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治理的社会创新: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的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荟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1,共12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社会创新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由于人口新国情与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限度,中国人口治理的社会创新始终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治理的创新...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社会创新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由于人口新国情与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限度,中国人口治理的社会创新始终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治理的创新实践从工具主义导向的偶发性举措创新,到市场驱动下的政策形式创新,再到风险叠加背景下的工具理性创新,最终发展至人口国情下的实质性社会创新。通过构建一个涵盖“横向协调、纵向协同、长远规划”的三维模型,重新建立健全人口发展支撑和服务体系的理论解释框架。该框架的主旨内涵是国家治理的社会创新,要求从整体视角审视人口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国家战略转向为社会行动。即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在未来实践中,将进一步拓展为“发展性—社会包容”“普惠性—社会投资”“基础性—社会动员”“兜底性—社会保护”的治理现代化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 国家治理 社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税制改革 被引量:1
2
作者 岳树民 王荔 王庆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税收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制度,是税收治理能力的载体,税收制度与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税收作为国家治理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力量,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形成... 税收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制度,是税收治理能力的载体,税收制度与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税收作为国家治理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力量,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形成恰当收入汲取能力和经济社会调控能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持,扎实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税收治理的基本要求,需要围绕健全税收制度体系、优化完善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和厚植税务文化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我国税收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税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派驻监督制度的实践反思及体系完善
3
作者 秦前红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共15页
派驻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公权力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多维价值定位体现在推进监察全面覆盖、强化外部监督力量、紧盯“关键少数”,以及构建常态预防机制等方面。在长期实践中,派驻监督... 派驻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公权力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多维价值定位体现在推进监察全面覆盖、强化外部监督力量、紧盯“关键少数”,以及构建常态预防机制等方面。在长期实践中,派驻监督形成了直接领导体制、统一管理模式、全面派驻布局及聚焦主责主业等成功经验。同时,当前派驻监督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制度设计与运行实践的偏差、人员配置与实际需求的矛盾、监督成效随层级递减的困境以及多元协同监督合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制约着派驻监督效能的充分发挥。对此,亟需细化派驻监督规则、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创新派驻监督模式、健全内外衔接机制,从而破解派驻监督效能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驻监督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全面从严治党 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察法规备案审查的法治监督逻辑及机制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喻少如 许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82,共13页
监察法规在内容上横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双重领域,具有极强的特殊性,体现了中国法治的“复规范性”特征。基于监察法规制定权“法政二元属性”及其对备案审查塑造的制度逻辑、监察法规制定权“立法留白”所形成的现实逻辑、依法治国与... 监察法规在内容上横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双重领域,具有极强的特殊性,体现了中国法治的“复规范性”特征。基于监察法规制定权“法政二元属性”及其对备案审查塑造的制度逻辑、监察法规制定权“立法留白”所形成的现实逻辑、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理论逻辑,监察法规备案审查制度建设应当遵循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一体监督”的逻辑。目前单轨式的备案审查机制不能完全适应监察法规双重属性的内在要求,面临着标准、程序与主体三方面的法治监督困境。其中,宽泛的政治性审查标准制约了备案审查制度政治功能的有效发挥,审查程序的封闭性削弱了备案审查意见的可接受性,单一审查主体无法有效监督监察法规“涉纪涉法”条款的合法合规性。构建贯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双轨统合”备案审查制度,首先需要通过完善监察法规备案审查的政治标准和法律标准构建统一备案审查的标准机制,也需要通过优化监察法规备案审查的启动程序、沟通交流程序与意见公开程序构建统一备案审查的运行机制,还需要通过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备案审查机关之间的主体衔接构建统一备案审查的组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规 备案审查 法治监督 党内法规 双轨审查 “一体监督”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情报部门大规模拦截制度研究
5
作者 吴常青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4,共7页
[研究目的]情报部门大规模拦截是收集国家安全情报重要手段之一。对“全球南方”国家南非的情报部门大规模拦截制度的演进、基本内容进行研究,可拓宽大规模拦截制度的理论视野。[研究方法]采取历史研究方法梳理南非情报部门大规模拦截... [研究目的]情报部门大规模拦截是收集国家安全情报重要手段之一。对“全球南方”国家南非的情报部门大规模拦截制度的演进、基本内容进行研究,可拓宽大规模拦截制度的理论视野。[研究方法]采取历史研究方法梳理南非情报部门大规模拦截制度的演进,采取规范分析方法研究该制度的基本内容。[研究结果/结论]2025年《一般情报法修正案》为南非大规模拦截制度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基本制度内容包括实施主体、拦截内容、事前司法授权、取得数据的管理以及监督等。但大规模拦截制度在公民权利保障方面仍存诸多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 大规模拦截 情报监督 情报工作 国家安全 公民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局中的民族复兴与教育改革——现代中国教育学的兴起及其范式演变
6
