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卷式”竞争:表现、成因及治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海燕 张占斌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共11页
“内卷式”竞争是由于行业企业数量过多(资本等要素过度投入),产量增长的速度远超市场容量扩张的速度,造成企业利润水平快速下降(资本等要素边际收益递减),为了生存,企业之间展开的手段越来越复杂细微、程度不断加剧、结果不断恶化的竞... “内卷式”竞争是由于行业企业数量过多(资本等要素过度投入),产量增长的速度远超市场容量扩张的速度,造成企业利润水平快速下降(资本等要素边际收益递减),为了生存,企业之间展开的手段越来越复杂细微、程度不断加剧、结果不断恶化的竞争。“内卷式”竞争已蔓延至我国新兴行业,影响到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内卷式”竞争的根源在于供给远大于需求,行业特征与结构、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短期性行为等因素在不同方面加剧了这种失衡。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关键是去“过密化”,为企业(资本等要素)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同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治理能力,去除加剧“内卷”的各种因素,规范竞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式”竞争 供需关系 公平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消者随机博弈决策的共享储能协同优化
2
作者 张帅 张涛 +4 位作者 裴玮 马腾飞 肖浩 施婕 何传鑫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16-3228,共13页
随着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不断发展,其已逐渐成为促进产消者点对点交易、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但是产消者之间交易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与共享储能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增加了点对点交易及共享储能优化运行的难度。基于此,本工作提出了... 随着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不断发展,其已逐渐成为促进产消者点对点交易、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但是产消者之间交易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与共享储能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增加了点对点交易及共享储能优化运行的难度。基于此,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产消者随机博弈决策的共享储能协同优化方法。为应对多产消者交易互动中的强不确定性问题,以产消者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基于随机博弈的产消者点对点交易决策模型。通过利用随机博弈中的Markov决策过程对产消者进行多阶段交易行为建模,降低了不确定性对点对点交易的影响。并结合供需比价格机制计算最优交易价格,优化交易策略。将优化后的产消者群体视作一个联盟,与共享储能进行交易,考虑共享储能的运行特点,进一步通过最大化经济效益优化共享储能的充放电策略,解决了产消者与共享储能之间的协同优化问题,进而实现双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证明了本工作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博弈 点对点交易 共享储能 协同优化 供需比价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快速变负荷和灵活性供需匹配的耦合系统优化调度
3
作者 周念成 戴旭晖 +2 位作者 池源 徐飞 常东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可再生能源与快速变负荷改造的火电机组在同一并网点对外形成耦合系统,是提升沙漠、戈壁、荒漠等灵活性发电资源缺乏而可再生能源比例较高地区灵活性的有效手段。为了挖掘火电机组改造后的耦合系统经济性与灵活性,文中提出一种风光火耦... 可再生能源与快速变负荷改造的火电机组在同一并网点对外形成耦合系统,是提升沙漠、戈壁、荒漠等灵活性发电资源缺乏而可再生能源比例较高地区灵活性的有效手段。为了挖掘火电机组改造后的耦合系统经济性与灵活性,文中提出一种风光火耦合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根据实际测算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后的运行煤耗数据,拟合了机组爬坡过程的煤耗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火电快速变负荷能力提高对耦合系统经济性和灵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日综合运行收益与灵活性供需匹配度作为目标函数,考虑包括阶梯式爬坡率在内的系统运行约束,构建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在优化算法中使用分组关联多项式变异算子,提高了算法对维度较高、约束较复杂的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的求解能力。最后,以某地区耦合系统为例进行了优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述方法能够获得综合经济性与灵活性相对更优的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系统 调峰 快速变负荷 阶梯式爬坡率 灵活性供需匹配 多目标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土企业创新——上下游供应链关系视角下的非对称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娟 杨淑珺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9,共19页
