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nseNet的经典-量子混合分类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翟飞宇 马汉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5-1910,共6页
现有的图像分类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时所需的硬件资源和计算时间不断增加。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nseNet的经典-量子混合分类模型(CQDenseNet模型)。首先,使用一个可在噪声中尺度量子(NISQ)设备上运行的变分量子电路(VQC)作为分类器... 现有的图像分类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时所需的硬件资源和计算时间不断增加。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nseNet的经典-量子混合分类模型(CQDenseNet模型)。首先,使用一个可在噪声中尺度量子(NISQ)设备上运行的变分量子电路(VQC)作为分类器,替换DenseNet全连接层;其次,使用迁移学习,利用在ImageNet数据集上预先训练好的DenseNet模型作为CQDenseNet的预训练模型;最后,将CQDenseNet模型在中草药分类数据集和CIFAR-100数据集上与基准模型AlexNet、GoogLeNet、VGG19、ResNet和DenseNet-169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QDenseNet模型比所有基准模型中表现最好的基准模型: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2、7.4个百分点,精确率分别提高了2.2、7.3个百分点,召回率分别提高了2.2、7.1个百分点,F1值分别提高了2.3、6.4个百分点,说明了经典-量子混合模型的性能优于经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eNet 经典-量子混合模型 图像分类 迁移学习 变分量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书院研究的梳理与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永明 刘艳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95,共8页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学界出于对新式教育形式的反思,开始探讨书院这一传统教育形式。此后,书院研究连绵不断。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书院研究走过了七十年,其间虽经曲折,但学者们在书院文献...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学界出于对新式教育形式的反思,开始探讨书院这一传统教育形式。此后,书院研究连绵不断。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书院研究走过了七十年,其间虽经曲折,但学者们在书院文献整理、书院史、书院制度研究、书院与文化研究等方面,依然取得了较多成果。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受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的影响,书院研究推陈出新,在学术观点、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从整体上来看,书院研究依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引入社会科学理论,拓展研究视野,增强问题意识,以推进书院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书院研究 书院史 书院制度 书院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作曲家分类问题 被引量:21
3
作者 胡振 傅昆 张长水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45-1954,共10页
在音乐信息检索领域,作曲家分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目标是通过音频数据来识别相应的作曲家信息.传统的分类算法都是通过提取复杂的特征来进行分类的,而深层神经网络在特征学习上具有比较强的能力,因此提出用深层神经网络... 在音乐信息检索领域,作曲家分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目标是通过音频数据来识别相应的作曲家信息.传统的分类算法都是通过提取复杂的特征来进行分类的,而深层神经网络在特征学习上具有比较强的能力,因此提出用深层神经网络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结合不同深层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和级联去噪自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SDA),可以较好地解决作曲家分类问题.实验表明,该模型取得了76.26%的正确率,这一结果比单纯用某一种模型搭建的深层神经网络以及支持向量机要好.和图像数据类似,人脑在提取音乐特征也是分层的,每一层对信号的处理不一样,因此混合模型在解决作曲家分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家分类 深层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特征学习 过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代书院的兴衰及其学术活动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进 高鹏 白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3-96,共4页
清代的书院是清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在清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而且书院和学术活动的联系更加密切 ,客观上促进了学术活动的发展。甲午战争后 ,随着古老的封建制度的衰落 ,书院制度也逐步崩溃。
关键词 书院 学术活动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宋代书院与同时代的欧洲大学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果 赵治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4-237,共4页
