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冠果油和纳米纤维素的Pickering双乳液制备及其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田辉 石春兰 +9 位作者 张雯 周慧芸 任海伟 范文广 王永刚 李金平 刘健 王天运 陈荟茹 杨晖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84-193,共10页
基于文冠果油和纳米纤维素开发W_(1)/O/W_(2)型Pickering双乳液体系,并评价其稳定性。以1%(W/V)海藻酸钠为内水相(W_(1)),聚甘油蓖麻醇酸酯为内层界面乳化剂,文冠果油为中间油相,纳米纤维素为外层乳化剂,整个乳液体系分散于外水相(W_(2)... 基于文冠果油和纳米纤维素开发W_(1)/O/W_(2)型Pickering双乳液体系,并评价其稳定性。以1%(W/V)海藻酸钠为内水相(W_(1)),聚甘油蓖麻醇酸酯为内层界面乳化剂,文冠果油为中间油相,纳米纤维素为外层乳化剂,整个乳液体系分散于外水相(W_(2))中。以双乳液微观结构、表观粘度、热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外观分层为评价指标,分别比对了不同聚甘油蓖麻醇酸酯浓度、内水相(W_(1))与油相(O)体积比、初乳液(W_(1)/O)与外水相(W_(2))体积比、纳米纤维素的种类及添加量等5种因素对双乳液体系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发现不同种类纳米纤维素的微观结构和疏水性差异明显,其中长径比大且成网状结构的纤维素纳米纤维疏水性最强。当聚甘油蓖麻醇酸酯浓度为2.5%(W/V),W_(1):O为3:7(V/V),(W_(1)/O):W_(2)为2:8(V/V),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外层乳化剂的浓度为0.3%(W/W)时,双乳液的包埋率高且稳定性强。相对于纤维素纳米晶,纤维素纳米纤维所制备的双乳液稳定性更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表明双乳液构建成功且结构稳定。油脂的酸价及过氧化值进一步反映了双乳液的化学稳定性。以纳米纤维素的固体微颗粒为乳化剂,文冠果油为包埋油相的Pickering双乳液,可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成分的良好递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 双乳液 文冠果油 纳米纤维素 稳定性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油中神经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2
作者 郝一男 任浩 +3 位作者 王硕 姚利宏 任志远 沈洪霞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62,共7页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其油中含有2%~3%的神经酸,在医学上有着广泛应用。但对从内蒙古不同地点文冠果油中提取神经酸含量的比较研究有限,因此本文以赤峰和托克托县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通过低温结晶法从文冠果油中提取神经...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其油中含有2%~3%的神经酸,在医学上有着广泛应用。但对从内蒙古不同地点文冠果油中提取神经酸含量的比较研究有限,因此本文以赤峰和托克托县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通过低温结晶法从文冠果油中提取神经酸,采用石油醚和95%乙醇混合溶剂溶解皂化后的混合脂肪酸,并对料液比、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文冠果油混合脂肪酸与混合溶剂的料液比为1∶4,结晶温度为-24℃,结晶时间为4 h时,赤峰和托克托县的文冠果油中神经酸含量分别为13.69%和1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神经酸 低温结晶 混合脂肪酸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壁材组成对文冠果油微胶囊理化性质与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赵洪源 杨倩倩 +5 位作者 冯歆怡 肖佳怡 任海伟 张丙云 王天运 唐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43-149,共7页
该文以文冠果种仁油为芯材,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acacia senegal-maltodextrin,AS-MD)或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soy protein isolate-maltodextrin,SPI-MD)为壁材,制备了5组不同壁材构成的文冠果油微胶囊粉末。通过对文冠果油微胶囊的... 该文以文冠果种仁油为芯材,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acacia senegal-maltodextrin,AS-MD)或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soy protein isolate-maltodextrin,SPI-MD)为壁材,制备了5组不同壁材构成的文冠果油微胶囊粉末。通过对文冠果油微胶囊的包埋率、理化指标、微观形态、体相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比较研究,确定最优壁材配比。结果表明,由质量比为3∶2的SPI-MD壁材组成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高达77.09%,湿润性和溶解性等理化性质均优于其他组;该组微胶囊的质量保留率和结晶度最高,氧化稳定性明显提升,表面结构呈完整球形、结构致密。总之,SPI和MD作为壁材对文冠果油具有较好的包埋和保护作用,最优壁材配比为3∶2。该研究结果为优化文冠果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文冠果油 麦芽糊精 大豆分离蛋白 包埋率 冷冻干燥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F-2D-NMR的文冠果含水含油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宇 张明楠 +2 位作者 孟繁祎 齐浩明 宋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5-304,共10页
文冠果的含水、含油率的高低影响其育种及加工储藏结果。为探求一种无损、快速、准确的文冠果含水含油率检测方法,该研究分别采用干取样法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低场二维核磁共振技术(lo... 文冠果的含水、含油率的高低影响其育种及加工储藏结果。为探求一种无损、快速、准确的文冠果含水含油率检测方法,该研究分别采用干取样法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低场二维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two-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2D-NMR)两种试验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系列试验确定两种技术在检测文冠果含水含油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国标法测试结果相比,LF-NMR结合干取样法采集获取的数据异常,并且由于LF-NMR无法区分重叠峰信号,无法解释产生异常变化的原因,故该方法不适用于文冠果含油含水率的检测;LF-2D-NMR能够定性分析一维波谱中信号重叠无法区分组分的问题,成功解释了干取样法结合LF-NMR数据异常的原因。