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历程及新领域
1
作者 曹自成 耿锋 +3 位作者 任丽丹 蒋华山 尚凯 刘永立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402,共8页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已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通过系统梳理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以及深度总结勘探成果,将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主要...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已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通过系统梳理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以及深度总结勘探成果,将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潜山勘探阶段(1984年—1996年)、岩溶缝洞勘探阶段(1997年—2015年)、断控缝洞勘探阶段(2016年—2020年)和新领域新类型勘探阶段(2021年至今)。通过系统分析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勘探形势和增储领域,明确了顺北地区断控缝洞带、塔北地区多类型缝洞带、塔中地区复合缝洞带、麦盖提斜坡复合缝洞带和满加尔坳陷西缘震旦系—寒武系深层白云岩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深层—超深层 碳酸盐岩 勘探历程 资源潜力 地质条件 典型油气藏 勘探新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地质储氢工程现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浩 徐俊辉 +8 位作者 陆佳敏 张高 罗淼 赵云松 王卫东 徐孜俊 戴秋霞 陈留平 王同涛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204,共25页
【研究目的】地质储氢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可跨季节储能等突出优势,是未来氢能大规模储备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方法】本文通过系统搜集和整理地质储氢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基于文献调研对地质储氢工程现状进行了论述。同时,充分借鉴... 【研究目的】地质储氢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可跨季节储能等突出优势,是未来氢能大规模储备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方法】本文通过系统搜集和整理地质储氢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基于文献调研对地质储氢工程现状进行了论述。同时,充分借鉴盐穴天然气储气库工程建设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盐穴储氢库建设中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思路。结合江苏省金坛区盐盆资源条件和盐穴综合利用经验,探索在该地建设盐穴储氢库的技术路线的可能性。【研究结果】(1)地质储氢库根据地质构造分为盐穴、枯竭油气藏、含水层以及废弃矿洞,其中,盐穴储氢库已投产运行和中试示范的项目数量最多,且已实现纯度95%的氢气储存,是大规模地质储氢的优先发展方向。(2)盐穴储氢库的建设周期可划分为选址、钻井、造腔、注采完井、注气排卤、不压井作业、运行以及监测等8个阶段,可参考盐穴天然气储气库的建设经验,但仍存在政策、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3)在江苏金坛地区,盐穴储氢技术路线可以与该地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和盐穴储天然气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综合技术方案,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高压空气压缩技术、电解水制氢技术以及天然气管道掺氢技术等不同领域技术。【结论】近年来,国外地质储氢库的选址调研与试验论证工作正在加速进行,出现了多个处于中试阶段的地质储氢项目。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技术难度等多个方面,盐穴储氢被认为是中国大规模地质储氢的优先发展方向。建成盐穴储氢验证平台,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将有助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穴储氢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技术 地质储氢 盐穴储气库 盐穴储氢库 能源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渝东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富集条件与勘探有利区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世臻 周志 +10 位作者 李飞 沈斌 徐秋晨 宋腾 张小涛 杨晓光 胡才志 王超 魏思宇 王昱荦 卢妍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共15页
近年来,鄂西—渝东地区多口井在二叠系大隆组获得页岩气重要发现和工业气流,展现出新层系海相页岩气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深化其地质认识对于指导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岩心观察、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测/录井和有机... 近年来,鄂西—渝东地区多口井在二叠系大隆组获得页岩气重要发现和工业气流,展现出新层系海相页岩气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深化其地质认识对于指导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岩心观察、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测/录井和有机地球化学数据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地区页岩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含气性和保存条件,明确了大隆组海相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①晚二叠世大隆期,该区发育深水台盆相沉积,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厚度10~60 m,现今埋深具有盆内埋深大、盆外埋深浅的特征;②大隆组自下而上划分为3段,一段以硅质页岩为主,二段岩性较为复杂,三段以混合质页岩为主,测井响应上表现为高自然伽马、高补偿中子、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低密度、电阻率向底部逐渐降低的“三高两低一降”特征;③大隆组页岩脆性矿物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平均值分别为40.58%和23.76%,储集空间分为孔隙(有机质孔、矿物颗粒间孔、粒间溶蚀孔、粒内溶蚀孔)和裂缝(矿物层间缝、有机质与矿物间缝、有机质内裂缝)2大类7种类型,以有机质孔为主,孔径分布呈现“四峰”特征,孔体积集中介于1~10 nm和500~5000 nm两个孔径区间;④大隆组有机质丰度高、储层非均质性强、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型为辅,有机质孔发育;⑤大隆组页岩具有较高的含气量,良好的顶底板条件发挥了重要的封闭作用;盆内受构造抬升剥蚀和断裂影响小,保存条件整体较好,盆外残留向斜核部保存条件较好。结论认为:①大隆组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新领域,在盆地内发育5个勘探有利区,面积合计5500 km^(2),可加快勘探评价节奏;②在盆外发育7个勘探有利区,面积合计6700 km^(2),应优选残留面积大的有利区开展风险勘探,寻找新的突破和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页岩气 新领域 鄂西—渝东地区 上二叠统 大隆组 富集地质条件 勘探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1,共8页
