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智慧养殖”与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相结合的养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1
作者 李耀坤 冯至豪 +5 位作者 赵秀慧 刘德武 孙宝丽 柳广斌 郭勇庆 邓铭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8-535,共8页
养牛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改善养牛学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可为我国养牛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有效推动我国养牛业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养... 养牛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改善养牛学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可为我国养牛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有效推动我国养牛业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养殖科技水平,增加养殖效益。本文对当前养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改革思路与措施;提出增设“智慧养殖”课程体系与校企“双元”育人的实践应用型教学改革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为我国现代化畜牧业健康高效发展提供了复合型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牛学 教学模式 智慧养殖 校企合作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成型专业塑性力学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2
作者 李洪洋 李红 +1 位作者 许兴燕 刘颖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塑性力学是一门专注于探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物理现象及其相关力学特性的科学,对于深入理解并预测材料在各种工程应用环境中的表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工程技术的日新月异,当前的教学方法在培... 塑性力学是一门专注于探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物理现象及其相关力学特性的科学,对于深入理解并预测材料在各种工程应用环境中的表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工程技术的日新月异,当前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应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上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这使得塑性力学的教学改革变得愈发迫切。文中致力于通过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及完善评价体系等多维度策略,探讨提升塑性力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并着重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型 塑性力学 人才培养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高校食品类专业落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究
3
作者 王艳 韩天宇 +5 位作者 孙立瑞 辛嘉英 张帅 窦博鑫 刘宁 张娜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食品生物技术把握着国际食品行业的走向,其作为一门新型技术参与着食品行业的发展。如何在黑龙江省的统一领导下,融合地方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和黑龙江省各高校食品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发挥黑龙江省高校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黑... 食品生物技术把握着国际食品行业的走向,其作为一门新型技术参与着食品行业的发展。如何在黑龙江省的统一领导下,融合地方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和黑龙江省各高校食品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发挥黑龙江省高校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黑龙江省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建设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创新创业能力强、迎合地方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综合型高质量人才,助力黑龙江省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以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提出融合地方食品生物技术产业需求的黑龙江省高校食品类专业高质量落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思路,旨在培养一批适应区域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区域型+行业型”人才,以平衡食品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与高质量落地人才紧缺之间的矛盾,为黑龙江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生物技术产业需求 食品类专业 高质量落地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类专业“课—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延边大学为例
4
作者 张雪梅 高旭 +2 位作者 孙福亮 薛书江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60-263,共4页
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考卷,视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研发高水平科技成果为初心和本分,为应对农林类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两张皮”现象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学校通过搭建“立德树... 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考卷,视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研发高水平科技成果为初心和本分,为应对农林类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两张皮”现象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学校通过搭建“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政教育为灵魂”理念指导的“三农”情怀育人平台,重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集群模块体系,构建案例牵引的“问题-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打造专业教师与产业人员组成的跨境教学共同体,构建“评价+反馈+反思调控”的评价体系,形成了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类专业“课—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业教育与社会应用的衔接,保证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从业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林类专业 课—站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5
作者 董娜 吕银凤 +1 位作者 毕重朋 单安山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151-154,共4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大量的畜牧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结合当前对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该文从改革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研究生... 随着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大量的畜牧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结合当前对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该文从改革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综合考核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和实践,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畜牧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领域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
6
作者 乔良 王娟 《河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0-43,共4页
产教融合的实质是教育和产业形成一体化互动关系,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产教融合是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学校与企业、行业双向合作,双方互惠互利的一种办学方式。产教融合背景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课程、师资、实践方面引... 产教融合的实质是教育和产业形成一体化互动关系,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产教融合是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学校与企业、行业双向合作,双方互惠互利的一种办学方式。产教融合背景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课程、师资、实践方面引入外部资源,打通教学平台,让林学专业学生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者和践行者。信阳农林学院在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在产教融合引领课程建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共同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形成了可具推广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林学 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背景下职教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徐生龙 申宾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双创”是我国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政策和发展理念。该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通过分析当前机电类专业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融入专业技能训练,... “双创”是我国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政策和发展理念。该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通过分析当前机电类专业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融入专业技能训练,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探索多元化实践平台的构建模式,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实践环境。研究表明,该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业意识,为“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机电类专业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与CDIO汽车综合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锡恩 邓晓燕 毛彩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187,218,共5页
