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诉讼背景下直接言词原则的适用范围
1
作者 欧元捷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7,共11页
直接言词原则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助力事实查明、增进诉讼效率和促进审判公开的价值,但其价值的实现具有显著的语境依赖性。只有明确直接言词原则价值实现的条件,才能在其价值空间内确定其适用范围。传统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已经改变... 直接言词原则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助力事实查明、增进诉讼效率和促进审判公开的价值,但其价值的实现具有显著的语境依赖性。只有明确直接言词原则价值实现的条件,才能在其价值空间内确定其适用范围。传统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已经改变了适用直接言词审理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基础,使直接言词原则的适用受到限制。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审判公开与言词审理的解绑、证据形式及证据审查方式的变化、电子传输的普及化和便捷化等因素,进一步弱化了直接言词审理的真实、效率和公开价值。而在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审判方式,决定了在线诉讼不宜成为直接言词审理的作用场域,直接言词原则也不应该对在线诉讼产生约束。如此理顺直接言词原则与在线诉讼之间的关系,亦有助于在线诉讼建构和发展独立的程序原则与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言词原则 在线诉讼 远程审判 书面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的司法应用:时空局限性的突破及其规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伟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9,共13页
数字技术在司法中的应用,实现了对时间与空间局限性的突破。犯罪行为已经率先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远程、跨境的不接触犯罪,这种犯罪形态为公安司法机关侦查取证、诉讼证明和追赃挽损带来难题。数字技术对于司法时空局限性的突破,还影响到... 数字技术在司法中的应用,实现了对时间与空间局限性的突破。犯罪行为已经率先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远程、跨境的不接触犯罪,这种犯罪形态为公安司法机关侦查取证、诉讼证明和追赃挽损带来难题。数字技术对于司法时空局限性的突破,还影响到审判公开原则的适用范围、直接言词原则的实践状况,以及远程提审、律师会见、开庭审判的“到庭”概念、诉讼可视化等的方式或内涵。不仅如此,数字技术应用也带来一些隐忧,实体意义上的法庭是否会萎缩、消失,法官功能是否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成为越来越不能回避的话题。数字技术的初步应用,如网上开庭与网络直播庭审,固然有其各自的优势,但也都有一定的弊端,针对这些弊端,需要以一定的原则、制度、规则加以规制,非必要不实行网上开庭以及实行有限的网络庭审直播等,应当是我国当前刑事司法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时空局限性 审判公开 直接言词原则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法院场景下的直接言词原则--以视频审理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江涛 江国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2,共11页
在法理上,直接言词原则乃司法裁判的一般原则,因此,当然地适用于视频审理之中。但基于视频审理模式场域的虚拟化,衍生出直接的相对化和言词的数据化,使得“在线”冲击了“在场”、“平面”破坏了“直面”、“数说”影响了“言说”。就... 在法理上,直接言词原则乃司法裁判的一般原则,因此,当然地适用于视频审理之中。但基于视频审理模式场域的虚拟化,衍生出直接的相对化和言词的数据化,使得“在线”冲击了“在场”、“平面”破坏了“直面”、“数说”影响了“言说”。就其性质而言,视频审理模式中“在线”仍具有“在场”的亲历性;以“人—机—人”呈现的“平面”仍具有“直面”的直接性;“数说”在本质上仍不失“言说”的言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审理 直接言词原则 亲历性 直接性 言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庭审证明实质化改革的双轨式路径
4
作者 林海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4,共11页