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探索性强、风险高、周期长、管理性质复杂、工作手段多样等特点,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地质勘查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地质找矿新形势下,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高效、严密的质量体系来保障地质勘... 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探索性强、风险高、周期长、管理性质复杂、工作手段多样等特点,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地质勘查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地质找矿新形势下,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高效、严密的质量体系来保障地质勘查项目质量和成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地质勘查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从加强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入手,通过研究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和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概念、管理方式及现状,分析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监理工作的特点,阐述地质勘查项目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监管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对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勘查工作管理难度大、缺乏专业性人才、勘查项目质量管理缺位、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当前地质勘查工作现状,从地质勘查项目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监管两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制定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二是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强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三是内外部质量管理措施双向发力,共同促进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四是尽快完善职业地质师制度,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新机制。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完善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推动勘查任务高质量完成,促进地质勘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查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 质量管理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地矿文化转型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定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0,共5页
地矿文化作为地矿行业的精神财富,不仅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和精神追求,也是推动地矿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尤其在新时代下,地矿文化不仅是地质工作和矿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地矿文化作为地矿行业的精神财富,不仅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和精神追求,也是推动地矿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尤其在新时代下,地矿文化不仅是地质工作和矿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本文对地矿文化进行概述,梳理地质文化与矿业文化的关系,厘清广义地矿文化与狭义地矿文化的含义,并论述地矿文化的价值与作用。结合新时代地矿行业发展需要,分析了地矿文化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即从单向发展向开放融合发展转变、从低水平循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重资源向资源与环境并重转变、从重经济向经济与文化并重转变、从重传承向传承与创新并重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地矿文化转型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发掘传统地矿文化优秀资源、夯实地矿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打造新时代地矿精神高地、构建新时代地矿文化体系、推进地矿文化开放创新发展。地矿文化以其特有的内涵影响着地矿行业的发展模式、制度选择、政策取向,以及各种资源开发和生产要素组合的水平,从而影响行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因此,地矿文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期能够为地矿行业发展和国家资源安全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矿文化 地质文化 地矿行业 新时代 地质勘查 地勘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和突破方向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立功 党玉琪 +2 位作者 徐凤银 马达德 梅建森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6期1-8,共8页
柴达木盆地半个世纪的勘探历程表明,盆地的勘探工作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十五”计划以来,遵循“加强前期、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的勘探方针,积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依靠新技术,油气勘探成果较为明显,尤其在柴西岩性... 柴达木盆地半个世纪的勘探历程表明,盆地的勘探工作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十五”计划以来,遵循“加强前期、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的勘探方针,积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依靠新技术,油气勘探成果较为明显,尤其在柴西岩性油藏勘探方面已初见成效。随着地质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基础工作的深入,对柴达木盆地油气聚集条件、勘探潜力和下步勘探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出了油田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十一五”总的勘探思路:坚持甩开预探和风险勘探、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坚持地震先行的3个原则,突出精细勘探碎屑岩和战略突破复杂区两个重点,实施精细研究和优化部署两项措施。油气勘探按照精细勘探、战略突破、积极准备3个层次进行,并提出了下步的勘探方向,其中,石油勘探:柴西南区、阿尔金山前带;柴北缘马海—南八仙构造带、柴北缘山前带、德令哈断陷;天然气勘探:三湖生物气区、柴西北区油型气、柴北缘煤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地质认识 勘探成果 勘探方针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主要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24
7
作者 蔚远江 杨涛 +3 位作者 郭彬程 詹路锋 许小溪 杨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5-564,共20页
