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拉达克国王策旺纳木扎勒与清廷的关系——以乾隆朝满文档案《叶尔羌办事大臣期成额等奏图伯特伯克策旺纳木扎勒遣使呈报爱乌罕屯兵事宜折》为中心
1
作者 内玛才让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本文通过乾隆朝满文档案《叶尔羌办事大臣期成额等奏图伯特伯克策旺纳木扎勒遣使呈报爱乌罕屯兵事宜折》为中心,结合现有藏学研究成果,首先对拉达克王国地域界定进行简要阐述;其次考述策旺纳木扎勒的身份;再次对满文文献内记载的有关策... 本文通过乾隆朝满文档案《叶尔羌办事大臣期成额等奏图伯特伯克策旺纳木扎勒遣使呈报爱乌罕屯兵事宜折》为中心,结合现有藏学研究成果,首先对拉达克王国地域界定进行简要阐述;其次考述策旺纳木扎勒的身份;再次对满文文献内记载的有关策旺纳木扎勒通过叶尔羌办事大臣处与清廷的互动进行梳理,并对一些人名、地名等进行考证;最后论证总结乾隆朝清廷在处理与拉达克国王及王国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准则。笔者认为,通过以乾隆朝满文档案为基础,挖掘、分析、论证文献内记载的珍贵历史线索,研究乾隆朝拉达克王国与清廷的关系,对于今天我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涉及与中亚、南亚关系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文档案 拉达克国王 策旺纳木扎勒 清朝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法与护法——论康熙末年准噶尔部入藏事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希隆 杨代成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康熙末年准噶尔部入藏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以往学界往往对此次事件持较为负面的评价。实际上,准噶尔部入藏不只是一次给藏传佛教宁玛等派带来灾难的灭法事件,也应该被视为一次维护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护法运动。准... 康熙末年准噶尔部入藏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以往学界往往对此次事件持较为负面的评价。实际上,准噶尔部入藏不只是一次给藏传佛教宁玛等派带来灾难的灭法事件,也应该被视为一次维护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护法运动。准噶尔人对护法有着强烈的意愿与动机,并在入藏后采取宗派迫害、整顿戒律等诸多措施来弘扬格鲁派教法。而以往所谓准噶尔人的一些暴行,如致使僧人锐减、在藏区烧杀抢掠等等也都还有待商榷。只有在对歧异的史料去伪存真,并对史料之所以众说纷纭的深层原因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准噶尔部入藏的护法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西藏 准噶尔 藏传佛教 蒙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格局差异看明朝治藏政策的现实性-与元、清两朝相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前程 邹建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55-60,共6页
与元、清二朝相较,明朝治藏明显不具有元之刚性,其制度也不如清之严密,而是采取了相对缓和且颇具弹性的施政策略。致之之由是多方面的,明朝面临的北部边疆民族关系格局和统治民族主体上的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明朝 元朝 清朝 民族格局 治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朝贡制度的虚幻:以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朝贡关系为例 被引量:53
4
作者 庄国土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1-8,96,共9页
很多东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长期存在的“朝贡贸易与宗藩关系”,实际上并不具备“朝贡”和“宗藩”的实质。将到中国者统称为朝贡者,基本上是中国统治者以及历代史官、文人的一厢情愿。中国朝廷通常没有也不打算利用这种表... 很多东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长期存在的“朝贡贸易与宗藩关系”,实际上并不具备“朝贡”和“宗藩”的实质。将到中国者统称为朝贡者,基本上是中国统治者以及历代史官、文人的一厢情愿。中国朝廷通常没有也不打算利用这种表面上的、自我安慰式的“朝贡宗藩”关系来干预东南亚地区事务。实行“朝贡体制”数百年的明清两朝,其海外政策基本上是不作为的自我封闭政策,并没有获得对东南亚的实际政治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制度 宗藩关系 东南亚 明清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南莫朝与中越关系制度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牛军凯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4年第2期67-77,共11页
安南莫朝与中国建立朝贡关系后,带来中越关系中诸多制度上的变化,包括册封称号的降格,册封制度的降格等。这实际上反映出明朝后期以来中国不愿干涉越南内政,而以外交制度作为调整中越关系的手段。莫朝以来中越朝贡次数的减少,则反映了... 安南莫朝与中国建立朝贡关系后,带来中越关系中诸多制度上的变化,包括册封称号的降格,册封制度的降格等。这实际上反映出明朝后期以来中国不愿干涉越南内政,而以外交制度作为调整中越关系的手段。莫朝以来中越朝贡次数的减少,则反映了中越朝贡制度的政治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莫朝 朝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朝鲜通讯权之争与清朝外交政策的转变 被引量:9
6
