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砟轨道铁路简支+刚构布置梁桥抗震设计
1
作者 刘尊稳 李欣婧 +3 位作者 陈兴冲 韩国庆 韩峰 李媛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9,共7页
研究目的:我国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较多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刚构布置梁桥,针对该类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分别建立传统计算模型、考虑轨道系统约束和同时考虑钢轨约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共三种模型,同时针对不同沟谷区域调整... 研究目的:我国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较多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刚构布置梁桥,针对该类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分别建立传统计算模型、考虑轨道系统约束和同时考虑钢轨约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共三种模型,同时针对不同沟谷区域调整刚构桥联数和墩高,运用反应谱法研究各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论:(1)轨道系统及两端钢轨的约束作用均减小了引桥桥墩的地震响应,但主桥上轨道系统的存在会增大刚构边墩的墩底弯矩,钢轨的约束作用影响则较小;(2)在线桥一体化模型中,随着刚构桥联数的增加,刚构墩的耗能能力会加强,但随着墩高增加,主要耗能构件会转为刚构边墩;(3)轨道系统的存在能抑制全桥的墩顶位移,但随着刚构桥联数的增加,抑制作用会减弱;(4)主跨刚构为一联、三联时,轨道应力分别呈“V”“U”字形分布,应力峰值位于刚构边墩梁缝处,建议在该处进行特殊设计以应对应力集中;(5)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部地区高铁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 双块式无砟轨道 简支+刚构布置梁桥 线桥一体化模型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随机模糊性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与收益分配
2
作者 韩凤舞 赵云龙 +3 位作者 曾剑峰 林俊杰 高冲 高建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1,共9页
为提升单个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的运行灵活性及经济性,针对多类异构RIES合作能量交易的协同运行和收益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可再生能源随机模糊性的优化模型。为缓解能量传输压力,在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MRIES)框架内引入了能量网... 为提升单个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的运行灵活性及经济性,针对多类异构RIES合作能量交易的协同运行和收益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可再生能源随机模糊性的优化模型。为缓解能量传输压力,在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MRIES)框架内引入了能量网络运营商(ENO)专门负责区域间的能量交易。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随机模糊双重不确定性进行了随机模糊建模来降低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针对MRIES的协同优化问题,在求解最优策略时采用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提升算法的收敛性能。构建了基于改进Solidarity值的收益分配模型,考虑了不具备能量贡献能力的ENO的收益以及各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能力和碳排放量,促进了联盟的低碳、长期稳定运行。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构建的MRIES合作模型能够实现各RIES经济、灵活、低碳运行,并验证了所提的随机模糊建模、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以及基于改进Solidarity值的收益分配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随机模糊建模 点对点合作能量交易 改进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改进Solidarity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的能源运营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联盟混合博弈优化调度
3
作者 刘英培 信明垚 +1 位作者 秦浩然 单泓元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2,49,共9页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时应充分考虑碳价波动的影响。为此,构建以能源运营商为主体、RIES联盟为从体的混合博弈架构。主体以最大化自身效益为目标制定购售电价策略,从体以供能成本...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时应充分考虑碳价波动的影响。为此,构建以能源运营商为主体、RIES联盟为从体的混合博弈架构。主体以最大化自身效益为目标制定购售电价策略,从体以供能成本和碳交易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进行热能交互,建立RIES联盟合作博弈模型。碳交易成本计及碳排放权价格的不确定性,利用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及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预测调度日的碳价,结合条件风险价值,通过设定不同的风险偏好系数及置信度对碳交易价格波动风险进行量化。基于纳什谈判模型将合作博弈问题拆分成2个子问题,在降低联盟总成本的同时,合理分配RIES联盟的合作收益。通过仿真算例结合遗传算法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有效平衡系统的经济性和低碳性,降低碳排放权价格波动风险对调度决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碳排放权交易风险 混合博弈 纳什谈判 条件风险价值 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CPTPP国家出口增长特征与动力分析研究
4
作者 詹春怡 崔卫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74,共12页
CPTPP协议及其推进进程对中国与CPTPP国家贸易往来具有深远影响,厘清中国与CPTPP国家在不同时期出口增长特征及动因对加强形势研判、拓展贸易合作及促进后续谈判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中国与CPTPP国家2010—2022年货物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 CPTPP协议及其推进进程对中国与CPTPP国家贸易往来具有深远影响,厘清中国与CPTPP国家在不同时期出口增长特征及动因对加强形势研判、拓展贸易合作及促进后续谈判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中国与CPTPP国家2010—2022年货物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从整体、市场、产品三个维度分别分析了中国对CPTPP国家出口贸易额动态增长的驱动因素,并讨论了CPTPP协议生效对此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CPTPP国家出口增长高度依赖进口需求效应尤其是进口需求规模的扩张,出口竞争力对增长的赋能空间则更多地源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新时期深入协调中国与CPTPP国家贸易发展中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培育基于国内大市场的动态竞争优势及提高抗外部冲击能力等问题亟待关注。进一步提出应稳步推进加入CPTPP,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握自贸协定区域内利好;同时以开放促改革,提升内在发展质量推动中国对CPTPP国家出口增长机制由需求外驱式增长转向竞争力内驱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PP 区域经济一体化 出口竞争力 CMS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网可行域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