同时,LF-2D-NMR测得的文冠果T_(1)-T_(2)谱峰面积与烘箱干燥法及索氏提取法获取的水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经与真值验证过后的决定系数R_2分别为0.920 9和0.942 4,可以用于文冠果含水含油率的定量分析。该研究拓展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理论认知深度,提高检测精度及在实际生产中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水分测定 油籽 低场二维核磁共振 文冠果 油分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文冠果种粕蛋白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卢秋玲 李琅 +1 位作者 杨敏 魏彦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9-87,共9页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碱提酸沉法提取文冠果种粕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超声振幅、超声时间、pH等因素对文冠果种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系统分析了不同时间超声处理后文冠果种粕蛋白的结构及性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超声辅助法提取文冠...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碱提酸沉法提取文冠果种粕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超声振幅、超声时间、pH等因素对文冠果种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系统分析了不同时间超声处理后文冠果种粕蛋白的结构及性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超声辅助法提取文冠果种粕蛋白质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振幅40%,超声时间9~15 min, pH值为11,提取温度45℃,该条件下文冠果种粕蛋白质提取率最大,其主要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5、38 kDa。0~12 min超声处理使文冠果种粕蛋白粒径降低,净负电荷增加,亲水性增强。超声处理15 min时,文冠果种粕蛋白的溶解性达到最大值,为(81.37±1.61)%;该条件下文冠果种粕蛋白的发泡性、乳化性、持水性和持油性均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提取率和各功能性质,12~15 min超声处理可用于文冠果种粕蛋白提取及性质改善。研究结果可为文冠果种粕蛋白高效提取及性质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种粕 超声处理 蛋白质结构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法纯化文冠果油
6
作者 陈龙 李少华 +4 位作者 张德程 张晔 陈难杨 赵有斌 高洋帆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0期108-112,共5页
借助分子蒸馏技术,对文冠果脱色油进行精炼,并以重组分神经酸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探究了蒸馏条件(温度、进料速率和刮膜器转速)对提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原料预热温度50℃、冷却水温度10℃、系统压力0.1 Pa、蒸馏温度... 借助分子蒸馏技术,对文冠果脱色油进行精炼,并以重组分神经酸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探究了蒸馏条件(温度、进料速率和刮膜器转速)对提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原料预热温度50℃、冷却水温度10℃、系统压力0.1 Pa、蒸馏温度255℃、进料速率900 g/h及刮膜器转速350 r/min,此时可获得神经酸纯度达3.37%的文冠果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分子蒸馏 神经酸 油脂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雄蕊发育的解剖学及雄性不育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马凯 高述民 +3 位作者 胡青 程朋军 吴江黛 李凤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2,i001,共4页
研究文冠果雄性不育机理 ,该文观察了文冠果雄蕊发育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并通过双向电泳方法对花药蛋白进行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 :①两性花花药和雄花长、短花丝花药中均含有具萌发能力的花粉粒 ,但两性花的饱满花粉粒比雄花的饱满花粉粒... 研究文冠果雄性不育机理 ,该文观察了文冠果雄蕊发育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并通过双向电泳方法对花药蛋白进行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 :①两性花花药和雄花长、短花丝花药中均含有具萌发能力的花粉粒 ,但两性花的饱满花粉粒比雄花的饱满花粉粒少 ,两性花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双核花粉粒时期 ;②雄花的短花丝后期能伸长 ,花药能正常开裂散粉 ,而两性花的花丝始终不伸长 ,花药不能开裂 ,这表明文冠果雄性不育的症结主要在于花药不能正常开裂 ,其次在于部分花粉败育 ;③在蕾期 ,两性花花药蛋白与雄花花药蛋白无差异 ;至开花期 ,至少有 2个多肽(B1 ,B2 )的表达存在差异 .对B1 进行了纯化和测序 ,序列为AGSDDVKVPIHPGSG .经蛋白质数据库检索 ,尚无与之同源的序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雄蕊 显微结构 雄性不育 特异蛋白 分离与纯化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94
8
作者 邓红 仇农学 +1 位作者 孙俊 温焕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9-254,共6页
以文冠果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超声波频率、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提取回归数学模型... 以文冠果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超声波频率、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提取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文冠果出油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频率,以沸程60~90℃的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波频率60 kHz,在该工艺条件下浸提三次总出油率60.18%,提取率达92.47%;所建立的数学回归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文冠果油的出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籽油 超声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9
