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Techniques of Reducing the Dimension of Text Feature Space
1
作者 Yin Zhonghang, Wang Yongcheng, Cai Wei & Diao Qian School of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P.R.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2年第1期87-92,共6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cale text processing, the dimension of text feature space has become larger and larger, which has added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How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cale text processing, the dimension of text feature space has become larger and larger, which has added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How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has become a practical problem in the field. Here we present two clustering methods, i.e. concept association and concept abstract, to achieve the goal. The first refers to the keyword clustering based on the co occurrence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the same text and the second refers to that in the same category. then we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Our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y are efficient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of text feature space. Keywords: Text data mi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信息化管理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孟玲 蔡涵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7-252,共6页
针对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种类繁多、分类管理复杂及末端废液难以收集处理等问题,制定以处置方式为导向的分类收集方案与流程,以适应不同废弃物的处置需求。通过引入物联网、视频监控、二维码和智能终端等技术,对实验室废弃物从... 针对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种类繁多、分类管理复杂及末端废液难以收集处理等问题,制定以处置方式为导向的分类收集方案与流程,以适应不同废弃物的处置需求。通过引入物联网、视频监控、二维码和智能终端等技术,对实验室废弃物从产生到收集、暂存、转运、处置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废弃物管理全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监控与分析,为预警、决策、发展和评估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此管理方式增强了危险废弃物管理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同时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危险废弃物 信息化管理 分类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切换控制的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东晓 曹信一 申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为解决弹道修正引信在修正过程中弹体受力变化较大引起的模型非线性问题,为保证滚转角控制算法的有效控制范围可有效覆盖整个修正控制过程,采用了基于动压变化的位置-速度双闭环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 为解决弹道修正引信在修正过程中弹体受力变化较大引起的模型非线性问题,为保证滚转角控制算法的有效控制范围可有效覆盖整个修正控制过程,采用了基于动压变化的位置-速度双闭环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切换控制算法.在传统PID控制算法基础上引入切换控制,将PID控制系统设计成子系统,依靠引信动力学模型与动压之间的关联,以动压为切换信号制定切换规则将多个PID控制系统串联,拓宽了滚转角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范围.结合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整个弹道修正控制过程中定位精度在0.25°以内,响应时间小于0.3 s,验证了基于动压变化的PID切换控制算法对非线性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模型、持续滚转角控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控制 弹道修正 滚转角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PID) 双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特征、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青松 郭怡康 《中国茶叶》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主要出口国。