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洪锋 吴海红 +4 位作者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7,共13页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四大类,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类,粒度概率累计曲线表现为悬浮一段式、低斜两段式、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4种类型,具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平直形5种测井相标志,发育前积、丘状、杂乱状、亚平行状4种地震相。(2)研究区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和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纵向上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砂组,Ⅱ砂组和Ⅲ砂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广泛,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发育;Ⅰ砂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最大,砂体变细、变薄。(3)研究区阿四段自下而上表现为水进沉积序列,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预测B51-71井区和B51-74井区发育的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利储集相带,B51-19井区发育的河口坝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水进-退积旋回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测井相标志 地震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阿四段 白垩系 巴音都兰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被引量:110
2
作者 袁静 杜玉民 李云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 ,利用惠民凹陷古近系主要取心井粒度分析资料绘制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将主要碎屑岩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特征总结为 :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为典型的两段式或三段式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有“一跳一悬夹过...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 ,利用惠民凹陷古近系主要取心井粒度分析资料绘制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将主要碎屑岩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特征总结为 :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为典型的两段式或三段式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有“一跳一悬夹过渡”式和“低斜多段”式 ,河口坝有“高斜两跳一悬夹过渡”式和“一跳一悬夹过渡”式 ;扇三角洲平原主要表现为“上拱弧形”、较典型的两段式或三段式、“细粒高悬加过渡”式 ,水下辫状河道有一段式、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和具有两个跳跃次总体的复杂两段式和三段式 ,河口坝具有“低斜三段”式、“高斜多跳一悬”式和“高斜一跳一悬夹过渡”式 ;滩坝沉积物总体特征是“高斜多跳”式 ;风暴沉积物具有“高斜多跳一悬”式、多段式和“高斜一段”式 ;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沉积有“低斜一段”式或“宽缓上拱形”和“低斜多段”式。图 7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凹陷 古近系 沉积环境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盐22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被引量:44
3
作者 袁静 杨学君 +3 位作者 路智勇 陈武杰 樊海琳 袁凌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5-824,共10页
在岩芯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粒度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盐22块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中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上拱弧形"、"... 在岩芯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粒度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盐22块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中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上拱弧形"、"简单一段式"、"准牵引流型"等3种基本类型和"近似上拱弧形"、"台阶状多段式"、"低斜率两段式"、"低斜率三段式或多段式"等4种主要过渡类型。内扇亚相以泥石流(碎屑流)沉积作用为特点,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为"宽缓上拱弧形";中扇亚相以碎屑流和颗粒流沉积作用为主,辫状沟道微相中下部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近似上拱弧形"为主,顶部砂岩表现为"准牵引流型";外扇亚相发育牵引流和颗粒流沉积,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为"低斜率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一跳一悬夹过渡三段式"和"较高斜率上拱弧形"。总体上,从内扇到外扇亚相,随流体性质由泥石流(碎屑流)向牵引流逐渐演化,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会依次出现"宽缓上拱弧形"、"较高斜率上拱弧形"、"简单一段悬浮式"、"低斜率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或"一跳一悬夹过渡段三段式",相邻典型曲线间有复杂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沙四上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微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国光 王艳忠 +2 位作者 操应长 王淑萍 宋玉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2,共3页
