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建设优势学科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战军 王洪才 +2 位作者 陈亮 王智超 吴南中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优势学科概念内涵、文化背景、精神追求、建设路径等方面均体现着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为此,在厘清优势学科的内涵、特征及生成机制的前提下,我们应从价值逻辑、经济逻辑、实践逻辑、政策逻辑等维度进一步探明优势学科建设的逻辑向度,在此基础上,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引领力,以善用数字技术为牵引力,可持续推进优势学科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改革创新 生成机制 逻辑向度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生态系统:优化老年教育供给机制的新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馨 周振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0,共8页
老年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发展,对供给机制提出了高质量、动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从生物学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老年教育供给机制,有助于探究新的优化路径。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完善老年教育供给机制,强化多元参与主体作为生产者、消费... 老年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发展,对供给机制提出了高质量、动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从生物学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老年教育供给机制,有助于探究新的优化路径。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完善老年教育供给机制,强化多元参与主体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作用,有助于提高老年教育供给协调性、提升老年教育供给质量、增强老年教育供给可持续性。因此,未来应以构建老年教育供给生态系统为路径,通过吸引生产者,提升老年教育供给的规模和有效性;通过培养消费者,激发更多群体的老年教育参与需求;通过发展分解者,加强老年教育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优化老年教育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教育供给 生态系统 创新机制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治精神推动学前教育政府责任的落实 被引量:2
3
作者 虞永平 乐晓云 卢俊岑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学前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伟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该法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其学前教育价值观会影响学前教育的... 学前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伟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该法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其学前教育价值观会影响学前教育的决策和对学前教育的推进。政府应加强对学前教育的价值引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尤其应保障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建立行之有效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确保学前教育健康运行,也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要责任。政府的履责状况将对学前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必将受到儿童发展的检验,受到时代和历史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政府责任 投入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丽峰 刘宏新 +2 位作者 刘钗 公维佳 尚家杰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15-118,123,共5页
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教学受限于设备昂贵、实践机会不足,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方向,需要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该研究探讨VR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 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教学受限于设备昂贵、实践机会不足,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方向,需要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该研究探讨VR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通过虚拟仿真农机博览馆、翻转课堂、远程实验等,探索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采用对比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VR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VR教学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深入理解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国家战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匠精神。相比传统教学,VR技术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更有助于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农业机械化专业 课程思政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教”改革驱动下英语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对城市国际化建设的赋能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5
作者 李光衿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7,共6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城市国际化建设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文章聚焦“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改革)驱动下英语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以及其对城市国际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三教”改革为英语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推动了师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城市国际化建设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文章聚焦“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改革)驱动下英语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以及其对城市国际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三教”改革为英语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推动了师资、内容与方法的革新,而英语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也对“三教”改革提出了新需求。从赋能机制来看,其在经济领域助力国际贸易、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在文化层面增进国际交流、传承本土文化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人才生态上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素质、促进人才多元化发展与知识流动;在公共服务体系中提升旅游、公共卫生和交通的国际化服务水平。在实践路径上,通过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及以城市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策略,实现英语跨文化思辨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城市国际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改革 跨文化思辨 城市国际化建设 赋能机制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尹大庆 柴权进 +1 位作者 王品魁 杨柯 《农业工程》 2025年第6期132-136,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核心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基于机械工程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探讨实践教学、实训教学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感知到认知、基础到特色、研...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核心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基于机械工程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探讨实践教学、实训教学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感知到认知、基础到特色、研究到创新的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机械工程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有多远?——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时代遭遇与突围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毅恒 杨晓萍 +1 位作者 樊亚博 王莹莹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63,共14页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历经大规模普及阶段后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考察发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样态表现为实施和合有序的活动、构建高效协同的制度、形成区域均衡的系统。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仍遭遇着由其活...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历经大规模普及阶段后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考察发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样态表现为实施和合有序的活动、构建高效协同的制度、形成区域均衡的系统。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仍遭遇着由其活动要素冲突引发的实践阵痛、体制机制缺位导致的结构矛盾、系统供需失衡滋生的发展风险。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则需以要素统整引领学前教育活动走向和合有序,以履责协同为导向构建健全高效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以区域有机联动塑造学前教育共生发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活动 体制机制 共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融通·贯通:职普融通视域下学生评价改革的立体建构 被引量:3
