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女学生运动装的形制变迁及审美转向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莉 刘卫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9-165,共7页
女学生运动装自晚清时期出现,在民国时期得到发展完善,是近代运动女装的典型代表,并对中国现代运动装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为了进一步明晰民国时期女学生运动装的形制变化及其反映的审美观念,文章根据传世图像、历史资料等文献,梳理女... 女学生运动装自晚清时期出现,在民国时期得到发展完善,是近代运动女装的典型代表,并对中国现代运动装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为了进一步明晰民国时期女学生运动装的形制变化及其反映的审美观念,文章根据传世图像、历史资料等文献,梳理女学生运动装的发展脉络。研究认为,民国女学生运动装可分为兴起、改良、定型三个发展阶段,款式从中式操服到中西结合的倒大袖上衣搭配灯笼裤,而后逐渐西化,审美观念呈现传统之美到尚武之美、健康美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运动服装 服饰变迁 西风东渐 审美 女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革命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煤炭科技发展趋势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丽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3-145,148,共4页
文章介绍了我国煤炭科技发展现状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与装备研发取得重要进展;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和装备研发取得重大成果;大型高效燃煤机组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迅速。结合经济新常态、能源革命以及创新驱动发展... 文章介绍了我国煤炭科技发展现状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与装备研发取得重要进展;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和装备研发取得重大成果;大型高效燃煤机组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迅速。结合经济新常态、能源革命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经济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分析了我国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探讨了我国煤炭科技发展趋势,为今后我国煤炭科技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科技 能源革命 经济新常态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锦新样:清末民初马君武诗歌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全章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7-142,共6页
在清末民初诗坛,马君武是置身时代主潮的不可轻忽的新派诗人,其诗歌创作贯穿20世纪初年先后兴起的诗界革命、革命诗潮及随后形成的革命文学社团南社兴衰的全过程,"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是其主旋律,"须从旧锦翻新样... 在清末民初诗坛,马君武是置身时代主潮的不可轻忽的新派诗人,其诗歌创作贯穿20世纪初年先后兴起的诗界革命、革命诗潮及随后形成的革命文学社团南社兴衰的全过程,"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是其主旋律,"须从旧锦翻新样"是其诗学宗趣。清末民初马君武诗歌是透视近代诗歌新变脉络中从诗界革命到革命诗潮之间的历史关联的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马君武 诗界革命 革命诗潮 南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对现代中国音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效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0,40,共9页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以及绵延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族第一个民主政权。辛亥革命中产生的新思想,与辛亥革命前的各种新思潮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试图从梳理目前我国学界对辛亥革命与中国新思想、新文化的认...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以及绵延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族第一个民主政权。辛亥革命中产生的新思想,与辛亥革命前的各种新思潮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试图从梳理目前我国学界对辛亥革命与中国新思想、新文化的认知入手,探寻中国新音乐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新思想 新思潮 中国新音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时代的“抒情”——重识抗战时期黄药眠的诗歌理论批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圣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123,共8页
作为"革命型"的浪漫主义诗人、文论家,当抗战以来的诗歌创作陷入放逐情感的"口号空喊"与缺乏"生命情愫"的形式摹仿时,黄药眠通过重返中国古典诗史及其"抒情"传统,试图在历史的互动中谋求抗战... 作为"革命型"的浪漫主义诗人、文论家,当抗战以来的诗歌创作陷入放逐情感的"口号空喊"与缺乏"生命情愫"的形式摹仿时,黄药眠通过重返中国古典诗史及其"抒情"传统,试图在历史的互动中谋求抗战诗歌与中国新诗的理论出路。正是从"抒情"的基调出发,黄药眠对抗战以来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细读和理论批评,不仅在"革命"话语语境中明确提出"抒情诗论"的主张,还从诗"情"、诗"美"与诗的"形象化"三大抒情面相上进行了学理建构。黄药眠的诗歌理论批评在"革命"与"抒情"之间既坚持文艺的"内在规律性"和诗歌的"情感特质",又集中准确地阐明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还较早地确立了诗歌批评的"审美标准"及"诗歌民族形式"的发展方向,并在针砭时弊中为抗战诗歌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革命"激进的政治话语语境中,黄药眠诗歌理论批评所发出的"抒情"声响,既蕴藏学理,又富于现实感,极具诗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黄药眠 革命时代 抒情传统 诗歌理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甘肃诗歌创作的审美新趋向观察——甘肃“诗歌八骏”研究系列
6
作者 郭麦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188,共7页
甘肃当代诗歌的发展既与整个中国诗坛的变奏演进同气相应,也具有着因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历史、文学制度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审美特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以甘肃“诗歌八骏”为代表的甘肃诗人在创作整体上显现出新的审美... 甘肃当代诗歌的发展既与整个中国诗坛的变奏演进同气相应,也具有着因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历史、文学制度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审美特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以甘肃“诗歌八骏”为代表的甘肃诗人在创作整体上显现出新的审美转向,这种转向是外在条件和内部需求合力而促发的。以抒情方式的现代性演进、意象选择的地域化特色与典型化处理、呼应现实的热情与主体审美的个性化表现三个方面来发掘甘肃诗歌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审美新趋势,通过对这一新趋势的学理观察,进而进行理论的提显,以期对西部诗学理论的建设和当下诗人的诗歌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甘肃诗歌 审美新趋向 甘肃“诗歌八骏” 西部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