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删订少作与风格转向——王士禛与清初诗坛的变局 |
吴留营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明清“七律最难”论辩及其诗学内蕴 |
冯浩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充满张力的诗学观念——铁崖体与相关诗体的再考察 |
左东岭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对称与现代政治抒情诗的诗体探索 |
高健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解缙被贬河州及其河州诗创作 |
张兵
文仪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6
|
赋韵考论 |
张海鸥
张奕琳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7
|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风格与演唱特点--以声乐作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为例 |
岳李
周婷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
8
|
寒族士人之崛起与鲍照之“险俗”诗风 |
林家骊
杨健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9
|
环绕唐五代诗格中“势”论的诸问题 |
巩本栋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
10
|
回忆和氛围:汪曾祺小说文体的诗意建构 |
肖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
11
|
生命活动的艺术结晶──论庐隐作品的情感结构与其文本形式的对应关系 |
许志英
张根柱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
12
|
中国古代论诗诗的理论特质 |
张晶
刘洁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3
|
诗之“体”初探 |
王玫
施年花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4
|
“效体”诗原论 |
叶汝骏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15
|
《二十四诗品》与庄子哲学 |
闫月珍
李鑫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6
|
余光中的诗体美学 |
吕进
刘静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
17
|
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对中国美学和诗学的重要建树 |
王凯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18
|
新诗诗形建设的历史透析及现实反思 |
王珂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
19
|
宋太宗与文学 |
赵润金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20
|
盛唐集贤学士之文学地位与影响 |
胡旭
李芸华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