文章基于最新海关数据库HS编码,筛选并汇总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熟茶、黑茶、白茶、其他花茶和茉莉花茶8类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和出口量,重点分析中国各类茶叶的出口贸易特征、主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主要出口国。文章基于最新海关数据库HS编码,筛选并汇总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熟茶、黑茶、白茶、其他花茶和茉莉花茶8类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和出口量,重点分析中国各类茶叶的出口贸易特征、主要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省份。研究发现,红茶和绿茶占据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地位,但其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黑茶、茉莉花茶和白茶则出现较快增长,各类茶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出口省份与茶叶自身属性紧密相关。当前中国面临新型贸易壁垒、茶叶标准体系不完善、茶企品牌建设滞后和产业规模大而不精等问题,严重影响中国茶叶出口。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完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以促进绿色生产转型升级;加强国际品牌建设,提升中国茶企品牌知名度;推动全产业链数智一体化,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出口 茶类 海关 贸易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储层改造背景下深部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军太 徐凤银 +9 位作者 曹运兴 李相方 黄红星 王凯 陈明 张硕 吉义天宇 王伟 孙政 李靖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17,共18页
近些年深部煤层气发展迅速,在多个深部煤层气区块都取得单井日产万方的突破,为了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发深部煤层气,大幅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建立合理、可靠且考虑因素全面的煤层气物质平衡方程,并研究深部煤层气藏或气井控制储量、平均煤... 近些年深部煤层气发展迅速,在多个深部煤层气区块都取得单井日产万方的突破,为了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发深部煤层气,大幅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建立合理、可靠且考虑因素全面的煤层气物质平衡方程,并研究深部煤层气藏或气井控制储量、平均煤储层压力、不同类型气体产量占比、产能评价指标和最终可采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考虑游离气、煤基质收缩、溶解气、吸附气富集的微孔与游离气和水占据的介孔之间的压差和煤储层改造影响的煤层气物质平衡方程鲜有报道。首先基于深部煤层气藏物质平衡原理,在常规物质平衡方程考虑应力敏感引起的孔隙压缩、基质收缩、水的膨胀和产水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吸附气富集的微孔与游离气和水占据的介孔之间的压差、煤储层改造引起的煤储层物性参数变化和溶解气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煤储层改造背景下的深部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然后提出了深部煤层气线性拟合的吸附气−游离气−溶解气储量评价方法、平均地层压力显式计算方法、吸附气−游离气−溶解气产量占比评价方法、深部煤层气井产能评价方法和最终可采储量EUR预测方法;最后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评价了实例井控制的吸附气−游离气−溶解气储量,揭示了深部煤层气井生产过程中吸附气−游离气−溶解气产量占比变化规律,剖析了产能指标变化特征并预测了不同废弃压力下的EUR和煤层气采收率。研究表明:提出的深部煤层气储量评价方法,仅需实测2次以上的平均煤储层压力和对应的累计产气量和产水量数据,即可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评价出深部煤层气井吸附气−游离气−溶解气的储量;提出的深部煤层气平均地层压力计算方法为显式表达式,避免了隐式求解方法中复杂的计算机编程计算;提出的深部煤层气井吸附气−游离气−溶解气产量占比评价方法,无需在井口安装碳同位素监测装置,可实时评价出不同气体产量占比;提出的综合流体、游离气、吸附气、溶解气和水井底采出指数可以用于识别深部煤层气井工作制度的合理性;提出的深部煤层气井EUR预测方法,可将生产数据整理成视压力p/Z^(*)与累计产气量Gp的直线表达式,给定某一废弃压力,即可预测出深部煤层气井的EUR;实例井生产初期游离气日产气量占比和吸附气日产气量占比相当,在生产过程中,游离气日产气量占比先快速上升后缓慢降低最后逐渐稳定在29%,吸附气日产气量占比则先快速降低后缓慢上升最后逐渐稳定在70%,而溶解气日产气量占比一直较低;当废弃压力分别为4、3和2 MPa时,该深部煤层气井的煤层气采收率分别为37.8%、44.2%和52.4%,降低废弃压力是提高深部煤层气藏采收率较为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物质平衡方程 游离气 储量评价 煤储层压力 产量占比 产能评价 最终可采储量EUR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思想范畴研究——《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说课序列之三
6
作者 罗艺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0,I0005,共6页