作者 孔维宝 梁俊玉 +1 位作者 马正学 张继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7-72,共6页
由于文冠果具有生长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和种子含油量高等优点,使其成为开发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分析了文冠果油的性质、组成及其食用安全性评价,探讨了影响文冠果油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因素,介绍了文冠果油的提取技术,并展望了利用文冠... 由于文冠果具有生长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和种子含油量高等优点,使其成为开发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分析了文冠果油的性质、组成及其食用安全性评价,探讨了影响文冠果油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因素,介绍了文冠果油的提取技术,并展望了利用文冠果油制备生物柴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脂肪酸 提取工艺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种子发育及油脂累积与糖类、蛋白质累积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娜 张媛 +3 位作者 王静 刘欣 赵翠格 郭惠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40,145,共9页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优良油料树种。本研究对文冠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累积之间的关系,以及油脂累积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文冠果种子发育可以分为4个时期,即I...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优良油料树种。本研究对文冠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累积之间的关系,以及油脂累积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文冠果种子发育可以分为4个时期,即I期(从开花到花后33d),II期(花后34~47d),III期(花后48—68d)和Ⅳ期(花后69d至成熟)。在花后33d的绿色种胚中首先观察到油体的存在,花后40~68d是种胚油脂累积的快速期,种胚成熟时油脂含量高达60%。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累积模式的差异表明,油脂合成主要来源于叶片光合作用的可溶性糖,而非瞬时累积的淀粉;油脂和蛋白质的累积是两个独立的代谢途径。在油脂累积过程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是两种主要的脂肪酸,在成熟种胚中分别占30.6%和41.6%,但它们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累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种子发育 油脂累积 脂肪酸 淀粉 可溶性糖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种仁油中甾醇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俊义 赵茜茜 +3 位作者 张志宇 邓红 齐娜 李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3,共5页
研究了文冠果种仁油中甾醇的抑菌活性,初步探讨了该甾醇的抑菌机理。首先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和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研究文冠果种仁甾醇的抑菌活性;再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电导率和细胞内容物渗漏分析文冠果种仁甾醇的抑... 研究了文冠果种仁油中甾醇的抑菌活性,初步探讨了该甾醇的抑菌机理。首先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和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研究文冠果种仁甾醇的抑菌活性;再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电导率和细胞内容物渗漏分析文冠果种仁甾醇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甾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最强(MIC为0.45 mg/m L),其次为鼠伤寒沙门氏菌(MIC为0.50 mg/m L);其抑菌机理可能是由于文冠果种仁甾醇降低了细菌对数生长期的分裂速度,并导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漏,影响细菌生长代谢,从而致死菌体细胞。试验表明文冠果种仁甾醇作为天然抗菌剂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种仁油 文冠果种仁甾醇 抑菌活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范雪层 邓红 +2 位作者 李招娣 王彩香 张延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30,共5页
以内蒙古文冠果种仁脱脂粉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文冠果蛋白。研究了文冠果蛋白的吸油性、吸水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并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了文冠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文冠果蛋白含量丰富,氨基... 以内蒙古文冠果种仁脱脂粉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文冠果蛋白。研究了文冠果蛋白的吸油性、吸水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并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了文冠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文冠果蛋白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价值较高,且加工特性良好,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资源,适于做食品添加剂,可有效地调整食品物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蛋白 功能特性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种仁油中总甾醇的皂化法提取及组成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茜茜 刘俊义 +2 位作者 王珂 邓红 张志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37-1742,共6页