5
作者 钱科军 李洁 +4 位作者 李亚飞 朱丹 李圆琪 张苏涵 陆帅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1,共8页
文中研究了基于热网可行域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heatandelectricsystem,IHES)经济调度问题,以实现经济调度问题的快速、精确计算。首先,建立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模型描述了多能流的分布,包括基于改进直流模型的电力系统... 文中研究了基于热网可行域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heatandelectricsystem,IHES)经济调度问题,以实现经济调度问题的快速、精确计算。首先,建立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模型描述了多能流的分布,包括基于改进直流模型的电力系统模型、基于偏微分方程的供热系统(district heatingsystem,DHS)动态模型和基于可行域的耦合设备模型。接着,通过一种全解析方法将偏微分形式的热网模型转化为显式的代数方程组,并通过网络等值推导热网可行域模型,在维持精度的同时实现热网动态模型的降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安全约束,结合热网可行域模型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模型,以此实现运行成本的最小化。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对比,验证了基于全解析法的热网可行域模型在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问题中的效率、精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偏微分方程 经济调度 动态模型 全解析法 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站区节点-场所属性评估与优化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6
作者 郭雪飞 于晨 +1 位作者 杨森 李思成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在区域发展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背景下,站城关系面临转型重塑。评估铁路客站及其毗邻地区交通和城市属性的发展情况,对于推动站城融合发展具有诸多助益。到目前为止,我国铁路站区针对此方面的系统性定量研究仍略显不足。结合我国铁路... 在区域发展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背景下,站城关系面临转型重塑。评估铁路客站及其毗邻地区交通和城市属性的发展情况,对于推动站城融合发展具有诸多助益。到目前为止,我国铁路站区针对此方面的系统性定量研究仍略显不足。结合我国铁路站区发展的特殊性,基于贝托里尼的节点-场所模型重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45个铁路站区进行属性评估与优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长三角铁路站区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普遍节点属性较强,未能实现节点与场所属性的均衡发展。作为既有铁路站区的指标评估工具,本研究有助于修正影响铁路站区发展的不利因素,实现站区节点与场所的动态平衡发展,为我国更新以及新建站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与规划 站城融合 铁路站区 节点-场所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高品质现代农机化生产模式效益评价
7
作者 陈龙 张振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202,共6页
针对桂林地区机械化生产体系不完善、生产模式复杂多样、缺乏系统评价等问题,以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基于适度规模-生产高效-生态友好3个角度构建“农田+农机+农艺+效益”四融合的桂林地区机械化生产系统和模式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 针对桂林地区机械化生产体系不完善、生产模式复杂多样、缺乏系统评价等问题,以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基于适度规模-生产高效-生态友好3个角度构建“农田+农机+农艺+效益”四融合的桂林地区机械化生产系统和模式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该模式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地区现代机械化生产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桂林地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由此可为桂林地区经营主体机械化生产模式选择和改进提供理论基础,对于促进桂林地区现代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生产模式 效益评价 多指标融合 桂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输电系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8
作者 张爱军 刘石川 +3 位作者 慕腾 刘会强 陈洪亮 李汉霆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提出一种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输电系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进行典型日运行模拟,获得评价所需基础数据;之后,从经济性、技术性、灵活性、安全稳定性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方案在单目标下的优属度值... 提出一种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输电系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进行典型日运行模拟,获得评价所需基础数据;之后,从经济性、技术性、灵活性、安全稳定性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方案在单目标下的优属度值,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使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输电系统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估。最后,用算例系统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富集地区 输电系统规划 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单目标优属度值 模糊层次分析法 主客观结合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9
