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太宗与齐梁诗风之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杜晓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7,共22页
学界在评价唐初贞观诗坛创作成就时,往往对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融合南北文风的观点赞不绝口,但是我们在对南北朝文学创作成就进行分析后,发现北朝并没有产生能够与南方分庭抗礼的文学成就,魏徵之论乃出于崇重北朝文化之目的...
学界在评价唐初贞观诗坛创作成就时,往往对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融合南北文风的观点赞不绝口,但是我们在对南北朝文学创作成就进行分析后,发现北朝并没有产生能够与南方分庭抗礼的文学成就,魏徵之论乃出于崇重北朝文化之目的,与史实并不相符。在此历史条件下,唐太宗要想进行诗歌创作,客观上就只能多从齐梁诗歌或受齐梁诗风影响的齐周、陈隋诗歌中汲取艺术养料了。另一方面,唐太宗主观上也对齐梁以来的南方文化艺术颇为推崇,他不仅重用江左文人,而且能以较公正、平和的态度对待齐梁诗风,创作中更是多有学南之举。唐太宗对齐梁诗风的这种态度及其艺术实践,为唐初诗人如何合理地改造齐梁诗、形成唐诗新品格,进行了一次很有价值的艺术尝试,具有深远的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贞观诗坛
齐梁诗风
《隋书·文学传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
被引量:
5
2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又注重声律,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他的声律标准,一是雅调,讲声调之雅特别是格调之雅,声律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又注重声律,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他的声律标准,一是雅调,讲声调之雅特别是格调之雅,声律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二是兼容并包,既闲新声即熟悉近体诗律,复晓古体即通晓齐梁体之前的古代声律;三是词与调合,即声律要与高雅格调相合,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根据其他具体情况处理声律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高度评价不合声律的刘虚诗声律宛态,无出其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璠
《河岳英灵集》
声律
齐梁
近体诗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梁人对汉乐府古诗的再发现、拟仿及其诗史价值
被引量:
3
3
作者
仲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92,共8页
作为汉乐府古诗的接受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齐梁人对汉乐府古诗的再发现和拟仿与其所处的诗史、批评史坐标以及对自身体制、风格的体认与反思互为表里,复杂交织,并提炼出了从风格性词汇、成句、套语到比兴手法、抒情艺术在内的一系...
作为汉乐府古诗的接受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齐梁人对汉乐府古诗的再发现和拟仿与其所处的诗史、批评史坐标以及对自身体制、风格的体认与反思互为表里,复杂交织,并提炼出了从风格性词汇、成句、套语到比兴手法、抒情艺术在内的一系列技巧和手法,从而达到了对汉乐府古诗体制、风格的某种高仿真式再现,同时也透出尚巧变之风。对于风诗传统的重视以及吴声西曲的风靡与熏染,使得齐梁人在彰显古诗风谣特质的同时也重新激活了以《江南》《有所思》为代表的汉乐府民歌抒情一体。同时,又与对吟咏情性的追求以及自身的题材、风格趣味相结合,造就了众多以相思别离为题旨的拟古、古意、送别之篇。这些类型化、风格化的"古诗"新范式,既是唐人学习齐梁诗的重要对象,也是上溯汉魏古诗艺术体制和抒情传统最重要的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古诗
拟古
齐梁诗
体制
风格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梁声律论几个问题新探
被引量:
2
4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6-74,共9页
齐梁时期存在八病之说,并且与沈约有关系,《文镜秘府论》的声病材料是可靠的。《文镜秘府论》所引沈约"八体"可以看作是八病。八病说的最早探索者是沈约,沈约早在二十岁其创作就追求声律和谐,回避声病。沈约声病说有着丰富的...
齐梁时期存在八病之说,并且与沈约有关系,《文镜秘府论》的声病材料是可靠的。《文镜秘府论》所引沈约"八体"可以看作是八病。八病说的最早探索者是沈约,沈约早在二十岁其创作就追求声律和谐,回避声病。沈约声病说有着丰富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齐梁声律论
八病
沈约
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前诗歌“且(复)”反义句考述
5
作者
杨化坤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且复反义句"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句式,其萌蘖于《诗经》,正式形成于刘宋,大量出现则在齐梁时期。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且""复"等连词连接前后语义相反的一对动词或形容词,有单句,也有对句,内容以写景为主。其...
