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象的塑造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克军 夏春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3,共5页
教育家精神为塑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良好形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它有助于锚定思政课教师个体发展的精神目标,凝练思政课教师典型榜样的精神标识,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动力。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 教育家精神为塑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良好形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它有助于锚定思政课教师个体发展的精神目标,凝练思政课教师典型榜样的精神标识,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动力。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形象塑造的方式,可以从信念锻造、德性涵养、为学恪守、人格熏陶四个方面把握,淬炼高校思政课教师深邃远识的政治底蕴,陶冶以身垂范的道德情操,秉持求真至诚的治学风范,形塑浸润人心的独特魅力。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形象的塑造,应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塑造政治形象;注重榜样示范,关照道德品质;坚持问题导向,匡正治学作风;激发内生动力,增强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 思政课教师 形象塑造 理想信念 榜样示范 问题导向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变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形态的变革与优化
2
作者 刘志文 陈顺利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2,共8页
权变理论强调在环境中理解组织,审视并优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应以分析环境中的关键权变因素为基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工业化进程对教育的需求是关键权变因素,与之匹配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与教学均紧密对接厂矿、企业,但... 权变理论强调在环境中理解组织,审视并优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应以分析环境中的关键权变因素为基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工业化进程对教育的需求是关键权变因素,与之匹配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与教学均紧密对接厂矿、企业,但校企“共生”状态下的内部交易具有封闭性、教育主体性消解等局限。市场经济体制下,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关键权变因素,企业、学校作为独立主体以项目式、集团化组织形态进行合作,校企松散连接及弱联动关系制约了深度合作,应由政府主导推动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以提升耦合度。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以缔造“政产校企”命运共同体回应技术革命与新质生产力的需求,优化共同体组织形态需要发挥关键负责人在促进多主体交易、深化合作网络关系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变理论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组织 理想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演进之路与未来向度
3
作者 赵岚 陈恩西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8,共12页
师范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的主体。基于渐进决策理论的分析框架,我国师范生教育政策目标始终聚焦于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政策内容建设通过“积小变大”的方式探索师范生培养体系,政策执行寻求在稳定的政策框架与灵活的实施策... 师范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的主体。基于渐进决策理论的分析框架,我国师范生教育政策目标始终聚焦于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政策内容建设通过“积小变大”的方式探索师范生培养体系,政策执行寻求在稳定的政策框架与灵活的实施策略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我国师范生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注重顶层设计与地方协同,加强政策的适应性;二是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保障政策的顺畅性;三是坚持需求与传承相结合,确保政策的持续性;四是注重理性边界与创新统一,探索政策的发展性。展望未来,我国师范生教育政策将坚持党的领导,明确自身政治属性和战略属性;秉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高质量教育需求;奉行独立自主,推动数字化人才培养转型;推进“两个结合”,突出政策内容的本土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教育政策 渐进决策理论 政策演进 价值追求 未来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困境与破解之道: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
4
作者 朱晓宏 崔晓鑫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宗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较少关注一线教师与学生的真实感受。从高中教师、大学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宗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较少关注一线教师与学生的真实感受。从高中教师、大学教师、大学新生三重视角来考察高中思政课的教学现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高中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缺失缘于三个层面的误区:一是在教学方法上偏重应试技巧训练;二是在教学评价上偏重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力;三是在教学观念上割裂理论知识与理论思维的内在关联。基于教育学立场尝试从教学一体化视域寻找破解之道:一是在教学原理上明确理想信念、理论知识与理论思维的内在一致性;二是在教学评价上从考核学生熟记理论知识转向考查其运用理论的思辨能力;三是在教学方法上从讲授知识点转向培养学生的哲学理论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一体化 理想信念教育 哲学理论思维 哲学反思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的应然向度、实然限度和优化路径
5
作者 陕威 季彦霞 +2 位作者 刘珍 李海龙 刘建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2,共8页
体育高职教育作为贯通职业教育与体育产业的核心枢纽,其结构优化是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专业、布局、层次、类型四维结构,明晰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的应然向度,剖... 体育高职教育作为贯通职业教育与体育产业的核心枢纽,其结构优化是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专业、布局、层次、类型四维结构,明晰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的应然向度,剖析其实然限度与深层成因,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当以动态适配的专业结构、区域协调的布局结构、衔接顺畅的层次结构、开放共享的类型结构为应然向度。实践中,存在专业结构同质化与市场需求响应迟滞,布局结构不均衡与区域经济发展失配,层次结构不合理与教育体系衔接不畅,类型结构单一化与多元主体参与乏力等挑战。究其原因在于院校路径依赖、虹吸效应形成空间锁定、认知惯习与政策迟滞、制度供给非对称等。据此,提出创新驱动与数字赋能形成适配专业,空间治理与区域配置构建特色布局,专本衔接与能力建构科学层次,治理协同与数智融合塑造多样类型的四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职教育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应然向度 实然限度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场失败的通识教育改革?——芝加哥大学赫钦斯学院的兴衰历程与价值审思