本文研究了皂化法提取文冠果种仁油中甾醇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并在纯化的基础上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了提取物的基本组成。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乙酸乙酯用量、皂化温度、料液比、皂化时间对甾醇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 本文研究了皂化法提取文冠果种仁油中甾醇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并在纯化的基础上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了提取物的基本组成。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乙酸乙酯用量、皂化温度、料液比、皂化时间对甾醇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用量200 m L,皂化温度67℃,料液比1∶5(g/m L),皂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文冠果种仁中总甾醇含量达0.498%。粗甾醇采用溶剂结晶法进行纯化后的气质联用分析结果显示,文冠果种仁油中总甾醇中主要含有5种单体,分别是豆甾醇、豆甾-7,22-二烯-3-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β-谷甾醇、33-降柳珊瑚甾-5,24(28)-二烯-3-醇。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文冠果种仁甾醇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种仁油 总甾醇 皂化 提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种仁油开发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白雪 胡文忠 +3 位作者 姜爱丽 萨仁高娃 钱红梅 孙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3-396,400,共5页
文冠果种仁油是以文冠果种仁为原料,经过提取加工得到的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的一类植物油脂。油脂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性质符合制成生物燃油的标准,近些年来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作为油料树种大量开发种植。本文对文冠果种仁油的提... 文冠果种仁油是以文冠果种仁为原料,经过提取加工得到的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的一类植物油脂。油脂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性质符合制成生物燃油的标准,近些年来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作为油料树种大量开发种植。本文对文冠果种仁油的提取方法、营养成分、保健功效及其作为生物燃油、食品添加剂、肥皂等产品生产原料的开发与应用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综述了其种植与加工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弥补了文冠果种仁油研究领域相关油类开发与应用综述的不足,为今后文冠果种仁油在生物能源领域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为文冠果种仁油在其它生产领域的开拓应用奠定基础,也为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促进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种仁油 活性成分 生物柴油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榨文冠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招娣 邓红 +1 位作者 范雪层 王亚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3-35,共3页
文冠果是中国特有的油料、能源植物,文冠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极高。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以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生育酚(VE)为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和柠檬酸(CA)为增效剂,过氧化值(POV)为试验指标,... 文冠果是中国特有的油料、能源植物,文冠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极高。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以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生育酚(VE)为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和柠檬酸(CA)为增效剂,过氧化值(POV)为试验指标,研究了光线、温度等对冷榨文冠果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线、温度对文冠果籽油的氧化过程均有影响,且温度影响显著;TBHQ对文冠果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VC和CA具有协同增效作用,PG、VE无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籽 冷榨油 抗氧化 过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种子油提取工艺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黎丽 付玉杰 张谡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9-512,共4页
以石油醚(60-90℃)为溶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文冠果种子油工艺,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种仁粒径为2 mm,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10 h,料液比为1:5(W/V)。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平均提取率可达62.49%。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以石油醚(60-90℃)为溶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文冠果种子油工艺,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种仁粒径为2 mm,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10 h,料液比为1:5(W/V)。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平均提取率可达62.49%。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了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与一般生物柴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文冠果种子油将是生产生物柴油原料的新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种子油 提取工艺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油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及其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东 薛雅琳 +3 位作者 段章群 李秀娟 朱琳 何少卿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29,共4页