作者 栾俊红 古力哪尔·麦买提 《绿色科技》 2025年第7期263-271,共9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消费与该地区经济增长紧密相连。选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20年的可再生能源数据,使用异方差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消费与该地区经济增长紧密相连。选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20年的可再生能源数据,使用异方差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增长对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具有积极影响,即经济增长能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基于此,从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开发能源互联网、加大储能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如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开发能源互联网、加大储能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VAR模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和TOPSIS模型的区域综合交通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柳鹏 翁艳君 雷智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53,69,共8页
综合交通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准确评估区域的综合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构建了包含4项二级指标与30项三级指标的3层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降低主观性影响,基于云模型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TO... 综合交通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准确评估区域的综合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构建了包含4项二级指标与30项三级指标的3层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降低主观性影响,基于云模型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TOPSIS评价模型计算评价对象各指标与最优指标之间的距离,得出各评价对象综合交通发展水平的优劣排序。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案例,通过该模型对其综合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中,江苏省综合交通发展水平较高排名第1位;上海市评分略高于浙江省排名第2位;浙江省评分较低排名第3位;安徽省排名最低。长三角应根据各指标计算结果及得分情况,结合各省市自身实际补齐交通短板,实现高质量交通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综合交通 云模型 TOPSIS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配置、区域一体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旭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共6页
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模型,分析数据要素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区域一体化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据要素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模型,分析数据要素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区域一体化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据要素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2)数据要素配置能够显著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数据要素配置能够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4)随着区域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数据要素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渐趋增强。(5)数据要素配置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基于此,提出优化数据要素配置体系、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布局、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方针的建议,以期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配置 区域一体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检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春燕 南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3,共6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内在机理,以是否建立省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和三重差分方法识别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显著...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内在机理,以是否建立省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和三重差分方法识别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水平提高,包括对区域创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有显著正向效应,并且这一结论经过PSM-DID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数字政府建设对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效应有显著的时间动态性和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政策效应大小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及对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对制度环境较好或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其他地区的政策效应更佳;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在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优化法治化环境两个方面,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最重要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区域创新 一体化政务服务 双重差分模型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速铁路网列车开行方案调整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怀宾 聂磊 +2 位作者 付慧伶 高宁 李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0-1550,共11页
