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阈值滤波和S-Method的穿墙人体动作识别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凡 刘丽 +2 位作者 徐航 李静霞 王冰洁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5-1273,共9页
穿墙人体动作识别在武装反恐、城市巷战、灾害救援、病人监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时频分析方法时频分辨率低,不利于后期的分类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 穿墙人体动作识别在武装反恐、城市巷战、灾害救援、病人监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时频分析方法时频分辨率低,不利于后期的分类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滤波和S-Method的时频特征增强方法,用于墙后人体动作识别。该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阈值滤波消除时频图中的噪声,然后采用S-Method方法聚焦能量,提高时频特征,最后利用K最近邻(KNN)分类器对人体动作进行识别。利用频率步进穿墙雷达获取的实验数据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STFT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走、跑、坐、跳、招手以及原地踏步等6种典型动作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更高,可达9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识别 穿墙雷达 时频分析 自适应阈值滤波 S-method K最近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实例推理的缓倾斜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悦 张志伟 +2 位作者 桑文龙 刘佳音 何龙龙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07-210,共4页
为实现地质构造简单的缓倾斜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智能化选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实例推理的液压支架选型方法。首先,建立了液压支架选型实例库;其次,采用粗糙集理论和序关系分析法进行权重构造;另外,将液压支架的条件属性分为3种类型计... 为实现地质构造简单的缓倾斜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智能化选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实例推理的液压支架选型方法。首先,建立了液压支架选型实例库;其次,采用粗糙集理论和序关系分析法进行权重构造;另外,将液压支架的条件属性分为3种类型计算相似度;最后通过匹配实例选型。以某煤矿选型方案为例,并以50组液压支架的属性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为88%,能够为液压支架的智能化选型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实例推理 粗糙集 序关系分析法 最邻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后向RCS统计特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傅莉 崔哲 邓洪伟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解决采用传统固定带宽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雷达散射截面(RCS)统计特性时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K最近邻法计算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的动态窗宽。以每个相邻样本的欧氏距离判断样本局部密度,通过样本点与最近邻的距离来调整核函数的窗宽... 为解决采用传统固定带宽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雷达散射截面(RCS)统计特性时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K最近邻法计算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的动态窗宽。以每个相邻样本的欧氏距离判断样本局部密度,通过样本点与最近邻的距离来调整核函数的窗宽以完成核密度估计,并将其用于发动机后向RCS的统计特性分析。采用改进的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与传统核密度估计,对服从固定分布的4种RCS随机样本点的累积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拟合,以验证算法的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的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的均方根误差比传统核密度估计的分别减小31.2%、38.8%、38.1%、31.9%。结合第2代RCS统计特性分析模型,以Kolmogorov-Smirnov拟合精度检验为拟合指标,应用改进的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计算发动机后向RCS的统计特性并对其规律进行分析可知,对数正态分布更符合C波段和X波段的HH和VV极化的统计特性分布;卡方分布更符合C波段以及Ku波段的HV和VH极化;威布尔分布更符合X波段的HV、VH极化以及Ku波段的HH、VV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K最近邻法 核密度估计 统计特性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和近邻嵌入的燃煤电站锅炉燃烧过程实时监测方法
4
作者 李伟 林范军 +2 位作者 刘晓奎 孙锋 李金磊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12期68-72,共5页