8
作者 冯丹 朱德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9,207,共16页
随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类型关系的确立,学生评价改革重心也应从强化二者类型属性推至实现等值融通。然而,当前类型化、融通化、贯通化程度不深的问题同时存在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生评价中,二者人才培养深陷专业性不强、复合度... 随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类型关系的确立,学生评价改革重心也应从强化二者类型属性推至实现等值融通。然而,当前类型化、融通化、贯通化程度不深的问题同时存在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生评价中,二者人才培养深陷专业性不强、复合度较低、层次性缺乏等困境。将职普融通“类型-融通-贯通”三重核心属性系统融入学生评价改革关于“谁来改-改什么-如何改”等要素可知,从全纳到协同的主体构成、从并行到交互的内部体系、从差异到融通的保障条件是对改革理论图景的生动描绘。未来应紧扣改革要素落实所需,通过健全改革行动主体的引入与培育机制、构筑改革内部要素的落地与革新机制、完善改革保障条件的共建与共享机制,以学生评价改革的落实助推职普融通的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学生评价改革 内在属性 评价要素 推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视域中推进高校分类改革的省思与建构
9
作者 史秋衡 许洋 李玲玲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推进高校分类改革,源于高校适应知识生产模式与高校职能的结构耦合、缓解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赋能教育治理与发展范式的现代化转型的综合需要。教育强国视域中推进高校分类改革的应然样态呈现出多维度与立体化的分类设置框架、... 推进高校分类改革,源于高校适应知识生产模式与高校职能的结构耦合、缓解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赋能教育治理与发展范式的现代化转型的综合需要。教育强国视域中推进高校分类改革的应然样态呈现出多维度与立体化的分类设置框架、分类评价与分类配置的体制机制、差异赋权与协同共治的治理模式三大显著特征。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分类改革仍存在类型划分标准界限不清,协同发展效应尚未激活,服务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能力薄弱等难题。推动高等教育实现从同质竞争到分类卓越的范式跃迁,实现我国教育强国的有力建设,就需要推动分类改革与治理现代化的政策耦合,健全高校内外部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完善发展性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类改革 学生成长机制 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合理念在材料力学课程中的实施探索
10
作者 王勃 李毓 +3 位作者 王馨梧 景理琴 董芬 王月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关系是高等院校长期关注的问题,“科教融合”理念旨在引导两者形成“教学支撑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良性循环局面。通过在材料力学课程中实施“科教融合”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以铆钉剪切面应力分布和工字型梁截面切应... 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关系是高等院校长期关注的问题,“科教融合”理念旨在引导两者形成“教学支撑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良性循环局面。通过在材料力学课程中实施“科教融合”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以铆钉剪切面应力分布和工字型梁截面切应力分布规律等科研问题为核心,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引导全体学生分组参与科研问题的探索,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全部作业中挑选出两组较好的解答方案并经指导教师完善后,提出了“铆钉剪切过程是弯曲和剪切的组合变形,剪切面同时存在正应力和切应力”的学术观点,完善了工字型梁截面切应力分布规律的理论推导过程,最后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过程,88.4%的学生认同以科研问题带动教学理解的方式,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材料力学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和OBE理念下机械类专业“金属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11
作者 曾丽君 杨亮 +2 位作者 黄曾鑫 熊亚唐 刘大海 《南方农机》 2025年第6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解决“金属力学性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与实践应用结合不紧密、实验教学不足、教学资源不够、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方法】针对“金属力学性能”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特点,结合OBE教育理念以及新工科背景下对机... 【目的】解决“金属力学性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与实践应用结合不紧密、实验教学不足、教学资源不够、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方法】针对“金属力学性能”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特点,结合OBE教育理念以及新工科背景下对机械类专业教学的相关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与组织,结合课程内容特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并对课程思政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与结论】融合新工科教学特征和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OBE教育理念 “金属力学性能”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数控专业机械CAD/CAM-UG项目式教学实施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幸烨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5期156-158,共3页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需求。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了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数控专业教学现状,结合机械CAD/CAM-UG...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需求。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了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数控专业教学现状,结合机械CAD/CAM-UG课程的特点,提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项目紧密结合,通过企业实际项目驱动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并开展试验验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全程通过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旨在为数控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数控专业 机械CAD/CAM-UG 项目式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社会协同力:教育政策创新与生态重构
13
作者 王烽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80,共9页
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制度优势和重要支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政策的重大创新,对推动教育系统性跃升、提升教育的社会贡献能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加... 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制度优势和重要支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政策的重大创新,对推动教育系统性跃升、提升教育的社会贡献能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教育与社会协同已成为我国教育政策创新的重要方向,构建强大的社会协同力,需要健全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信息循环与交流反馈、目标协同与利益协调、文化认同与价值共识、制度保障与政策驱动五大机制,并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理顺权责关系、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培育社会协同力量等方面深化教育治理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社会协同力 制度优势 内在机理 治理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师德评价的价值意蕴、创新机制与完善向路
14
作者 徐士元 刘馨妍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160,共6页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师德。基于学理分析、政策研究和实践急需,提出通过实施高校师德评价来提升师德的整体水平、教师队伍的贡献率和教育强国的软实力。从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优化高校教师队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师德。基于学理分析、政策研究和实践急需,提出通过实施高校师德评价来提升师德的整体水平、教师队伍的贡献率和教育强国的软实力。从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优化高校教师队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领社会道德建设等四个方面,阐释师德评价的价值意蕴;从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指引、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维度、以教育家精神为核心内容、全覆盖显性持续评价师德等五个方面,阐述师德评价创新机制;提出多主体协同开展、科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智治平台、借力舆情社评、运用和管理好评价结果构成的师德评价完善向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高校师德评价 价值意蕴 创新机制 完善向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鼓励到激励: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变革的内在逻辑——基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察
