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0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Household Reproduction Model and Its Impact on Family Relations
1
作者 Ke F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3-203,共11页
Under the pressure of marke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rural family reproduction mode has transformed from simple reproduction to expanded family reproduction,thus changing the family structure and family relationship.U... Under the pressure of marketization and urbanization,rural family reproduction mode has transformed from simple reproduction to expanded family reproduction,thus changing the family structure and family relationship.Under the mode of expanded family reproduction,family relationship is a highly rational and deeply mobilized interaction pattern.And the family element configuration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practical form of family relationship.Under the mode of expanded family reproduction,the changes in rural family relation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the decline of the paternal authority and the increasing family status of the offspring;the increasing status of women along with a decisive role in family decision-making;the more independent,equal,competitive and rational relationship among brothers.These changes bring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rural governance system,which requires improvements on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ple FAMILY REPRODUCTION expanded FAMILY REPRODUCTION FAMILY relationship RURAL GOVERN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政 邱懿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3,共12页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内外部治理关系的核心,先后经历了政府主导论、市场基础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论的演变。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形塑下,职业教育治理改革应实现三大转变,即政府治理方式应从事后响应转变为事前布局,职...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内外部治理关系的核心,先后经历了政府主导论、市场基础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论的演变。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形塑下,职业教育治理改革应实现三大转变,即政府治理方式应从事后响应转变为事前布局,职业院校治理角色应从代理主体转变为改革先锋,市场主体参与治理的动机应从短期利益转变为战略投资。政府、职业院校和市场的关系应由单向的“影响回应”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并行互动”关系。当前,我国政府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权责边界不清,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市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缺乏战略自觉。为此,我国应加强各级政府的政策协作,提升政府政策的精准度和前瞻性;优化职业院校组织定位和内部治理模式,提升学校治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深度分析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需求,提升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治理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全面深化改革 办学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博弈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茂庆 伍辉燕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2,共12页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旨归。在以往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分别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博弈困境,呈现家庭...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旨归。在以往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分别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博弈困境,呈现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错位和社会教育越位等错综复杂的局面,进而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有效纾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博弈困境,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条件,确保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信息共享和权责明晰;激发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主动性,使其履行各自职责;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评价体系,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高效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高质量发展 家校社协同育人 博弈困境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玉桃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0,共9页
面对数字时代劳动形态变革带来的新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与实践不断发展。作为基础性问题,用工关系性质的认定成为争议焦点。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平台用工关系性质认定模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适用存在困难... 面对数字时代劳动形态变革带来的新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与实践不断发展。作为基础性问题,用工关系性质的认定成为争议焦点。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平台用工关系性质认定模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适用存在困难、平台算法控制隐蔽严密、用工形态松散不利于集体协商谈判等问题。应进一步明晰平台用工关系认定规则、健全劳动保障法律规范体系、完善平台治理规则促进科技向善、构建平台用工协同共治格局,系统性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用工关系 劳动者权益 劳动立法创新 算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依性家校关系意蕴及其实现——基于卡罗尔·C.古尔德对马克思社会互动思想的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太平 张蕴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5,共11页