我国当前的刑事庭审证明实质化改革呈现以卷证为媒介的证明与以庭审为场域的证明并行的双轨模式,既保留侦查卷证与庭审的紧密联系,又希望通过强化庭审尤其是各类证人出庭作证,落实直接言词原则,实现证据信息的增量,削弱侦查卷证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刑事庭审证明实质化改革呈现以卷证为媒介的证明与以庭审为场域的证明并行的双轨模式,既保留侦查卷证与庭审的紧密联系,又希望通过强化庭审尤其是各类证人出庭作证,落实直接言词原则,实现证据信息的增量,削弱侦查卷证的影响。双轨模式存在结构性、阶段性、技术性与方法论等层面的正当性基础。问题在于侦查卷证侵蚀传唤证人出庭作证的决定,证人出庭正常化难以实现,以庭审为场域的证明模式受到以卷证为媒介的证明模式之干扰。作为保留卷证的代偿,改革的重心应向以庭审为场域的证明进一步倾斜,包括传唤证人出庭要件由职权主导转向诉权驱动,构建证人不出庭作证时对笔录证据的采证规则,落实国家在强制出庭作证、证人保护等方面的责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证明实质化 侦查卷证 直接言词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中书面证言的效力探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占善刚 王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6,共7页
证人证言的实质是对事实的证明建立在证人的感知之上,证人对感知的记忆是证言的基础。在民事诉讼中,为因应民事诉讼的言词、直接原则,保障当事人的证据调查参与权,证人应于审判法庭前口头陈述其所体验的事件始末,并接受当事人的询问与质... 证人证言的实质是对事实的证明建立在证人的感知之上,证人对感知的记忆是证言的基础。在民事诉讼中,为因应民事诉讼的言词、直接原则,保障当事人的证据调查参与权,证人应于审判法庭前口头陈述其所体验的事件始末,并接受当事人的询问与质疑,书面证言非有法律的例外规定不可使用。从自身特点来看,书面证言在用文字记录和固定证人证言的同时,省略了证人作证时丰富的背景材料、肢体动作及表情语言,有扭曲证人真意之虞。就证据属性而言,书面证言带有先天性的缺陷,可信度不足,但具备特定情形下的可用性。依证据法理,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与可以通过书面证言的方式作证并不具备必然的因果关系,《民事诉讼法》第73条关于使用书面证言的规定有失妥当。书面证言作为证人证言的替代品,立法上应当对其证据能力规则进行重塑,司法实践中应当通过提高其可信度以增强证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词原则 直接原则 书面证言 证据能力 证明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中心主义改革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47
6
作者 陈瑞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43,共11页
审判中心主义改革是我国近期出现的一场重大司法改革运动。但为推动这一改革所出台的实施意见,却只是对现行制度做出了再次强调和重申,而少有真正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没有触动侦查中心主义的诉讼构造,没有贯彻真正的直接和言词原... 审判中心主义改革是我国近期出现的一场重大司法改革运动。但为推动这一改革所出台的实施意见,却只是对现行制度做出了再次强调和重申,而少有真正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没有触动侦查中心主义的诉讼构造,没有贯彻真正的直接和言词原则,没有真正树立法院定罪证明标准的最高权威,没有确保嫌疑人、被告人获得有效的辩护。近期新出现的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还有可能使审判中心主义陷入新的困境。对于审判中心主义改革,我们确有进行全面反思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直接和言词原则 证明标准 有效辩护 监察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中勘验、检查笔录的证据能力 被引量:8
7
作者 宋维彬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88,共15页
刑事诉讼中勘验、检查笔录的应然范围应当仅包括五官感知类笔录,不应包括搜查、扣押类笔录与证据提取类笔录,其在证据属性上应当属于言词证据。国外在勘验、检查笔录证据能力立法模式的设置上,存在传闻证据模式与直接言词模式两类,我国... 刑事诉讼中勘验、检查笔录的应然范围应当仅包括五官感知类笔录,不应包括搜查、扣押类笔录与证据提取类笔录,其在证据属性上应当属于言词证据。国外在勘验、检查笔录证据能力立法模式的设置上,存在传闻证据模式与直接言词模式两类,我国宜选择传闻证据模式,但同时应当借鉴直接言词模式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勘验、检查笔录缺乏证据能力规则约束,勘验、检查人员出庭作证缺乏规制的问题,应当对勘验、检查笔录的证据能力规则予以建构。勘验、检查笔录原则上不具备证据能力,应当要求法庭审判时法官亲自进行勘验、检查或者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勘验、检查笔录只有符合以"可信性之情况保障"与"必要性"为设置标准的例外情形时,才具备证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验、检查笔录 传闻法则 直接言词原则 证据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庭审实质化的体系化构建——以“顾雏军案”再审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丽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7,共9页
