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年龄段老年群体动态需求分析的智慧养老服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左美云 杨艳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7,226,227,共15页
智慧养老通过智慧技术赋能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对其进行改造和升级,究其根本在于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的具体需求。现有的智慧养老平台在提供服务时一般未进行人群细分,学术界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需求差异性的研究也尚显匮乏,这导致智... 智慧养老通过智慧技术赋能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对其进行改造和升级,究其根本在于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的具体需求。现有的智慧养老平台在提供服务时一般未进行人群细分,学术界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需求差异性的研究也尚显匮乏,这导致智慧养老服务的效果普遍不佳。通过将老年人分为低龄(60-69岁)、中龄(70-79岁)和高龄(80岁及以上)三个不同的年龄段,同时采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CLASS)的最新(2020年)数据,并从经典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可构建不同年龄段老年群体的动态需求模型。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既存在共性需求又存在差异化需求。共性需求会因年龄而存在需求强度差异,差异化需求则体现不同年龄段老年群体的特定需求。在此基础上,安德森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倾向性因素(性别、婚姻状态等)、使能性因素(养老金水平、上网情况)以及需求性因素(慢性病情况、自评健康状况等)对老年群体关键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并构建了不同类型需求的各年龄段老年人的特征画像。为此,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内容,并根据老年人的个性化画像进行精准推荐;针对老年个体来说,平台也应具备动态调整能力,以满足老年人在不同年龄段的养老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养老 动态需求 低龄老人 中龄老人 高龄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年人单、双侧听力损失与多重慢病的关联性分析
2
作者 刘翊珺 赵哲 +2 位作者 朱娟芳 孙金海 袁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7-1034,共8页
目的探讨我国高龄老年人单侧和双侧听力损失与12种慢性疾病及多重慢病的关联,并分析左耳或右耳听力损失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方法从中国健康与长寿纵向调查(CLHLS)2018年横断面数据中选取符合要求的7437名年龄≥80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高龄老年人单侧和双侧听力损失与12种慢性疾病及多重慢病的关联,并分析左耳或右耳听力损失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方法从中国健康与长寿纵向调查(CLHLS)2018年横断面数据中选取符合要求的7437名年龄≥80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12种慢性疾病及多重慢病为结局变量,以听力损失为自变量,以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因素、生活方式相关信息为协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单侧(左、右耳)、双侧听力损失与慢性疾病及多重慢病的关联性,并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存在左侧、右侧、双侧听力损失的高龄老年人分别有205名(2.76%)、227名(3.05%)、3598名(48.38%)。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与听力功能完好者相比,有左侧、双侧听力损失者面临着更高的多重慢病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2.14(1.58~2.90)、1.27(1.13~1.43),未观察到右侧听力损失与多重慢病患病风险的关联(P>0.05)。趋势性分析结果显示,多重慢病的患病风险随着听力损失从无到单侧再到双侧递增(P<0.001)。结论听力损失可能与高龄老年人多重慢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双侧听力损失者面临的患病风险更高,建议关注老年人听力损失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多重慢病 高龄老人 横断面研究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谱图技术的高龄老年人跑腿服务需求
3
作者 汝奕 彭君芳 李敏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探明高龄老年人家庭和社区资源及跑腿服务需求,以期为其提供精准且高效的跑腿服务。【方法】根据深度访谈资料,使用GenoPro软件绘制高龄老年人家谱图和社区家谱图,考察高龄老年人跑腿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1)高龄老年人... 【目的】探明高龄老年人家庭和社区资源及跑腿服务需求,以期为其提供精准且高效的跑腿服务。【方法】根据深度访谈资料,使用GenoPro软件绘制高龄老年人家谱图和社区家谱图,考察高龄老年人跑腿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1)高龄老年人跑腿服务需求主要为日常购物、就医陪同、紧急救助、家务劳动、健康管理和社交娱乐等;2)影响跑腿服务需求类型的因素包括健康状况、子女数量、家庭结构、居住安排、子女居住距离、家庭互动模式、社区服务资源。【结论】家谱图技术是识别高龄老年人跑腿服务需求的实用分析工具。促进跑腿服务供给的建议包括发挥五社联动聚合力、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家庭家谱图 社区家谱图 GenoPro 跑腿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死亡率标准下区域长寿死亡占比指标一致性分析
4
作者 毛凡 张伟伟 +1 位作者 王黎君 周脉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目的 分析死亡漏报对区域长寿相关死亡占比水平的影响,以期为利用人口死亡登记数据开展区域长寿水平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9年全国人口死亡登记数据计算各个区县的粗死亡率。按照不同的粗死亡率标准(粗死亡率≥4.5‰,≥5.0‰,≥6.0... 目的 分析死亡漏报对区域长寿相关死亡占比水平的影响,以期为利用人口死亡登记数据开展区域长寿水平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9年全国人口死亡登记数据计算各个区县的粗死亡率。按照不同的粗死亡率标准(粗死亡率≥4.5‰,≥5.0‰,≥6.0‰,≥7.0‰)分别计算相应纳入标准情况下百岁老人、长寿老人、高龄老人死亡占比等9个指标的全国水平,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评价各个指标的稳定性。在省级和地市水平分别计算纳入全部监测区县和只纳入粗死亡率≥6.0‰区县情况下的9个死亡占比指标,采用基于百分位数法的Bland-Altman散点图法评价两种情况下各个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在全国水平,100岁及以上死亡占比指标的标准差最小(0.01~0.02),其次是90岁及以上死亡占比指标(0.13~0.18),80岁及以上死亡占比指标的标准差最大(0.20~0.33);变异系数最小的指标是80+/60+和100+/90+(0.43~0.44),变异系数最大的指标是100+/all和90+/all(1.69~1.80)。在省级水平和地市水平,9个死亡占比指标的95%LoA均超出了相应的专业可接受范围,意味着两种情况下的指标测量结果不可互相替换。结论 死亡漏报对全国水平长寿死亡占比指标影响较小,但是对省级水平和地市水平影响较大。在依托人口死亡登记数据报告区域长寿死亡占比指标时须遴选数据完整性较高(粗死亡率≥6.0‰)的区县进行测算,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报 百岁老人 长寿老人 高龄老人 死亡占比 一致性分析 Bland-Altman散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年女性的多重发展困境及其治理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雪辉 杜鹏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9,158,共18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高龄老年女性群体正面临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和困境。