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法治政府建设
1
作者 石佑启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6,共16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石,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法治政府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法治政府建设的出发点是为...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石,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法治政府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法治政府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着力点是依靠人民,落脚点是保护人民权益,增长点是回应人民新期待。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始终,体现在行政立法、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监督行政的具体实践中,为新时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注入新动能。应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人民群众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程序规则,创新人民群众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式,增强人民政府对人民群众诉求的回应性,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的质效,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在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全过程人民民主 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质生产力基础上的“新质民主”与“新质法治”的辩证统一 被引量:21
2
作者 莫纪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4,共13页
从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性质、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意义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可以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和发展可能引起“新质生产关系”的形成,继而通过“新质经济基础”推动上层... 从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性质、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意义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可以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和发展可能引起“新质生产关系”的形成,继而通过“新质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朝着“新质上层建筑”转变的重大法理判断。“新质生产力”所引发的社会变革是客观规律,民主与法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呈现“新质民主”与“新质法治”的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质民主”的重要标志,而数字法治、涉外法治构成了“新质法治”的核心要素。法学界要及早规划、超前研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可能引发的包含了民主与法治等要素在内的上层建筑可能发生的深远影响,从法理上进行深入分析并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关系 新质经济基础 新质上层建筑 新质民主 新质法治 全过程人民民主 数字法治 涉外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处理中禁止捆绑规则的相对化构造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旭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21,共13页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6条确立了个人信息处理中的禁止捆绑规则,该条文义倾向于绝对禁止的立场,但应对该条及相关规定予以相对化构造,从而推进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其评价基础为信息自决与营业自由的互动,主要适用范围是合同场景下...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6条确立了个人信息处理中的禁止捆绑规则,该条文义倾向于绝对禁止的立场,但应对该条及相关规定予以相对化构造,从而推进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其评价基础为信息自决与营业自由的互动,主要适用范围是合同场景下对个人信息的商业化利用,但处理行为构成履行合同义务的必然技术要求除外。相对禁止捆绑规则应采取具体要件而非概括考量的规范模式,其构成要件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存在将同意与产品或者服务相捆绑的事实,二是不属于不应被禁止的例外。而例外性构成要件又包括两种具体下位情形:信息主体无需同意即可从同一个或者不同经营者处以可期待方式获得具有同等功能之替代性给付,或者能够以支付合理价款作为替代方式从特定经营者处获取同一种给付。基于依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确立的解释框架,即可在现行法上构造完整的相对禁止捆绑规则,其要义为“无例外不捆绑,同意违反即无效”,而信息处理者的市场力量、产品或者服务的性质等考量因素则居于辅助地位或者发挥具体化功能。据此,“某读书App案”的裁判结论得以证立,其裁判理由也得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捆绑规则 信息自决 营业自由 相对化构造 个人信息处理 个人信息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理学释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治国 张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49,共11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大核心要义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成为我国法治模式的规定性因素,同时党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大核心要义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成为我国法治模式的规定性因素,同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五项基本原则背后的精神和理念指明了法治道路的应有之义,确立了党的领导型、人民主体型、法律平等型、德法共治型、法治本土化"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并非人们臆想的偶然性选择,而是具有法治综合国情范畴内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如果背离我们自己的法治道路,就会导致我国本土化的法治实践缺失对应的理论指导和分析工具,严重阻碍我国法治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道路 法治模式 法治综合国情 法治化进程 法治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居民政治生活质量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邢占军 高红 王吉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居民政治生活的实际状况,依据生活质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对我国居民政治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提出了由民主参与、法治进程和政府绩效3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居民政治生活的实际状况,依据生活质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对我国居民政治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提出了由民主参与、法治进程和政府绩效3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我国居民政治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政策、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论述了对我国居民政治生活进行评价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政治生活质量 民主参与 法治进程 政府绩效 测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大国治理新征程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沈国明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7,共1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系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这样一个大国治理中,应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将其放在大国治理的伟大法治实践之中,深入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系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这样一个大国治理中,应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将其放在大国治理的伟大法治实践之中,深入社会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实践。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要义,系统梳理和总结当前学界研究成果,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大国治理的高度,在制度层面应加强如何“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如何进一步推动“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的研究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大国治理 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阵流及其活动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倪化勇 吕学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42-244,共3页