家校合作是协同育人教联体的核心环节之一。然而,当前家校关系存在以资本交换作为交往目的、非对称性的角色身份和疏远无序的互动方式等内隐性困境。马克思的社会互动思想为建构良性家校关系指明了方向。可以以此为蓝本构建“互依性家... 家校合作是协同育人教联体的核心环节之一。然而,当前家校关系存在以资本交换作为交往目的、非对称性的角色身份和疏远无序的互动方式等内隐性困境。马克思的社会互动思想为建构良性家校关系指明了方向。可以以此为蓝本构建“互依性家校关系”,即家庭与学校之间出于提升彼此以及共同教育质量的目的,在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教育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建立情感链接,并在明确划分和落实不同主体责权利的基础上保持长期稳定的系统联系。为实现这一愿景,需要家庭和学校凝聚共识,从“实体思维”走向“关系思维”;为家校合作搭建沟通桥梁,丰富“第三场所”;完善制度机制,规范家校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家校关系 互依性社会关系 关系理性 第三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数字化好学校:数智赋能的教学应用场景与实效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小清 李园园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2,共10页
数字化在学校层面的落实,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切实推进的核心抓手。作为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之下的教育应对,学校教育的数字化既有着一般性的数据驱动重塑业务特征,更存在教育场景数字化的领域属性。面对数字化这一新的挑战,该文以构建“数字... 数字化在学校层面的落实,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切实推进的核心抓手。作为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之下的教育应对,学校教育的数字化既有着一般性的数据驱动重塑业务特征,更存在教育场景数字化的领域属性。面对数字化这一新的挑战,该文以构建“数字化好学校”为学校数字化转型目标,明确了其内涵特征和建设需求,其中数智中枢的建设是有力保障各层面建设的持续优化与动态迭代的关键。接着,详细阐述了数智赋能数字化好学校建设的路径,剖析了其“从应用来,到应用去”的数智驱动转型闭环。最后,展示了数智赋能数字化好学校建设的典型应用场景,借助实践案例呈现其赋能成效。该文旨在为数字化好学校从理论走向实践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好学校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据智能 教育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应型”政府视角下“双减”政策的问题检视与机制重构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聚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6,共15页
“双减”政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义务教育变革发展的战略性政策,对减轻学生负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回应型政府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双减”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以... “双减”政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义务教育变革发展的战略性政策,对减轻学生负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回应型政府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双减”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深入探究“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认为:“双减”政策在革除教育功利短视行为、扭转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教育倒挂、缓解家长教育焦虑情绪、匡正“影子教育”过度市场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出现了执行行为机械生硬、制造出新教育不公平、引发学校教育秩序混乱、协同减负功能丧失等问题。“双减”政策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从回应型政府建设的角度构建政策机制,导致政府政策对社会实践关切不够。为此,本研究提出:从塑理念、建机制、强供给、促参与来打造回应型政府,以促进“双减”政策不断切实回应社会公众需求,这对强化政府的主动性和责任性,提升政府双减政策效果,满足社会公众对教育“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应型政府 “双减”政策 影子教育 校外培训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纠纷分类治理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8
作者 张松 肖洁 +8 位作者 吴颖敏 张培海 廖婷婷 要永卿 马煜 华婷 张爽 岳文翰 高培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1-655,707,共6页
目的:进一步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纠纷管理工作效率,助力医疗纠纷管理标准化、流程化、简单化,减轻医疗纠纷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结合自身运行情况,不断总结、思考、提炼,探索提出医疗纠纷分类治理标准体系,... 目的:进一步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纠纷管理工作效率,助力医疗纠纷管理标准化、流程化、简单化,减轻医疗纠纷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结合自身运行情况,不断总结、思考、提炼,探索提出医疗纠纷分类治理标准体系,将医疗纠纷分为“诊疗技术、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和其他”等4大类,进行分类治理,并优化完善相关的轮岗制度、数据分析制度、科室差异化管理制度和法律支持制度。结果:2023年患者满意度较之前两年略有增幅,纠纷处理周期提高至5.97天,较之2022年缩短约3天,投诉总量降低33.86%,投诉件办结满意率提高0.9个百分点。结论:医疗纠纷分类治理标准体系的建设,从预防层面来说可以提高医疗纠纷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侧重性,增强纠纷预防效果,从处理层面来说可以厘清不同部门在管理体系中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充分发挥每个部门在纠纷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纠纷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患关系 分类治理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制度弹性、非税收入增长与地方政府能力
9
作者 杨先明 张胜利 李波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9,共18页
本研究基于财政分权理论,构建包含财政制度弹性、非税收入与政府能力的分析框架,利用区域2000—2022年面板数据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制度弹性通过提供非正式调整空间,逆向调节非税收入规模,同时正向强化非税收入对政府能... 本研究基于财政分权理论,构建包含财政制度弹性、非税收入与政府能力的分析框架,利用区域2000—2022年面板数据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制度弹性通过提供非正式调整空间,逆向调节非税收入规模,同时正向强化非税收入对政府能力的提升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非税收入对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呈倒“U”型,即适度非税收入负担能提升政府能力,过度扩张则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这种非线性关系在非沿海地区、预算约束松弛及高财政分权省份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制度弹性 非税收入 政府能力 倒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审视——基于政府—市场关系视角的制度阐释
10
作者 张泽 唐子来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6,共8页
基于对城市网络建构方法的批判性评述,研究使用上市企业投资数据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进行审视,发现其在不同的定量方法可以呈现出“钻石结构”或“首都中心辐射”的格局特征,也验证了起源于西方的传统方法在中国城市网络研究中的... 基于对城市网络建构方法的批判性评述,研究使用上市企业投资数据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进行审视,发现其在不同的定量方法可以呈现出“钻石结构”或“首都中心辐射”的格局特征,也验证了起源于西方的传统方法在中国城市网络研究中的局限。为此,引入基于企业产权结构的政府—市场关系分析框架,初步阐释了中国城市网络背后所蕴含的特定制度语境。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在城市网络视角下同时兼具全球普遍规律和鲜明本土特色,政府和市场的复杂交织作用也是理解中国城市网络演进发育趋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网络 空间格局 政府—市场关系 制度语境 企业产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政校企”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铁牛 曾文平 +3 位作者 陈海涛 胡亮 丁首斌 陈立林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168-171,176,共5页