本文聚焦“双循环”格局下供应链体系内上、下游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焦点企业创新发展的外溢效应,利用2001—2022年上市企业数据识别两者对焦点企业创新影响的传导路径及作用效果的非对称性。研究发现,下游客户OFDI促进焦点企业创... 本文聚焦“双循环”格局下供应链体系内上、下游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焦点企业创新发展的外溢效应,利用2001—2022年上市企业数据识别两者对焦点企业创新影响的传导路径及作用效果的非对称性。研究发现,下游客户OFDI促进焦点企业创新,上游供应商OFDI制约焦点企业创新。下游客户OFDI主要通过逆向知识溢出、市场需求响应促进焦点企业创新;上游供应商OFDI则通过价值攫取效应、市场垄断效应对焦点企业创新发挥制约作用。考虑企业所有权、外向型特征、区位特征及OFDI特征后的回归结果存在异质性。基于供应链结构特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供应链体系内OFDI企业地位排序对焦点企业创新的外溢效应呈现累积效应特征;焦点企业所处供应链网络中心度、供应链集中度的提升均有助于弱化OFDI供应链外溢对其创新的制约作用,强化创新激励作用;供应链稳定性的提升则对上下游企业OFDI的外溢效应均起到强化作用;此外,焦点企业与供应商OFDI企业较近的地理距离同样可以缓解上游供应商OFDI对焦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本文的研究对高水平开放条件下供应链企业国内外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本土企业创新发展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外溢 企业创新 对外直接投资 供应链关系 需求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供需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
5
作者 何刚 齐林 +1 位作者 王理想 杨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84-3294,共11页
水源涵养服务供需安全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撑。基于土壤和水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测算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 水源涵养服务供需安全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撑。基于土壤和水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测算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耦合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存在时空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1)在2002—2020年,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呈螺旋上升趋势,其中极显著上升区域约占1.36%。(2)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的标准差椭圆分布主要走向为“东北—西南”,全局呈逐渐加强的正相关性。(3)人口密度、坡向、土壤含水量分别是人类活动、下垫面、水文气象维度中对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驱动力最强的因子。(4)人口密度对新安江上游各子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的驱动作用始终为负,坡向的驱动作用主要为负,土壤含水量的驱动作用始终为正。研究可为制定流域尺度的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水源涵养服务供需 新安江上游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EIAR模型的传染病疫情下应急医疗物资需求研究
6
作者 蒋惠园 候春霞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2,共7页
传染病疫情的快速传播,极易面临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的困境。针对医疗物资需求与疫情传播规模之间的相互反馈关系,构建同时考虑三种医疗物资使用效果和隔离措施实施效果的改进SEIAR传染病模型,从最优控制角度研究不同隔离比例下,为控制疫... 传染病疫情的快速传播,极易面临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的困境。针对医疗物资需求与疫情传播规模之间的相互反馈关系,构建同时考虑三种医疗物资使用效果和隔离措施实施效果的改进SEIAR传染病模型,从最优控制角度研究不同隔离比例下,为控制疫情大规模传播,医疗物资需求满足率需达到的最低水平。以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为实例研究,结果显示当不采取隔离措施时,医疗物资需求满足率达到1,也无法控制疫情大规模传播;当隔离比例达到0.8时,医疗物资需求满足率达到0.55,即可控制疫情大规模传播。以上结论说明结合一定的隔离措施,不完全满足医疗物资的需求,也可取得较好的防疫效果。该研究可为相关部门在应急医疗物资严重短缺时制定物资筹措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物资需求 改进SEIAR模型 最优控制 敏感性分析 传染病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域供需匹配的充填用磷石膏调配优化——以宜昌市为例
7
作者 王其虎 王晨薇 黄兆云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4-1142,共9页
为优化磷石膏作充填骨料时存在的运输调配成本,研究调研分析了磷化工城市矿山磷石膏充填供需不平衡特征,并明确了影响多点间磷石膏供需调配的因素;基于网络流模型和Ford-Fulkerson算法思想,以充填用磷石膏运输成本最低、运输流量最大为... 为优化磷石膏作充填骨料时存在的运输调配成本,研究调研分析了磷化工城市矿山磷石膏充填供需不平衡特征,并明确了影响多点间磷石膏供需调配的因素;基于网络流模型和Ford-Fulkerson算法思想,以充填用磷石膏运输成本最低、运输流量最大为决策目标,构建了基于网络最大可行流的充填用磷石膏运输优化调配模型;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利用模型对磷石膏运输调配方案进行优化,并计算了磷石膏运输综合成本。结果显示,综合成本在年需求量、总需求量两个维度上分别降低了36.79%和42.45%,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确保优化方案的切实可行,提出以企业生产量为权重的均摊策略,以增强各企业运输成本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磷化工城市 充填用磷石膏 全域供需匹配 调配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用户满意度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郁五岳 贾宇琛 +2 位作者 霍利民 温鹏 高立艾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8,175,共9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农村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运行经济性与低碳性之间的矛盾,建立含电转气(power-to-gas,P2G)、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GCHP)以及储能装置的IES模型。