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审全面审查制度应当废除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智辉 武小凤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8-173,共6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二审全面审查原则。这个原则作为一种制度,使二审法院必须要对当事人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的一审判决中认定的事实部分或法律适用部分进行全面的审理。这个制度,既不符合刑事诉讼中控审分离的基本...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二审全面审查原则。这个原则作为一种制度,使二审法院必须要对当事人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的一审判决中认定的事实部分或法律适用部分进行全面的审理。这个制度,既不符合刑事诉讼中控审分离的基本原理,违背了现代司法制度中审判中立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和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因此,应当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废除这一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 全面审查 审判标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民事审级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其完善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晓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10,共12页
我国现行民事审级制度不是"舶来品",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的。现行法上的"四级两审制"民事审级制度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目前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近司法的需求。我国民事审... 我国现行民事审级制度不是"舶来品",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的。现行法上的"四级两审制"民事审级制度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目前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近司法的需求。我国民事审级制度体系的完善应当确立"四级三审制"、增设职能管辖制度、贯彻上诉利益理论、明确第三审为法律审等基本制度,同时建立允许例外情形下基于法定或意定的原因而适用一审终审制度,以及越级上诉制度和特别上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审级制度 一审终审 两审终审 三审终审 审级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二审审理方式之改革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永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二审对于纠正一审裁判的错误,保障正确惩罚犯罪、防止无罪的人受到错误追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司法实践中二审法院对被追诉方上诉的案件很少开庭审理,这对于实现刑事诉讼的实体正义和程序公正都极其不利。二审开庭审理是许多国家... 二审对于纠正一审裁判的错误,保障正确惩罚犯罪、防止无罪的人受到错误追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司法实践中二审法院对被追诉方上诉的案件很少开庭审理,这对于实现刑事诉讼的实体正义和程序公正都极其不利。二审开庭审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行作法。建议我国在未来立法时规定无论是对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还是对辩护方上诉的案件,二审法院都应当开庭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理方式 刑事二审制度 检察机关 抗诉案件 刑事诉讼 程序公正 实体正义 审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与融合:民事二审审理方式实践运行与规则预设的检视和改造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承运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5-193,共9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上坚持二审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不开庭审理为例外"为基本取向,但多年来二审审理的实践选择却并未遵循立法预设的路径,甚至呈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与冲突。随着司法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和新《民事诉讼法》... 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上坚持二审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不开庭审理为例外"为基本取向,但多年来二审审理的实践选择却并未遵循立法预设的路径,甚至呈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与冲突。随着司法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和新《民事诉讼法》的出台,二审开庭得到强化,从表面上看实现了实践向理论的回归,但数据的背后却暗含着对开庭方式的异化和扭曲。面对复杂的司法现状,我们不能简单地做出价值判断,而应对实践与规则各自做出检视和反思,通过理念对接和程序改造消弭冲突的进路,实现多元司法价值的平衡与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审理方式 审判公正 审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新探 被引量:15
5
作者 秦宗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6-185,共10页
全面审查是刑事诉讼法界定二审审判对象的根本原则,其建立在司法能动主义、真实发现主义的基础上,有其历史的合理性。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司法能动主义受到削弱、真实发现主义受到质疑,加之全面审查要求与实践的脱节,与司法其它价... 全面审查是刑事诉讼法界定二审审判对象的根本原则,其建立在司法能动主义、真实发现主义的基础上,有其历史的合理性。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司法能动主义受到削弱、真实发现主义受到质疑,加之全面审查要求与实践的脱节,与司法其它价值及与司法整体改革方向的冲突,对其改革不可避免。但由于独特的社会境遇及制度背景演进的渐进性,改良而非废除是更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审查原则 刑事二审 上诉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与二审具体问题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何贞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4,共8页
民事审级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审级制度构造体现着不同的司法价值选择,也折射出公正司法程序保障的不同理念。我国民事审判实行二审终审制,该制度是我国司法价值追求和现实选择的统一,对于促进司法公正与提高司法效率发... 民事审级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审级制度构造体现着不同的司法价值选择,也折射出公正司法程序保障的不同理念。我国民事审判实行二审终审制,该制度是我国司法价值追求和现实选择的统一,对于促进司法公正与提高司法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审级制度 二审终审 公平效率 审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常态化现象透析与问题疏解——以D省Z市中院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11
7