为解决当前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和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ion)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汽车综合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基于PDCA循环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引入CDIO教学理念,... 为解决当前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和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ion)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汽车综合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基于PDCA循环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引入CDIO教学理念,设计了教与学“双闭环CDIO”教学方式,并以“项目式+情景式”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设计,重构教学内容,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能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对车辆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掌握,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管理方法 CDIO工程教育模式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时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
9
作者 杨振动 陈效林 牛俊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6,共5页
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数字经济和专业课程教育相互融合,成为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4个“不足”,文章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 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数字经济和专业课程教育相互融合,成为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4个“不足”,文章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建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设为重点,体现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特色,构建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2+N”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文化产业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集成电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10
作者 邵琳 张悦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3,共9页
集成电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该专业人才培养对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建设等推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不断迭代升级,为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目... 集成电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该专业人才培养对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建设等推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不断迭代升级,为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目前,集成电路领域仍面临严峻的核心技术和人才短缺问题,高校培养体系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明显错位,产教融合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从产教融合视角看,集成电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课程体系偏重理论、校企导师协同不够、教学实训真平台不足、研究选题学校主导偏多、多元评价标准欠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集成电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V模型”系统架构以高校与企业协同为核心,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题研究和学位评价等方面重塑人才培养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可实现人才培养全链条的产教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出大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集成电路专业 卓越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理念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路径探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珍兰 余森艳 +2 位作者 李致宝 何文 李志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125-128,132,共5页
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进行探讨,提出了新工科理念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加强学科竞赛、加深校企合作实现协同... 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进行探讨,提出了新工科理念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加强学科竞赛、加深校企合作实现协同育人等解决对策,有助于推进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促进教学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价值链,满足边疆民族地区对食品专业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生态学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慧 胡宝全 +3 位作者 于玮玮 李卓然 刘峄 吴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13-216,共4页
当前,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未能与新技术、新成果及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式偏向于传统的填鸭式,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显得生硬,以及课程评价体系较为单一等。基于此,从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设计改革及完善... 当前,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未能与新技术、新成果及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式偏向于传统的填鸭式,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显得生硬,以及课程评价体系较为单一等。基于此,从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设计改革及完善考核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期为其他地方高校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生态学 双创人才 培养模式 问题 创新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术论争与逻辑理路
13
作者 田贤鹏 韩玉静 刘丹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2,共10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占领全球创新竞争制高点的关键突破口,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成为世界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从已有文献看,尽管近20年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显著增加并达成诸多共...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占领全球创新竞争制高点的关键突破口,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成为世界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从已有文献看,尽管近20年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显著增加并达成诸多共识,但矛盾分歧仍然广泛存在,具体体现在3个维度:(1)筛选少数还是面向全体的培养对象论争,前者强调精英式教育,遵循基于天赋主导的拔尖筛选逻辑,后者强调大众式教育,遵循基于后天塑造的充分发展逻辑;(2)特殊支持还是自然涌现的培养过程论争,前者基于特殊支持的自外而内的培养逻辑,后者基于自主成长的自内而外的培养逻辑;(3)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的培养方式论争,前者侧重深度挖掘的专业能力提升,后者侧重基础拓展的自由全面发展。究其原因,围绕“何为拔尖”“如何创新”等核心命题的差异化认知造成了不同教育观、人才观、成长观和系统观在具体学术语境中的多维碰撞。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跳出局部化认知陷阱,将传统上被视为矛盾的教育要素转化为协同共生的动力系统:健全分类支持体系,尊重不同类型创新人才成长的差异性诉求;优化过程管控机制,在整体规划与宽松自由之间寻找动态平衡;促进多元融合共生,在广度和深度的螺旋互动中实现充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对象 培养过程 培养方式 差异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趣导向下的中职无人机技术应用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14
作者 仇庆彬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5期170-172,共3页