该文针对众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倾向于与科研实力突出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较少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情况,提出“政校企”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思路,指出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各企业参与的新... 该文针对众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倾向于与科研实力突出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较少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情况,提出“政校企”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思路,指出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各企业参与的新型协同创新平台,打造“企业项目驱动+科研团队引领+学生工作室实施”的实战型育人模式,探讨“政校企”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乡村振兴 “政校企”共建 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强镇改革中的镇级政府权能关系及其优化
12
作者 韩艺 徐彤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7,F0002,共8页
政府权能关系涉及政府权力、能力与职能,既是政府运行的根基,又是审视政府治理绩效的重要窗口。强镇改革本质上是对县镇关系的调整与镇级政府权能关系的优化,其试图通过向乡镇下放权力以破解原有管理体制下镇级政府的权责倒挂与权能失... 政府权能关系涉及政府权力、能力与职能,既是政府运行的根基,又是审视政府治理绩效的重要窗口。强镇改革本质上是对县镇关系的调整与镇级政府权能关系的优化,其试图通过向乡镇下放权力以破解原有管理体制下镇级政府的权责倒挂与权能失衡问题。从规范要求看,应在权力下放和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镇级政府权能耦合与权能关系优化。然而,针对18个镇的调查发现,强镇改革中存在权力下放不到位,权力缺少实用性;乡镇承接能力弱,有权但用不好;缺乏权能关系调节机制,权与能难以实现动态耦合等问题。因此,要弥合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张力,实现强镇改革中的镇级政府权能关系优化,应增强扩权的实用性与注意扩权的差异性,提升乡镇治理能力并充实乡镇人力资源队伍,同时构建权能关系调节机制与府际管理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从长远看,强镇改革应从单纯的权力下放转向镇域治理,从“镇制”走向“镇域”和更大范围的“区域”,以优化镇级政府权能与提升区域治理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镇改革 镇级政府 政府权能关系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清政商关系与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13
作者 金鑫 王静 赵美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71,共15页
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二十五条提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成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政策创新。因此,本文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基于A股... 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二十五条提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成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政策创新。因此,本文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基于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政商关系“亲”“清”化可以显著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参股的民营企业中亲清政商关系对数字化转型的积极影响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各维度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第一,亲近与清白在战略引领、环境支撑、数字化成果三个维度均呈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亲近在技术驱动、组织赋能及数字化应用维度释放出显著效能,清白无显著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亲清政商关系可以通过激励民营企业引进研发人员、提高研发投入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增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本文为地方政府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以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清政商关系 数字化转型 民营企业 国有参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的隐性阻扰与推进路径
14
作者 范蔚 何盼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7-34,共8页
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战略背景,为学校课程变革指明了方向,对建设高质量课程有重要指引作用。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石,是在现代化观念的引领下,由多元主体对学校课程的各项环节进行高效治理与优化... 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战略背景,为学校课程变革指明了方向,对建设高质量课程有重要指引作用。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石,是在现代化观念的引领下,由多元主体对学校课程的各项环节进行高效治理与优化升级,提高课程质量以达成育人目标的过程。在变革过程中,学校课程治理存在主体定位不够清晰、治理机制不够完善以及治理效果存在实践偏差等隐性困扰,影响了变革进程。为了达成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的改革目标,重塑主体边界、构建治理机制、统整课程资源应是实现自治补位、良法善治、优势共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治理 治理现代化 主体边界 治理机制 统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框架下企业年金组织管理形式改革及其对覆盖面的影响
15
作者 孙守纪 郑秉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6,共13页
企业年金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因覆盖面狭窄而饱受诟病。为了解决这个顽疾,提出“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理论分析框架,其“灵感”来自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上出现的三次养老金革命。在这三次养老金革命中,养老金组织管理形... 企业年金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因覆盖面狭窄而饱受诟病。为了解决这个顽疾,提出“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理论分析框架,其“灵感”来自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上出现的三次养老金革命。在这三次养老金革命中,养老金组织管理形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对推动DC型信托养老金扩大覆盖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际业界赞誉。将国际养老金改革主要措施归纳为引入自动加入机制和建立平台受托模式,据此提出的“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理论分析框架,既是对主要发达国家养老金组织管理形式改革前沿的总结,也是衡量养老金改革力度和运用FinTech深度的一个参照;既适用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制度,也适用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不仅可描述各类养老金计划的静态分布,还可分析各国养老金改革的动态趋势,同时也能洞察中国企业年金组织管理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导致覆盖面狭窄的原因。根据这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企业年金覆盖面的扩大,为“十五五”规划期间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提出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年金 自动加入机制 受托模式选择 多支柱养老金 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共治的机理: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形态探析
