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缩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汤凯 刘晓康 王海杰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2-62,共11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路径。城市收缩是全球面临的普遍挑战...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路径。城市收缩是全球面临的普遍挑战,促进收缩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收缩型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经济衰退与资源错配挑战、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可以为强化技术研发、知识资本积累与扩散、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以及绿色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立足新发展阶段,针对收缩型城市新质生产力面临的技术创新瓶颈、人才流失问题、产业结构转型困难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挑战,需从加速技术创新、吸引和培养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优化政府政策等方面探索路径,为推动收缩型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型城市 新质生产力 逻辑机理 现实挑战 实现路径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新建市域铁路运营提前介入工作思考
2
作者 徐敢锋 汤瑶 +2 位作者 尹钦仪 高飞 张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210,217,共6页
[目的]通过梳理上海新建市域铁路建运特点,总结提前介入工作存在问题,提出开展运营提前介入的建议,从而提高运营筹备效率,促进上海市域铁路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首先,通过梳理上海新建市域铁路规划与建设概况,总结出上海市域铁路具有... [目的]通过梳理上海新建市域铁路建运特点,总结提前介入工作存在问题,提出开展运营提前介入的建议,从而提高运营筹备效率,促进上海市域铁路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首先,通过梳理上海新建市域铁路规划与建设概况,总结出上海市域铁路具有建运分离、成网运营、互联互通等特点,且新建市域铁路线网扩张迅速,建设与运营筹备工作时间紧张,导致线路建设过程中的建运衔接压力较大,提前介入需求紧迫;其次,分析了目前新建市域铁路提前介入存在的建运筹备协调不顺畅、机制不完善、标准不健全等问题。[结果及结论]从上级主管部门、建设方、运营方三方角度,提出了完善新建市域铁路提前介入工作的有关对策与建议。建议从加强上位管理、建立健全提前介入工作模式、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入手,明确建运双方角色定位、完善上位管理工作机制;科学划分重点工作阶段,构建完善的提前介入组织架构,采用多样化提前介入形式;编制市域铁路用户需求书,加强标准体系一体化管理,加强三方沟通合作,完善提前介入工作机制,提高介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域铁路 建设 运营管理 提前介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以云南省马龙区2025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书月 邓双存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积极备战2025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为例,分析新时期马龙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工作现状和准备情况,探索马龙区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 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面临 新形势 新问题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江市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地类整合技术方法
4
作者 高群 黄思明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3期34-38,共5页
2024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次上下一体共同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以嫩江市试点为例,深入分析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中地类整合技术方法、实施过程和成效,旨在总结试点县工作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并提出优化建议... 2024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次上下一体共同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以嫩江市试点为例,深入分析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中地类整合技术方法、实施过程和成效,旨在总结试点县工作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的普查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类整合 普查工作 嫩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电作业的变电站开关柜不停电改造实施
5
作者 毛乃强 许崇新 +3 位作者 李启江 刘波磊 王军波 于汉启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2期18-23,共6页
变电站改造施工往往涉及线路长时间、大范围停电,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县域35 kV变电站开关柜退役更换施工问题,探索带电作业方式开展变电站负荷的不停电改接。以35 kV大夼变电站GG1A开关柜更换施工为例,研究带电作... 变电站改造施工往往涉及线路长时间、大范围停电,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县域35 kV变电站开关柜退役更换施工问题,探索带电作业方式开展变电站负荷的不停电改接。以35 kV大夼变电站GG1A开关柜更换施工为例,研究带电作业新技术在变电站开关柜不停电改造实施中的应用,梳理作业流程,细化专业分工,以带电作业形式完成变电站出线负荷的不停电改接,实现了整站开关柜改造过程中的“客户零感知,负荷零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改造 带电作业 市县一体化 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文人笔下的北京记忆--以笔记书名中的北京称谓为中心
6
作者 何卫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4,共10页
明清笔记书名中的北京称谓,成为管窥都城北京书写的一个独特视角。“京师”“帝京”与“旧京”,“长安”“日下”与“春明”,“天府”“宸垣”与“天咫”,“燕都”“燕京”与“燕台”,这四组北京典型称谓,指向不同,蕴意有别,共同凝结成... 明清笔记书名中的北京称谓,成为管窥都城北京书写的一个独特视角。“京师”“帝京”与“旧京”,“长安”“日下”与“春明”,“天府”“宸垣”与“天咫”,“燕都”“燕京”与“燕台”,这四组北京典型称谓,指向不同,蕴意有别,共同凝结成复杂的都城北京意象。这些称谓,既展现出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也体现出北京自明代以来波谲云诡的都城命运。从明清笔记书名中的北京称谓,可探究作者个人身份与遭际、特定时局与政局等因素对都城北京书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笔记 都城书写 北京 称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签订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抗 陈思瑶 +1 位作者 李露 熊瑞祥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1,共10页
