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卓越工程师跨界融合培养的问题、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守坤 莫琦 黄雪梅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国家战略发展加大了对跨界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需求与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内在地要求卓越工程师具备工程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而当前的跨界培养存在高校多学科培养计划落地有限、企业培养积极性有待提高和校... 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国家战略发展加大了对跨界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需求与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内在地要求卓越工程师具备工程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而当前的跨界培养存在高校多学科培养计划落地有限、企业培养积极性有待提高和校企融合松散等问题。为此,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内部学科之间、高校与产业界之间的跨界融合。高校内部需要利用多学科优势制订跨学科培养方案、构建跨学科课程及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校内导师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高校与产业之间需要加强融合,对接产业需求设置培养计划,设立产业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优选企业导师,发挥企业导师的实习指导作用。为保障上述具体路径的落实,需要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变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规范导师选拔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跨界融合培养 素质能力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思政育人模式与方法探索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浩 胡怀谷 +2 位作者 吴深 文笑雨 陈璐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5,共6页
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等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加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十分必要。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础上,... 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等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加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十分必要。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础上,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的模式。提出了在联合培养基地培植典型思政育人元素的方法,将政治素养、“揭榜挂帅”探索精神、优秀文化、工匠精神、工程伦理、学术诚信等融入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所作探索可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的思政育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产教融合 培养基地 思政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的工程图学教学体系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长虹 马筱聪 +2 位作者 李大龙 董志奎 姜桂荣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CDIO是当前国际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实现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措施,两者都以培养国际化工程师为目标。介绍了当前图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施CDIO教学改... CDIO是当前国际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实现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措施,两者都以培养国际化工程师为目标。介绍了当前图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施CDIO教学改革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探讨如何构建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的工程图学教学体系,保证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实验证明,该教学模式对于启发与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和创造性有效,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与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CDIO 教学改革 工程图学 立体动态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训练中心平台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的作用探析 被引量:265
4
作者 李蓓 姚庆 管图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7-170,共4页
面对高校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遇到的2个难题:一是大多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达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的难度较大;二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受到种种条件制约,导致校企合作较多地流于形式,被动应... 面对高校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遇到的2个难题:一是大多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达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的难度较大;二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受到种种条件制约,导致校企合作较多地流于形式,被动应付,效果不佳,阐述了工程训练(实训)中心在推进实践教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转变思路和角色,深入挖掘了学校自身的潜力,承担起企业化实践教育基地的任务,为解决校企合作难题、顺利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补充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 工程训练中心 实践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1
5
作者 楼建明 鲍淑娣 +1 位作者 傅越千 刘良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1,278,共6页
"卓越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宁波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3I"特质工程师后备人才,始终把"重实践、强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以工... "卓越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宁波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3I"特质工程师后备人才,始终把"重实践、强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以工程专业认证为引领,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开发典型工程项目,深化校企合作教育,探索了一条培养应用开发型人才的新路子。四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举措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为进一步推进"卓越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实践教学 工程实验环境 校企合作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师资体系建设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平 符杨 +1 位作者 杨宁 张志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7-230,共4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的一项重点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卓越计划的实施对于各试点高校和试点专业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的一项重点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卓越计划的实施对于各试点高校和试点专业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卓越计划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十分重视卓越试点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现从选拔、培养、保障和评价四个方面分析卓越计划师资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 国际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培养的“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亚飞 李学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8-180,196,共4页
工程实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在"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中,探索采用分方向、分层次和分目标的培养模式,解决工程教育中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及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分方向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 工程实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在"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中,探索采用分方向、分层次和分目标的培养模式,解决工程教育中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及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分方向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分层次解决了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问题,分目标解决了学生未来出口的问题。这种个性化培养模式促使工程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力推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程实践教学 通信工程 个性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制定的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戴玉华 顾凯 +1 位作者 黄建平 杨明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161,173,共4页
企业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是参与专业的难点和重点。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制定为例,从明确企业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模块化设计... 企业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是参与专业的难点和重点。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制定为例,从明确企业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模块化设计培养计划以及如何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参与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我校高分子专业制备方向的企业学习阶段在遵循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学习规律下,1年的企业学习主要分为岗前培训模块、企业岗位跟班实习模块、理论深化与拓展模块、企业岗位再实习模块及毕业设计模块,并得到相关企业的认可与支持。表明模块化设计有助于制定具体详细、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企业培养方案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工艺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建军 王姝娅 +4 位作者 杜涛 王刚 张国俊 李威 李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165,共4页