根据分时电价、分时气价、... “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农村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运行经济性与低碳性之间的矛盾,建立含电转气(power-to-gas,P2G)、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GCHP)以及储能装置的IES模型。根据分时电价、分时气价、热负荷的感知模糊性,提出电-热-气负荷需求响应模型;结合系统购电、购气、燃气轮机运转碳排放强度、P2G运转吸收二氧化碳系数,建立IES碳排放机制;构建含改进型用户满意度、经济性、碳排放的多目标优化函数,采用MAPSO(multi-group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进行优化分析,得出不同场景Pareto最优前沿解集。仿真分析表明:P2G、GCHP等机组能够在供给侧提升能源之间耦合度,调节能源供给方式,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含改进型用户满意度的多目标优化对于提升IES的实用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综合能源系统 供需灵活性 用户满意度 碳排放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功率可调节裕度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颖 王致杰 王鸿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1,共7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结构改变导致系统灵活性和环保性下降的问题,提出考虑功率可调节裕度的区域综合能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重点分析净负荷预测误差和可调度机组对系统可调节能力的影响;其次,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建立...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结构改变导致系统灵活性和环保性下降的问题,提出考虑功率可调节裕度的区域综合能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重点分析净负荷预测误差和可调度机组对系统可调节能力的影响;其次,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建立日前调度模型,以实现系统低碳经济运行;然后,以系统动态功率可调节裕度最大为目标,建立日内滚动优化调度模型;最后,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并设置多个场景,通过CPLEX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建优化模型提高系统的可调节裕度。因此,所提出的优化调度方法可实现系统在低碳经济运行的同时,提高系统多能源功率的可调节裕度,增强系统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优化 综合能源系统 数学模型 灵活性供需平衡 动态功率调节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暴露视角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供需关系的空间格局——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川淼 陈天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76-3789,共14页
空气污染暴露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而绿色基础设施(GI)具有减轻空气污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重要的公共资源与增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服务设施。开展空气污染暴露视角下的GI供需研究,将人口空气污染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定义为GI需求,GI净化... 空气污染暴露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而绿色基础设施(GI)具有减轻空气污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重要的公共资源与增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服务设施。开展空气污染暴露视角下的GI供需研究,将人口空气污染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定义为GI需求,GI净化空气的能力定义为GI供给,使用土地利用回归(LUR)模型获取高分辨率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天津市PM_(2.5)空间分布,使用人口密度、土地覆盖与NDVI数据和Fragstats等软件分别测度GI供给与需求指标。提出供需配适关系划分方法并绘制空间分布,揭示GI供需配适关系的失衡现象。结论如下:(1)PM_(2.5)浓度分布具有时间差异与城乡空间差异,人类活动影响污染浓度;(2)城市建成区GI资源无法满足高暴露风险带来的健康需求,农田、盐场植被类型单一或覆盖不足、景观格局破碎,限制GI供给能力;(3)采暖季污染物浓度升高与地表植被流失加剧GI供需失配,在高密度建成区与乡镇村庄表现为不同的供需矛盾。针对不同供需配适关系类型区域提出差异化优化策略,以期为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健康城市空间治理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暴露 绿色基础设施 供需关系 空间格局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
11