阵流是黏性泥石流的主要运动形式.选择蒋家沟1987~1994年8年间运动过程完整,阵次明显并且观测资料齐全的50次典型泥石流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泥石流阵流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泥石流阵流的活动规律和特征.通过对完整的泥石流暴发过程进行... 阵流是黏性泥石流的主要运动形式.选择蒋家沟1987~1994年8年间运动过程完整,阵次明显并且观测资料齐全的50次典型泥石流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泥石流阵流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泥石流阵流的活动规律和特征.通过对完整的泥石流暴发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泥石流阵流径流量与阵流频次之间存在幂律关系;通过对历年典型泥石流流量过程的分析,发现蒋家沟泥石流阵流活动具有多峰性与多时段性.对于进一步认识泥石流(尤其是黏性泥石流)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特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阵流 蒋家沟 幂律规则 流量过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理论反思与制度构建 被引量:13
8
作者 卢护锋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8,共7页
行政决策在现代行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行政决策行为与以行政行为为核心的概念行政法学之间不相容性,使得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出现了理论上和制度上的障碍。因此,将行政决策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进行法治化探讨无益于问题的... 行政决策在现代行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行政决策行为与以行政行为为核心的概念行政法学之间不相容性,使得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出现了理论上和制度上的障碍。因此,将行政决策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进行法治化探讨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从存在形态上看,行政决策既可能是行政行为的程序性环节,也可能是一种独立的行为形态;即便是独立的行为亦有可能是一种内部行为,还有可能是一种外部行为,在不同状态下,其法治化路径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决策 概念行政法学 法治化路径 类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 被引量:3
9
作者 喻中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9,共6页
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的实质,是统筹协调社会主义法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把社会主义法治视为一个整体,以一体建设的思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指向。从目标来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的实质,是统筹协调社会主义法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把社会主义法治视为一个整体,以一体建设的思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指向。从目标来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需要一体建设。从主体来看,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需要一体建设。从环节来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需要一体建设。此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也需要一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的法治世界观,也是社会主义的法治方法论,可以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得到普遍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一体建设 法治体系 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的法律确认: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向一 苏胜利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76-180,共5页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超越。生态文明与作为社会控制主要手段的法律具有密切的联系,实现生态文明必须首先完成生态文明的法律确认。当前,生态文明法律确认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其本质在于中国正处于法治化进...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超越。生态文明与作为社会控制主要手段的法律具有密切的联系,实现生态文明必须首先完成生态文明的法律确认。当前,生态文明法律确认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其本质在于中国正处于法治化进程之中。因而,环境法律制度唯有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法治现实,生态文明的法律确认才能走出困境。其具体路径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均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法律发展 中国法治化进程 环境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行政争议及其解决的回顾与前瞻——以“推动教育法治进程十大行政争议案件”为例 被引量:40
11
作者 湛中乐 靳澜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共18页
《行政诉讼法》颁行三十年以来,教育行政纠纷呈现出类型多样化、主体多元化、案情复杂化等特点。相应地,包括校内申诉、校外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在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也初步形成,这也渗透着教育行政争议调处的法治化需求。同时... 《行政诉讼法》颁行三十年以来,教育行政纠纷呈现出类型多样化、主体多元化、案情复杂化等特点。相应地,包括校内申诉、校外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在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也初步形成,这也渗透着教育行政争议调处的法治化需求。同时,司法实践逐步明确了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自主办学原则、权益保护原则,彰显出难得而可贵的司法能动主义立场,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法治的建设进程。但是,与多样化法律纠纷和多元化权利诉求相比,相关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集中表现为纠纷解决方式实效性和衔接性薄弱、正当程序原则缺乏实定法依据支撑、司法审查范围相对狭窄且强度相对较弱,等等。欲有效预防和妥善化解教育行政争议,实现教育领域的良法善治,应该提升行政过程的正当性与可接受度,建立基于知识理性的学术评审机制,尊重教育规律以及不同学科的本体特点,促使学术评价回归学术逻辑,并加强教育领域的行政程序立法工作,规范教育行政管理行为。同时,必须对不同的教育行政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有效整合,厘清学校自治与司法审查的边界,使权利诉求能够通过制度化渠道正常表达,进而妥善地化解矛盾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行政争议 教育行政诉讼 办学自主权 正当程序 司法审查 教育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话语转换及其对法治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长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80,共6页
“市民社会”是东亚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舶来品,并成为东亚民主和法治研究的重要话语。我国台湾地区大多以“民间社会”来表达其特有旨趣,而大陆则出现了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话语转换,这不仅对我国民主和法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市民社会”是东亚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舶来品,并成为东亚民主和法治研究的重要话语。我国台湾地区大多以“民间社会”来表达其特有旨趣,而大陆则出现了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话语转换,这不仅对我国民主和法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也会对民主法治的现实进程有一定影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公民社会 法治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论纲——写在《现代法学》首任主编黎国智教授80寿辰之际 被引量:16
13