依据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库(RUMiC)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劳动合同签订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合同签订通过加强劳动保护稳定了农民工收入预期、降低了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加了农民工家庭当期消费。在农民工... 依据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库(RUMiC)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劳动合同签订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合同签订通过加强劳动保护稳定了农民工收入预期、降低了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加了农民工家庭当期消费。在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十二项细类支出中,劳动合同签订提升了农民工家庭的医疗支出、非储蓄性保险支出和高档消费品支出,降低了交通支出。鉴于此,应进一步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稳定农民工收入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家庭消费 收入预期 预防性储蓄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半工半耕”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8
作者 孟新飞 林耿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73,95,共8页
就近城镇化作为如今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和现实选择,使21世纪以来形成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文章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采用入户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农民工回流实现就近城镇化对原有... 就近城镇化作为如今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和现实选择,使21世纪以来形成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文章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采用入户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农民工回流实现就近城镇化对原有的“半工半耕”家庭分工模式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就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以放弃老人农业为特征的“半耕”弱化,以及返乡就业压力和风险下的“半工”非正规化。农户家庭在参与城镇化的行为决策中,正从以经济收益为考量的方式转向以后代教育为导向的家庭分工新方式。就近城镇化正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发生,但新“半工半耕”模式带来的社会效应是复杂和不确定的。该模式的健康引导,对于探索本土化的内发型发展道路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近城镇化 半工半耕 家庭分工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基于CLD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戴志强 郭如良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13-221,共9页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视角,以农户创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的数据,构建Logit回归模型,并引入对农户创业有重要影响的外出务工意愿和互联网使用2个关键变量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寻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创业...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视角,以农户创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的数据,构建Logit回归模型,并引入对农户创业有重要影响的外出务工意愿和互联网使用2个关键变量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寻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农户创业,也会抑制农户家庭户主的外出务工意愿,外出务工意愿在人口老龄化与农户创业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互联网使用在人口老龄化与农户创业之间存在调节作用,使用互联网弱化了老龄化对农户创业的抑制作用,通过更换实证模型和缩小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成立。通过分群体、分教育层次和社会网络水平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创业的抑制作用在不同教育层次、不同社会网络水平下存在异质性。为此,要强化农村网络建设,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者返乡入乡留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共同建设美丽富饶的幸福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农户创业 外出务工意愿 互联网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陶国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5期55-56,59,共3页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确保农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安全至关重要。介绍了安庆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安庆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农机工作 安全监理 问题 对策 安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影响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基于张掖市2010年调查数据 被引量:12
11
作者 侯彩霞 赵雪雁 +2 位作者 文岩 张亮 张方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13-2019,共7页