为适应区域一体化战略提出的效率、通达、均衡等交通发展目标,研究了高铁列车开行方案调整优化方法.根据区域内不同类别旅客需求特征,调整既有列车停站方案与增开列车,以最小化开行方案调整幅度、总停站次数、客流起讫点(origin-destina... 为适应区域一体化战略提出的效率、通达、均衡等交通发展目标,研究了高铁列车开行方案调整优化方法.根据区域内不同类别旅客需求特征,调整既有列车停站方案与增开列车,以最小化开行方案调整幅度、总停站次数、客流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OD)直达服务频率变化为优化目标,考虑列车服务、列车层次、列车调整3类约束,建立了整数规划模型.将模型线性化,使用C#语言调用CPLEX求解.长三角区域案例的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使列车层次结构分明,功能上形成分工与配合;高层级OD的快车服务频率及通勤OD的服务频率有所提升,兑现运行图后列车平均旅速提高;区域内OD直达率提高6.5%;低层级OD的服务频次和时段分布有所改善.合理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区域高铁网服务旅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开行方案 服务水平 整数规划模型 区域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冷、热、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 被引量:4
14
作者 易纯 肖辉 +3 位作者 吴公平 曾林俊 施星宇 颜勤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1,共7页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含有风电、光伏等多种能源、冷热电负荷和蓄电池,具有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优势。首先,考虑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构建多面体不确定集的鲁棒优化模型并对不确定性进行处理;然...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含有风电、光伏等多种能源、冷热电负荷和蓄电池,具有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优势。首先,考虑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构建多面体不确定集的鲁棒优化模型并对不确定性进行处理;然后,建立碳排放量最少和运行成本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引入碳排放惩罚因子,将多目标转换为单目标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际RIES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兼顾系统的环保性和经济性,能够更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实现系统的经济优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鲁棒模型 优化运行 分时电价 多目标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稀缺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中桂 康哲 +1 位作者 李巍 黄明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55-3465,共11页
基于黄河流域水稀缺特点及其成因,提出了综合考虑水量、水质和生态需水因素的流域水稀缺风险(WSR)评估框架,以此评估了2017年黄河流域90个地级市42个部门的直接水稀缺风险损失(DWSR),并通过构建城市尺度环境拓展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 基于黄河流域水稀缺特点及其成因,提出了综合考虑水量、水质和生态需水因素的流域水稀缺风险(WSR)评估框架,以此评估了2017年黄河流域90个地级市42个部门的直接水稀缺风险损失(DWSR),并通过构建城市尺度环境拓展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评估了城市间贸易驱动的间接水稀缺风险损失(IWSR).结果表明:流域DWSR和IWSR分别约为28941.49亿元和34464.08亿元,贸易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大于直接经济损失;各城市DWSR和IWSR整体上呈现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但高风险城市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重合性,主要集中在流域中下游的山东、河南两省,如潍坊、淄博、郑州等;IWSR转移主要由各省内的城市间贸易产生,省际间的风险转移没有形成明显的热点区域;农林牧渔业、化学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部门的DWSR较高,同时也是主要的IWSR出口部门.建议结合识别出的重点城市、关键部门等全面加强WSR管理,协同推进黄河流域节水控水、水质改善和生态用水保障,促进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稀缺风险 转移路径 综合评估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CO-2遥感数据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气XCO_(2)空间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杨 徐永明 +3 位作者 卢响军 莫亚萍 吉蒙 祝善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二氧化碳(CO_(2))是导致全球变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掌握准确的CO_(2)空间分布信息可以有效评估碳减排成效,对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相比站点观测,碳卫星能够获取大尺度的CO_(2)分布信息,但是由于其幅宽较窄以及云覆盖... 二氧化碳(CO_(2))是导致全球变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掌握准确的CO_(2)空间分布信息可以有效评估碳减排成效,对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相比站点观测,碳卫星能够获取大尺度的CO_(2)分布信息,但是由于其幅宽较窄以及云覆盖的影响,大气CO_(2)卫星遥感数据存在大量缺值区域,不能获得空间连续的大气CO_(2)分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研究区,基于2019年OCO-2卫星大气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XCO_(2))数据,结合气温、地形、植被、大气NO_(2)浓度等相关变量,综合对比了多元线性回归(MLR)、地理加权回归(GWR)、支持向量机(SVR)、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和极端随机树(ERT)等方法在生成大气XCO_(2)空间连续数据中的表现。交叉验证结果表明,RF、XGBoost和ERT这3种集成学习模型精度明显优于SVR、GWR和MLR模型,其中ERT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为0.748,平均绝对误差σ_(MAE)为0.489×10^(-6)。基于ERT模型生成了新疆2019年逐月大气XCO_(2)空间连续数据,该地区大气XCO_(2)空间差异和季节变化都很明显。在空间分布格局上总体呈现与地形“三山夹两盆”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裸地XCO_(2)年均值最高,林地和草原的XCO_(2)年均值最低;季节变化特征与植被生长周期相似,春冬季浓度较高,夏秋季浓度较低,最高值出现在4月,最低值出现在8月,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大气XCO_(2)季节变化与全区域类似,其中草原和林地的季节差异最大,裸地季节差异最小。该研究为基于碳卫星遥感数据生成时空连续的大尺度XCO_(2)数据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O-2 XCO_(2) 卫星遥感 集成学习模型 空间化 时空分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功率放大器MMIC的近结区热阻解析模型