基于1998年、2008年和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的数据,研究全面剖析了高龄老年女性在个体、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所...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高龄老年女性群体正面临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和困境。基于1998年、2008年和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的数据,研究全面剖析了高龄老年女性在个体、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所遭遇的多重发展困境。可以发现,在个体层面,高龄老年女性普遍面临教育不平等与认知能力衰退、身体亚健康与自理能力限制、孤独感与心态消极等挑战;在家庭层面,她们往往遭遇晚年丧偶、独居空巢、经济自主性较低和照料资源不足等困境;在社会层面,医疗保障不充分、养老保障不完善、长期护理保障缺失等问题则更为突出。高龄老年女性是老龄社会社会治理的重要关注对象,针对她们的多重发展困境,亟需构建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综合治理策略框架,明确精准识别、科学评估和积极应对的治理路径,全面推动老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高龄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女性 多重发展困境 老龄社会 治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利伐沙班在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抗凝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侯鹏 柳建红 +3 位作者 周兆欣 赵晨妍 詹秀娥 李春兰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5-331,共7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利伐沙班在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4月至2023年3月在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321例老年(年龄≥65岁)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房颤出血风险评估(HAS-B... 目的观察低剂量利伐沙班在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4月至2023年3月在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321例老年(年龄≥65岁)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房颤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评分≤2分且年龄65~80岁者为对照组(123例),给予利伐沙班15 mg/d口服;HAS-BLED评分≥3分且年龄≥80岁者为观察组(198例),给予利伐沙班10 mg/d口服。平均随访1年,收集患者的血常规、尿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比较抗凝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包括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和外周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脑出血等);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出现9例和5例脑梗死、3例和2例下肢静脉栓塞,均未发生肺栓塞;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比5.7%,χ^(2)=0.896,P=0.344)。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出现3例和2例便潜血阳性、6例和4例皮肤黏膜出血,均未发生脑出血、咯血、血尿和呕血;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比4.9%,χ^(2)=0.019,P=0.89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均为P>0.05)。结论低剂量(10 mg/d)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高龄(年龄≥80岁)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而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和肝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利伐沙班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36
7
作者 柳玉芝 张纯元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6,共5页
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中享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的比例非常低 ,且城乡差异显著。医疗费用支出给老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压力 ,构成了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逐步实行社会养老保障、企业补充养老... 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中享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的比例非常低 ,且城乡差异显著。医疗费用支出给老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压力 ,构成了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逐步实行社会养老保障、企业补充养老保障、家庭养老保障、商业养老保险、储蓄养老保障、自我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医疗保障 社会保障 生活质量 养老保障制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主城九区为例 被引量:20
8
作者 肖云 吕倩 漆敏 《西北人口》 CSSCI 2012年第2期27-30,35,共5页
高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主要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对养老机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重庆市主城九区实地调研,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居住地、年龄、家庭规模、家庭年净收入、设施完善程度、服务质量好坏等... 高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主要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对养老机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重庆市主城九区实地调研,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居住地、年龄、家庭规模、家庭年净收入、设施完善程度、服务质量好坏等因素对高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视农村地区机构养老模式发展、加快养老机构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入住意愿 影响因素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德明 陈天勇 吴振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4-617,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分析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大多数高龄和低龄老人(65.9%-98.9%,中位数93.1%)心理状... 