农户是农村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其生活消费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然而农户的生活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对环境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为了缓解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的压力,需要研究其消费对环境影响的空间差异。基于张掖市2010年调查数据和... 农户是农村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其生活消费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然而农户的生活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对环境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为了缓解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的压力,需要研究其消费对环境影响的空间差异。基于张掖市2010年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研究了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影响空间差异,并分析了原因,研究结果显示:(1)张掖市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056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705hm2/人,人均生态盈余0.649hm2/人;(2)从生态足迹的构成看,当地的生活消费主要是以生物资源和化石能源消耗为主,占总生态足迹的81%,而建筑用地和水域消耗最少,占总生态足迹的1.2%。;(3)张掖市五县(区)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总体差异较小,Gini系数为0.309。但是区域间的差异远远大于区域内的差异,区域间的差异为0.442,占总差异的71.1%,区域内的差异为0.18,占总差异的28.9%。其中,甘州区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影响差异最大,Theil指数为0.078;(4)农户消费模式、家庭规模和人均年收入增多,将加剧农户对环境的压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社会资本存量和非农化程度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农户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 生态足迹 农户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7
12
作者 夏显力 姚植夫 +1 位作者 李瑶 贺强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80,共8页
以西北四省936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性质、对居住条件的满意程度、对城市青年的态度和户籍制度对新生代... 以西北四省936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性质、对居住条件的满意程度、对城市青年的态度和户籍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有显著影响,此外,婚姻状况、月储蓄、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和原住地经济水平也对新生代农民工迁移城市的意愿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西北地区 迁移因素 定居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10
13
作者 支玲 李怒云 +1 位作者 王娟 孔繁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共7页
以会泽县和清镇市为例 ,通过 1 0个乡镇 ,2 9个村委会 ,2 0 0多个农户 ,1 6 0多个非农户的调查 ,取得第一手资料 ,分析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的影响 ,结果表明 :第一 ,在接受补偿的这 5~ 8a里 ,退耕农户的收入将明显提高 ,激发了农民退耕... 以会泽县和清镇市为例 ,通过 1 0个乡镇 ,2 9个村委会 ,2 0 0多个农户 ,1 6 0多个非农户的调查 ,取得第一手资料 ,分析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的影响 ,结果表明 :第一 ,在接受补偿的这 5~ 8a里 ,退耕农户的收入将明显提高 ,激发了农民退耕的积极性。但受比较经济利益的影响 ,大部分退耕户重补偿政策的优惠 ,轻管护林子的义务 ;第二 ,退耕后绝大部分农民并无兴趣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 ,他们对国家的补贴依赖性强 ,一旦停止钱粮补助 ,林地还未到效益期 ,将失去生活来源。因此 ,建立和完善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 ,对进一步调动农民和相关部门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及运行进行了初步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退耕还林 经济补偿机制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就业:市场化、社会化及其后果——以鄂东北山村研究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金海 杨晓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3,共7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纵深发展,山村农民开始了社会化就业过程。它以行业的非农村化、地点的全国化、分布的经济格局化为主要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山村农民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理性的市场经济人转变,农民从家庭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纵深发展,山村农民开始了社会化就业过程。它以行业的非农村化、地点的全国化、分布的经济格局化为主要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山村农民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理性的市场经济人转变,农民从家庭分工走向社会化分工,并直接导致农村内部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相应地,农民收入多样化,收入结构根本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就业 社会化 市场化 农村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其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黄会欣 马前广 刘电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8-152,共5页
本研究以465名农民工为被试,采用自编农民工城市适应问卷,考查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其对社会认知的影响。结果如下:(1)城市适应包含7个因素:融入感、人际关系、个人期望、向往程度、个人准备、语言适应及生活习惯,这7个因素对农民工的社... 本研究以465名农民工为被试,采用自编农民工城市适应问卷,考查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其对社会认知的影响。结果如下:(1)城市适应包含7个因素:融入感、人际关系、个人期望、向往程度、个人准备、语言适应及生活习惯,这7个因素对农民工的社会认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具有不同背景的农民工,城市适应存在以下显著差异:男性农民工在个人准备上高于女性;年龄大的和已婚农民工,在个人期望、人际关系、向往程度、个人准备、语言适应、生活习惯等方面高于年龄小的和未婚的;有多次打工经验的在个人期望、人际关系、个人准备上高于第一次打工的;打工时间长的在个人准备、语言适应、生活习惯上高于时间短的;收入高的农民工在人际关系、融入感、个人准备上得分高,生活习惯上得分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适应 社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人群四种常见恶性肿瘤经济负担趋势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毛宝宏 白亚娜 +4 位作者 胡晓斌 赵迟 徐生刚 王辉 祝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农业人群肝癌、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的经济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地区2所三甲医院1996—2006年间被诊断为肝癌、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的农村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农业人群肝癌、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的经济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地区2所三甲医院1996—2006年间被诊断为肝癌、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的农村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疾病经济负担趋势分析。