6
作者 王学璐 何振海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8,112,F0003,共12页
赫钦斯学院是芝加哥大学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建成的独立4年制通识教育学院。该学院秉承赫钦斯的人文主义通识教育理念,旨在对抗专业教育对本科生院的干预,重拾大学的理智精神和育人使命。它虽因背离外部社会诉求和研究型大学的内... 赫钦斯学院是芝加哥大学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建成的独立4年制通识教育学院。该学院秉承赫钦斯的人文主义通识教育理念,旨在对抗专业教育对本科生院的干预,重拾大学的理智精神和育人使命。它虽因背离外部社会诉求和研究型大学的内在发展逻辑而快速衰落,但是,其关切人的精神价值、训练理智思维、加强知识整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原始文献的价值等理念和举措在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中留下深刻的印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赫钦斯学院的兴衰历程可见,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应:从时代诉求、文化传统和大学精神中汲取营养,坚持开放性和适应性;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意识贯穿改革全过程;立足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钦斯学院 通识教育改革 人文主义 理智训练 独立通识教育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教育强国的理想政府模式及治理逻辑
7
作者 张晴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0,共12页
通过分析全球66个数字化先行国家中央层级政府的教育行政职能配置,发现教育强国建设的理想型政府主要存在3种典型模式:国民发展型政府的强国逻辑是“强教育以强国民”;国家意志型政府的强国逻辑是“强政府以强教育”;赋权社会型政府的... 通过分析全球66个数字化先行国家中央层级政府的教育行政职能配置,发现教育强国建设的理想型政府主要存在3种典型模式:国民发展型政府的强国逻辑是“强教育以强国民”;国家意志型政府的强国逻辑是“强政府以强教育”;赋权社会型政府的强国逻辑是“弱政府以强社会”。世界教育强国的政府多元治理理念源于国情差异与战略选择,根源在于如何处理好教育赋能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目标,未来应该坚持并优化政府教育行政职能配置结构,增进政府的教育文化引导力;完善中国人才培养的国际定位,提升中国自主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协同完善高等教育固有市场评价机制,重塑高等教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政府职能 治理模式 理想类型 国家治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考”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8
作者 龙春霞 荣燕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4,共4页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历史性、本体性和价值性三个方面准确立体把握“赶考”精神的精神实质,是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理想信念之考、初心使命之考、政...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历史性、本体性和价值性三个方面准确立体把握“赶考”精神的精神实质,是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理想信念之考、初心使命之考、政治认同之考、意志力、抗压抗挫折力和应变能力之考,“赶考”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赶考”精神的认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赶考”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贯彻“赶考”精神,丰富能够承载并传播“赶考”精神的教育载体,把“赶考”精神浸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赶考”精神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政治认同 初心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城乡一体化: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应然走向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天平 潘勤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3,共13页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与首要任务。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既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与首要任务。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既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不仅具有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意义,还具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实践意义,并呈现和谐共生的城乡义务教育优质一体化、和而不同的城乡义务教育在地特色化及合而为一的城乡义务教育整体协同化的理想样态。然而,在迈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义务教育仍然面临主体思想的滞后性、资源配置的失调性、文化发展的同质性、治理主体的分裂性等现实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为解决这些难题,需要从树立互惠共生理念、联合多元主体协同发力、优化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等方面努力,以促进新时代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城乡一体化 理想样态 教育治理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新媒体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戚晓薇 杨晓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新媒体时代下,虚拟网络空间可能会动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基础,新媒体的私密性、隐蔽性特点给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监管带来诸多困难,碎片化内容难以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全面深入的价值引导,快速传播的特性削弱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 新媒体时代下,虚拟网络空间可能会动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基础,新媒体的私密性、隐蔽性特点给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监管带来诸多困难,碎片化内容难以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全面深入的价值引导,快速传播的特性削弱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亟待拓展,青年亟需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升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培育健康的心理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青年 理想信念教育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职教教师培养的本质内涵、价值追求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丰 白宗颖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殷切希冀。