常规的燃煤电站锅炉燃烧过程实时监测,主要采用波值信号分析实现实时监测,忽略了信号处理过程对实时监测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的精确度不高。因此,提出基于稀疏表示和近邻嵌入的燃煤电站锅炉燃烧过程实时监测方法。为获取的锅炉燃烧过程... 常规的燃煤电站锅炉燃烧过程实时监测,主要采用波值信号分析实现实时监测,忽略了信号处理过程对实时监测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的精确度不高。因此,提出基于稀疏表示和近邻嵌入的燃煤电站锅炉燃烧过程实时监测方法。为获取的锅炉燃烧过程信号添加高斯白噪声,引入稀疏表示对添加后的信号进行表达,得到信号的少量特殊特征,降低信号处理工作量,并转化为图像信息。分析锅炉燃烧火焰图像特征,采用近邻嵌入对燃烧过程图像进行重构,得到实时监测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后得出的监测结果表现出的波动点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精确度较高,满足了燃煤电站锅炉燃烧控制工作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锅炉燃烧 燃烧过程监测 稀疏表示 近邻嵌入 实时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N和多特征融合的苹果叶部病害识别检测
5
作者 李亚文 陈月星 呼高翔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25-32,共8页
准确识别与防治苹果叶部病害,能够有效提高苹果的产量与品质。以常见的苹果叶部病害(锈病、黑腐病、黑星病)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KNN和多特征融合的无损检测模型。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分割苹果叶部图像,通过颜色矩、灰度共生矩阵、Hu距... 准确识别与防治苹果叶部病害,能够有效提高苹果的产量与品质。以常见的苹果叶部病害(锈病、黑腐病、黑星病)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KNN和多特征融合的无损检测模型。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分割苹果叶部图像,通过颜色矩、灰度共生矩阵、Hu距分别提取图像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利用KNN对特征参数进行分类模型训练,能够实现绿色准确识别苹果叶部病害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以颜色、纹理、形状为单特征检测的苹果叶部病害识别精确率分别为75%、57%、45%,其中颜色特征更加直观,有9个特征量识别率较高,形状特征在进行图像分割时很难确定K点导致识别率低。该研究基于颜色、纹理、形状等多特征融合提取13个特征量,能够准确识别苹果叶部病害,其识别率达84%,为实现绿色农业果园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近邻方法 K-MEANS聚类算法 多特征融合提取 苹果叶部 病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列熵算法参数的优化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饶国强 冯辅周 +1 位作者 司爱威 谢金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8-193,共6页
由于排列熵算法能够有效放大时间序列的微弱变化,且计算简单、实时性好,已在信号突变检测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排列熵算法中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等参数的确定仍依赖于经验和尝试,该问题已成为排列熵算法走向工程应用的瓶颈问题... 由于排列熵算法能够有效放大时间序列的微弱变化,且计算简单、实时性好,已在信号突变检测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排列熵算法中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等参数的确定仍依赖于经验和尝试,该问题已成为排列熵算法走向工程应用的瓶颈问题。根据排列熵算法的原理,提出了基于重构时间序列最佳相空间来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根据相空间重构的两种观点,介绍了延迟时间与嵌入维数独立确定和联合确定两种方法的基本理论,然后利用仿真信号和滚动轴承全寿命数据对两种算法进行了检验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参数的独立确定方法比联合确定方法对信号的异常检测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列熵 互信息 假近邻 关联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广义最近邻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莹 高隽 +1 位作者 汪荣贵 胡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196-198,共3页
本文在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指导下 ,推广了传统的最邻近方法 ,提出一种新的广义最近邻方法 .该方法利用同类样本间的连续性规律 ,增加了样本点个数 .再通过由多个超球体的并所形成的几何形体 ,覆盖可能的样本点 .将这一方法用于人脸识别... 本文在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指导下 ,推广了传统的最邻近方法 ,提出一种新的广义最近邻方法 .该方法利用同类样本间的连续性规律 ,增加了样本点个数 .再通过由多个超球体的并所形成的几何形体 ,覆盖可能的样本点 .将这一方法用于人脸识别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最近邻法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近邻方法的渐进式中文文本分类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袁方 杨柳 张红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8-91,共4页
