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连”字文化基因的体认语言学考察 |
黄健平
张昕晗
赵春生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的语法特点及其认知基础 |
张宝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从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浅析体认语言学的哲学意蕴 |
马援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4
|
诗歌语篇的识解与翻译 |
夏家驷
时汶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4 |
3
|
|
5
|
流俗词源的认知阐释 |
邵斌
张建理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6
|
认知视角下的语义成分分析法 |
颜红菊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7
|
认知词典学刍论 |
章宜华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8
|
从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看译者的主体性 |
彭朝忠
卢庆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9
|
认知语言学的“三个轴线”与“三个层面”——第14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侧记 |
张辉
杨艳琴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8 |
16
|
|
10
|
近十年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视角 |
张成进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翻译过程中的3种编码模式:基于翻译学习者的研究 |
周玉华
胡朋志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2
|
赵元任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贡献 |
李杰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3
|
论语言表达的空间视角 |
李淳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4
|
论戴维森隐喻观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渊源 |
徐强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