作者 周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1840年中国遭遇大变局,之后为寻求民族复兴发起的教育改革促成现代中国教育学兴起,其最初范式是平夷教育学和洋务人才教育学。1895年以来,因民族复兴重心把握和对民族复兴急需发展何种新教育的解答各不相同,现代中国教育学发生显著范式... 1840年中国遭遇大变局,之后为寻求民族复兴发起的教育改革促成现代中国教育学兴起,其最初范式是平夷教育学和洋务人才教育学。1895年以来,因民族复兴重心把握和对民族复兴急需发展何种新教育的解答各不相同,现代中国教育学发生显著范式演变,先后形成政治改革教育学、新经学教育学、国民美育学、现代文理科教育学、新思想启蒙教育学等新范式。作为课程及学科的教育学自1901年诞生以来,也有过从师范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学到传播杜威教育学,再到整理教育国故的范式演变。1940年,共产党人开辟抗日民族革命的民族复兴正途,现代中国教育学最初百年的范式演变终于有了历史解答,定位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学。从大变局中的民族复兴与教育改革入手,梳理现代中国教育学的兴起及其范式演变,可以丰富中国教育学史研究,并为今日建构中国教育学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复兴 教育改革 现代中国教育学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国伦理”:乡村振兴的道德本体与文化功能——以中原唐庄移风易俗的具体实践为例
7
作者 李向平 郭珵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80,共8页
强化家国伦理、重塑家国认同是当前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点。作为现代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移风易俗能积极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素“家国伦理”,并促使乡村社会中“家国伦理”功能重新光大。中原唐庄的移风易俗个案... 强化家国伦理、重塑家国认同是当前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点。作为现代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移风易俗能积极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素“家国伦理”,并促使乡村社会中“家国伦理”功能重新光大。中原唐庄的移风易俗个案表明,家国伦理与现代乡村建设之间存在重要关联,乡村文化治理在强化“家国伦理”方面具有重大功能。唐庄文化治理实践所提供的经验与启示亦表明,重建乡土社会中的家国伦理结构,强化家国互动的伦理机制,重塑乡村民众的家国文化认同,能够将乡村型家国伦理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最终以家国伦理赋能乡村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治理 家国伦理 移风易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改革领域试验性立法若干问题探讨
8
作者 李本森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7,共15页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的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中央司法机关进行试验性立法的方式推进司法改革,以确保试点改革的法律正当性。司法改革试验性立法项目只要影响到司法机关权力运行的调整和诉讼主体基本权利的损益...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的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中央司法机关进行试验性立法的方式推进司法改革,以确保试点改革的法律正当性。司法改革试验性立法项目只要影响到司法机关权力运行的调整和诉讼主体基本权利的损益,并涉及暂停、中止法律的执行或新的立法创制,都属于“重大改革”,就应当在国家立法机关的授权基础上组织实施。司法改革试验性立法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不能脱离实际,应广泛吸收基层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和相关领域专家的建议和意见,确保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国家立法机关和中央司法机关需要通过更加具体的监督指导等方式,确保试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司法改革试点结束后,无论是修改法律还是恢复法律的回转,都应严格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有关专家论证和听证程序的规定,防止出现“虎头蛇尾”现象。鉴于司法改革领域的试验性立法出现式微态势,国家立法和司法机关需要深度反思其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在推进中国式司法现代化中的应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试验性立法 人大授权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史视角下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理论研究
9
作者 常佳明 沈国琴 谢晓专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8,19,共10页
[研究目的]从学术史研究的视角出发,梳理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的重点理论、主要特点与演变脉络,了解美国国会如何在保证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方面发挥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对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相关的英文文献进行收集... [研究目的]从学术史研究的视角出发,梳理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的重点理论、主要特点与演变脉络,了解美国国会如何在保证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方面发挥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对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相关的英文文献进行收集、整合与评价,展示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理论的主要内容、发展特点及其背后的演变逻辑。[研究结果/结论]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的理论随着具体实践的发展,呈现出阶段化特征,每个时期重点主题不同,其演变脉络体现在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和研究本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情报监督 情报机构 美国国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改革政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晓龙 袁帅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8,共1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指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经济韧性是经济体维护经济安全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在建设“韧性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指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经济韧性是经济体维护经济安全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在建设“韧性城市”、维护城市经济安全等环节中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抓手,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有利于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提升经济韧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建设“韧性城市”以及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视作准自然实验,尝试将金融改革政策与城市经济韧性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金融改革政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金融改革政策对不同规模、不同地理区位城市的政策效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改革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这一结论在考虑智慧城市建设政策、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以及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等的叠加影响后依然成立;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内生性处理、更换被解释变量以及变更样本时间区间等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机制检验表明,金融改革政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政策效果主要通过增强信贷可得性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来实现;从异质性角度来看,相比于规模较大城市与南方城市,金融改革政策对规模较小城市和北方城市的政策效果更强。