我国中西部地区发育有16个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前陆冲断带在天然气加快发展中地位与作用重要,是近期勘探突破发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和补充。2011年以来前陆冲断带勘探获得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天然气及柴达木盆地西南缘... 我国中西部地区发育有16个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前陆冲断带在天然气加快发展中地位与作用重要,是近期勘探突破发现、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和补充。2011年以来前陆冲断带勘探获得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天然气及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石油两项重大突破、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油及四川盆地西北缘天然气两项重大进展、准噶尔盆地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鄂尔多斯西缘油气3个重要苗头,进一步夯实了西气东输资源基础,推动了前陆盆地大油气区勘探进程。前陆冲断带地质研究在盆地原型恢复和晚期构造改造、深层结构刻画与构造解剖、储层演化与油气充注机制、断-盖控藏模式与油气有效聚集3-R评价方法、区域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5个方面形成创新认识,发展了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油气聚集理论。前陆冲断带勘探配套技术研发在复杂构造建模技术、复杂构造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复杂油气藏综合评价技术、前陆深层钻完井和储层压裂改造技术4方面取得进展,推动了前陆核心技术形成和油气勘探发现。前陆冲断带近期勘探显示出较大增储潜力与挑战共存的局面。展望了前陆基础地质、油气勘探、勘探技术研究3方面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近期勘探的3点启示与增储潜力,针对未来前陆冲断带在勘探生产、地质研究、配套技术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4方面勘探研究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冲断带 勘探成果 地质理论与认识 勘探技术 新进展 勘探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找矿突破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佳 易继宁 +4 位作者 李永胜 张福良 李晓宇 李啸 王慧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6,21,共5页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发生重大转变,我国各行业均进入调整阶段,如何适应新形势成为当前地质找矿工作重点。本文从新常态下实现找矿突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地质找矿的工作要求,梳理了当前找矿突破面临的挑战,...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发生重大转变,我国各行业均进入调整阶段,如何适应新形势成为当前地质找矿工作重点。本文从新常态下实现找矿突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地质找矿的工作要求,梳理了当前找矿突破面临的挑战,认为矿产勘查投入下降明显、市场开放不够、生态环保压力大、科技支撑找矿不足、项目管理与质量监督尚需完善等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对此,提出稳定资金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科技创新、重视人才培养与质量管理等对策建议,以保障新常态下地质找矿工作满足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找矿 新常态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挑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技术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魏迎春 李新 +4 位作者 曹代勇 张昀 位金昊 徐来鑫 王安民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41,共15页
战略性金属矿产在新材料、新能源、现代信息技术、国防军工等新兴产业均具有不可替代性,传统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储备相对较低,供应风险较高。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作为重要补充,已成为新型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因此,基... 战略性金属矿产在新材料、新能源、现代信息技术、国防军工等新兴产业均具有不可替代性,传统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储备相对较低,供应风险较高。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作为重要补充,已成为新型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因此,基于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基本特征,亟需开展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方法研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以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铀、锂、镓、锗、铌-锆-镓-稀土)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主要组合类型,探讨了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方法。从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赋存位置角度,总结了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的主要组合类型,包括煤-铀矿床、煤-锂、镓矿床、煤-锗矿床、煤-铌-锆-镓-稀土矿床。根据不同岩石及矿产的物性差异,总结了不同勘查技术方法的响应原理及特征。基于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分布规律、赋存层位等,针对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和地球物理条件,总结了主要组合类型的基本特征。从多矿种勘查的协同和各勘查技术的协同两方面出发,基于煤和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勘查技术方法,遵循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勘查方法最优化原则,提出了合理的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协同勘查方法。基于铀具有放射性特征,煤-铀矿床协同勘查应加强遥感、地质填图、放射性勘查方法(伽马总量、伽马能谱、氡及其子体测量和伽马录井)、穿透性地球化学、地面物探(高精度磁法/地震/电磁法)、钻探、测井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的协同运用。基于锂、镓的分散性和赋存位置,煤-锂、镓矿床的协同勘查应加强遥感、地质填图、山地工程、高精度地震、钻探、测井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的协同运用。基于煤-锗同体,且锗赋存在有机质中,煤-锗矿床协同勘查应加强遥感、地质填图、山地工程、钻探、测井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的协同运用。基于铌、锆、镓、稀土伴生元素具有高场强特征,煤-铌-锆-镓-稀土矿床协同勘查应加强遥感、地质填图、山地工程、钻探、测井(自然伽马)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的协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 协同勘查原理 协同勘查方法 地质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地质新认识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桂成 王秀林 +1 位作者 张放东 李西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11,共3页