"且复反义句"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句式,其萌蘖于《诗经》,正式形成于刘宋,大量出现则在齐梁时期。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且""复"等连词连接前后语义相反的一对动词或形容词,有单句,也有对句,内容以写景为主。其形成过程历时弥久,参与诗人众多。且复反义句不仅反映了其自身文学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轨迹及创作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句式结构
诗歌表达方式
《诗经》
齐梁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太宗与齐梁诗风之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杜晓勤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7,共2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唐诗体格律问题研究"(13YJA751010)
文摘
学界在评价唐初贞观诗坛创作成就时,往往对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融合南北文风的观点赞不绝口,但是我们在对南北朝文学创作成就进行分析后,发现北朝并没有产生能够与南方分庭抗礼的文学成就,魏徵之论乃出于崇重北朝文化之目的,与史实并不相符。在此历史条件下,唐太宗要想进行诗歌创作,客观上就只能多从齐梁诗歌或受齐梁诗风影响的齐周、陈隋诗歌中汲取艺术养料了。另一方面,唐太宗主观上也对齐梁以来的南方文化艺术颇为推崇,他不仅重用江左文人,而且能以较公正、平和的态度对待齐梁诗风,创作中更是多有学南之举。唐太宗对齐梁诗风的这种态度及其艺术实践,为唐初诗人如何合理地改造齐梁诗、形成唐诗新品格,进行了一次很有价值的艺术尝试,具有深远的诗史意义。
关键词
唐太宗
贞观诗坛
齐梁诗风
《隋书·文学传序》
Keywords
Emperor Tai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poem
field in Zhen’guan period
the poem style of qi and liang dynasties
the
Literary Biographer
of
Sui Book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
被引量:
5
2
作者
卢盛江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文摘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又注重声律,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他的声律标准,一是雅调,讲声调之雅特别是格调之雅,声律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二是兼容并包,既闲新声即熟悉近体诗律,复晓古体即通晓齐梁体之前的古代声律;三是词与调合,即声律要与高雅格调相合,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根据其他具体情况处理声律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高度评价不合声律的刘虚诗声律宛态,无出其右。
关键词
殷璠
《河岳英灵集》
声律
齐梁
近体诗律
Keywords
Yin Fan
Heyueyinglingji
rhythm rules
qi
and
liang
Dynasty
rhythm rules
of
modern
style
poetr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梁人对汉乐府古诗的再发现、拟仿及其诗史价值
被引量:
3
3
作者
仲瑶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92,共8页
文摘
作为汉乐府古诗的接受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齐梁人对汉乐府古诗的再发现和拟仿与其所处的诗史、批评史坐标以及对自身体制、风格的体认与反思互为表里,复杂交织,并提炼出了从风格性词汇、成句、套语到比兴手法、抒情艺术在内的一系列技巧和手法,从而达到了对汉乐府古诗体制、风格的某种高仿真式再现,同时也透出尚巧变之风。对于风诗传统的重视以及吴声西曲的风靡与熏染,使得齐梁人在彰显古诗风谣特质的同时也重新激活了以《江南》《有所思》为代表的汉乐府民歌抒情一体。同时,又与对吟咏情性的追求以及自身的题材、风格趣味相结合,造就了众多以相思别离为题旨的拟古、古意、送别之篇。这些类型化、风格化的"古诗"新范式,既是唐人学习齐梁诗的重要对象,也是上溯汉魏古诗艺术体制和抒情传统最重要的中介。
关键词
汉乐府古诗
拟古
齐梁诗
体制
风格
建构
Keywords
Music Bureau poetry
and
the
Han-Dynasty ancient poetry
archaism
the
qi
-
liang
poetry
system
styl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梁声律论几个问题新探
被引量:
2
4
作者
卢盛江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6-74,共9页
文摘
齐梁时期存在八病之说,并且与沈约有关系,《文镜秘府论》的声病材料是可靠的。《文镜秘府论》所引沈约"八体"可以看作是八病。八病说的最早探索者是沈约,沈约早在二十岁其创作就追求声律和谐,回避声病。沈约声病说有着丰富的思想。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齐梁声律论
八病
沈约
八体
Keywords
Wen Jing Mi Fu Lun
rule
of
rhythm in
the
qi
and
liang
dynasties
eight sicknesses
Shen Yue
eight
style
s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前诗歌“且(复)”反义句考述
5
作者
杨化坤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21-125,共5页
文摘
"且复反义句"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句式,其萌蘖于《诗经》,正式形成于刘宋,大量出现则在齐梁时期。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且""复"等连词连接前后语义相反的一对动词或形容词,有单句,也有对句,内容以写景为主。其形成过程历时弥久,参与诗人众多。且复反义句不仅反映了其自身文学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轨迹及创作风气。
关键词
诗歌句式结构
诗歌表达方式
《诗经》
齐梁诗歌
Keywords
syntax in
poem
s
expressions
of
poem
s
Book
of
Songs
poem
s in
qi
and
liang
dynasties
分类号
H15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太宗与齐梁诗风之关系
杜晓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齐梁人对汉乐府古诗的再发现、拟仿及其诗史价值
仲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齐梁声律论几个问题新探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唐前诗歌“且(复)”反义句考述
杨化坤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