作者 汤骏 陈红坤 +2 位作者 徐维炜 高鹏 吴海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99,共9页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加剧了电网运行不确定性,而灵活性指标在电网分区中可衡量片区电网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为此,提出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兼顾片区电网灵活性供需平衡,建立表征片区电网灵活性裕度的评估指...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加剧了电网运行不确定性,而灵活性指标在电网分区中可衡量片区电网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为此,提出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兼顾片区电网灵活性供需平衡,建立表征片区电网灵活性裕度的评估指标;改进电气距离并建立电气联系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同时考虑片区电网电气联系和灵活性的双层分区优化模型,上层是网架决策模型,下层是灵活性优化模型,在双层迭代中得到最终分区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及片区灵活性的分区方法不仅满足分区基本条件,还能保证各片区留有一定的灵活性裕度,提升了片区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分区 灵活性 供需平衡 电气联系 双层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需关系的广东省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
12
作者 徐茜 卢芷欣 +2 位作者 许莹杰 林子晴 杨忍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53-5768,共16页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在空间上存在不平衡关系,促成生态系统服务流动过程,对区域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厘清其空间流动过程与强度等至关重要。以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权衡博弈突出的广东省为典型案例区,基于InV...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在空间上存在不平衡关系,促成生态系统服务流动过程,对区域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厘清其空间流动过程与强度等至关重要。以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权衡博弈突出的广东省为典型案例区,基于InVEST、RUSLE、CASA等模型综合测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能力及其空间匹配特征,进而通过构建断裂点模型和场强模型揭示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过程、范围和流动强度。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广东省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能力区域差异特征显著,同“一核一区一带”的空间发展定位相一致,北部生态屏障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明显较强,珠三角地区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形成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核心高值区域,并呈现出放射状向外围地区递减的格局特征。(2)广东省生态系统服务整体大致处于一个供略大于求的稳定状态,珠三角地区为明显的强需求区,尤其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产业集聚的广州-佛山城市带和深圳-东莞城市带更为突出,粮食生产及产水服务的主要供给区为粤西、粤北地区,固碳服务也主要来源于粤北地区,土壤保持服务为粤东和粤北地区的主要供给。(3)全省生态系统服务流在空间上形成了以一个以珠江三角洲入海口两侧的城市群为主要强需求区,生态系统服务流入为主,粤东西北地区疏散供给流出为主的空间流动格局。珠三角地区能够被大部分供给区的最大流动范围所覆盖,其生态系统服务流动密集,平均流动强度高,存在明显的虹吸效应;粤西及粤东城市的中心城区也有流入,但流动强度和密度明显低于珠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差异性产生了供需关系的空间联系,生态系统服务流动的空间差异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及多因素的远程耦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流 供需关系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情景下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供需结构及碳排放模拟研究
13
作者 许传博 王乐凯 +4 位作者 史超凡 秦光宇 刘建国 刘琦 刘畅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5,共15页
对不同情景下我国氢能中长期供给和需求结构进行模拟预测。首先,设置基准、积极和强化情景,构建自下而上的低排放分析平台(LEAP)模型,对多情景下交通、工业和建筑等终端部门的氢能中长期需求进行预测;其次,测算计及碳排放的8类制氢方式... 对不同情景下我国氢能中长期供给和需求结构进行模拟预测。首先,设置基准、积极和强化情景,构建自下而上的低排放分析平台(LEAP)模型,对多情景下交通、工业和建筑等终端部门的氢能中长期需求进行预测;其次,测算计及碳排放的8类制氢方式的平准化单位制氢成本(LCOH),并基于成本学习曲线预测未来成本趋势;最后,以最小化制氢成本为目标函数,构建氢能供给结构优化模型,得出2025—2060年各类制氢方式的占比,模拟碳排放演化过程。结果显示:从消费结构来看,工业部门占据了氢能消费的主导地位,2060年积极情景占比65%,交通是重要的氢能消费增长点;从供给结构来看,短期内仍以化石能源制氢供给为主,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起到重要的过渡作用,远期逐渐形成以绿氢供应为主体的制氢结构,206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比例将达到75%;从碳排放来看,得益于制氢产业结构的清洁化转型,碳排放将从2023年的6.18亿t下降至2060年的1.03亿t,2030和2060年关键时点的碳排放下降相较其他时点更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需求预测 供给优化 经济性 情景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形势及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娄钰 杨丽丽 门相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天然气在我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市场供需分析和产业链资料调查,本文总结了2024年中国天然气发展的国际环境、供需平衡和发展生态等。研究发现,2024年全球天然气供需双增,从紧平衡向宽松转变... 