利用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能够准确地识别沉积微相,有效地解决其在划分沉积微相时的多解性问题。在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该区三角洲... 利用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能够准确地识别沉积微相,有效地解决其在划分沉积微相时的多解性问题。在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该区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微相为典型两段式和宽缓上拱式组合;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低斜多跳一悬式和高斜两跳一悬式组合;三角洲前缘河流作用强于波浪作用的河口坝为两跳一悬式和低斜多跳一悬式组合,波浪作用强于河流作用的河口坝为高斜两跳一悬式和滚动、跳跃、悬浮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 三角洲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组合特征 临邑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碎屑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被引量:29
5
作者 袁文芳 陈世悦 +1 位作者 曾昌民 鄢继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8,共7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取心井的粒度分析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发育的沉积相有扇三角洲、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每一种沉积相又分为几种沉积亚...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取心井的粒度分析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发育的沉积相有扇三角洲、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每一种沉积相又分为几种沉积亚相类型;该地区碎屑岩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主要包括:“上拱弧形”式、一段式、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复杂两段式和复杂三段式、“低斜多段”式、“高斜多跳一悬”式和“高斜多跳一悬夹过渡”式、“高斜多跳”式、“宽缓上拱”式等,每种沉积亚相类型对应其独特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该研究成果可为新探区的沉积环境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三河晚更新世地层粒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智荣 沈军 +1 位作者 黄静宜 陈耀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7-1005,共9页
本文通过详细测量河北三河齐心庄一带第四纪剖面、采集光释光测年样品和粒度样品,分析该区地层形成年龄、沉积速率、各粒度样品粒度参数、频率分布曲线及概率累积曲线,进而推断其沉积环境。实测剖面显示地层可以分为20层,沉积物以细砂... 本文通过详细测量河北三河齐心庄一带第四纪剖面、采集光释光测年样品和粒度样品,分析该区地层形成年龄、沉积速率、各粒度样品粒度参数、频率分布曲线及概率累积曲线,进而推断其沉积环境。实测剖面显示地层可以分为20层,沉积物以细砂、粉砂和黏土为主。第2层光释光地质年龄为12.23±1.32ka,第19层光释光地质年龄为19.35±2.10ka,故实测剖面为晚更新世末期堆积,根据地层厚度及年龄测定结果测算出该区平均沉积速率为0.071cm/a。12个粒度样品频率分布曲线均为不对称的单峰态,表明沉积物成分单一,为相对稳定条件下形成。概率累积曲线分为两段式和三段式,滚动组分较少,总体为能量相对不高的沉积环境。地层自下而上呈现明显的旋回性沉积特征,存在两种韵律沉积模式:"中砂-细砂-粉砂"和"粉砂-黏土"。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河北三河晚更新世地层形成于相对稳定的低水能条件下的河流环境,进一步可细分为河流砂坝和泛滥平原沉积。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探讨华北北部平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潮白河下游的变迁历史、晚更新世末期的沉积速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实测剖面位于新夏垫断裂的下盘,本文测试结果对于研究新夏垫活断裂两盘的差异性活动和断裂性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参数 概率累积曲线 晚更新世 河流砂坝 泛滥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地区火山碎屑粒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波 许建东 于红梅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长白山地区全新世火山活动活跃,发育了良好的火山空降、火山碎屑流、火山涌流和火山泥石流堆积物。这些堆积物交错堆积,野外区分较为困难。在火山碎屑地层剖面调查基础上,系统采集了各种类型的火山碎屑堆积物样品。在实验室通过粒度参... 长白山地区全新世火山活动活跃,发育了良好的火山空降、火山碎屑流、火山涌流和火山泥石流堆积物。这些堆积物交错堆积,野外区分较为困难。在火山碎屑地层剖面调查基础上,系统采集了各种类型的火山碎屑堆积物样品。在实验室通过粒度参数和概率累积曲线分析,对堆积物成因类型进行了判别,讨论了火山空降堆积物和火山碎屑流堆积物随着与火口距离变化的规律。首次对研究区内粒度范围为62.5~0.02μm的细火山灰进行了粒度分析,对火山碎屑流和火山碎屑涌流中细火山灰端元分布特征和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碎屑 细火山灰 粒度分析 概率累积曲线 长白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华杰 臧淑英 +2 位作者 孙德尧 张科 孙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70-1578,共9页
通过对呼伦湖湖心沉积岩芯粒度机械组成和频率分布曲线的分析,辅以210Pb年代测定,重建了1865-2016年粒度演变特征并揭示其环境指示意义。研究表明:湖心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和黏土,中值粒径同粗粉砂和砂组分显著正相关,在垂直剖面上表现为... 通过对呼伦湖湖心沉积岩芯粒度机械组成和频率分布曲线的分析,辅以210Pb年代测定,重建了1865-2016年粒度演变特征并揭示其环境指示意义。研究表明:湖心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和黏土,中值粒径同粗粉砂和砂组分显著正相关,在垂直剖面上表现为减小、波动变化和增大的变化趋势。应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粒度频率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出大气粉尘源、湖心相标志组分和风沙尘暴组分3个环境敏感组分。粒度机械组成与环境敏感组分的垂向特征变化同历史时期的湖泊水位变化、降水量强度变化,及沙尘暴事件较为一致,能够较好的重建150 a来湖区气候干湿变化和风沙活动特征,可用于恢复区域环境变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频率分布曲线 环境意义 沉积物 呼伦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粒度参数和频率曲线对粒级划分的响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付莉莉 冯秀丽 杨旭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89,共7页