作者 付子堂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5,共13页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的坚实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必须有独特的思路、完善的内容设计,并应该考虑到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国智教授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正审判权的思想渊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长春 朱立恒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59-364,共6页
公正审判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正义。西方的自然法思想自诞生以来就是与正义紧密相连的一种理论,渊源于自然法思想的自然正义原则更是与公正审判权存在直接的联系。从程序正义理论来看,公正审判是正当法律程序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公正审判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正义。西方的自然法思想自诞生以来就是与正义紧密相连的一种理论,渊源于自然法思想的自然正义原则更是与公正审判权存在直接的联系。从程序正义理论来看,公正审判是正当法律程序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方国家法治思想的历史演变以及西方国家的法治实践来看,公正审判权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因而,公正审判权的思想渊源可以从自然法思想、正当法律程序思想和法治思想中去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审判权 自然法 正当法律程序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组织兴起:转型期法治进程的新兴动力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长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5,共6页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民间组织迅速崛起,并呈现出特殊的发展路径,具有复杂深刻的社会背景。数量巨大的民间组织不仅成为克服传统中国"两极化"关系模式和思维定式的重要力量,也在中国民主法治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形成了&qu...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民间组织迅速崛起,并呈现出特殊的发展路径,具有复杂深刻的社会背景。数量巨大的民间组织不仅成为克服传统中国"两极化"关系模式和思维定式的重要力量,也在中国民主法治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形成了"柔性"的纵向权力分割分解机制、组织化和群体化的权利保护机制、自主平衡的民间秩序生成机制、立足"草根"的公民性塑造机制等。尽管我国的民间组织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和问题,但是,其重要作用和功能却不可低估,其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两极化”关系模式 民间组织 法治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京时代”的“民间治理”及其对俄罗斯法治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苗梅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9,157,共8页
普京执政时期,随着经济的复苏,政治制度逐步完善,俄罗斯的民间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民间治理"能力也大幅提升。然而事实表明,这一时期的民间组织发展及其"民间治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对其民主法治产生了重要影... 普京执政时期,随着经济的复苏,政治制度逐步完善,俄罗斯的民间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民间治理"能力也大幅提升。然而事实表明,这一时期的民间组织发展及其"民间治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对其民主法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决定着俄罗斯的法治国家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京时代 民间组织 民间治理 俄罗斯 法治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说“《宪法修正案》修正了什么”——“法治”、“人权”入宪之断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燎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48,共7页
1999、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法治"与"人权"载入宪法。这不仅是对"法治"与"人权"的确认,而且标明了建构中国现代法治秩序的价值准则与基本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宪制与法律制度的逻... 1999、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法治"与"人权"载入宪法。这不仅是对"法治"与"人权"的确认,而且标明了建构中国现代法治秩序的价值准则与基本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宪制与法律制度的逻辑问题。依据这样的逻辑,《宪法修正案》的根本涵义,就是要求对宪制与法律制度进行"修正",以实现和巩固"法治"与"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正案 法治 人权 入宪 历史进程 制度逻辑 断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选举法律监督体系建设的宪政向度
18
作者 王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从现代宪政文明的角度对我国的人大监督、监督人大和人大选举的监督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法理学的透视和澄清,旨在探寻我国人大选举法律监督体系建设的宪政路径。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单方面地强调人大监督进而忽视监督人大的作法将... 从现代宪政文明的角度对我国的人大监督、监督人大和人大选举的监督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法理学的透视和澄清,旨在探寻我国人大选举法律监督体系建设的宪政路径。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单方面地强调人大监督进而忽视监督人大的作法将无助于建构我国真正的民主宪政体制;对人大选举过程的监督则介于人大监督和监督人大之间,其制度构建的正当性和实效性取决于民主理念与法治价值之间的微妙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监督 监督人大 人大选举的监督 民主 法治 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自我约束的程序进路——以N县“审批法庭”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哲杨 范柏乃 吕丹阳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41,195,196,共19页
如何整合“纵向权威维护”与“横向诉求回应”两条轴线以实现地方政府自我约束,是法治政府建设和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正当程序视角下可提出以程序进路整合地方政府自我约束双轴线的命题。论文以Z省N县模拟创设的“审... 如何整合“纵向权威维护”与“横向诉求回应”两条轴线以实现地方政府自我约束,是法治政府建设和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正当程序视角下可提出以程序进路整合地方政府自我约束双轴线的命题。论文以Z省N县模拟创设的“审批法庭”为个案,研究发现:正当议程、中立裁决者、开放论证、裁决和程序的闭环反馈是地方政府自我约束程序进路的五个构件。其中,议程以法律权威与公众诉求为正当性双重标准。裁决者的中立性源于组织重构、顶层授权以及对利益相关者的相对平等赋权。法律与合意是裁决的共同基础,后者被用于应对法律冲突或治理风险。信息技术可在效能上支持开放论证、裁决执行与程序的自我反馈及纠偏。通过刻画地方政府自我约束的程序样态及其理论要素,研究可为治理与法治的融通拓展制度建构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地方政府治理 政府自我约束 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意义、实践要求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激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共11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政理、法理和学理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进行了多维创新,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与理论支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明确了根本性政治原则、奠定了系统性法治思维、筑牢了长期...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政理、法理和学理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进行了多维创新,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与理论支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明确了根本性政治原则、奠定了系统性法治思维、筑牢了长期性制度保障,在实践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即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宪法商谈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规范价值。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心,以宪法商谈建制化路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用,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宪法商谈形式,培养公民的观念性宪法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过程人民民主 宪法商谈 观念性宪法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