白音查干凹陷有近2 0a的勘探历史,2 0 0 2年以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勘探效果不十分理想。2 0 0 3年基于前人基础研究和大量钻井资料,取得突破性的认识,重点解决了地层划分、目的层的选择、构造解释和储层等问题,部署评价井12口,获得了... 白音查干凹陷有近2 0a的勘探历史,2 0 0 2年以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勘探效果不十分理想。2 0 0 3年基于前人基础研究和大量钻井资料,取得突破性的认识,重点解决了地层划分、目的层的选择、构造解释和储层等问题,部署评价井12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新认识 勘探成果 勘探潜力 分析 白音查干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鑫 汪恩满 +1 位作者 王兆丰 刘晓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37,共4页
2010~2014年,国土资源部、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地质勘查资质的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监督检查,为加强勘查活动管理,维护勘查市场秩序,提高地质勘查质量,促进地质勘查行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 2010~2014年,国土资源部、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地质勘查资质的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监督检查,为加强勘查活动管理,维护勘查市场秩序,提高地质勘查质量,促进地质勘查行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地质勘查资质登记情况和监督管理工作,对资质证书变更、注销不及时、不按照从业范围的要求开展工作、不重视地质勘查质量管理工作、年度执业报告质量不高、上报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加强监管力度,创新监督检查的手段和方式、重视质量管理,切实保障和维护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充实基层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新常态下加强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地质勘查资质 监督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何宝山金矿床地质物化探综合找矿预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卢汉堤 敬荣中 +3 位作者 陈远荣 耿文辉 潘祖仁 晏建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5,共6页
何宝山金矿床具有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重要特征。断裂构造对金矿化具有严格的控制作用。文章主要介绍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在矿区开展的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预测研究工作,通过对该矿床进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物探电法测量以... 何宝山金矿床具有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重要特征。断裂构造对金矿化具有严格的控制作用。文章主要介绍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在矿区开展的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预测研究工作,通过对该矿床进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物探电法测量以及化探新方法测量,对何宝山金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成矿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矿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宝山金矿 成矿地质条件 物探电法 化探新方法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新进展与勘探领域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剑 王晓波 +8 位作者 魏国齐 杨威 谢增业 李志生 国建英 王义凤 马卫 李君 郝爱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5,共9页
随着天然气勘探向深层、超深层、非常规等领域拓展,勘探对象日趋复杂,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以指导勘探和发现更多的大气田。为此,"十二五"以来,在开展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今后大气田... 随着天然气勘探向深层、超深层、非常规等领域拓展,勘探对象日趋复杂,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以指导勘探和发现更多的大气田。为此,"十二五"以来,在开展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今后大气田勘探的重点领域。结果表明:(1)"十二五"以来完善了有机质全过程生烃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干酪根热降解生烃、有机质接力成气等有机质生烃地质理论;(2)建立了多元天然气成因鉴别新方法、不同类型封盖层定量评价方法、低生烃强度区致密砂岩气成藏理论、古老碳酸盐岩大气田成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天然气生成、天然气成因鉴别和天然气成藏等基础地质理论,有效指导了近年来我国重点盆地大气田的勘探突破和重大发现。结论认为:(1)古老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前陆区、页岩、火山岩等是今后大气田勘探的主要领域;(2)克拉通和前陆盆地仍是大气田勘探的重点领域,古隆起、平缓斜坡、冲断带是大气田的主要富集区带;(3)古老层系、深层领域是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方向;(4)海相盆地原油裂解气、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是未来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的重要接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基础地质理论 新进展 勘探领域 古老碳酸盐岩 致密砂岩 克拉通 前陆盆地 大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某防空洞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锡勤 程邈 林松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65-166,共2页
介绍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应用及其特点,并应用高密度电法对防空洞进行勘察,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防空洞 勘探 原理 地质效果 视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新认识 被引量:59
15
作者 杨跃明 黄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33,共12页