16
作者 方雷 卢腾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2,F0002,159,共16页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描述性概括,也是一种对政党如何引领多元主体实现社会共治的理论阐释,其建构逻辑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逻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相较于多中心治理和科层制治理,党领共治在权威分布、决策模式、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和价值目标等特征方面呈现出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逻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党领共治主要通过政治统领、组织嵌合以及社会整合三种机制展开,并在基层社会场域中实现了治理权威的统筹引领、治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治理主体的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领共治 基层社会治理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 实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安全治理现代化:价值意蕴与路径构建
17
作者 胡尔贵 姚文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23,共8页
学校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安全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坚实保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积极回应。学校安全治理要坚持理念先行,奠定学校安全治理现代化基础;数字赋能,强化学校... 学校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安全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坚实保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积极回应。学校安全治理要坚持理念先行,奠定学校安全治理现代化基础;数字赋能,强化学校安全治理现代化支撑;队伍提升,夯实学校安全治理现代化核心;评估改进,优化学校安全治理现代化保障。学校安全治理要通过更新学校安全治理理念、优化学校安全治理手段、整合学校安全治理力量、健全学校安全治理机制,推动学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防范和化解校园安全问题、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及构建国家安全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安全治理现代化 治理理念 数字赋能 评估改进 队伍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而优”的追求: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托管改革的案例研究
18
作者 蔡连玉 徐畅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4,共15页
基于主流的优绩主义认知,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羸弱,现代化进程中就“理应”被撤并。然而,这类学校兜底教育公平,“锚定”乡村发展。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五年托管改革,从“小而弱”走向“小而优”,能激发人们对乡村教育创变的想象。采... 基于主流的优绩主义认知,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羸弱,现代化进程中就“理应”被撤并。然而,这类学校兜底教育公平,“锚定”乡村发展。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五年托管改革,从“小而弱”走向“小而优”,能激发人们对乡村教育创变的想象。采用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收集F小学托管改革多维数据,基于“制度—文化”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托管改革过程中主体间存在“公平与效率”“审计与自主”“分数与成长”“理想与现实”四重冲突,托管取得效能归因于地方行政部门超越效率主义,使教育公平与共富成为可能,教育治理超越传统审计文化,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学校则摆脱分数桎梏,助力学生真正成长。因而,实现“小而优”,需主管部门贯彻教育共富理念,强化对教育效益与公平的关切,更新教育治理理念,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学校遵循共生多元价值理念,为学生成长构建横向丰裕、纵向有序的支持体系。由案例可知,以新发展观、治理观审视,乡村小规模学校具有存在的合法性,应寻求制度与文化创变,推动其高质发展,以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 乡村小规模学校 学校托管改革 “制度—文化” “冲突—逻辑”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驱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绿色创新与供应链关系的双重效应
19
作者 李晓明 张秦帛 张锴琦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1,共8页
环境治理是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取2010—2023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究政府环境治理对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环境治理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并且通过了多项稳健性检验... 环境治理是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取2010—2023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究政府环境治理对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环境治理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并且通过了多项稳健性检验;政府环境治理通过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和供应链关系稳定性,促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政府补助在环境治理提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环境治理对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最终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为政府制定精准化环境政策、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及制造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可持续发展绩效 绿色创新 供应链关系稳定性 政府补助 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演变形态与实践逻辑
20
作者 陈国权 原桂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8,F0002,共11页
中国特色党政关系是政治体制中一组重要的关系,也是国家治理内部结构的反映,突出表现为党对人民政府的领导。领导关系的基本结构是“决策-执行”,即拥有决策功能的党委对人民政府执行活动的管理。监督功能是由决策功能派生、用以约束执... 中国特色党政关系是政治体制中一组重要的关系,也是国家治理内部结构的反映,突出表现为党对人民政府的领导。领导关系的基本结构是“决策-执行”,即拥有决策功能的党委对人民政府执行活动的管理。监督功能是由决策功能派生、用以约束执行活动的能力,而政治监督是党委约束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机制。因此,党委领导下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功能性分工是分析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一个有效框架。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特色党政关系发生三次深刻演变,即党的一元化领导、党政分开到由分转合、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过程。中国特色党政关系演变具象表现为党委决策对人民政府执行活动管理的强弱程度变化和监督机制的调整,反映出不同时期国家政治经济逻辑的变化及政治体制对时代要求的适应。历史经验表明,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党政间要寻求功能性分工的平衡关系,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合理分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党政关系 功能性分工 当代中国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