系统兼容性研究综述
11
作者 洪欣然 马俊 +5 位作者 王静 张闯 余杰 李小玲 张雪艳 阳娅婧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共12页
随着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生态成为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然而,软件生态规模和数量庞大、应用场景复杂多样、依赖和供应链关系纵横交错,使得软件生态快速演化带来的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兼容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随着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生态成为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然而,软件生态规模和数量庞大、应用场景复杂多样、依赖和供应链关系纵横交错,使得软件生态快速演化带来的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兼容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操作系统作为支撑整个软件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其兼容性问题直接关系到软件的稳定性、可用性、安全性以及软件生态的健康发展。从操作系统视角分析兼容性能够更宏观地把握整个软件生态的上下层次和依赖关系,并可以借助大数据和智能化手段,对海量的软件生态关系和复杂演化进行分析,从而更高效地识别和解决兼容性问题,提高操作系统的适应性和用户体验。文中旨在从架构层次、关系网络、演化过程等多个维度全面总结分析操作系统兼容性的内涵、模型,并从操作系统中软件生态演化的角度,结合复杂关系网络、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手段发展,从分析评估、检测定位、修复保障等方面系统性地探讨了当前兼容性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容性分析 软件生态演化 操作系统 依赖关系 关系网络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学习的技术化重塑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姿铭 谭维智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引发了人们对学习变革的热议。通过介入学习者与世界的互动关系,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重塑使得知识转向一种后人类知识,引发了学习内容的意义重组,机器他者的出现拓展了学习活动的关系,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引发了人们对学习变革的热议。通过介入学习者与世界的互动关系,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重塑使得知识转向一种后人类知识,引发了学习内容的意义重组,机器他者的出现拓展了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者的身体技术由意义转化向意义赋予更迭。但技术对学习的重塑并不允诺学习善的达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重塑存在着学习内容意义建构的失序与同质化、学习过程的无他者与个性化的同一性困境、学习者世界的符号化置换与“感”“知”失衡的潜在风险。对此,面对学习的技术化重塑,教育需要保卫规范性,在教育的训练中培养理性的自主;关注差异性,在教育中培养回应他者的能力;回归生命性,发展本源性的身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技术重塑学习 知识学习 人机关系 身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掌握知识本身到运用知识做事:知识教学价值的当代转向
13
作者 陈佑清 毛齐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179,共14页
知识教学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及对应的育人功能。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将掌握知识本身当作知识教学的主要价值。回应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培养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人才的需求,我国学校知识教学的价值取向应超越主要教学生掌握知识本身... 知识教学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及对应的育人功能。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将掌握知识本身当作知识教学的主要价值。回应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培养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人才的需求,我国学校知识教学的价值取向应超越主要教学生掌握知识本身而转向教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做事。一般性做事与包含解决问题做事中的知识运用过程不完全相同,前者只涉及知识的简单运用,即学习者通过直接运用所学知识,使做事的过程在目的选择、过程设计及过程实施等方面,能超越个体经验局限而达到更有效和更高质量;后者则涉及知识的复杂运用,它要求知识学习者结合新的情境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地改造或重构。能被学习者自如运用的知识不同于作为学习者学习对象的学科知识,它是学习者结合具体情境能动加工与建构而形成的内化且熟练的知识、综合性的知识、适应性的知识。突出运用知识做事要求对知识教学进行多方面的变革: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应将学会运用知识做事(行动)或解决问题当作知识教学的核心价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从关注知识的复杂性、知识的情境化、知识的结构化等方面改变学生学习知识的样态;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应凸显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性,变革知识学与教的方式并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关系结构对此予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教学 价值取向 教学过程 教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政策优势、供应链关系与客户企业创新
14
作者 常露露 方森辉 蒋殿春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190,共20页
区域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关系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对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商的区域产业政策优势对客户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供应商的区域产业政策优势显著促进了客户企... 区域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关系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对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商的区域产业政策优势对客户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供应商的区域产业政策优势显著促进了客户企业创新。该结论在选择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及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可靠。这种促进效应在供应链本国化程度高、供应商关系持续时间较长和专用性投资程度高的客户中尤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供应链关系的关联提升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是供应商区域产业政策优势促进客户企业创新的两条重要机制。本研究不仅拓展了产业政策经济效果和企业创新领域的相关文献,还揭示了区域产业政策互联协同通过纵向供应关系作用于微观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为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制定、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创新战略构想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政策优势 供应链关系 企业创新 关联提升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依赖关系如何影响在线知识社区人机协作模式——基于机器行为学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左敏 裘江南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2-608,共17页