分析了3个产地44个文冠果油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从文冠果油中共分析出12种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分别是亚油酸(40.89%~43.20%)、油酸(29.63%~31.66%)和芥酸(8.29%~8.45%)。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占90%以上,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 分析了3个产地44个文冠果油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从文冠果油中共分析出12种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分别是亚油酸(40.89%~43.20%)、油酸(29.63%~31.66%)和芥酸(8.29%~8.45%)。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占90%以上,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在1.08~1.20之间。采用HPLC-TOF/MS共鉴定出33种可能的甘油三酯,构成这些甘油三酯的脂肪酸包括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山嵛酸、芥酸、木焦油酸以及二十四碳一烯酸等。文冠果油含量较高的甘油三酯为OLL(18.02%~20.15%),其次是OOL(8.08%~8.42%)和LLAo(7.75%~8.20%)。同时,对不同产地文冠果油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文冠果油品质研究及掺伪鉴别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脂肪酸 甘油三酯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邓红 曹立强 +3 位作者 付凤奇 吴丽清 刘伟 夏德水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文冠果仁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酶解时间、料液比、酶添加量及酶解温度对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选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5 h,料液比1∶5,... 以文冠果仁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酶解时间、料液比、酶添加量及酶解温度对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选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5 h,料液比1∶5,酶添加量0.75%,酶解温度50℃。在最佳条件下文冠果油提取率达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文冠果油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榨文冠果种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红 田子卿 +2 位作者 范雪层 郭玉蓉 仇农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文冠果种仁为原料,采用冷榨法制备文冠果种仁油,通过试验考察了冷榨文冠果种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文冠果种仁油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对DPPH自由基(DPPH.)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且还原... 以文冠果种仁为原料,采用冷榨法制备文冠果种仁油,通过试验考察了冷榨文冠果种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文冠果种仁油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对DPPH自由基(DPPH.)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且还原能力超过BHT、TBHQ,在较高浓度下对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表明文冠果种仁油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望开发功能油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 文冠果 种仁油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油渣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孔维宝 侯明杰 +4 位作者 李万武 赵小霞 董妙音 梁俊玉 张世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2-45,共4页
分析了文冠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并以文冠果压榨油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碱溶酸沉法提取文冠果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文冠果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14.25%)、精氨酸(6.00%)和天门冬氨酸(5.08%)的含量较高... 分析了文冠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并以文冠果压榨油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碱溶酸沉法提取文冠果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文冠果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14.25%)、精氨酸(6.00%)和天门冬氨酸(5.08%)的含量较高;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文冠果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pH 9、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蛋白质得率为22.58%;酸沉分离蛋白质的最佳pH为4.6,此条件下蛋白质沉降率为94.67%;通过碱溶酸沉法可使文冠果蛋白的纯度从38.46%提高到8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油渣 蛋白质 碱溶酸沉法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