宋代书院是与欧洲大学几乎同时出现和繁荣的高等教育形式,二者都对此前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改革与挑战,但二者后来的命运迥然相异,书院一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最终沦落;欧洲中世纪大学却做出了革命性贡献。书院的沦落既有自身... 宋代书院是与欧洲大学几乎同时出现和繁荣的高等教育形式,二者都对此前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改革与挑战,但二者后来的命运迥然相异,书院一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最终沦落;欧洲中世纪大学却做出了革命性贡献。书院的沦落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等外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欧洲 中世纪 书院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代书院考 被引量:5
6
作者 兰婷 王一竹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74,共5页
金中后期,在辽、北宋书院发展基础上,受南宋书院影响,金修复和新建了一些书院。本文经考证得出金有书院11所,其中新建书院6所、修复和延续前朝书院5所。这些书院集中分布在中原地区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是汉人地区的办学行为... 金中后期,在辽、北宋书院发展基础上,受南宋书院影响,金修复和新建了一些书院。本文经考证得出金有书院11所,其中新建书院6所、修复和延续前朝书院5所。这些书院集中分布在中原地区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是汉人地区的办学行为。从办学途径看,均为民办书院,其建筑与当地的传统民居相结合,呈现出地域特点和民俗风格。同时概因私家积书之多而建书院,故金代书院藏书亦应不少。修复和新建书院,是金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标志,对后世元、清等少数民族政权书院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书院 办学规模 办学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书院的历史概貌与区域特征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晓喆 胡玲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1,共4页
为了整理研究陕西书院的历史概貌与区域特征,采用历史考证、统计与分析等方法,研究认为:陕西自唐代以后日渐沦为全国书院发展落后区域,多灾多难的社会环境、日益衰弱的经济基础、教育之传统与思想文化之保守等是陕西书院发展历史的最主... 为了整理研究陕西书院的历史概貌与区域特征,采用历史考证、统计与分析等方法,研究认为:陕西自唐代以后日渐沦为全国书院发展落后区域,多灾多难的社会环境、日益衰弱的经济基础、教育之传统与思想文化之保守等是陕西书院发展历史的最主要背景。作为人文荟萃之地的陕西书院,在陕西学术、教育、文化史上的历史留痕是不可忽视的,而关学与实学的标举发扬是陕西书院划在中国书院史上的最亮痕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书院 统计分析 历史留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书院会讲的两种形态及学术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朱汉民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7,共6页
中国古代书院的会讲制度,一般是指书院举办的学者聚会或学术辩论。宋代有著名的朱张岳麓会讲与朱陆鹅湖会讲。但是,这两次会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均不同,是两种不同的会讲类型。朱张会讲采取学术同道之间彼此倾听、相互切磋的方式,以化... 中国古代书院的会讲制度,一般是指书院举办的学者聚会或学术辩论。宋代有著名的朱张岳麓会讲与朱陆鹅湖会讲。但是,这两次会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均不同,是两种不同的会讲类型。朱张会讲采取学术同道之间彼此倾听、相互切磋的方式,以化解学派之间的差异和分歧,最终达成学术共识并推动理学建构的完成,可看作是一种“求同”的会讲;朱陆会讲是两位论敌之间缘起于学术分歧,开展辨疑问而论是非之理,最终形成多元化思想的不同学派,可视为一种“求异”的会讲。这两种不同形态的书院会讲,不仅体现出南宋书院百家争鸣式讲学活动的特点,而且客观上推动了宋代不同学派的交流发展,促进了宋代书院多元化教育流派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院 宋代书院 会讲制度 岳麓会讲 鹅湖会讲 教育流派 学术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田制:中国古代办学经费的恒定渠道 被引量:17
9
作者 喻本伐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3,共4页
学田制是中国古代为学校教育提供办学经费的一种特殊方式,与其他教育经费的划拨和筹措存在着明显殊异。它在各种性质及类别的学校办理中,均发挥过或大或小的影响,尤其对于地方官学和书院的恒定办理,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它只... 学田制是中国古代为学校教育提供办学经费的一种特殊方式,与其他教育经费的划拨和筹措存在着明显殊异。它在各种性质及类别的学校办理中,均发挥过或大或小的影响,尤其对于地方官学和书院的恒定办理,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它只适用于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但它的历史价值却不应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经费 学田制 地方官学 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昭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9,共9页