在线知识社区(online knowledge community,OKC)引入机器人实现人机智能增强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和机器人正在执行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协调团队工作的人机协作模式。首先,本文从机器行为学视角,使用流程挖掘方法对人机协作模式进行... 在线知识社区(online knowledge community,OKC)引入机器人实现人机智能增强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和机器人正在执行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协调团队工作的人机协作模式。首先,本文从机器行为学视角,使用流程挖掘方法对人机协作模式进行识别并细分为自动化辅助和增强辅助两类;其次,根据协调理论分析流型、整合型和共享型三种基本任务依赖关系对两类人机协作模式的影响,以及任务类型的调节效应。典型人机协作知识生产社区Wikipedia词条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机器人辅助人类的增强辅助协作模式对三种任务依赖关系导致的人机团队协调问题具有很好的管理效果,而机器人独立执行的自动化辅助协作模式发挥的作用有限,并且上述影响关系会随着任务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拓展了机器行为学和协调理论在OKC人机协作知识生产中的应用,丰富了人机协作模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为OKC平台人机协作流程管理和任务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作模式 任务依赖关系 任务类型 在线知识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的关系抽取方法
16
作者 杨明烨 张栋 +3 位作者 孔盛杰 李泷杲 何旋 候国义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3-1156,共14页
机载机电产品是保障飞机飞行功能的核心部件,其参数溯源的准确性对于确保飞机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维护成本至关重要。针对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关系复杂、上下文信息跨度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的关系抽取方法... 机载机电产品是保障飞机飞行功能的核心部件,其参数溯源的准确性对于确保飞机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维护成本至关重要。针对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关系复杂、上下文信息跨度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的关系抽取方法。首先,构建了机载机电产品的本体模型,为组织机载机电产品信息提供了结构化框架,并对参数溯源文件进行了标注,形成了用于关系抽取的领域数据集;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段卷积神经网络(PCNN)和多头注意力机制(MA)的关系抽取模型(RE),该RE-PCNN-MA模型引入分段池化策略增强了对复杂溯源关系的学习能力,并利用多头注意力有效捕捉了实体之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克服了现有关系抽取模型在处理扩展上下文信息方面的局限性;最后,基于提取的关系与实体,构建了机载机电产品参数溯源知识图谱,为机载机电产品的溯源检索与决策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RE-PCNN-MA模型在机载机电产品数据集上的验证结果表现优异,其精确率为97.14%;相比其他基线模型,该模型的精确率提升了3.52%~8.14%。RE-PCNN-MA模型在性能上显著优于其他基线模型,能够高效且准确地提取机载机电产品实体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机电产品知识图谱 产品溯源 关系抽取模型 分段卷积神经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注意力机制的文本强化关系抽取方法
17
作者 丁翠 王占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3-1110,共8页
关系抽取作为知识图谱的关键技术,存在关系抽取干扰、模型适用性低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优化实体注意力机制,结合位置特征向量联合约束;引入句子注意力机制,增强关系抽取效果;自适应更新机制,充分利用知识图谱的语义信息,提升关系抽取... 关系抽取作为知识图谱的关键技术,存在关系抽取干扰、模型适用性低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优化实体注意力机制,结合位置特征向量联合约束;引入句子注意力机制,增强关系抽取效果;自适应更新机制,充分利用知识图谱的语义信息,提升关系抽取效果。在多个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其它算法,该算法拥有更好的抽取效果,有效解决了句子间的隐含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关系抽取 注意力机制 句子注意力 远程监督 抗干扰实验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重力生物学知识图谱三元关系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
18
作者 朱学松 曲恩锐 +1 位作者 朱玉锋 全源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3-505,共13页
空间微重力环境会对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包括骨骼密度下降、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改变等.这些问题对于实现长期空间居住和深空探测构成重大障碍.为应对这些问题,研究通过整合微重力生物学知识图谱(Microgravity Biomedi... 空间微重力环境会对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包括骨骼密度下降、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改变等.这些问题对于实现长期空间居住和深空探测构成重大障碍.为应对这些问题,研究通过整合微重力生物学知识图谱(Microgravity Biomedical Knowledge Graph,MBKG)和药物重定位知识图谱(Drug Repurposing Knowledge Graph,DRKG),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图谱,覆盖广泛的疾病、药物和基因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训练并使用新的三元关系预测模型异质因果元路径图神经网络(Heterogeneous Causal Meta path Graph Neural Network,HCMGNN)获取预测结果.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知识图谱二元链路预测相比,研究提出的三元预测方法在提高基因和药物预测准确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结论强调三元关系模型在探测基因-药物-疾病三元关系预测方面的有效性和潜力,不仅为未来空间探测中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药物再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而且为药物再利用领域开辟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微重力 老药新用 知识图谱 三元关系预测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数据的民用无人机航迹图谱构建方法
19
作者 焦庆春 鲍淋 牛怀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9-1926,共8页
为解决仅依赖飞行航迹数据导致对无人机飞行分析和管理水平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构建民用无人机航迹图谱的方法。通过实体关系抽取技术从飞行监测数据中提取实体节点、关系及其属性信息,这些数据包括航迹数据、技术参数和天气数据。在... 为解决仅依赖飞行航迹数据导致对无人机飞行分析和管理水平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构建民用无人机航迹图谱的方法。通过实体关系抽取技术从飞行监测数据中提取实体节点、关系及其属性信息,这些数据包括航迹数据、技术参数和天气数据。在航迹数据关系中引入时序关系,采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无人机航迹图谱。通过真实数据实验,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生成航迹图谱,提高了对无人机飞行特征的全面分析,在对聚合查询、邻域搜索查询以及复杂条件查询时较传统数据库具有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无人机 飞行监测数据 图数据库 实体关系抽取 数据挖掘 知识图谱 高效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能力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群 胡勇浩 李梦晓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87-96,共10页
数字化能力是数字价值释放的关键,也是企业运用数字技术整合价值网络中各种资源以推动系统性数字变革,进而实现数字价值创造的能力,但现有文献对数字化能力与绿色创新关系的探讨有限。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作为有因... 数字化能力是数字价值释放的关键,也是企业运用数字技术整合价值网络中各种资源以推动系统性数字变革,进而实现数字价值创造的能力,但现有文献对数字化能力与绿色创新关系的探讨有限。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作为有因果的双中介变量,构建数字化能力通过关系强度、知识耦合作用于绿色创新的链式中介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方法对409份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能力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能力通过关系强度、知识耦合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绿色创新。结论可揭示数字化能力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为制造企业提高绿色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能力 绿色创新 关系强度 知识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