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嘉道时期的诗学思潮转向
- 1
-
-
作者
钱佳楠
郭院林
-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71,共12页
-
文摘
清朝嘉道之际的社会处在所谓盛世滑向衰世的过渡阶段,学风、士风的变化深刻影响了诗学思潮与诗歌创作。细致入微的学术训练、程朱理学下的世界观、身份认同下社会参与意识的高涨,使理性主义的思想笼罩在嘉道诗坛上空,诗歌的价值取向也回归正统。在继续强调诗歌独创性和个性化的前提下,诗歌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得到体认,个人化与纪实性成为该阶段的诗歌特征。诗学思潮则趋向敛华就实,情志并重。诗论家集中总结了清中叶以后的诗学经验,丰富了“学人之诗”的理论内涵。“以人论诗”将诗人的品行节操作为评判标准,崇“真”尚“志”,强调诗与人一。这些诗学观念既是嘉道诗坛对清前中叶诗歌的继承与反思,也是晚清志士之诗的先声。
-
关键词
嘉道时期
诗学思潮
学人之诗
志士之诗
-
Keywords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Jiaqing and daoguang
poetics trend of thought
poetry of scholars
poetry of person of ideals and integrity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姚燮的诗学渊源与浙东“四明诗派”之建构
- 2
-
-
作者
李晨
马亚中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5,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清诗纪事续编》[项目编号:A51010031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梳理姚燮早年在宁波枕湖吟社的诗歌活动及相关记载,不难发现姚燮、厉志、叶元阶三人在诗学方向上是保持一致的,且受到吴德旋的影响。因而,探究姚燮的诗学渊源问题,不妨首先联系厉志的《白华山人诗说》,其次进一步追溯到吴德旋乃至吴德旋的师法对象--宋大樽和姚鼐,再旁参其他枕湖吟社成员的诗话著述,即陈仅的《竹林答问》,由此可揭示出道光年间四明诗学的生成语境,其中根底落在"学古"二字。四明诗学的同质化特征,构成了"四明诗派"确立的一项关键性乃至根本性要素,又因四明诗学与格调诗学的源流关系,"四明诗派"在清诗史中的位置也较为清晰。
-
关键词
姚燮
宁波诗歌
道光诗坛
格调诗学
-
Keywords
Yao Xie
poetry of Ningbo
the poetic circle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guang
style poeticss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