针对k-近邻方法分类准确率较高、但分类效率较低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k-近邻方法的渐进式中文文本分类技术,利用文本的标题、摘要、关键词、重点段落进行渐进式的分类处理.这样,不用分析全文就能将部分待分类文本成功分类,从而提高了... 针对k-近邻方法分类准确率较高、但分类效率较低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k-近邻方法的渐进式中文文本分类技术,利用文本的标题、摘要、关键词、重点段落进行渐进式的分类处理.这样,不用分析全文就能将部分待分类文本成功分类,从而提高了文本分类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分类准确率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提高分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近邻方法 渐进式方法 中文文本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点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春英 洪伟 +3 位作者 吴承祯 洪滔 郑少峰 范海兰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准确高效地处理数据资料,利用可视化程序语言V isual FoxPro与结构化查询语言相结合的方式编辑“风景区空间分布特征规律的管理信息系统”。采用最近邻点距离法(R尺度法),对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 为准确高效地处理数据资料,利用可视化程序语言V isual FoxPro与结构化查询语言相结合的方式编辑“风景区空间分布特征规律的管理信息系统”。采用最近邻点距离法(R尺度法),对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的分布为聚集分布,研究结果对于武夷山世界双遗风景区的保护、管理、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特征 武夷山 风景名胜区 最近邻点距离法 聚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罗平油菜种植面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杰 刘陈立 +1 位作者 汪红 张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基于GF-1 WFV和Landsat8 OLI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最邻近法和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法,提取罗平县油菜种植区域,并基于实地样本点构建混淆矩阵进行精度验证,比较提取的油菜种植面积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针对2种数据源,2种方法提取效果... 基于GF-1 WFV和Landsat8 OLI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最邻近法和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法,提取罗平县油菜种植区域,并基于实地样本点构建混淆矩阵进行精度验证,比较提取的油菜种植面积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针对2种数据源,2种方法提取效果均较好。通过对比,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能更好地避免复杂山区混合像元错分及漏分问题,其在总体精度、Kappa系数以及油菜的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更适用于喀斯特山区的地物信息提取。在相同数据不同方法方面,采用最邻近法提取GF-1 WFV数据,所得油菜种植面积的相对误差仅为0.74%,精度远高于最大似然法提取该数据的相对误差(-7.37%);对于Landsat8 OLI数据,最邻近法提取的面积精度同样高于最大似然法。相同方法不同数据方面,最邻近法更适用于空间分辨率较高的GF-1 WFV数据,而最大似然法更适用于光谱信息更丰富的Landsat8 OLI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 WFV Landsat8 OLI 最大似然法 最邻近法 油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组合k-近邻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亮 宋擒豹 +1 位作者 沈钧毅 海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共5页
针对传统是一近邻(k-NN)算法基于单一k值预测难以兼顾不同样本的个性,从而导致总体预测精度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组合Bk-NN预测方法.首先通过Boosting理论建立了个性化预测模型集,然后分别采用每个模型对样本进行独立预测,... 针对传统是一近邻(k-NN)算法基于单一k值预测难以兼顾不同样本的个性,从而导致总体预测精度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组合Bk-NN预测方法.首先通过Boosting理论建立了个性化预测模型集,然后分别采用每个模型对样本进行独立预测,最后各模型预测值的加权和将作为最终预测结果.Bk-NN预测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的样本可能要求不同的预测模型与之相适应的情况,有效降低了预测误差.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Bk-NN预测对数据集的属性类型没有特殊要求.在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Bk—NN预测精度比传统k—NN方法平均提高了6.44%~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邻算法 预测模型 Boosting理论 组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事例最近邻法检索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玉 邢渊 阮雪榆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6-81,共6页
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ART1模型进行事例的智能层次聚类和基于遗传算法 (GA)进行事例特征权值优化的解决方案。经过ART1网络的层次聚类形成事例库的层次智能存储组织 ,可有效缩小事例的搜索空间 ,提高检索效率。基于GA对特征权... 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ART1模型进行事例的智能层次聚类和基于遗传算法 (GA)进行事例特征权值优化的解决方案。经过ART1网络的层次聚类形成事例库的层次智能存储组织 ,可有效缩小事例的搜索空间 ,提高检索效率。基于GA对特征权值优化可提高检索质量 ,防止检索出的相似度系数最大的事例并非最佳事例 ,即K NN收敛不到最佳解。因此所提方法的运用可有效提高CBR系统整体的检索效率与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索模型 最近邻法 ART1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事例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A+kernel-KNNFLC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昕然 查诚 +2 位作者 徐新洲 宋鹏 赵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1,共7页