目的:分析我国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分析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大多数高龄和低龄老人(65.9%-98.9%,中位数93.1%)心理状况的评分在一般及以上,其中生活满意度的评分随增龄呈增高趋势,心理特点的评分随增龄明显下降。受教育程度高、居住在城市、主要经济来源靠自己或配偶的退休金以及住养老院的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和心理特点的评分相对较高(平均分〉3.82,F=34.19-190.88,P〈0.001),男性的心理特点评分高于女性(3.75±0.58/3.59±0.59,F=151.04,P〈0.001),与配偶同住者的心理特点评分高于无配偶同住者(3.81±0.57/3.62±0.59,F=139.66,P〈0.001)。对于三个方面社会支持,来自社会工作者的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评分最高(平均分为3.82-3.91,F=46.99-71.49,P〈0.001),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配偶的高龄老人心理特点评分最高(平均分为3.82-3.85,F=29.31-42.55,P〈0.001)。结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较好,人口学变量和社会支持等是影响高龄老人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心理状况 生活满意度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64
10
作者 姜向群 魏蒙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100,92,共9页
采用2002年和2011年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对我国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变化开展研究。近年来中国失能高龄老年人所占比例降低,残障期压缩;中轻度自理能力受损的高龄... 采用2002年和2011年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对我国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变化开展研究。近年来中国失能高龄老年人所占比例降低,残障期压缩;中轻度自理能力受损的高龄老年人比例降低,重度受损的老年人比例升高;城镇高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乡村老年人,东部地区老年人的失能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女性高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男性老年人。据此建议加强对重度受损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增加对乡村、中西部地区卫生领域的资源配置,加大对高龄女性以及经济困难老年人的保障力度,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人认知下降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71
11
作者 敖晋 柳玉芝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了解高龄老人认知能力情况 ,为老年健康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对 2 0 0 0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中的 44 82名高龄老人 ,使用MMSE修改量表 ,将认知能力得分按照有关标准划界 ,把认知能力分为不健全 健全 ,认知能力转变为二分... 目的 :了解高龄老人认知能力情况 ,为老年健康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对 2 0 0 0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中的 44 82名高龄老人 ,使用MMSE修改量表 ,将认知能力得分按照有关标准划界 ,把认知能力分为不健全 健全 ,认知能力转变为二分变量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现女性、增龄、低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差、婚姻状况为丧偶和从未结婚、情绪不乐观、不进行身体锻炼和出生地乡村等因素是高龄老人认知能力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高龄老人认知能力受到其生物、心理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龄老人 认知下降 相关因素 精神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易伟宁 康晓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8-542,共5页
目的:用多水平分析方法探讨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2000和2002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服务监测纵向调查的2251例数据,以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资料两水平模型分析,其中水平2单位... 目的:用多水平分析方法探讨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2000和2002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服务监测纵向调查的2251例数据,以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资料两水平模型分析,其中水平2单位为不同老人,水平1单位为同一老人的不同测量。结果:1998年基线调查时男性平均认知水平高于女性(27.0±3.7/24.4±5.6,P<0.001);不同年龄组老人的平均认知水平各不相同(80-89岁:26.6±3.8,90~99岁:24.6±5.4,100~105岁:21.1±7.4,两两间均P<0.001),未念过书的老人的平均认知水平低于念过1~4年和5年及以上的老人(24.4±5.6/27.1±3.2、27.7±3.3,P<0.001);老人的既往职业、婚姻状况、生活习惯及性格特征也与其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两水平分析显示,所拟合的零模型存在水平2上的随机效应(x^2=355.6,P<0.001),把基线年龄分组、性别等指标代入模型后,发现除基线年龄外,女性、未念过书、务农或做家务、丧偶、遇到事情经常想不开、经常觉得孤独的老人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β=-0.7、-1.2、-0.6、-0.6、-0.9、-0.6),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经常饲养家禽,经常看电视,经常打牌玩麻将的老人的认知水平则相对较高(β=0.7、1.3、1.1、1.0)。结论: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变化存在个体差异,受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个人生活习惯及性格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龄老人 认知功能 纵向研究 多水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津贴”制度探析与我国普惠型福利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15
13
作者 邓大松 吴振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0-245,共6页
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从国内外"老年津贴"的实施现状入手,在梳理了不同社会福利模式的划分依据和分析了传统文化与具体国情后,对中国财政能力进行了估算,提出了中国... 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从国内外"老年津贴"的实施现状入手,在梳理了不同社会福利模式的划分依据和分析了传统文化与具体国情后,对中国财政能力进行了估算,提出了中国应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型的"高龄津贴"制度,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成为责任主体,同时,也须要引导民众的正确认识,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善社会福利机构和慈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高龄津贴 普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化背景下农村高龄老人照料困境解决途径探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大勇 张彬瑜 冯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812-8814,共3页