本讲讨论了中国音乐思想范畴问题。范畴是思想史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中国音乐思想史上曾产生了诸多范畴,这些范畴使思想成为思想,也使今天的我们能够了解历史上的音乐思想并认识中国音乐思想的特点。中国音乐思想范畴有自己的独特面貌... 本讲讨论了中国音乐思想范畴问题。范畴是思想史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中国音乐思想史上曾产生了诸多范畴,这些范畴使思想成为思想,也使今天的我们能够了解历史上的音乐思想并认识中国音乐思想的特点。中国音乐思想范畴有自己的独特面貌,认识这一面貌、分析其形式和内涵,是音乐思想史研究重要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范畴论 开放性 封闭性 概念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平台的四旋翼自主降落技术研究
7
作者 袁泽慧 李世中 陈国栋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2,共5页
四旋翼无人机能否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精确地降落在移动地面平台上,进行充电或回收,是提高空地协同作业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搭建了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在地面移动平台上自主降落的模型化框架。首先,采用复合标签降落标识估计无人机与地面... 四旋翼无人机能否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精确地降落在移动地面平台上,进行充电或回收,是提高空地协同作业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搭建了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在地面移动平台上自主降落的模型化框架。首先,采用复合标签降落标识估计无人机与地面平台间的相对位姿,并通过卡尔曼滤波器与协同系统中其他多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实现对无人机与地面平台位置、速度等状态量的精确估计。其次在交汇阶段和降落阶段,为避免两阶段采用不同控制器引起无人机抖动,采用统一的比例导引(PN)和PID相结合的控制算法。最后,在大疆专用模拟器下,进行了多次硬件在环仿真实验,成功实现了无人机在速度为2 m/s地面平台上的自主降落,且平均降落误差为13.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自主降落 移动平台 比例导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抽水蓄能自适应调频控制及低频切泵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萍 胡龙 +2 位作者 邸宏亮 刘德旭 刘海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抽水蓄能具有突出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优势。借助其快速响应和灵活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平抑新能源出力随机波动,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针对抽水蓄能如何融入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速保护的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控制策... 抽水蓄能具有突出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优势。借助其快速响应和灵活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平抑新能源出力随机波动,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针对抽水蓄能如何融入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速保护的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控制策略,并采用优化思想对控制参数进行求解。在考虑短期频率变化率(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RoCoF)预测及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控制响应系统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对传统电力系统低频切泵策略进行改进,提出定速抽蓄自适应低频切泵控制策略。通过不同场景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将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调频控制策略与改进低频切泵策略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提升系统的频率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电力系统 频率稳定控制 高比例新能源 频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别对抗联合学习的跨提示自动作文评分方法
9
作者 张春云 赵洪焱 +3 位作者 邓纪芹 崔超然 董晓琳 陈竹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0-1204,共15页
自动作文评分(automated essay scoring,AES)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作文评阅负担并为学生提供客观、及时的反馈,是自然语言处理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跨提示AES旨在学习一个可迁移的自动评分模型,使之能够有效为目标提示的作文评分.然... 自动作文评分(automated essay scoring,AES)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作文评阅负担并为学生提供客观、及时的反馈,是自然语言处理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跨提示AES旨在学习一个可迁移的自动评分模型,使之能够有效为目标提示的作文评分.然而,现有的跨提示AES大都是面向目标提示数据可见的场景,通过将源提示和目标提示的特征分布进行对齐,学习提示不变特征表示来学习可迁移到目标提示的评分模型,但是这类方法无法应用于目标提示数据不可见的场景.面向目标提示数据不可见的场景,提出一种基于类别对抗联合学习的跨提示AES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分类和回归联合任务进行联合建模来学习2个任务的共享特征,从而实现二者性能的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不同于现有方法采用提示无关特征来提升模型泛化性能,针对不同提示的类别分布差异引入类别对抗策略,通过对不同提示进行类别级特征对齐,学习不同提示间的细粒度不变特征表示,从而提升模型泛化性能.将所提出方法用于自动学生评估奖(ASAP)和ASAP++数据集,分别对作文的总体评分和属性评分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6种经典方法相比,在平方卡帕(QWK)指标上取得最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作文评分 跨提示 类别对抗 联合建模 领域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对跨界延伸态度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