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又一次高速发展之际,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导向,探索并实践了集成电路工艺实验教学。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贯穿整个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完成从设计到实验制作再到测... 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又一次高速发展之际,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导向,探索并实践了集成电路工艺实验教学。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贯穿整个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完成从设计到实验制作再到测试验证整个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工艺 实验教学 卓越工程师计划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俊彦 王晓敏 +3 位作者 邢浩 季峰民 张琳 王彩印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89-93,98,共6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实施"卓越计划"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而且要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提出的思考将对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同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构建和实施 被引量:14
11
作者 景新幸 高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6,共3页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用标准和内涵要求,以"培养卓越的应用型工程师"为建设目标,针对校内培养、企业学习、课外科技活动、师资队伍建设等实践教学改革环节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应用型工程师 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化融合视角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飞 陈炜 黄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136,151,共7页
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规格定位的影响,研究了信息产业特性,分析得出了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内涵的五大要素。从构筑学科交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融合信息要素的工... 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规格定位的影响,研究了信息产业特性,分析得出了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内涵的五大要素。从构筑学科交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融合信息要素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实施系统的工程训练与多模式创新训练,以及海外研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过程等层面论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视角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这些实践层面的思考与推进,对深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体系 卓越工程师 高等工程教育 两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创新——以东北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邸馗 籍亚玲 +1 位作者 于瑞云 姜永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加快了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高等工程教育应以此为突破口,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大工程"观,构建"做中学&qu...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加快了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高等工程教育应以此为突破口,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大工程"观,构建"做中学"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以工程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创建工程实践环境,建立工程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适应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高等工程教育模式 大工程观 CDIO工程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卓越人才”培养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长吾 兰海龙 任艳丽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106,共5页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自实施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联合等领域取得很大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卓越"理念、卓越计划的目的和对象等问题还存在一定的模糊界域。教...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自实施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联合等领域取得很大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卓越"理念、卓越计划的目的和对象等问题还存在一定的模糊界域。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协同创新计划")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在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之间进行深度合作。这一计划与绿色管理理念内涵要求相契合。作为大学制度文化的一种,"绿色管理理念"以管理控制论为理念基础,要求克服"源头污染"、"干流污染"、"支流污染",并通过纠偏反馈规划下一周期计划,可以逐一解决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管理理念 卓越人才培养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 被引量:43
15
作者 乔小六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4,共6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项目。工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顺应该计划要求,通过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重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模式,并采用多维动态的评估模式使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程本科高校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从军 王毅 刘琳琳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76-80,85,共6页
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学生累计一年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将直接决定这项教育改革的成败。本文通过对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实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睅越工程... 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学生累计一年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将直接决定这项教育改革的成败。本文通过对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实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睅越工程师培养中建立企业教学实践体系的关键问题、改革实践培养模式的思路及提高企业教学实践效果的措施,对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工程 卓越工程师计划 工程实践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算法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亮 车喜龙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51,共7页
本文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将计算机科学的内在特征概括为"算法工程",提出了"培养算法工程师"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调整、专业实践体系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四个方... 本文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将计算机科学的内在特征概括为"算法工程",提出了"培养算法工程师"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调整、专业实践体系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四个方面对高校教育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并针对"算法工程师"培养及认证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工程 卓越工程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校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5
18
作者 卢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6期28-31,共4页
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共存。本文结合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相关工作,探讨了当前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在学制设置、通识教育、实践教学等方面所面临的需求变化与发展趋势,提出依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共存。本文结合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相关工作,探讨了当前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在学制设置、通识教育、实践教学等方面所面临的需求变化与发展趋势,提出依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校企合作等办学平台,推进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模式改革,逐步使建筑学专业教育成为我国高校专业教育改革的示范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教育 堪培拉协议 通识教育 实践教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综合性大学“双元制”模式与我国“卓越计划”模式实施机制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秀民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德国综合性大学"双元制"模式与我国本科阶段"卓越计划"模式在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上有相当程度的类似性。德国综合性大学"双元制"模式的实施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搭台,学校、企业、行业协... 德国综合性大学"双元制"模式与我国本科阶段"卓越计划"模式在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上有相当程度的类似性。德国综合性大学"双元制"模式的实施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搭台,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四角唱戏"。我国的"卓越计划"可以借鉴德国综合性大学"双元制"的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培养标准"的刚性;强化实施环节,改变参与企业的附属地位;实行双向选择,增加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强化质量把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模式下校企教学共管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秀民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5,共5页
"卓越计划"是由政府主导,由高校和企业参加的三方合作行为。"卓越计划"模式在执行层面有三个特点,其中"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前提,校企教学共管机制的构建是"卓越计划&q... "卓越计划"是由政府主导,由高校和企业参加的三方合作行为。"卓越计划"模式在执行层面有三个特点,其中"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前提,校企教学共管机制的构建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卓越计划"模式下校企教学共管机制的构建主要从政府主管部门、高校和企业之间以及校企教学共管系统内部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构建的机制主要包括校企教学共管系统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校企教学共管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