从我国老人高龄化概况出发,介绍了我国农村高龄老人照料境况不佳的现状,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国家解决农村高龄老人照料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高龄化 农村高龄老人 照料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预期寿命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顾大男 曾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5,共7页
用隶属等级 (GradeofMembership ,GOM)模型将反映 1998年被访高龄老人不同健康维度的 5 0个变量进行综合得到健康、比较健康、功能受限、体弱多病、极度虚弱五个纯类。
关键词 中国 高龄老人 健康预期寿命 隶属等级模型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龄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调查——以湖南省长沙市310位高龄老年人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易想和 王翠绒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随着我国人口的高龄化,高龄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日益凸显。实地调查表明: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好,医疗支持不够,对医疗的满意度不高。因此,依据城市高龄老年人的医疗现状及其对医疗的心理预期,改进和完善城市高龄老年人的医疗支持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城市 高龄老年人 医疗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建 庞书勤 +5 位作者 吴异兰 郑丽秀 陈芳 王宝莲 卢桢妤 梅阳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77-80,共4页
目的了解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社区家庭养老高龄老人45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养... 目的了解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社区家庭养老高龄老人45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4~167(86.25±27.87)分。自觉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患有慢性疾病、性别、民族是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可解释其总变异的22.0%。结论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经济负担相对较重。养老服务人员应重视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及时予以干预,帮助其健康、积极养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家庭养老 自我感受负担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视角下的高龄老人社会支持状况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亓昕 郝彩虹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2,共5页
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了高龄老人社会支持的分化。实证分析表明,男性高龄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对于女性老人更全面;婚姻状况和曾经职业的性别分化以及生活地区,分别从不同维度作用于高龄老人社会支持的性别分化;在同样的婚姻状况、既... 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了高龄老人社会支持的分化。实证分析表明,男性高龄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对于女性老人更全面;婚姻状况和曾经职业的性别分化以及生活地区,分别从不同维度作用于高龄老人社会支持的性别分化;在同样的婚姻状况、既往职业状况以及生活地区背景下,不同性别高龄老人的社会支持仍存在高度的性别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性别视角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状态生命表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高向阳 康晓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80~105岁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使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纵向调查项目2002~2005年资料,通过多状态生命表法计算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中国80~91岁年龄组高龄老... 目的分析中国80~105岁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使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纵向调查项目2002~2005年资料,通过多状态生命表法计算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中国80~91岁年龄组高龄老人在自我照料方面尚处于较好水平,但其自评健康反映的综合健康状况方面的水平较差,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92~105岁年龄组的高龄老人在自我照料和综合健康状况两方面均比较差。结论中国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具有城乡和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状态生命表 高龄老人 健康期望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慧林 朱汉民 +6 位作者 程群 杜艳萍 洪维 唐雯菁 朱晓颖 张雪梅 薛思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健康状况差异。方法将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60岁及以上的老年男性1 227例和女性1 637例纳入本研究,按每10岁为1个年...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健康状况差异。方法将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60岁及以上的老年男性1 227例和女性1 637例纳入本研究,按每10岁为1个年龄段分组,比较各组腰椎、髋部骨密度和骨生化指标及骨折发生率。结果 (1)BMD:年龄≥90岁男性组髋部各部位骨密度、男性80~89岁组、70~79岁组、60~69岁组腰椎与髋部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骨折发生率:至少1次骨折的发生率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女性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骨生物化学标志物:60~69岁组、70~79岁组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BGP)、尿骨吸收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肌酐(carboxy 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rea,CTX/cr)、尿吡啶啉/肌酐(pyridinoline/crea,Pyd/Cr)、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eoxypyridinoline/crea,D-Pyd/Cr)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89岁组女性尿Pyd/Cr、D-Pyd/Cr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影响高龄老人骨密度和骨折发生率,性别对高龄老人骨代谢标志物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 骨密度 骨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