结合K近邻、核学习方法、特征线重心法和LDA算法,提出了用于情感识别的LDA+kernel-KNNFLC方法.首先针对先验样本特征造成的计算量庞大问题,采用重心准则学习样本距离,改进了核学习的K近邻方法;然后加入LDA对情感特征向量进行优化,在避... 结合K近邻、核学习方法、特征线重心法和LDA算法,提出了用于情感识别的LDA+kernel-KNNFLC方法.首先针对先验样本特征造成的计算量庞大问题,采用重心准则学习样本距离,改进了核学习的K近邻方法;然后加入LDA对情感特征向量进行优化,在避免维度冗余的情况下,更好地保证了情感信息识别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对特征空间再学习,结合LDA的kernel-KNNFLC方法优化了情感特征向量的类间区分度,适合于语音情感识别.对包含120维全局统计特征的语音情感数据库进行仿真实验,对降维方案、情感分类器和维度参数进行了多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DA+kernel-KNNFLC方法在同等条件下性能提升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K近邻 核学习 特征重心线 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改进的局部阈值分割算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亮亮 王黎 +1 位作者 高晓蓉 王泽勇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4期78-80,共3页
局部阈值分割法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当一个子块几乎完全属于背景或目标时,直方图为单峰,很难进行分割;当目标被分在不同子块时,分割结果存在块状效应。为此,结合全局阈值中的迭代法和局部阈值法,提出最近邻插值阈值分割算法,并在这种算... 局部阈值分割法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当一个子块几乎完全属于背景或目标时,直方图为单峰,很难进行分割;当目标被分在不同子块时,分割结果存在块状效应。为此,结合全局阈值中的迭代法和局部阈值法,提出最近邻插值阈值分割算法,并在这种算法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插值,提出等间距插值阈值分割的算法,并通过仿真试验说明这两种算法在分割图像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分割 迭代法 最近邻插值 等间距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神经网络短期风速预测 被引量:17
15
作者 廖志强 李太福 +2 位作者 余德均 程杨 姚立忠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4-18,共5页
针对风速具有较强的混沌特性,预测难度较大,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的神经网络短期风速预测方法:对数据进行小波降噪,运用互信息法和虚假最近邻点法确定最佳的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对样本空间进行重构,使新的样本能够表征原始时间序列... 针对风速具有较强的混沌特性,预测难度较大,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的神经网络短期风速预测方法:对数据进行小波降噪,运用互信息法和虚假最近邻点法确定最佳的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对样本空间进行重构,使新的样本能够表征原始时间序列动态特性,更能反映风速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短期风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短期风速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空间重构 互信息法 虚假最近邻点法 BP神经网络 风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R的蔬菜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鹤 李东明 陈桂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380-15381,15413,共3页
将CBR技术引入到蔬菜病虫害诊断中,解决蔬菜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在知识获取上存在的瓶颈问题。针对农业专家在对病虫害诊断时的思维过程和CBR基本原理的一致性,构建了CBR的蔬菜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本文从CBR的一般过程、案例的表示、检... 将CBR技术引入到蔬菜病虫害诊断中,解决蔬菜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在知识获取上存在的瓶颈问题。针对农业专家在对病虫害诊断时的思维过程和CBR基本原理的一致性,构建了CBR的蔬菜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本文从CBR的一般过程、案例的表示、检索和匹配,以及蔬菜的病虫害知识的组织方法。为蔬菜病虫害诊断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将其应用到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不但能使广大菜农独立完成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而且,由于CBR具有能够对未知案例进行推理得出新结论的功能,也能够辅助农业专家对复杂问题进行诊断和防治。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R 蔬菜病虫害 专家系统 最近相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致振动的桥梁损伤识别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单德山 李乔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5,共6页