因此,文章建议建设更多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金融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扩大金融改革试验区辐射范围,带动试点城市及周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建立增强信贷可得性、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长效机制,借助行政手段和财政手段,充分发挥信贷可得性以及资本配置效率在金融改革政策影响城市经济韧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规模较小城市和北方城市的政策资源倾斜,增加上述地区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数量,优化当地金融供给结构和资本市场环境,提高当地政府对经济的引导能力,从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改革政策 城市经济韧性 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 双重差分模型 信贷可得性 资本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区域(县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2 位作者 向静文 查萍 丁天翠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79,388,共8页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学校体育领域提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创建体育特色、成就、模式和品牌,逐步形成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学校体育领域提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创建体育特色、成就、模式和品牌,逐步形成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研究团队深刻领会并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区域(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体育特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全国42个实验区进行长达10年的综合改革工作,创建了“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体育文明行为课课养”“体育走班制教学”“体育趣味课课练1 260例”“全员运动会”“阳光体育大小课间改革”“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教育”“快乐体育园地”等“10+10”教改工程。提出“面上改革—深化改革—特色改革”的梯次推进改革行动策略,构建了观念改变与改革并行、内容更新与改革并行、教师提升与改革并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并行、经验总结与改革并行、成果展示与改革并行的改革推进方法体系,形成系统化的区域(县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策略、方法与内容体系,为新时代区域(县域)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行动方案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特色发展 区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 10+10教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工智能学科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
12
作者 谢国 张怀文 +6 位作者 王乐 廖清 张奥千 周志立 葛慧林 王志衡 吴国政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8-661,共14页
为便于广大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工智能”学科方向项目的申请、受理和资助情况,对2024年的本学科项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介绍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要改革举措;其次,总结分析了本年“人工智能”学科(... 为便于广大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工智能”学科方向项目的申请、受理和资助情况,对2024年的本学科项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介绍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要改革举措;其次,总结分析了本年“人工智能”学科(F06)研究系列项目与人才系列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重点梳理了在新的改革举措下该领域项目申请与资助的变化情况、年龄变化情况与依托单位分布情况;最后对“人工智能”领域优先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人工智能 申请与资助情况 基金改革举措 基金申请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隶属到共享——财政激励与全国统一资本要素市场建设
13
作者 李书音 王雪标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25,共20页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大市场是提升大国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的选择性行为是引起当前国内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现象的重要原因,其中财政激励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2002年实施的所得税分享改...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大市场是提升大国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的选择性行为是引起当前国内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现象的重要原因,其中财政激励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2002年实施的所得税分享改革为切入点,利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财政激励对资本要素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分享改革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国内资本要素市场的分割现象。原因在于:一方面,改革有效地减弱了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同辖区隶属企业利润之间的联系,从而扭转了地方政府阻止辖区企业向外投资兼并的财政激励,促进了辖区资本要素的向外流动。另一方面,为弥补由改革带来的收入损失,地方政府展开了激烈的税收竞争,通过降低实际税率的办法吸引辖区以外的资本要素流入。本文拓展了财政激励与资本要素市场整合方面的研究,在当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得税分享改革 财政激励 地方政府行为 统一资本要素大市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路径研究——基于Z省实践
14
作者 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兰健 +2 位作者 任伟莲 陈怡璇 李翠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共9页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收”与“支”管理,发挥好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运行和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本文基于Z省省域实践,研究国家审计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路...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收”与“支”管理,发挥好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运行和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本文基于Z省省域实践,研究国家审计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路径。对照改革目标要求,以Z省为例,目前尚存在现代预算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税收征管滞后于现实发展、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不畅等问题。本文认为审计应针对财税领域主要问题风险开展穿透式审计,同时基于审计视角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财税体制改革 财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管理体制:演进逻辑、关键问题与改革取向