以Φ、Φ/2、Φ/4为粒级间距,分别采用Folk-Ward图解法和Mc Manus矩法计算了粉砂质砂、黏土质粉砂、砂-粉砂-黏土等3类沉积物共136个底质样品的粒度参数,并引用统计学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每一类沉积物的每一个粒度参数进行分间距计... 以Φ、Φ/2、Φ/4为粒级间距,分别采用Folk-Ward图解法和Mc Manus矩法计算了粉砂质砂、黏土质粉砂、砂-粉砂-黏土等3类沉积物共136个底质样品的粒度参数,并引用统计学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每一类沉积物的每一个粒度参数进行分间距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各类沉积物在各种计算方法中粒级划分对粒度参数表征粒度分布特征均不构成影响。但粒度频率曲线形态随粒级间距的不同会有变化,同一粒径所对应的频率值在不同粒级间距下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等研究时,必须对粒级间距在粒度分析中的影响给予足够重视。在进行粒度分析时,如果只求粒度参数,采用Φ间距即可,这样可以减小工作量;如果研究沉积环境,建议采用Φ/4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级划分 粒度参数 图解法 矩法 方差分析法 粒度频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兆夺 于东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6-333,共8页
本文利用福建省泉州湾海域采集的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泉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平面分布特征及输运趋势.对沉积物的粒度参数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开展了沉积物曲线特征在横向上的分布研究,并针对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对沉积物来源做... 本文利用福建省泉州湾海域采集的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泉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平面分布特征及输运趋势.对沉积物的粒度参数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开展了沉积物曲线特征在横向上的分布研究,并针对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对沉积物来源做了R型因子分析.粒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度参数(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峰态)在横向上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到潮汐水流的影响,同时入海河口、岛屿周边和局部凸凹岸都会成为其影响因素.沉积物输运趋势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晋江和洛阳江的输入、研究区南侧海岸侵蚀物向北运移后的沉积及外海海流的带入;Q型聚类分析把沉积物分为两群四类,能很好地反应出沉积物粒度概率曲线的变化特征;R型因子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沉积物粒度特征可能的影响因素,以陆源碎屑特征和水动力变化影响为主,其次是生物碎屑沉积和人工采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粒度参数 粒径趋势 Q型聚类分析 R型因子分析 沉积物概率曲线 泉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化分析在博山地区太原组、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素梅 潘天有 张玉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5-48,共4页
粒度分析是沉积环境分析定量化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利用粒度分析方法和马尔柯夫链判断博 山地区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环境,与传统方法相比,粒度分析方法和马尔柯夫链分析更精确、更符合实际,具 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定量分析 博山地区 太原组 山西组 沉积环境 粒度分析 概率累积曲线 马尔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解法和矩法计算泉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对比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兆夺 于东生 +1 位作者 罗福生 杨蕙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7期19-27,共9页
通过在福建省泉州湾海域采集的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粒度参数采用了图解法和矩法2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将得到的2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计算方法得到的2组粒度参数值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平均粒径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以互换;分选... 通过在福建省泉州湾海域采集的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粒度参数采用了图解法和矩法2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将得到的2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计算方法得到的2组粒度参数值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平均粒径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以互换;分选系数具有显著相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代替;偏度和峰度分别具有微弱相关性,差异较大,不能互相代替。再根据不同参数的等值线图对比,可以看出矩法计算结果在显示沉积物粒度特征横向上的变化时更具有灵敏性。通过对2组粒度参数进行Q型聚类,其结果与沉积物粒度概率曲线分类相当吻合,矩法比图解法划分得更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矩法在计算泉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并且矩法含有更多的数据信息,建议在数据处理时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 沉积物粒度 图解法 矩法 相关性 聚类分析 概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浊流的沉积成因及控制因素——以东营凹陷广利油田纯化镇组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顺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1,i0003,i0004,共4页