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天然气在我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市场供需分析和产业链资料调查,本文总结了2024年中国天然气发展的国际环境、供需平衡和发展生态等。研究发现,2024年全球天然气供需双增,从紧平衡向宽松转变,主要市场气价整体回落;中国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并创新高,突破4000亿m^(3);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高效推进,陆上中西部和海域勘探均取得重大突破,储量高位增长,产量增至近2500亿m^(3);管道气、液化天然气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3%、8%,进口来源呈多元化;西气东输四线取得阶段性成果,中俄东线全线贯通,气源地管输建设不断强化,天然气掺氢输送取得突破;随着一批新的储气库和LNG接收站相继投产,中国储气调峰能力快速提升,同比增加80亿m^(3);天然气产业法治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能源法》和新《矿产资源法》出台,为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明确了促进天然气节约使用、保障民生用气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利用原则;管理政策始终聚焦产供储销建设,全方位谋划保障天然气资源供应安全。展望2025年,预计全球天然气供应持续增长,需求增速放缓;中国天然气产量与消费量持续增长,分别超过2600亿m^(3)和4500亿m^(3)。2025年,中国天然气产业政策核心是强化勘探开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形势分析 供需关系 产供储销建设 《能源法》 《矿产资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不确定性下基于鲁棒优化的航材生产供应链网络设计与库存控制
15
作者 王旻轲 张昊彤 +1 位作者 叶蓓蓓 张培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218-5228,共11页
为保证民航运输的正常运行和正点营运,高效的航材供应是基础,而随机的订货提前期和需求加剧航材供应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环境下,研究以原始设备生产商为核心的航材供应链选址-库存问题。构建包括设施选址、库存控制和生产决策等两阶段... 为保证民航运输的正常运行和正点营运,高效的航材供应是基础,而随机的订货提前期和需求加剧航材供应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环境下,研究以原始设备生产商为核心的航材供应链选址-库存问题。构建包括设施选址、库存控制和生产决策等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最大化航材供应链利润。提出一种新颖的鲁棒优化算法,在不确定环境下得出稳健的航材供应链网络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随着供需不确定性的增加,原始设备生产商更有可能与上游供应商进行双源采购和多源采购,而现有库存和平均订购数量随之上升。此外,供需不确定性高导致航材生产供应链网络利润下降,可通过具鲁棒性和韧性的供应链设计和高效的库存控制缓解利润的下降。在供需不确定性背景下航材供应链的最优战略战术决策,为全球航空工业供应链稳健高效运作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材生产供应链网络设计 选址-库存问题 鲁棒优化 供需不确定 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钢铁企业产成品转库决策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庆雪 崔添硕 张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4-683,共10页
针对钢铁企业末端库与成品库之间的产成品转库问题,考虑末端库与成品库之间的供需关系,以最大化转库收益最小化转库成本为目标函数构建了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结合模型特征,采用Q-Learning算法对博弈模型进行验证求解,将体现水路运输为... 针对钢铁企业末端库与成品库之间的产成品转库问题,考虑末端库与成品库之间的供需关系,以最大化转库收益最小化转库成本为目标函数构建了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结合模型特征,采用Q-Learning算法对博弈模型进行验证求解,将体现水路运输为优先考虑因素的特征约束拟合到算法编码中。最后基于不同规模的产成品转库数据特征生成算例,实验结果表明Q-Learning算法能够对大、中、小不同规模的转库问题求得最优转库策略,并具有更强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产成品转库 供需关系 STACKELBERG博弈 Q-Learnin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资源供需视角下我国城镇托幼服务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婷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6,共16页
托幼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学前教育纵深发展的应然选择和必然趋势。通过依次构建分省的城镇人口预测模型、3—6岁学前教育资源供需模型和3岁以下托育服务需求模型,对比3—6岁学前教育闲置资源规模与托育服务资源需求规模,基于全国和省域层... 托幼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学前教育纵深发展的应然选择和必然趋势。通过依次构建分省的城镇人口预测模型、3—6岁学前教育资源供需模型和3岁以下托育服务需求模型,对比3—6岁学前教育闲置资源规模与托育服务资源需求规模,基于全国和省域层面,对我国城镇托幼服务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无论全国还是省域,在当前入托率下,学位和师资层面均具备依托学前教育闲置资源实行托幼一体化的条件。但随着入托率提高,托育服务资源需求增加,仍需在托幼一体化基础上新增托育服务资源供给。从资源类别来看,托育服务师资的供给新增将比托位新增面临更大压力。从区域范围来看,京津沪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和吉林省在托幼一体化后较早出现需要新增托位供给的情形,其中,京沪地区在托幼一体化后需新增托位供给的年份最长。在托幼一体化后仍须新增师资供给的省份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广,其中,西南和大西北地区在托幼一体化后需新增师资供给的年份最长。基于此,建议建立省域托幼一体化的“适龄人口—教育资源”动态预测预警机制;基于托幼一体化系统规划托育服务资源供给与托育服务体系构建;以一体化培养的基本理念构建稳定的早期教育师资供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托育服务 省域资源供需 托幼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绿水亏缺时空变化