作者 郭海燕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中国和朝鲜之间传统的宗属关系,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日本等国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清朝传统的宗属模式的外交政策也随之产生了转变。在中日争夺朝鲜通讯权这一外交交涉问题上,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就表现得相当灵活,既充分利用了中朝之间... 中国和朝鲜之间传统的宗属关系,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日本等国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清朝传统的宗属模式的外交政策也随之产生了转变。在中日争夺朝鲜通讯权这一外交交涉问题上,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就表现得相当灵活,既充分利用了中朝之间传统的宗属关系,又吸收了近代外交的条约形式,从而挫败了日本的挑战,实现了对朝鲜通讯权的控制,并成功维护了与朝鲜的宗属关系。而这种宗属关系又是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出现的,即传统宗属体制与近代条约体制相结合的新东亚宗属关系,体现了清末“传统外交”与“近代条约外交”并用的二重外交方式,这是清朝外交政策转变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日本 朝鲜通讯权 宗属关系 二重外交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土地租佃关系与租佃契约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卞利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5年第4期17-31,共15页
土地租佃关系是指由拥有土地的地(田)主将土地出租给佃户耕种,并以一定方式和一定比例向佃耕者收取地租而形成的地主与佃户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关系。租佃关系是明清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生产关系。本文从明清租佃关系的类型划分和演变发... 土地租佃关系是指由拥有土地的地(田)主将土地出租给佃户耕种,并以一定方式和一定比例向佃耕者收取地租而形成的地主与佃户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关系。租佃关系是明清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生产关系。本文从明清租佃关系的类型划分和演变发展历程入手,对明清时期土地租佃契约种类及其国家对租佃关系立法调整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代 租佃关系 租佃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大黄的记述及其原因 被引量:6
8
作者 林日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4,共7页
明清时期,大黄在中西方都有着十分广泛而重要的用途。耶稣会士是明清时期来华西人的重要群体。耶稣会士对大黄的探索,是西方大黄认识史上的重要一环。记叙大黄的耶稣会士主要有利玛窦、庞迪我、曾德昭、卜弥格、南怀仁、利国安、巴多明... 明清时期,大黄在中西方都有着十分广泛而重要的用途。耶稣会士是明清时期来华西人的重要群体。耶稣会士对大黄的探索,是西方大黄认识史上的重要一环。记叙大黄的耶稣会士主要有利玛窦、庞迪我、曾德昭、卜弥格、南怀仁、利国安、巴多明、德西迪里、汤执中等人,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等欧洲国家。耶稣会士能够关注大黄,并留下有关记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受时势的影响,也有教会方面的因素,还有耶稣会士个人的作用。相关记述推动了欧美对大黄的探索,促成大黄在西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耶稣会士 大黄 中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5
9
作者 申学锋 《河北学刊》 2002年第5期141-145,共5页
清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发生了带有时代印痕的演变,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政治、军事等职能在各级政府间划分的转变也是重要因素。清代财政先是中央过分集权,后是地方过度分权,二者均为时势之必然产物,又对财政经济... 清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发生了带有时代印痕的演变,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政治、军事等职能在各级政府间划分的转变也是重要因素。清代财政先是中央过分集权,后是地方过度分权,二者均为时势之必然产物,又对财政经济造成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财政关系 历史演变 财政史 财政收入 财政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满汉关系的变化与中华民族认同的诞生 被引量:8
10
作者 常书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5-172,共8页