结果 1996—2006年兰州地区农业人群四种恶性肿瘤人均住院总费用为8 774.70元/人,人均间接经济损失为33 019.21元/人,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数为8.35人年,且均逐年递增。结论兰州地区农业人群四种恶性肿瘤的经济负担较重,且逐年增加,应加强该人群四种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人群 恶性肿瘤 经济负担 趋势 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总体思路与政策组合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国胜 谭鑫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104,共7页
第二代农民工是最有市民化诉求且亟待市民化的群体,但市民化的进展较为缓慢,根本原因是政府担心无力承受市民化过程中第二代农民工权力保障,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享受的资金需求而延缓了制约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改革。在测算第二代农... 第二代农民工是最有市民化诉求且亟待市民化的群体,但市民化的进展较为缓慢,根本原因是政府担心无力承受市民化过程中第二代农民工权力保障,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享受的资金需求而延缓了制约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改革。在测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析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相应制度改革的关联性基础上,提出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整体思路与政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农民工 农民工市民化 社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居住生活变化及其生计转型 被引量:47
18
作者 信桂新 阎建忠 杨庆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30,共9页
农户生计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新农村建设热点区域邛崃市的典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农村居民点是一个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单元.②新居建设改善了农户的居住区位和生活条件,但... 农户生计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新农村建设热点区域邛崃市的典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农村居民点是一个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单元.②新居建设改善了农户的居住区位和生活条件,但功能趋于单一化;按照城市的居住生活习惯设计新居的功能结构,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幅减少.③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和因迁建而得的新居房产,是农户新获取的重要物质资产;利用掌握的社会资产寻找非农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对农户改善生计至关重要.由于普遍缺乏高质量的人力资产,农户实现生计多样化仍要克服许多困难;随着庭院经济的没落,农户生活资料的市场依赖性日趋增大,传统的家庭农具面临贬值、淘汰;在物质资产减少、家庭负担加重、收入缺少增长的处境下,政府的金融性资产支持难以促进农户金融资产的增长.④居住生活方式和生计资产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农户生计转型,呈现"正面的非农化"和"负面的非农化"两种趋向.⑤新农村建设照搬城市的居住生活方式对农户缺乏现实意义,可能背离了此项决策的初衷.建议地方政府依据农户的家庭状况和发展需求,分类指导,设计不同的政策细节,为农户创造适宜的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户 家庭资产 生计转型 多样化 邛崃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 被引量:79
19
作者 卢晖临 潘毅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共24页
本文基于一个工人的口述和笔者在深圳和东莞的田野调查资料,集中研究第二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愤怒以及集体行动,并试图把第二代农民工的研究纳入马克思阶级形成的理论视野,将情感体验、身份认同等通常归属于认同政治的主题与生产方式... 本文基于一个工人的口述和笔者在深圳和东莞的田野调查资料,集中研究第二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愤怒以及集体行动,并试图把第二代农民工的研究纳入马克思阶级形成的理论视野,将情感体验、身份认同等通常归属于认同政治的主题与生产方式、阶级结构等阶级分析的传统主题结合起来,以凸显认同政治研究在马克思阶级分析中的价值。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源自生产关系,当在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对立无法缓解和消除时,我们看到认同政治不仅不会遮掩生产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反而会因为在农民工那里所引发的主体分裂和负面情绪,直接成为激发集体行动的动员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工 无产阶级化 工人阶级的形成 愤怒 阶级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迁移意愿模型——对广州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王华 彭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5,共6页
基于行为地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依据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定量方法,对影响郊区农民迁移意愿的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的迁移意愿模型。模型表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的迁移行为选择是理性的... 基于行为地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依据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定量方法,对影响郊区农民迁移意愿的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的迁移意愿模型。模型表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的迁移行为选择是理性的,农民是否迁移取决于能否获得预期迁移收益的最大化,而农民的最大化收益又取决于其所处的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迁移意愿模型 郊区 城市化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