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教教师培养强调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弘道追求等具有独特的本质内涵,并在推动教育强国战略实施、优化职教教师教育体系、...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殷切希冀。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教教师培养强调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弘道追求等具有独特的本质内涵,并在推动教育强国战略实施、优化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的立德树人能力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应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通过优化教师培养顶层设计,探索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构建教师培养的全过程体系,促进双师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营造培养教师的社会支持环境,形成政校企协同育人整体合力等举措,创新职教教师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职教教师培养 价值追求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探赜 被引量:8
12
作者 宫长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7,共10页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依托的数智技术赋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是科学技术日益精进和教育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数智技术所支撑的“数智化内容”“数智化表达”“数智化平台”和“数智化场景”能够极大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及...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依托的数智技术赋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是科学技术日益精进和教育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数智技术所支撑的“数智化内容”“数智化表达”“数智化平台”和“数智化场景”能够极大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及时性、日常性、持续性、实践性,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数智技术环境的复杂性干扰常态化输出信度,数智技术主体的消解性降低常态化传播温度,数智技术素养的差异性影响常态化接受深度,数智技术风险的隐匿性妨碍常态化育人效度。为此,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数智技术赋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现实挑战,也要充分发挥数智技术的赋能优势促进数智技术与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深度融合,以切实提升数智技术赋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理想信念教育 常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思维品质与培育路径 被引量:38
13
作者 李双龙 马婷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1,共9页
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独特的思维品质。在内在逻辑上,教育家精神是由逻辑起点、逻辑主线、逻辑支点和逻辑旨归构成的完整理论体系:理想信念是逻辑起点,道德情操是逻辑主线,躬耕态度、仁爱之心、育人智慧是... 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独特的思维品质。在内在逻辑上,教育家精神是由逻辑起点、逻辑主线、逻辑支点和逻辑旨归构成的完整理论体系:理想信念是逻辑起点,道德情操是逻辑主线,躬耕态度、仁爱之心、育人智慧是逻辑支点,弘道追求是逻辑旨归。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具有四个独特的思维品质:一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二是人民中心的价值思维,三是着眼全局的系统思维,四是服务社会的实践思维。教育家培养的路径是: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弘道使命;形成道德典范,完善理想人格;提升育人能力,端正躬耕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 理想信念 道德典范 创新思维 育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广东文化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1,共4页
地域特色文化与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价值指向和目标追求。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和以文化人功能,是实现“以文增职”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职促信”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地... 地域特色文化与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价值指向和目标追求。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和以文化人功能,是实现“以文增职”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职促信”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地域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广东地域文化为例,地域特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应搭建文化载体,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教育渠道,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构建长效机制,全面增强学生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理想信念教育 地域特色文化 人生理想 职业理想 社会主义信念 文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产生机理与基本问题关照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2,共9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种新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组织。产业转型发展、治理机制深入改革和产教融合持续深化是市域产教联合体产生的三大诱因。市域产教联合体组织创新的核心在于通过纵向维度的分工细化与横向维度的合作深化,促进...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种新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组织。产业转型发展、治理机制深入改革和产教融合持续深化是市域产教联合体产生的三大诱因。市域产教联合体组织创新的核心在于通过纵向维度的分工细化与横向维度的合作深化,促进多元主体间的市场交易内部化。根据联合体内部主体间的合作纽带、法人地位、经营权分配与资产所属关系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划分为紧密型联合体、松散型联合体及混合型联合体三种理想类型,这一分类可以为理解市域产教联合体提供适当的分析概念。驱动机制、合作机制、协调机制和约束机制分别是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的核心、关键、基础和保障。未来,应强化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联合体的科技创新作用,助力市域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多元产教融合组织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生机理 创新逻辑 理想类型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个体认同的基础、问题及路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海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3,共11页