在清末亡国灭种的阴霾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蓬勃兴起。而在对民族主义的解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给出了"革命排满"与"满汉一体"两个看似截然对立却又彼此呼应的文本,二者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渐由对立转向趋同... 在清末亡国灭种的阴霾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蓬勃兴起。而在对民族主义的解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给出了"革命排满"与"满汉一体"两个看似截然对立却又彼此呼应的文本,二者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渐由对立转向趋同,并最终共同创造了"五族共和"这一具有明确中华民族认同特征的新文本。中华民族认同诞生的过程,恰恰反映了满汉关系的根本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族关系 满汉关系 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乾盛世下清廷对准噶尔投诚人政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柳岳武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2-138,共7页
清准关系是康乾盛世时期最为敏感的藩部关系,直到乾隆二十年之前准噶尔汗国仍然傲然地屹立在清国的西北边陲,并且对西北蒙古、西藏、青海地区不时产生骚扰,发生威胁。清国在康乾盛世下是如何利用时机解决准噶尔汗国问题,如何防止分裂,... 清准关系是康乾盛世时期最为敏感的藩部关系,直到乾隆二十年之前准噶尔汗国仍然傲然地屹立在清国的西北边陲,并且对西北蒙古、西藏、青海地区不时产生骚扰,发生威胁。清国在康乾盛世下是如何利用时机解决准噶尔汗国问题,如何防止分裂,完成民族的的统一大业,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它对我们今天的边部民族政策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就康乾盛世下的准部投诚人政策作一研究,研究康、雍、乾三代帝王是如何运用投诚人政策来为统一大业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准关系 康乾盛世 投诚人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社会视野下的图赖现象研究——以嘉道时期题本刑科档案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扬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清代社会存在着广泛利用尸体泄愤或获取利益的图赖行为,这类行为的出现自乾隆朝开始显著增多,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来看,案件的处理较为复杂。清代有专门规定禁止图赖、恐吓取财与威逼人致死的律例条文,其中经历了例文与司法实践相互调适... 清代社会存在着广泛利用尸体泄愤或获取利益的图赖行为,这类行为的出现自乾隆朝开始显著增多,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来看,案件的处理较为复杂。清代有专门规定禁止图赖、恐吓取财与威逼人致死的律例条文,其中经历了例文与司法实践相互调适并进而修改的立法过程,大体而言,立法旨趣逐渐趋于具体化。图赖案件在清代的具体时空分布,以乾嘉道时期所占比例最高,而嘉道时期社会失范趋势加速,故以嘉道时期刑科题本中"图赖"案为中心的研究,分析图赖者利用尸体的产生方式、尸体与图赖者关系以及图赖发生原因,对清代图赖现象进行微观考察,可以从社会与司法等方面剖析其生成机制,借此展现清代中央司法官员在案件审理中司法运作的实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赖 故杀 尸体 诉讼策略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滇桂地区与越南关系述论 被引量:4
13
作者 古永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7-82,共6页
西南滇、桂地区与东南亚各国山水相连,其中又与越南共相接邻。明清时期,在国与国交往的大背景下,滇、桂两地与越南之间还通过各种渠道来往密切,在发展中国与越南的关系中起到了特殊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 明清 滇桂地区 越南 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士大夫与琉球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必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5,共7页
明清时期 ,琉球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 ,中国士大夫在中琉交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士大夫册封琉球 ,精心培养琉球来华之留学生 ,并在日本吞并琉球的事件中各抒己见 ,商议对策等。明清士大夫与琉球的交往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 明清时期 ,琉球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 ,中国士大夫在中琉交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士大夫册封琉球 ,精心培养琉球来华之留学生 ,并在日本吞并琉球的事件中各抒己见 ,商议对策等。明清士大夫与琉球的交往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与琉球的外交关系 ,反映了明清中国的对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中国士大夫 中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来华俄人对大黄的认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日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6-153,共8页
明清时期来华俄人非常关注大黄。其中,俄籍人士有彼特林、巴伊科夫、里香斯基、约瑟夫.里曼(Joseph Rehmann)、卡缅斯基、丁柯斯基;受雇于俄国的欧人有希腊人尼果赖、弗拉季斯拉维奇(拉古津斯基),德国人史密特、格梅林、帕拉斯,英国人柏... 明清时期来华俄人非常关注大黄。其中,俄籍人士有彼特林、巴伊科夫、里香斯基、约瑟夫.里曼(Joseph Rehmann)、卡缅斯基、丁柯斯基;受雇于俄国的欧人有希腊人尼果赖、弗拉季斯拉维奇(拉古津斯基),德国人史密特、格梅林、帕拉斯,英国人柏尔,瑞典人郎喀,以及国籍模糊不清的伊台斯。他们从产地、商路、性状等诸多方面关注到大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西方对大黄认识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大黄 来华俄人 中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咸同之际税关间的关税纠葛及其调解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143,163-164,共8页