15
作者 王志文 张瑞林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6,共8页
管理体制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管理体制历经政会同构的行政型、“中心+协会”的事业型和深化改革下的混合型3个阶段,体现为体育社会化改革、强制性制度变迁、管理职责分权、利益动态平衡的逻辑。... 管理体制是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管理体制历经政会同构的行政型、“中心+协会”的事业型和深化改革下的混合型3个阶段,体现为体育社会化改革、强制性制度变迁、管理职责分权、利益动态平衡的逻辑。进一步深化改革需处理好:适应新型举国体制、契合组织特殊属性、平衡放权与监管尺度、理清协会与中心关系和用好枢纽型组织五大问题。立足体育改革新形势,根据国家任务重要度与行业资源集聚度,分类提出协会管理体制的组织架构。国家任务-资源富有型协会应完善中心与协会协同共治模式,国家任务-资源贫乏型协会应健全中心管与协会办模式,常规任务-资源富有型协会应构建中心专职监管协会模式,常规任务-资源贫乏型协会应探索独立负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 管理体制 体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6
作者 刘龙飞 赵晨浩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169-172,共4页
随着国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为农业领域的发展指明方向。在此背景下,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开展为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带来契机。通过剖析当前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探究在新... 随着国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为农业领域的发展指明方向。在此背景下,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开展为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带来契机。通过剖析当前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探究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扬州大学以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对本门课程实施的教学改革措施,旨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 教学改革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审计发展的路径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晓峰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共6页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国家审计必须结合“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到“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把...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国家审计必须结合“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到“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把握新时代审计监督职责定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使命任务,通过坚持党的领导、立足经济监督、发挥独特作用,切实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从监督内容向绩效效益转变、监督层次向宏观管理转变、监督方式向数字化转变、监督时间向均分前中后转变、监督主体向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并重转变、监督体系向联合监督转变等方面推进审计事业改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经济监督 政治属性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新走向循证分析——基于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颖 王毓珣 段成柱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法与趋势预测法等进行循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正呈现出若干新走向:持续改进完善育人体系、不断补齐全面发展短板、继续推进教育中国化、特别关注广义特殊教育、... 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法与趋势预测法等进行循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正呈现出若干新走向:持续改进完善育人体系、不断补齐全面发展短板、继续推进教育中国化、特别关注广义特殊教育、创新驱动教学评变革以及数字技术与教学评深度融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新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秀玲 魏功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6,共9页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性工程。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动能。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理念革新、主体协...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性工程。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动能。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理念革新、主体协同、方法拓展、评价改革等方面呈现出全新发展态势,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但相关制度和数据标准欠缺、技术至上、智能素养缺乏、数据主义弊端、伦理抉择模糊等问题给人工智能赋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带来了一定隐忧,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为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制度保障、价值引领、素养培育、数据治理、伦理嵌入等方面加以改革,进而不断延展和深化传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视野和实践视域,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人工智能赋能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科研机构改革进路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劲 吴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4,共12页
国家科研机构的持续深入改革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战略需求,国家科研机构须立足“四个面向”,坚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功能定位。当前国家科研机构尚面临诸多现实困... 国家科研机构的持续深入改革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战略需求,国家科研机构须立足“四个面向”,坚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功能定位。当前国家科研机构尚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定位不清晰,创新活力难以释放,改革过程中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在创新网络中与其他创新参与者协同性较差。应基于“有为政府”的“一主多元”非均衡网络化治理场域,通过加强统一领导、实施分类发展策略、发挥“两院”组织作用、加快制度建设和立法等举措推动国家科研机构改革,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研机构改革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