15
作者 牟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群体和核心力量,国家在不同时期围绕其创新创业出台了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在规范意义上经历了兼职兼业、就业创业、创新创业三个演进阶段。这一演变过程集中反映了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从鼓励向激...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群体和核心力量,国家在不同时期围绕其创新创业出台了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在规范意义上经历了兼职兼业、就业创业、创新创业三个演进阶段。这一演变过程集中反映了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从鼓励向激励深化的内在逻辑:在激励要素方面实现创新性耦合配置,在激励向度方面拓展多元化流动限度,在激励价值方面构造稳健性的增益与耗损。未来,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优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政策逻辑从单位管理向创新创业深化,协调解决不同主体间的流动性冲突,从政策关系角度强化政策的系统性,增加多元政策路径间动态转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政策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政策变革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机械制造技术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16
作者 崔佳鹏 赖于树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144-147,共4页
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亟需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应对时代需求。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仿真模拟和个性化学习支持能力,为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方向。该文从机械制造... 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亟需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应对时代需求。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仿真模拟和个性化学习支持能力,为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方向。该文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特点出发,分析了其与人工智能教学改革的契合性,阐明了智能化教学在内容优化、实践能力培养、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以及动态教学评估中的优势与应用前景。通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体系,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匹配、实践教学的虚拟化与多样化、学习路径的个性化设计以及数据驱动的动态评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本研究为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策略,同时为培养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高等教育的智能化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械制造技术 教学改革 智能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校科研项目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7
作者 葛骏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163-166,共4页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与科研。教学活动与科研项目相互融合,有利于二者的良性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该文探究了如何结合高校的科研项目来改进和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寻找一条将科研项目融入教学内容、科研项目助力...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与科研。教学活动与科研项目相互融合,有利于二者的良性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该文探究了如何结合高校的科研项目来改进和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寻找一条将科研项目融入教学内容、科研项目助力课堂教学的路径,并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将高校科研项目引入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而强化教学活动的质量,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将科研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将科研项目成果的价值最大化,优化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科研协同育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教学改革 机械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4.0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创新
18
作者 张琪烨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151-153,157,共4页
随着工业4.0时代中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机械制图课程面临着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方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机械制图课程的现状及其在工业4.0背景下的不足,提出基于工业4.0背景下,应... 随着工业4.0时代中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机械制图课程面临着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方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机械制图课程的现状及其在工业4.0背景下的不足,提出基于工业4.0背景下,应结合数字化制图技术、三维建模、虚拟仿真与智能制造技术,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适应工业4.0需求的高素质机械工程人才,实现智能化制造和现代工程设计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 机械制图 课程改革 数字化制图 工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制”到“法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佳胜 张慧琳 李颖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2,共7页
家庭教育政策是规范与支持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推进我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经历了以边缘性探索为中心的萌芽发展阶段、以系统性规划为抓手的改革发展阶段和以体系化建设为重点的深入发展... 家庭教育政策是规范与支持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推进我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经历了以边缘性探索为中心的萌芽发展阶段、以系统性规划为抓手的改革发展阶段和以体系化建设为重点的深入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其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实施过程保障及话语规则均有其独特的演进逻辑。家庭教育法治化是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家庭教育从“法制”走向“法治”,可采取以下推进路径:形成强化基础建设、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动力机制,秉持兼顾个体与社会、协调多元利益的政策价值取向,深化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组织建设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体现深入了解民情、广泛反映民意的政策话语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家庭教育政策 教育法制 教育法治 政策动力机制 政策价值取向 政策实施保障 政策话语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特征、现实挑战与未来路向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云奔 李冠琼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10,共8页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凸显出系统性与整体性、质量导向与内涵发展、均衡性与公平性、数智性与开放性、创新性与...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凸显出系统性与整体性、质量导向与内涵发展、均衡性与公平性、数智性与开放性、创新性与自主性的时代特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多元化演变,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主要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教育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数智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面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应坚定不移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革新教育评价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科学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数智教育支撑体系,为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卓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础教育 综合改革 资源配置 评价机制 教师队伍 治理体系 数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