落实庭审实质化是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标的关键,是对复杂刑事案件进行公正审判的必要条件。"顾雏军案"的再审纠错过程,体现了庭前会议制度的运用与直接言词审理原则的贯彻对于体系化构建庭审实质化的重要作用,... 落实庭审实质化是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标的关键,是对复杂刑事案件进行公正审判的必要条件。"顾雏军案"的再审纠错过程,体现了庭前会议制度的运用与直接言词审理原则的贯彻对于体系化构建庭审实质化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复杂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带来了诸多有益启示。庭审实质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完善庭前会议制度以及直接言词审理原则的相关制度,更需要刑事诉讼办案人员提升执业素养与办案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庭前会议 直接言词审理原则 公正审判 体系化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直接和言词原则 被引量:3
9
作者 丁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3-107,共5页
直接和言词原则是诉讼中得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本文首先阐述了直接原则的三方面和言词原则的两方面的含义以及这两项原则的要求 ,紧接着论述它们的作用和其对于审判改革和司法公正的意义 ,然后分析了在我国这两项原则未能得到贯彻的原... 直接和言词原则是诉讼中得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本文首先阐述了直接原则的三方面和言词原则的两方面的含义以及这两项原则的要求 ,紧接着论述它们的作用和其对于审判改革和司法公正的意义 ,然后分析了在我国这两项原则未能得到贯彻的原因之所在及其对策 ,最后得出结论 :应当有效地实施直接和言词原则 ,加强配套措施 ,促进司法公开 ,实现社会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 直接原则 言词原则 司法公开 刑事诉讼法 人民法院 司法裁判 社会主义 证据 证人制度 司法审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刑事案件卷宗改革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少军 蒋鹏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刑事案件的卷宗 ,是刑事诉讼机制赖以正常运作的载体。但司法实践中长期奉行的卷宗中心主义对卷宗过度信任、依赖 ,导致案件事实发现与人权保障的刑事诉讼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必须予以改革。考虑我国国情和司法实际状况 ,刑事案卷制度的... 刑事案件的卷宗 ,是刑事诉讼机制赖以正常运作的载体。但司法实践中长期奉行的卷宗中心主义对卷宗过度信任、依赖 ,导致案件事实发现与人权保障的刑事诉讼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必须予以改革。考虑我国国情和司法实际状况 ,刑事案卷制度的完善应以相对合理主义为指导 ,区分不同的诉讼阶段采取相应的改革举措 ,走渐进的改革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卷宗 卷宗中心主义 直接、言词原则 相对合理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意性原则与刑事庭审控辩中的转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晶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145,157,共5页
合意性是制约一个言语行为最重要的原则。在法律刑事庭审中,言语行为最强烈地表现为"我""你""他"三方主体的互动博弈过程,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意图明显可以分为合作与对抗两类,由此决定其中的转述可分析为&q... 合意性是制约一个言语行为最重要的原则。在法律刑事庭审中,言语行为最强烈地表现为"我""你""他"三方主体的互动博弈过程,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意图明显可以分为合作与对抗两类,由此决定其中的转述可分析为"肯定性转述"和"否定性转述";而一般意义上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此也有了不同的意义。进而言之,在法庭上,所有事实的确定,都是通过转述来实现的;同时,所有转述又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无论是"肯定性转述"还是"否定性转述",无论"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在法律言语行为中,一切转述都具有原述性——都必须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呈现出不同于文学、新闻、学术等体裁的独特特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意性原则 庭审转述 肯定性转述 否定性转述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原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