10
作者 徐伟 高长贵 +1 位作者 王丽 宋思根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9-1327,共9页
基于阴阳观视角,以342个老字号消费者为调研对象,探讨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对跨界延伸态度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品牌传承提升消费者的真实性感知,通过激发积极的品牌联想提升跨界延伸态度;品牌创新降低消费者的真实性感知,通过阻碍品... 基于阴阳观视角,以342个老字号消费者为调研对象,探讨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对跨界延伸态度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品牌传承提升消费者的真实性感知,通过激发积极的品牌联想提升跨界延伸态度;品牌创新降低消费者的真实性感知,通过阻碍品牌联想降低跨界延伸态度;品牌传承抑制消费者的灵感激发和灵感意图,进而引致消极的跨界延伸态度;品牌创新唤醒消费者的灵感激发和灵感意图,进而引致积极的跨界延伸态度;真实性感知和品牌联想在真实性影响机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灵感激发和灵感意图在灵感影响机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字号 跨界延伸 消费者灵感 阴阳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WOA-XGBoost改进模型的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配合比研究
11
作者 周明涛 童温亮 +3 位作者 章涵 刘黎明 王瑞红 石立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9,共12页
传统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配合比设计通常依据个人主观经验,规范化与标准化有所欠缺,随着技术的发展,应明确不同工况条件下最优配合比,以规范工程实践与提升工程质量。文章通过现场案例及室内试验分析得出合理基材组配,并根据基材物理、... 传统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配合比设计通常依据个人主观经验,规范化与标准化有所欠缺,随着技术的发展,应明确不同工况条件下最优配合比,以规范工程实践与提升工程质量。文章通过现场案例及室内试验分析得出合理基材组配,并根据基材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探究了不同年均降雨量、边坡坡度和种植土用量工况条件下各组分用量间的影响。为提高调参效率,结合遗传算法(GA)与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XGBoost模型超参数,通过GAWOA-XGBoost改进模型建立植被混凝土组分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基于NSGA-Ⅱ算法求得各工况条件下的最优配合比。研究表明,加大水泥用量可增强基材强度和抗冲刷性,改良剂有助于调节基材酸碱环境,有机肥和有机料用量的增加则可提高基材养分含量和连通孔隙率。对比验证结果表明GAWOA-XGBoost改进模型能有效建立基材组分用量与基材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由NSGA-Ⅱ算法所得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植被混凝土配合比性能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组分 GAWOA-XGBoost改进模型 影响规律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正向组合预测和逆向目标优化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2
作者 艾长发 张家康 +2 位作者 焦方辉 甘国安 张傲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503,共8页
为实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高效合理设计,构建了包含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的数据集,以优化初试级配拟定、设计级配和最佳沥青含量确定等流程。建立了4种集成学习正向预测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表征模型解释性的Shapley值的组合策略,... 为实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高效合理设计,构建了包含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的数据集,以优化初试级配拟定、设计级配和最佳沥青含量确定等流程。建立了4种集成学习正向预测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表征模型解释性的Shapley值的组合策略,得到正向预测组合模型。混合正向预测组合模型和灰狼优化算法,得到符合拟定设计指标目标值的配合比,并基于室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组合策略显著提升了模型性能,决定系数至少提升5%,平均绝对百分数误差至少降低5%。组合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决定系数大于0.8,平均绝对百分数误差小于10%,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性能偏差小于10%。设计指标试验值与目标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说明所提方法具备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配合比设计 集成学习 灰狼优化 SHAPLEY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