低密度浊流作为重力流向牵引流演变的过渡流体,其沉积物颗粒的支撑机制、搬运方式在不同沉积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沉积形成的砂岩在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分选特征以及沉积结构等方面变化较大。从沉积物重力流成因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低... 低密度浊流作为重力流向牵引流演变的过渡流体,其沉积物颗粒的支撑机制、搬运方式在不同沉积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沉积形成的砂岩在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分选特征以及沉积结构等方面变化较大。从沉积物重力流成因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低密度浊流流体性质的演化规律;针对低密度浊流沉积的特点,提出了按岩石类型分析砂岩沉积结构的方法。根据低密度浊流的理论研究成果、沉积物颗粒的搬运方式及其沉积序列实例综合分析,指出低密度浊流首先体现出紊流的性质,沉积混合砂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向上凸的弧形;然后沉积不等粒砂岩;最终演变为牵引流,沉积细砂岩、粉砂岩等细粒岩石,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呈两段式。文章总结了低密度浊流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形成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低密度浊流 牵引流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混合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山乌礁湾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在明 杨燕明 陈本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90,共9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海岛岬湾海岸表层沉积物粒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作者以福建东山岛乌礁湾为典型研究区,通过秋、春、夏3个不同季节海滩表层沉积物的采集和点位测量,综合应用激光法和筛析法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东山乌礁湾海滩... 为了进一步了解海岛岬湾海岸表层沉积物粒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作者以福建东山岛乌礁湾为典型研究区,通过秋、春、夏3个不同季节海滩表层沉积物的采集和点位测量,综合应用激光法和筛析法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东山乌礁湾海滩表层沉积物以0.16~0.50 mm之间的中、细砂为主,并含有少量的粗砂和细砾,这与区域砂质沉积背景有关;湾内从南到北剖面沉积物粒径由粗砂到细砂逐渐变细,主要受剖面地形、局地物源、季节性风浪作用和近岸往复水动力的影响。时间变化上,各取样站位表现出沉积物粒径粗、细不同程度的多种变化趋势,以秋季为参考,整体上表现为由南到北粒级的变小、增大和稳定,这与东北、南南西季风影响下的浪、潮作用以及沿岸流系格局变化下的水动力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礁湾 表层沉积物 时空变化 粒度参数 频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东山乌礁湾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在明 杨燕明 陈本清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8,共8页
以东山乌礁湾为典型研究区,对海滩5条剖面表层沉积物进行样品采集(0~5 cm)和点位测量,综合应用激光法和筛析法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秋季东山乌礁湾表层沉积物以粒径0.16~0.50 mm的砂为主,具有较好的分选性,符合岬湾砂质海滩表层沉积... 以东山乌礁湾为典型研究区,对海滩5条剖面表层沉积物进行样品采集(0~5 cm)和点位测量,综合应用激光法和筛析法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秋季东山乌礁湾表层沉积物以粒径0.16~0.50 mm的砂为主,具有较好的分选性,符合岬湾砂质海滩表层沉积物的一般组分规律和分选特点;粒径分布表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变细的区域差异性,主要是岬湾地形影响下的季节性风浪作用结果;从高潮带至中潮带站位主峰值粒径逐渐增大,粗粒含量增多,至低潮带主峰值粒径变小,粗粒含量降低,是近岸往复水动力作用和剖面地形作用的结果;总体看乌礁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主要受岬湾海岸地形特征和季风影响下的波浪、潮汐等水动力作用以及湾内局地物源输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粒度参数 频率曲线 岬湾海岸 乌礁湾 东山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馆陶组三段沉积微相类型及空间展布 被引量:5
16
作者 国景星 郭卫萍 +1 位作者 刘斌楠 曹铮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6-75,共10页
针对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各断块地层单元划分不一致,沉积相认识存在分歧等问题,依据旋回级次、旋回性质等,将馆陶组三段划分出2个四级旋回、4个五级旋回、16个六级旋回;并以岩芯及室内分析资料、测井资料等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岩石类型... 针对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各断块地层单元划分不一致,沉积相认识存在分歧等问题,依据旋回级次、旋回性质等,将馆陶组三段划分出2个四级旋回、4个五级旋回、16个六级旋回;并以岩芯及室内分析资料、测井资料等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岩石类型、粒度及结构特征、垂向粒序变化、层理构造类型及自然电位曲线形态等。结果表明: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馆陶组三段主要发育冲积扇及辫状河;冲积扇主要发育辫流砂岛、辫流沟道、辫流带、漫流席状砂、远端砂丘等微相;辫状河主要发育心滩,辫状河道充填,天然堤、漫滩和道间洼地沉积,泛滥平原沉积,废弃河道等微相;2个四级旋回的沉积相类型及空间展布特征相似;第Ⅰ五级旋回在研究区中偏西部属冲积扇沉积,主要发育辫流砂岛、辫流沟道、辫流带微相,在东部属扇前平原沉积;第Ⅱ五级旋回早期以辫状河沉积为主,河道规模较大,仅在第Ⅱ1六级旋回的东北部位见冲积扇的辫流砂岛及辫流沟道微相;第Ⅱ五级旋回中期属辫状河沉积,河道规模减小,2个河道群自NW向SE方向流动;第Ⅱ五级旋回晚期河道规模更小,逐渐向曲流河沉积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冲积扇 辫状河 旋回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自然电位 馆陶组 惠民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研究中的粒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惠林 《灾害学》 CSCD 1991年第2期6-11,共6页