17
作者 郜佳佳 游恒果 +1 位作者 李静强 舒国富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0-387,共8页
GaN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的热积累问题是制约其进一步高度集成和大功率化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针对该散热问题,提出了GaN功率放大器MMIC的近结区热阻解析模型。在简单多层叠加的热阻解析模型的基础上,细化至芯片的近结区域,... GaN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的热积累问题是制约其进一步高度集成和大功率化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针对该散热问题,提出了GaN功率放大器MMIC的近结区热阻解析模型。在简单多层叠加的热阻解析模型的基础上,细化至芯片的近结区域,引入了位置矫正因子矩阵和耦合系数矩阵,并通过加栅窗的方式建立了芯片近结区的热阻解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GaN功率放大器MMIC的特点以及衬底的晶格热效应,可以更准确地表征芯片结温。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6种GaN功率放大器MMIC在不同工作条件下进行了热测试,对比仿真和测试结果发现,解析模型的结温预测误差在10%以内,说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表征GaN功率放大器MMIC的热特性,进而用于优化和指导电路拓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功率放大器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 近结区 热阻解析模型 红外热成像 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时序演进及优化对策
18
作者 刘馨予 王佳楠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0期135-142,共8页
农旅融合是传承农村本土文化、拓宽农村经济渠道的有效途径。现如今农旅融合已为农村地方经济增效及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基于海南农旅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本研究选取2017—2021年农旅产业相关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耦合协调度... 农旅融合是传承农村本土文化、拓宽农村经济渠道的有效途径。现如今农旅融合已为农村地方经济增效及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基于海南农旅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本研究选取2017—2021年农旅产业相关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模型对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整体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及时序演进进行等级划分,并提出优化对策。结果显示,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分别从2017年的0.187和0.186上升至2021年的0.848和0.85,其间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于新冠疫情期间出现明显波动,但两大产业综合评价值呈现出协同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由2017年的轻度失调逐步于2021年转变为优质协调,且两大系统要素与整体发展水平维持高关联状态。在农业与旅游业高度关联并呈现较高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海南省应积极利用本地特有发展政策推进“以旅促农”、创新“以农助旅”业态,增强两大产业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区域经济发展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灰色关联模型 时序演进 相对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交通一体化建设对创新绩效的空间效应研究
19
作者 王海英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23,共12页
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二进制空间权重矩阵和反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分布规律进行了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选取2011—2022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交通一体化建设对沿江... 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二进制空间权重矩阵和反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分布规律进行了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选取2011—2022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交通一体化建设对沿江城市创新绩效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空间格局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表现出“同质集聚、异质分离”的特征。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验证发现交通条件改善主要通过要素流动和极化效应等机理显著提高中心城市的创新绩效,但是在一些地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创新差距会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交通一体化 区域创新绩效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农业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
20
作者 杨振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0-58,共9页
闽台农业合作、教育交流已成为近年来闽台融合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为了探赜新形势下闽台农业高职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在系统总结闽台教育交流合作路径现状基础上,提出并遵循了闽台教育融合发展新路“人才培养提质需求”“教育资源汇聚融合... 闽台农业合作、教育交流已成为近年来闽台融合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为了探赜新形势下闽台农业高职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在系统总结闽台教育交流合作路径现状基础上,提出并遵循了闽台教育融合发展新路“人才培养提质需求”“教育资源汇聚融合”“多元协同体系建设”“职教深度融合发展”“闽台产学研创贯通”“铸中华民族共同体”六个方面的价值意蕴与发展内涵,映射并实践了“闽台新质生产力提质促融”“闽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闽台融合市域产教联合体”“闽台校企融合混合制办学”“行业标准闽台共研共融通”“耕读红色文化续民族文脉”教育融合发展“六新路径”,推动闽台农业高职教育融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 农业 高职 融合发展 教育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