18
作者 章成果 郭英 +1 位作者 张传伟 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681,共15页
为了量化东北三省绿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满足程度,本文基于东北三省2001—2020年的气象数据和作物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东北三省水稻、玉米和大豆全生育期及关键生育期的绿水亏缺量及粮食生产绿水亏缺总量。结果表明:1)全... 为了量化东北三省绿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满足程度,本文基于东北三省2001—2020年的气象数据和作物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东北三省水稻、玉米和大豆全生育期及关键生育期的绿水亏缺量及粮食生产绿水亏缺总量。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尺度上,水稻始终表现为绿水亏缺;玉米枯水年绿水亏缺,丰水年盈余;大豆仅个别年份绿水亏缺。绿水亏缺量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地形差异,绿水盈余区大多出现于山区,平原地区则以绿水亏缺为主。2)关键生育期尺度上,水稻、玉米和大豆分别有80%、85%和40%的年份出现绿水亏缺,且绿水亏缺量高值区主要集中于平原地区,山区绿水亏缺量较低或有绿水盈余。3)粮食生产绿水亏缺总量的年际差异较大,丰水年年均亏缺总量不足100亿m^(3),枯水年超过200亿m^(3);受粮食种植规模的影响,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绿水亏缺总量的高值区。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的高效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促进东北三省水-粮关系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水亏缺量 东北三省 水资源供需 粮食生产 水-粮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铁路集装箱空箱调配优化框架设计
19
作者 徐能 徐文丞 +1 位作者 李艳英 黎浩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4,共9页
铁路信息化建设累积了大规模集装箱运用数据,为铁路集装箱空箱的精细化、智能化调配提供了支撑。针对铁路集装箱空箱调配方案自动化、智能化编制面临的空箱供需预测难度大,且预测值在空箱供需差异显著时难以直接用于空箱调配方案的制定... 铁路信息化建设累积了大规模集装箱运用数据,为铁路集装箱空箱的精细化、智能化调配提供了支撑。针对铁路集装箱空箱调配方案自动化、智能化编制面临的空箱供需预测难度大,且预测值在空箱供需差异显著时难以直接用于空箱调配方案的制定等问题,以集装箱装车、运输轨迹等数据为驱动,运用机器学习、优化理论与方法,构建铁路集装箱空箱调配优化方法框架。并提炼该框架下的关键技术,包括集装箱办理站分类分级、空箱供需预测、在途集装箱到达预测、空箱供需测算与调整、空箱调配方案编制等技术方法,以此为基础实现全路集装箱办理站空箱供需的精准测算、空箱调配方案的自动化编制。研究案例表明,所设计的优化框架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铁路集装箱空箱调配方案自动编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空箱调配 数据驱动 空箱供需测算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碳排放-碳储存与碳供需比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
作者 周乐乐 万霞 +7 位作者 丁黎明 魏星宇 王建平 陈静 李鑫 樊敏 黎猛 喻萧斌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8-379,共12页
量化土地利用碳供需对揭示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制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能源系数法-InVEST模型对碳排放和碳储存分别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碳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采用Geoda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 量化土地利用碳供需对揭示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制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能源系数法-InVEST模型对碳排放和碳储存分别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碳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采用Geoda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分析碳排放、碳储量和碳供需比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基于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法、地理加权模型分析影响碳排放、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如下,1)四川省高碳排放中心主要集中分布于农、工业经济较发达的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丘陵区(双流区、龙泉驿区、安岳县);碳储量空间上呈“西高东低”,高值聚集分布于林草面积广阔的川西高原,空间溢出效应明显。2)碳供需比位于−0.951-0.818之间,全省超过75%的区(县)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空间上呈现“西部盈余东部赤字”的特点,西部高山高原区和盆周山区地广人稀,植被资源丰富,有较高的盈余。东部成都平原区农田、城市建成地面积占比高,工业、经济发达,有严重的赤字。3)从研究全域来看,农业相关指标对碳排放的解释力度最大;碳储存与植被覆盖相关指标相关性最强。从空间局部分析结果来看,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由西南到东北下降;此外,净初级生产力对川西、川东南部分区(县)的碳储量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碳储存估算 碳供需比 土地利用类型 相关性分析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