就学术思想而言,宋代蜀学经历了以苏氏蜀学为主转为以洛学为主的局面。蜀学的这种变化转型,与书院有密切关系。苏氏蜀学诸儒不如洛学诸儒重视书院教育,是苏学逐渐衰隐的原因之一。而张縂之学及其通过书院返传回蜀、魏了翁所进行的书... 就学术思想而言,宋代蜀学经历了以苏氏蜀学为主转为以洛学为主的局面。蜀学的这种变化转型,与书院有密切关系。苏氏蜀学诸儒不如洛学诸儒重视书院教育,是苏学逐渐衰隐的原因之一。而张縂之学及其通过书院返传回蜀、魏了翁所进行的书院教育,又使洛学大举深入四川,从而促成了洛学取代苏氏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书院 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甘肃书院时间分布特点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尚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8-73,共6页
在清代书院高度官学化的大背景下,甘肃实现了书院教育的普及,从省会到各府州县,甚至有些乡村,都有了书院教育。甘肃书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准备、兴盛、回落、中兴和废止几个阶段。甘肃书院的发展一方面折射着清廷文教政策和国内时局的变... 在清代书院高度官学化的大背景下,甘肃实现了书院教育的普及,从省会到各府州县,甚至有些乡村,都有了书院教育。甘肃书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准备、兴盛、回落、中兴和废止几个阶段。甘肃书院的发展一方面折射着清廷文教政策和国内时局的变化,同时也受甘肃本土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甘肃书院的发展和全国书院发展不相一致,因此可以说,甘肃是清代书院发展中一个非代表性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甘肃 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书院藏书对现代图书馆的启示 被引量:6
12
作者 顾沿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7-190,共4页
书院藏书是中国古代三大藏书系统之一。与另两大藏书系统相比,书院藏书无论是从收藏图书的来源、规模和特色而言,还是从藏书管理体系及服务原则而论,在中国文化史、藏书史以及图书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有效借鉴书院藏书的优势特长,重... 书院藏书是中国古代三大藏书系统之一。与另两大藏书系统相比,书院藏书无论是从收藏图书的来源、规模和特色而言,还是从藏书管理体系及服务原则而论,在中国文化史、藏书史以及图书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有效借鉴书院藏书的优势特长,重视藏书建设和图书管理,扩大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深化为读者服务,必将推动现代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藏书 图书馆 特色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学校武术教育回眸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龙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6,共3页
中国最早学校武术教育可以追溯到夏、商朝。中国古代官学中,由于"重文轻武"和儒家教育思想主导地位的影响,官学教育中几乎没有武术教育;私学师徒传承是中国武术师徒传承的滥觞;书院以私人讲学为主,对武术教育开展不多,但也有... 中国最早学校武术教育可以追溯到夏、商朝。中国古代官学中,由于"重文轻武"和儒家教育思想主导地位的影响,官学教育中几乎没有武术教育;私学师徒传承是中国武术师徒传承的滥觞;书院以私人讲学为主,对武术教育开展不多,但也有个别书院关注武术教育,如清初教育家颜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教育 官学 私学 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院校俱乐部型“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霍瑾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9-91,共3页
俱乐部型"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已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俱乐部型体育教学体系进行科学整合的积极实践,并已完成了体育课程进一步向着有趣、多元、自由,既强身健体,又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的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充分... 俱乐部型"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已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俱乐部型体育教学体系进行科学整合的积极实践,并已完成了体育课程进一步向着有趣、多元、自由,既强身健体,又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的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程的多样性特征,突出了体育教育功能,为高等教育中体育教学发展模式在内蒙古地区的实施与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俱乐部 三自主 体育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大櫆对清代徽州教育的贡献及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小角 王佳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刘大櫆作为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诗文创作和文学思想方面多有建树,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领域。文章专门对刘大魁晚年担任黟县教谕,主讲歙县问政书院期间,在安徽教育事业方面的贡献及影响做了分析。指出刘大櫆在徽州任职和讲学,不仅推... 刘大櫆作为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诗文创作和文学思想方面多有建树,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领域。文章专门对刘大魁晚年担任黟县教谕,主讲歙县问政书院期间,在安徽教育事业方面的贡献及影响做了分析。指出刘大櫆在徽州任职和讲学,不仅推动了徽州教育的发展,而且还沟通了桐城文派与徽州朴学的联系与学术交流,扩大了安徽地域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刘大櫆 书院 徽州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书院诗赋教育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嫩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3,99,共10页