该文以中职无人机课程研究为背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兴趣培养不足等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兴趣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引入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竞赛驱动教学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 该文以中职无人机课程研究为背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兴趣培养不足等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兴趣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引入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竞赛驱动教学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无人机技术的兴趣与应用能力,以期为中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促进学生专业发展与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无人机技术 兴趣导向 实践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15
作者 刘翘楚 刘永华 +3 位作者 马巍 许云贺 王佳丽 王春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68-270,278,共4页
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聚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深入剖析动物科学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产学研融合平台等策略,最后介绍了动物科学... 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聚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深入剖析动物科学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产学研融合平台等策略,最后介绍了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果,旨在构建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农科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动物科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新农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实践中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传夫 蒋子可 +3 位作者 吴钢 陈一 吴丹 杨思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9,共10页
[目的/意义]探索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结合的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研究设计/方法]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业态创新与技术进步等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需求,凝练新文科实践中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目的/意义]探索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结合的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研究设计/方法]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业态创新与技术进步等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需求,凝练新文科实践中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理念,归纳实践,提出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思路。[结论/发现]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要强化思政引领,以提升人才综合能力为目标;守正创新,加快推动专业课程数智化转型升级;构造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水平引领型创新人才。[创新/价值]推动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为新文科实践中传统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 人才培养模式 新文科 贯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策略研究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亚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8,130,共9页
文章从体教融合的内涵以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要求出发,研究了目前高校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存在的掣肘因素。提出要坚持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方向,坚持系统观念,通过优化保障体系、办学模式、育人机制... 文章从体教融合的内涵以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要求出发,研究了目前高校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存在的掣肘因素。提出要坚持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方向,坚持系统观念,通过优化保障体系、办学模式、育人机制、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探索体教融合模式,积极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创新,打造“教、科、训、医”一体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体教结合 培养模式 后备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高地的演化与形成机理研究:基于硅谷、特拉维夫、中关村、筑波的纵向案例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锐 孙雨洁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人才高地是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擎画,也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在构建“动因-过程-结果”逻辑框架的基础上,选取硅谷、特拉维夫、中关村、筑波进行纵向多案例研究,探讨人才高地的演化与形成过程。研究发现:... 人才高地是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擎画,也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在构建“动因-过程-结果”逻辑框架的基础上,选取硅谷、特拉维夫、中关村、筑波进行纵向多案例研究,探讨人才高地的演化与形成过程。研究发现:(1)人才高地演化过程是由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构成,经历了竞争优势驱动、政府干预驱动、价值最优驱动的动态更迭;(2)人才高地形成机理显现为资源聚合机理、资源整合机理、资源耦合机理的有序推进,体现出关键科创人才“开发者→架构者→引领者”的演变趋势;(3)人才高地实现了由低阶到高阶的“点状结构-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的递进演化,表现为自发迭代型生成模式、创业延伸型生成模式、生态拓展型生成模式、科研深耕型生成模式等差异化类型。研究结果是构建了人才高地的演化过程理论模型,挖掘了人才高地的过程、机理和模式,以期为建设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高地 演化过程 形成机理 生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汲取宋代书院办学经验刍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德荣 李轶南 韩畅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6,共10页
宋代书院办学蕴含着“教以复性”的德育内核,其以培养德才兼备、经世致用之人才为重任,着眼于教育事业的长远价值,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官学中求学者为博取功名而受教的功利化弊端。宋代书院办学在总体办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 宋代书院办学蕴含着“教以复性”的德育内核,其以培养德才兼备、经世致用之人才为重任,着眼于教育事业的长远价值,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官学中求学者为博取功名而受教的功利化弊端。宋代书院办学在总体办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办学支持条件等方面为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提供了颇多有益经验。当下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制建设正处于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亦处于理论与行动整合的重要阶段。部分大学书院办学存在定位模糊、目标松散、互动欠缺、环境支持不足等现实问题,难以真正发挥书院的教学功能和德育价值。借鉴宋代书院办学经验,有助于把握古代书院教育德性教化之内核,明确现代大学书院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办学目标,灵活拓展大学书院的教学内容、层次和形式,全方位支持大学书院办学环境的营造,以保障大学书院办学的育人效果,推动大学书院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大学书院制 宋代书院 办学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显明 孔庆玲 +1 位作者 潘国明 张学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1期153-155,160,共4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我国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正在面临着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型,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该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以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我国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正在面临着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型,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该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以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高职院校及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指出目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感,逐步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技术型人才需求,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 企业参与感 教学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