个体认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能够真正被大学生“信”且“行”的基础和关键。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个体认同要明晰学理基础、审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清实践路向。实践路向的探寻,在理念上要达成社会期待与学生发展的互洽... 个体认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能够真正被大学生“信”且“行”的基础和关键。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个体认同要明晰学理基础、审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清实践路向。实践路向的探寻,在理念上要达成社会期待与学生发展的互洽,目标上要达成自我构建与外界张力的平衡,主体上要达成认知主动与价值自律的谐振,客体上要达成内容生产与话语优化的共促,方法上要达成现实渗透和时代呈现的结合,评价上要达成评价思维、制度与文化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认同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探赜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39-43,共5页
数智时代的高职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迎接”,从“认知”到“应用”,从“技术叠加”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发展诉求。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通过搭建理想信念教育空间,有助于增强“阐释力”;通过... 数智时代的高职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迎接”,从“认知”到“应用”,从“技术叠加”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发展诉求。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通过搭建理想信念教育空间,有助于增强“阐释力”;通过拓展理想信念教育向度,有助于增强“理解力”;通过整合理想信念教育数据,有助于增强“领悟力”;通过搭建理想信念教育桥梁,有助于增强“感染力”。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进化”“迭代升级”“虚实结合”“互构互嵌”为数智化赋能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基本逻辑。基于此,探索构建了“一核心”“双驱动”“四维度”“五步骤”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数智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高职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教育现状与超越: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教育理想的构思
18
作者 管童 朱永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57,95,共9页
跨文化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中向某一文化的群体介绍异文化内容并促进相关实践的教育活动,具有帮助全人类理解文化差异、实现文化融合、加快文化适应的教育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全球最早倡导推进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其促... 跨文化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中向某一文化的群体介绍异文化内容并促进相关实践的教育活动,具有帮助全人类理解文化差异、实现文化融合、加快文化适应的教育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全球最早倡导推进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其促进平等、理解、对话、合作、发展的跨文化教育理想有助于破解全球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对于跨文化教育走向深入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但就现状来看,跨文化教育依然面临着语言文字不通、政治关系失衡、文化难以融合等基础性困境,以及课程体系落后、师资素养不足、活动形式单一、实践场景有限、技术支持欠缺等发展性困境。对此,为系统推进跨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未来必须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师资培养、协同家校社企、推进制度建设、重塑文化格局等方面做出持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理想 跨文化教育的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欲望:教育发展的真实动机探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云川 李芬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事物发展的方向、走势及所能够抵达的境界无不与动机息息相关,教育实践活动亦然。教育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关联不仅影响到教育品质及其持续状态,更关乎教育本身的价值归属,甚至会决定利益相关者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的思想观念和行动取向。在... 事物发展的方向、走势及所能够抵达的境界无不与动机息息相关,教育实践活动亦然。教育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关联不仅影响到教育品质及其持续状态,更关乎教育本身的价值归属,甚至会决定利益相关者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的思想观念和行动取向。在鳞次栉比的教改语境之中,教育之言行动因及联动机制到底是源自理想的牵引还是欲望的策动?这个问题依然值得拷问。毋庸置疑,外在的“现实”给教育施加了过大的引力及压力,使得教育发展的正常轨道发生了偏移并严重倾向于近利,教育受本真理想调节的程度越来越小。事实上,远功与近利有时候矛盾对立,有时候相辅相成,唯有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构筑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契机。文章从与众不同的视角揭示了物欲生境和浮躁概念裹挟下的教育动机漂移现象,从动机、人、教育与发展等多个角度深入考辨了教育发展动机的生成机理,认为教育不会与理想完全契合,也不会完全落入现实的泥淖,大多会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唯有“动机和谐,动能恒常”才是高质量发展教育动机的正确打开方式。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只有理想,也许绕不开眼前的矛盾;而失去理想,一定会撞到未来的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动机 教育理想 现实欲望 高质量发展 远功与近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隆平科学家精神融入涉农高职院校职业理想教育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覃婷婷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172-175,180,共5页
职业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探讨袁隆平科学家精神新时代的价值内涵,对涉农学生的职业理想培育及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因此,该文立足袁隆平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意义,充分挖掘其与... 职业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探讨袁隆平科学家精神新时代的价值内涵,对涉农学生的职业理想培育及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因此,该文立足袁隆平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意义,充分挖掘其与涉农院校职业理想培养之间的耦合性,探寻两者之间融合的可行性,创造性地提升涉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理想的培养内容与路径,以期形成一套专业适配度更高的职业理想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乡村的农业发展,同时促进涉农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隆平 科学家精神 涉农高职院校 职业理想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