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壳牌等国内外能源公司相继对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页岩开展了油气勘探工作。为了有效地指导湖相页岩油气的相关勘探开发工作,针对该盆地侏罗系湖相油气资源量与储量不匹配、致密储层物性与油气产... 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壳牌等国内外能源公司相继对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页岩开展了油气勘探工作。为了有效地指导湖相页岩油气的相关勘探开发工作,针对该盆地侏罗系湖相油气资源量与储量不匹配、致密储层物性与油气产量不匹配等矛盾,综合岩心、露头、钻井、测井、试油、分析化验等资料,对侏罗系湖相油气系统开展了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勘探开发对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侏罗系发育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大安寨段以及凉高山组上段共计3套优质页岩层系,具有源储一体、源储紧邻的特点,是典型的页岩油气发育层系,其中又以大安寨段为典型代表;②大安寨段页岩层系具有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适中、生烃能力强、页岩物性好、储集性能优、脆性矿物含量高、源储配置关系好、页岩厚度大、含油气性好等特征,是典型的页岩油气藏;③通过对大安寨段万吨井的解剖以及页岩有机质含量、热解参数、储层物性等试验数据揭示,该页岩油气藏存在着页岩与介壳灰岩两类储层的油气补给,并且前者的补给能力可能更强,故而页岩层系是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储量有效动用的主要对象;④基于目前的新认识,以页岩油气为勘探对象,通过非常规油气的技术手段,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该层系一定会取得新的油气勘探突破。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可以为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的资源发现以及储量有效动用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纪 自流井组大安寨段 湖相 页岩油气 地质特征 勘探开发新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测深新方法的基本原理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友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40-249,共10页
用电磁波探测深度在几千米范围以内地层电性结构作为识别条件,指出入射波与地层界面反射波场强的复振幅或波形的叠加必须是能反映层次结构的“阶梯式”叠加。给出利用波形前沿叠加得出地层电导率、厚度及界面深度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 用电磁波探测深度在几千米范围以内地层电性结构作为识别条件,指出入射波与地层界面反射波场强的复振幅或波形的叠加必须是能反映层次结构的“阶梯式”叠加。给出利用波形前沿叠加得出地层电导率、厚度及界面深度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办法可以实现,并能得到唯一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探测 新电磁法 基本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商业跟进”成效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佳 张福良 +4 位作者 李晓宇 王慧 李啸 易继宁 靳松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7-111,共5页
当前,受国际矿业形势影响,我国矿产勘查投入有所下降。面对国家经济发展仍需要稳定持续的矿产资源供给的客观现实,调动商业性矿产勘查积极性,切实发挥矿业企业的找矿主体作用,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在梳理矿业企业在... 当前,受国际矿业形势影响,我国矿产勘查投入有所下降。面对国家经济发展仍需要稳定持续的矿产资源供给的客观现实,调动商业性矿产勘查积极性,切实发挥矿业企业的找矿主体作用,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在梳理矿业企业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已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商业跟进"取得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新形势下矿业企业在"商业跟进"中的工作建议,旨在为新常态下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地质找矿新机制 商业跟进 矿业企业 成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十年辉煌历程 新时代砥砺前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8
作者 贾明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01-1808,共8页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难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探讨了我国建立现代有色金属企业制度和加强国际合作的艰辛探索与实践,阐述了我国在地质勘探技术方面、采矿选矿技术方面、冶...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难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探讨了我国建立现代有色金属企业制度和加强国际合作的艰辛探索与实践,阐述了我国在地质勘探技术方面、采矿选矿技术方面、冶炼技术方面、加工技术和新材料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破解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瓶颈和关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即资源问题、话语权问题和做大做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地质勘探 采矿 选矿 冶炼 材料加工技术 新材料 现代企业制度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如何突破的思考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占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7,共7页
松辽盆地北部在大庆油区建设中如何取得突破,是油气勘探工作者的中心任务。新理论、新观念、新认识就是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松辽盆地存在沉积岩、火山岩兼有的“水火”二元结构地层;NaHCO3型地层水环境中出现Na2SO4、C... 松辽盆地北部在大庆油区建设中如何取得突破,是油气勘探工作者的中心任务。新理论、新观念、新认识就是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松辽盆地存在沉积岩、火山岩兼有的“水火”二元结构地层;NaHCO3型地层水环境中出现Na2SO4、CaCl2、MgCl2型地层水;具有δ13C1>-25‰及δ13C1>δ13C2>δ13C3特征的烷烃气藏;具有δ13CCO2>-9‰的CO2气藏;二叠系浅变质板岩中含烃量达数千毫克每千克;原油中有17种在生物物质中不见的元素;原油中含有地壳中稀缺而地幔中丰富的铼;盆地边缘有利生油区以外发现了富拉尔基油田和太平庄气田;油气田(藏)沿深大断裂分布;于基底花岗岩风化壳见工业气层;火山岩见产量最高的工业气层等十大特异地质现象。说明松辽盆地存在有机生烃、无机生烃及合成生烃机制,存在区带生烃、灶体生烃、催化生烃、无机气态烃、无机液态烃及气态合成烃等多种生烃模型;存在圈控型与源控型含油气系统。因此,松辽盆地北部应有较多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 多种生烃模型 含油气系统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验设计与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恩涛 王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176,207,共6页
文章以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验课程,包括层序内部构型解剖、合成记录制作、层序界面识别与剖面解释、单井与连井分析、平面属性与水平切片制作、地质体平面展布六方面内容。该实验课程不仅加深了学... 文章以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验课程,包括层序内部构型解剖、合成记录制作、层序界面识别与剖面解释、单井与连井分析、平面属性与水平切片制作、地质体平面展布六方面内容。该实验课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了地震地质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而且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地震解释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实验设计 新工科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