基于移动车辆引起的桥梁振动,采用模式识别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损伤定位及损伤程度估计进行了研究.应用车致振动理论计算不同预设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桥梁结构在相同移动车辆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记录其在测试位置的响应,形成损伤模... 基于移动车辆引起的桥梁振动,采用模式识别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损伤定位及损伤程度估计进行了研究.应用车致振动理论计算不同预设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桥梁结构在相同移动车辆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记录其在测试位置的响应,形成损伤模式库;将在测试位置实际测得的响应与损伤模式进行比较,并利用聚类分析的近邻法识别桥梁结构是否出现损伤、损伤位置及其程度.为直观有效地表示识别结果,分别以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为独立坐标轴,用等值线和响应云图的方式展示比较结果.以移动荷载匀速通过某简支梁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估计桥梁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移动荷载 模式识别 聚类分析 近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的铁路路基压实均匀性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聂志红 焦倓 王翔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针对现行铁路路基压实均匀性评判体系中未考虑压实不合格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沪昆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的现场压实试验,研究采用地统计学中基于点密度的样方分析(QA)法和基于点距离的最近邻点指数(NNI)法,判断铁路路基压实不合格区域... 针对现行铁路路基压实均匀性评判体系中未考虑压实不合格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沪昆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的现场压实试验,研究采用地统计学中基于点密度的样方分析(QA)法和基于点距离的最近邻点指数(NNI)法,判断铁路路基压实不合格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当铁路路基的压实不合格区域呈分散分布时,QA法和NNI法均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当压实不合格区域呈集中分布时,QA法由于受压实区域样方划分方式的影响而会出现部分误判,但NNI法仍能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在铁路路基压实均匀性评价中NNI法更适合用于铁路路基压实不合格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压实均匀性 不合格区域空间分布 样方分析法 最近邻点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小波和LBP-GD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良 李玉 +1 位作者 刘婷婷 郝凯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4-659,共6页
针对局部二值模式(LBP)不能描述纹理方向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了梯度方向的LBP-GD算子。LBP-GD算子不仅保持了LBP本身的优点,还可以细致刻画纹理的方向信息。由于人脸表情器官所蕴含信息的差异性,设计了一种不规则的分块方式,把图... 针对局部二值模式(LBP)不能描述纹理方向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了梯度方向的LBP-GD算子。LBP-GD算子不仅保持了LBP本身的优点,还可以细致刻画纹理的方向信息。由于人脸表情器官所蕴含信息的差异性,设计了一种不规则的分块方式,把图像分为9个互不重叠的子块并且设置不同的权值系数,然后提取每个子块的LBP-GD特征。最后,将LBP-GD特征与提升小波的低频分量特征加权融合,用K近邻方法进行分类。在JAFFE和Cohn-Kanade表情库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独使用LBP-GD特征和提升小波特征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表情识别 K近邻方法 LBP-GD特征 提升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污染的“行政边界效应”与新环境政策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静 陶璐 杨娜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102,共12页
本文基于淮河流域2004-2013年国控重点监测断面周数据,运用OLS法和最邻近匹配方法(NNM,Nearest Neighbor Matching)考察地级市行政边界对河流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淮河流域行政边界下游比上游污染更为严重,"行政边界效应"分... 本文基于淮河流域2004-2013年国控重点监测断面周数据,运用OLS法和最邻近匹配方法(NNM,Nearest Neighbor Matching)考察地级市行政边界对河流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淮河流域行政边界下游比上游污染更为严重,"行政边界效应"分别达到-13.764%(DO,溶解氧)、46.453%(COD,化学需氧量)和145.736%(NH3-N,氨氮)。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十一五"和"十二五"环境政策对淮河流域跨界污染问题的影响,发现纳入考核范围的COD的"行政边界效应"在"十一五"后期才有所改善,"十二五"政策则显著缓解了约束性指标COD和NH3-N的"行政边界效应"。研究对于打破淮河流域各地级市"逐底竞争"的考核机制、制定更为合理的考核办法、鼓励地级市间环境合作治理都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邻近匹配法 河流污染 行政边界效应 双重差分法 环境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