晚清咸同之际,由于筹饷权的下放,地方财政渐具形态,作为中央财政重要来源的关税收入,也被纳入以地方军务为中心的财政单元之中。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不同地区的税关在追逐关税资源过程中,产生如税源分割、税款支配方面的种种纠葛。这种... 晚清咸同之际,由于筹饷权的下放,地方财政渐具形态,作为中央财政重要来源的关税收入,也被纳入以地方军务为中心的财政单元之中。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不同地区的税关在追逐关税资源过程中,产生如税源分割、税款支配方面的种种纠葛。这种带有地方本位意味的各地税关之间的利益对立,凸显出新的历史情境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进一步松动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中央与地方 财政关系 关税纠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中琉关系史料述略——明清文献之二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宝川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3-159,共7页
本文系《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中琉关系史料述略———明清文献之一》的续作 ,并承上文之体例 ,分为 :一、册封使的著作 ;二、历史、地理类典籍 ;三、诗文集、类书、笔记、杂著等三个部分。将馆藏有关中琉关系的 1 7种明清文献 ,分别述... 本文系《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中琉关系史料述略———明清文献之一》的续作 ,并承上文之体例 ,分为 :一、册封使的著作 ;二、历史、地理类典籍 ;三、诗文集、类书、笔记、杂著等三个部分。将馆藏有关中琉关系的 1 7种明清文献 ,分别述其要略 ,以便向学术界提供史料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琉球 中流关系 史料 福建师范大学 高校图书馆 明代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新疆流人与民族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轩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61,共5页
清代新疆自乾隆朝统一之后的一个半世纪内,一直是重要的流放地。本文主要依据流放官员的诗文·从吟咏新疆各民族风情、赞同各民族友好交往、重视加强与协调民族关系这三方面论述清代新疆流人与民族关系。意在阐发新疆自古以来就是... 清代新疆自乾隆朝统一之后的一个半世纪内,一直是重要的流放地。本文主要依据流放官员的诗文·从吟咏新疆各民族风情、赞同各民族友好交往、重视加强与协调民族关系这三方面论述清代新疆流人与民族关系。意在阐发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部分,是多民族与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特别是清统一之后,更是促进了民族友好交往,获得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新疆 官员流放 民族关系 民族风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秦汉至明清时期的西部政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绍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中国西部以纵深广袤、民族构成复杂多变而成 为历代封建王朝制定边疆政策的重点,因此从秦汉至明清,无不从政权设置、笼络上层和发 展生产诸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虑,经过两千年漫长的经历之后,西部与中原的关系更加密 切,封建王... 中国西部以纵深广袤、民族构成复杂多变而成 为历代封建王朝制定边疆政策的重点,因此从秦汉至明清,无不从政权设置、笼络上层和发 展生产诸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虑,经过两千年漫长的经历之后,西部与中原的关系更加密 切,封建王朝也从中总结出一套较为成功的西部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至明清 西部政策 经济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思想史上的诸子学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检秋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6,共12页
清代学者对子书的校勘、注释不完全排除义理,而对诸子地位的尊贬、诸子学说的阐发,更是思想史的重要内容。从清初相对于理学的异端,到少数乾嘉学者超越以子证经,进而在晚清经世致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彰显价值,发展为"古学复兴&qu... 清代学者对子书的校勘、注释不完全排除义理,而对诸子地位的尊贬、诸子学说的阐发,更是思想史的重要内容。从清初相对于理学的异端,到少数乾嘉学者超越以子证经,进而在晚清经世致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彰显价值,发展为"古学复兴"的主体,清代诸子学始终关联时代思潮,成为培育新思想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思想史 诸子学 经子关系 古学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