处于科举背景下,清代很多书院重视试帖诗与律赋教育。有些书院在从事科考诗赋教育时,还从事其他种类的诗赋教育。清代书院从事各体诗赋教育的意义在于:可使生徒所作的诗赋去俗趋雅,与朝廷推行的清真雅正的衡文准则相符合;可使生徒在诗... 处于科举背景下,清代很多书院重视试帖诗与律赋教育。有些书院在从事科考诗赋教育时,还从事其他种类的诗赋教育。清代书院从事各体诗赋教育的意义在于:可使生徒所作的诗赋去俗趋雅,与朝廷推行的清真雅正的衡文准则相符合;可使生徒在诗赋上有所造诣,而不仅仅把研习诗赋作为科考的敲门砖;可以促进生徒文学综合素养的形成,为国家培养通才服务。为了有效地指导生徒研习科考诗赋,很多书院重视各体诗赋名作研读。清代书院在从事诗赋教育时,一般是要求生徒分类研习,循序渐进,选择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进行研读。诗赋与八股文都讲究格律要求,一些施教者从学理上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揭示出学习诗赋与学习八股文可以相辅相成,有利于改变生徒重八股而轻诗赋的思想认识。清代一些汉学书院的诗赋课艺有时冠有考证性的题序,其诗赋教育具有浓厚的学术化色彩。由于重视考证,这些书院为清代考证学的发展贡献出了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书院 诗赋教育 科举 考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书院文化历史流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小凤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35-39,共5页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集教学、科研、文化积累、评论时政于一体的文化机构。宁夏书院兴起较晚,从明至清,不断壮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从宁夏书院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西北书院的历史脉络,也可以窥见其不同于内陆书院的...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集教学、科研、文化积累、评论时政于一体的文化机构。宁夏书院兴起较晚,从明至清,不断壮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从宁夏书院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西北书院的历史脉络,也可以窥见其不同于内陆书院的边地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书院历史 西北书院 书院文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以成人: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与本科生生活导师制——以岳麓书院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超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5,共6页
岳麓书院本科生生活导师制,是一种以传统为本,将"学以成人"作为终极追求,并借鉴西方"学长制"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数年的推行,岳麓书院本科生生活导师制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德育优先的教育模式、... 岳麓书院本科生生活导师制,是一种以传统为本,将"学以成人"作为终极追求,并借鉴西方"学长制"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数年的推行,岳麓书院本科生生活导师制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德育优先的教育模式、感召式的教育手段、唤醒学生内在生命力的教育目标与中西结合的教育理念。生活导师制适应了当代大学教育制度,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入学教育困境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生活导师制尽管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认清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从多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与革新,生活导师制终将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模式 本科生培养 入学教育 书院制 岳麓书院 生活导师制 学以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述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振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无锡国专在开创、转制、抗日播迁和复员等不同时期,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学。教学则倡导敦品励学;磨炼第一等品行;学业应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由博退约,自成一家,尤注重实践。
关键词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校史 教学内容 师资 办学宗旨 学校体制 校风 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梁书院的办学特色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卫东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109-110,共2页
宋、元、明、清四朝,大梁书院作为古代中原的一所最高学府,在办学方面具有许多值得珍视的特色:院址的选择强调天人合一,把自然环境的优化作为育人的一种手段;灵活多样的经费筹措方式;名师主讲,提倡追求新知并热中创新进取;藏书、刻书盛行。
关键词 大梁书院 教育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