13
作者 安少亮 吴庆 +2 位作者 王博彦 徐义轩 吴红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6-1827,共12页
针对平面变压器印制电路板(PCB)绕组每层绕线温度分布不均与损耗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首先,详细讨论了PCB绕组电流密度有效值的时不变性与计算方法,分析了交直流电阻的数学关系。然后,... 针对平面变压器印制电路板(PCB)绕组每层绕线温度分布不均与损耗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首先,详细讨论了PCB绕组电流密度有效值的时不变性与计算方法,分析了交直流电阻的数学关系。然后,推导了环形绕组直流电阻的表达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详细证明了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时环形绕组内外径之比的约束条件,并给出了考虑绕组间隙的绕组宽度修正公式,揭示了电流密度有效值与绕组损耗同时最优的内在联系。最后,基于六路绕组输出反激变换器的标准型号磁心,采用两种绕组宽度排布方法对变压器的电流密度、绕组损耗和发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的绕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时PCB绕组宽度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变压器 绕组内外径等比 电流密度 数学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特征嵌入的单目标跟踪算法
14
作者 才华 周鸿策 +1 位作者 付强 赵义武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8,共16页
针对现有视觉目标跟踪方法仅使用初始帧的目标单一外观特征,导致当背景复杂或外观发生剧烈变化时跟踪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特征嵌入的单目标跟踪算法。增强目标的外观区分度,使用稀疏内嵌注意力机制编码器,嵌入具有高实例区分度... 针对现有视觉目标跟踪方法仅使用初始帧的目标单一外观特征,导致当背景复杂或外观发生剧烈变化时跟踪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特征嵌入的单目标跟踪算法。增强目标的外观区分度,使用稀疏内嵌注意力机制编码器,嵌入具有高实例区分度的外观特征;采用类间特征聚合编码器嵌入目标的类别信息,在外观发生变化时保持类内的紧凑性;同时将预测的历史帧跟踪框坐标转化为目标运动轨迹特征嵌入,为算法提供高置信度的时间上下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OTB100基准测试中成功率和准确率分别达到71.4%和92.6%,在GOT-10K、LaSOT、TrackingNet共3个大规模公开数据上取得了鲁棒的效果,成功率分别达到64.9%、72.0%和78.7%;基于多层特征嵌入的单目标跟踪算法有效地克服了现有算法的局限,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稀疏内嵌注意力机制编码器 类间特征聚合编码器 运动特征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灵活性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机组检修策略
15
作者 马骞 苏京轩 +4 位作者 邹金 王子强 卢斯煜 袁泉 张蔷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以减少新能源弃电为研究目的,首先分析了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提出了面向机组检修的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模型。接着分析了不同机组调节能力的差异,提出了机组灵活性的概念,并综合考虑机组的可调容量、最小启停时间、运行成本... 以减少新能源弃电为研究目的,首先分析了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提出了面向机组检修的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模型。接着分析了不同机组调节能力的差异,提出了机组灵活性的概念,并综合考虑机组的可调容量、最小启停时间、运行成本等指标建立了机组的灵活性供给模型。以全年各时段电力系统灵活性相等为原则,建立了考虑灵活性的机组检修模型,形成了等灵活性法的机组检修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目前广泛应用的等备用法的机组检修策略,所提出的等灵活性法的检修策略使得全年新能源弃电量有了明显下降,新能源消纳率明显提升,从而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机组检修 灵活性资源 新能源弃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铜管锯齿伤智能识别与软件实现
16
作者 刘劲松 臧雪颖 +3 位作者 陈大勇 宋鸿武 刘昆 云红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目的锯齿伤作为铜管材首要的缺陷,会造成管材后续二次加工开裂和服役破裂等严重问题,对缺陷进行高效、定量化的统计及分析是产品质量管控的关键性难点,也是铜管加工行业的空白。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方法,设计并开发了铜管材锯齿... 目的锯齿伤作为铜管材首要的缺陷,会造成管材后续二次加工开裂和服役破裂等严重问题,对缺陷进行高效、定量化的统计及分析是产品质量管控的关键性难点,也是铜管加工行业的空白。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方法,设计并开发了铜管材锯齿伤缺陷智能识别算法和系统。方法首先,基于自适应阈值算法,设计采用一系列的降噪算法,实现锯齿伤管材横截面轮廓识别。其次,定义了锯齿伤缺陷占比的计算规则,通过算法优化,实现了开口和闭口2种锯齿伤的成功识别和缺陷占比的计算。最后,借助Python语言构建了图形用户界面(GUI)系统,完成了锯齿伤缺陷统计的软件化。结果通过对智能识别算法和实验获得的锯齿伤缺陷占比进行对比,发现相对误差保持在1%~2%,证明缺陷智能识别算法具有可行性和高精度。结论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铜管锯齿伤缺陷识别和占比的定量、高效统计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铜管 机器视觉 锯齿伤 缺陷识别 缺陷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固有模式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17