粒度分析是泥石流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它的基础实验之一。本文介绍了在泥石流研究中一些较常用的及有应用前景的粒度分析方法,它们包括:频率累积曲线、直方图、概率累积曲线、粒度参数统计、粒度参数散点图等;对粒度分析在泥石流的分... 粒度分析是泥石流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它的基础实验之一。本文介绍了在泥石流研究中一些较常用的及有应用前景的粒度分析方法,它们包括:频率累积曲线、直方图、概率累积曲线、粒度参数统计、粒度参数散点图等;对粒度分析在泥石流的分类、物理参数的计算、水力学条件的分析等方面的作用也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粒度 分析 应用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北地区沙河街组三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铸坤 李宇志 +3 位作者 操应长 王艳忠 杨田 赵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沉积水动力条件是沉积相研究的基础,粒度分布特征是分析水动力条件的关键。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和相分析基础上,利用大量粒度分析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北地区沙河街组三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及其与水动力机制的对应关系进... 沉积水动力条件是沉积相研究的基础,粒度分布特征是分析水动力条件的关键。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和相分析基础上,利用大量粒度分析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北地区沙河街组三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及其与水动力机制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泥石流型、高密度浊流型、低密度浊流型和牵引流型4种基本类型和泥石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和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2种过渡类型。泥石流型包括宽缓上拱式和弧线-直线复合式,反映泥石流沉积特点,多发育在近岸水下扇主水道和扇三角洲平原。高密度浊流型包括悬浮一段式和低斜两段式,反映高密度浊流沉积特点,多发育在近岸水下扇水道、扇三角洲水上及水下分流河道内。低密度浊流型为低斜两段式和低斜两跳一悬式,反映低密度浊流特点,主要发育在近岸水下扇主水道间、辫状水道间。牵引流型包括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一跳一悬夹过渡式及两跳一悬式,反映牵引流沉积特点,在近岸水下扇扇中、扇三角洲前缘最发育。泥石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为台阶状多段式,反映泥石流向浊流逐渐转化,仅发育在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为一跳一斜加过渡式,反映浊流浓度降低的过程,只在近岸水下扇外扇深切水道内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近岸水下扇 扇三角洲 沉积环境 沙河街组 永北地区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风港油田沙四段三角洲相沉积的粒度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鹏 雷以玲 胡斌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7,共3页
讨论了东风港油田沙四段三角洲相各沉积微相的粒度特征。在对28口井241块样品粒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不同微相的概率曲线特征,并利用C-M图、萨胡判别式和粒度离散图研究了沉积类型,验证了萨湖的沉积环境判别式对沙四段三角洲沉积... 讨论了东风港油田沙四段三角洲相各沉积微相的粒度特征。在对28口井241块样品粒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不同微相的概率曲线特征,并利用C-M图、萨胡判别式和粒度离散图研究了沉积类型,验证了萨湖的沉积环境判别式对沙四段三角洲沉积微相划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相 粒度分析 概率曲线 东风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以岷江上游叠溪古堰塞湖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会 陈剑 +1 位作者 崔之久 郭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1,共11页
对叠溪149个古堰塞湖沉积物样品作了物质组成分析、粒度参数计算和概率累积曲线的统计,结合有关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结果显示湖相沉积上游段的沉积物主要是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中游和下游段的沉积物较细,主... 对叠溪149个古堰塞湖沉积物样品作了物质组成分析、粒度参数计算和概率累积曲线的统计,结合有关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结果显示湖相沉积上游段的沉积物主要是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中游和下游段的沉积物较细,主要是黏土质粉砂和粉砂。受河流扰动的影响,湖相沉积上游段沉积物的粒径较粗,平均粒径在4~6φ之间,多为负偏度,峰态宽平,分选性差;中游和下游段的平均粒径在6~8φ之间,均为正偏度,峰态中等,沉积物的分选比上游段好。堰塞湖沉积物是由三个或四个粒度次总体组成,其中上游段沉积物含有4个次总体,中游和下游段含有3个次总体,受物源区的控制,上游段中推移总体的含量远大于中、下游段。这些特征均表明堰塞湖上游段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和沉积环境与中、下游段明显不同。与其他环境中的沉积物相比,堰塞湖沉积物的截点偏细,跃移组分分选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溪 堰塞湖 粒度参数 概率累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