作者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社会固有模式是人们对某种对象及其属性的简单化看法。社会固有模式作为一种简单化看法,一般情况下是符合事实的,但也存在着许多反例,因而是不准确的。尽管如此,社会固有模式仍然有重要的价值,在语言方面,社会固有模式对合语法性有着深... 社会固有模式是人们对某种对象及其属性的简单化看法。社会固有模式作为一种简单化看法,一般情况下是符合事实的,但也存在着许多反例,因而是不准确的。尽管如此,社会固有模式仍然有重要的价值,在语言方面,社会固有模式对合语法性有着深刻的影响。社会固有模式影响着语义范畴,包括预期范畴、特称范畴、原型范畴,也影响着语法形式,包括句法结构、构式、复句。社会固有模式虽然对语言的影响很大,但并不是影响语言的唯一因素,社会固有模式和篇章、语境、认知等共同影响着语言的产出和语言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固有模式 语义范畴 语法形式 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宇宙射线内充气正比计数管测量^(85)Kr的活度
18
作者 梁建峰 解峰 +7 位作者 代义华 师全林 王春杰 李雪松 关清帝 姜文刚 余功硕 刘志超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0-1125,共6页
作为放射性惰性气体,^(85)Kr是大气环境监测和禁核试核查中重点关注的核素。利用内充气正比计数管直接测量是目前^(85)Kr的主流测量方法之一,而基于内充气正比计数管的反符合测量方法研究多集中在37Ar的测量中,鲜有关于^(85)Kr的报道。... 作为放射性惰性气体,^(85)Kr是大气环境监测和禁核试核查中重点关注的核素。利用内充气正比计数管直接测量是目前^(85)Kr的主流测量方法之一,而基于内充气正比计数管的反符合测量方法研究多集中在37Ar的测量中,鲜有关于^(85)Kr的报道。本文建立了一套低本底内充气正比计数管测量系统用于^(85)Kr的高灵敏度测量,采用准4π阱型塑料闪烁体作为反符合探测器,以主动屏蔽来自宇宙射线的本底,相比原始能谱,反符合能谱的全谱本底计数率由3.64 s^(−1)降低至0.182 s^(−1)。利用长度补偿法绝对测量了^(85)Kr的活度浓度,并标定了系统的探测效率,结果为95.8%。测量24 h情况下系统的最小可探测活度约7 mBq,有效提高了^(85)Kr的测量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5)Kr 内充气正比计数管 反宇宙射线 低水平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砂混凝土基层配合比的优化与抗冲刷性能
19
作者 刘宏富 谭方灵 +2 位作者 叶润鑫 蔡军 黄云涌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8-525,共8页
为了提升无砂混凝土基层材料的抗冲刷特性,以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和抗压回弹模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无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开展了冲刷试验,分析了冲刷时间、冲刷频率和冲击强度对无砂混凝土抗冲刷性能的影响,揭示... 为了提升无砂混凝土基层材料的抗冲刷特性,以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和抗压回弹模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无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开展了冲刷试验,分析了冲刷时间、冲刷频率和冲击强度对无砂混凝土抗冲刷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无砂混凝土经过不同冲刷条件后强度和模量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无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级配Ⅰ、水灰比0.35和目标孔隙率18%;相较于水泥稳定碎石而言,无砂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力学特性和抗冲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砂混凝土 响应面法 配合比 抗冲刷性能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社会科学方法生态与趋向展望
20
作者 吕鹏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7,159,共13页
新技术引发的社会系统性变革,持续塑造新的社会研究范式。计算社会科学能够整合多学科方法、视角,揭示更大的社会知识图景,获得更大的发展。在研究方法方面,计算社会科学初步形成基于六个类型的方法体系。社会网络分析从关系的角度,研... 新技术引发的社会系统性变革,持续塑造新的社会研究范式。计算社会科学能够整合多学科方法、视角,揭示更大的社会知识图景,获得更大的发展。在研究方法方面,计算社会科学初步形成基于六个类型的方法体系。社会网络分析从关系的角度,研究个体、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自然语言处理通过分析文本数据,研究语言与人类社会现象。社会地理信息将社会场域进行具象化、可视化呈现。机器学习等AI分析方法被持续引入大数据分析过程。虚拟社会实验拓展了传统的实验法。社会系统模拟主要包括系统动力学、元胞自动机、智能体仿真模拟(ABM)等方法,重在开展个体性、交互性模拟,解释社会系统的涌现。应持续推动方法融合,拓展社会研究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社会科学 方法论 方法类型 趋势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