作者 田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54,共10页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上诉的案件,屡屡遭遇"开庭难"。刑事二审案件不开庭审理的常态化现象,源自于法律条文粗疏、...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上诉的案件,屡屡遭遇"开庭难"。刑事二审案件不开庭审理的常态化现象,源自于法律条文粗疏、法官认知偏差、案多人少压力、司法场域约束等多重因素。我们应该培塑法官对审理方式适用的价值认知,调整相关法律条文的模糊失当,设置可量化的审理方式适用标准,优化审理方式适用流程等措施,实现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的规范化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常态化 审理方式适用 现象透析 疏解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中心语境下刑事二审的问题研判与路径优化--以Z市中级人民法院近5年二审庭审运行实践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永升 张素敏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96-107,共12页
作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顶层设计的“审判中心”制度,尽管在内涵界定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其通过庭审实质化实现对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的精准掌控,从而维护被追诉人合法权利成为学界共识。然而,我国当前较低的二审开庭率相对弱化了被追诉... 作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顶层设计的“审判中心”制度,尽管在内涵界定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其通过庭审实质化实现对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的精准掌控,从而维护被追诉人合法权利成为学界共识。然而,我国当前较低的二审开庭率相对弱化了被追诉人的辩护权。不少国家已确立了二审开庭原则,这种将法律审与事实审相结合的庭审实质化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鉴于此,我国有必要对刑事二审庭审程序进行优化:宏观方面--确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原则;中观方面--建立二审“以开庭为原则,以不开庭为例外”的制度;微观方面--制定二审开庭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 刑事二审 问题研判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简易程序的规范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民事简易程序过于简单的立法设计,不利于两便精神与诉讼经济原则。因此除坚持《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外,应以公正与效率、方便诉讼与合法原则为理念对现行简易程序进行创新。规范化的简易程序应设计为:审判组织专职化;适用范围标准双重... 民事简易程序过于简单的立法设计,不利于两便精神与诉讼经济原则。因此除坚持《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外,应以公正与效率、方便诉讼与合法原则为理念对现行简易程序进行创新。规范化的简易程序应设计为:审判组织专职化;适用范围标准双重化———以诉讼标的额与案件性质为标准;开启网上远程立案新形式;增设庭前调解制度;延长审理期限;加设二审程序及独任审判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简易程序 《民事诉讼法》 两便精神 诉讼经济原则 适用范围 当事人 程序选择权 运行规则 庭前调解制度 诉讼文书 立案形式 审理期限 二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缺陷及改革 被引量:3
10
作者 章亚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9-53,共5页
民事上诉审制度是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诉讼的这一程序性设置,目的在于形成法院内部的纵向监督机制,使下级法院作出的错误裁判,能够及时地通过上诉审程序得到纠正.但由于我国现行的二审终审的上诉审制度在体制上存在着不少缺陷... 民事上诉审制度是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诉讼的这一程序性设置,目的在于形成法院内部的纵向监督机制,使下级法院作出的错误裁判,能够及时地通过上诉审程序得到纠正.但由于我国现行的二审终审的上诉审制度在体制上存在着不少缺陷,直接威胁到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遵循上诉审的基本原理,建立三审终审制。但同时也必须严格限定进入第三审案件的范围,明确规定第三审的审判方式,以更好的提高诉讼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诉审 两审终审 三审终审 民事上诉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上诉审查范围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学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6,共5页
上诉审查范围的确立,必须兼顾正义理念与法的安定性,同时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审级利益与司法资源。我国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不仅没有实现发现真实的立法目的,而且有违程序正义的基本理念。随着刑事诉讼的整体转型,全面审查原则确有调整... 上诉审查范围的确立,必须兼顾正义理念与法的安定性,同时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审级利益与司法资源。我国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不仅没有实现发现真实的立法目的,而且有违程序正义的基本理念。随着刑事诉讼的整体转型,全面审查原则确有调整和改革的必要。未来上诉审查范围的重构,应在立足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实行有限审查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 全面审查原则 有限审查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比较法学视角下的分析
12
作者 何文燕 姜霞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1期20-24,共5页
比较分析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审级制度可以看出我国审级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实际上 ,实行有条件的三审终审制更具合理性。为此 ,我国原有的两审终审制必须加以改革 ,那就是实行以两审终审为原则、以三审终... 比较分析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审级制度可以看出我国审级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实际上 ,实行有条件的三审终审制更具合理性。为此 ,我国原有的两审终审制必须加以改革 ,那就是实行以两审终审为原则、以三审终审为例外的民事审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缺陷 人民法院 民事审级制度 比较法学 两审终审制 三审终审制 中国 改革 法律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二审的改判理由与功能检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涂龙科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5-159,共15页
从判决书中提取的数据显示,刑事二审实践中共有41个据以改判的理由。在改判理由分类基础上的数据回归分析显示,二审改判中的一审控制因素比二审期间发生因素更大幅度地改变一审的刑期,但二审期间发生因素能显著地提高二审改判缓刑的几... 从判决书中提取的数据显示,刑事二审实践中共有41个据以改判的理由。在改判理由分类基础上的数据回归分析显示,二审改判中的一审控制因素比二审期间发生因素更大幅度地改变一审的刑期,但二审期间发生因素能显著地提高二审改判缓刑的几率。二审程序虽然程序要素不充分,但实质上发挥了纠错功能;二审程序虽然在客观上发挥了解释法律、统一法律适用的功能,但限于形式主义甚至机械主义的法律适用范畴。刑事和解、被告人谅解在41个改判理由中占比最高,法律因素和事实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导致改判缓刑的概率最大。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二审程序解决纠纷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凸显,二审功能呈现明显的法律现实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 改判 二审功能 法律现实主义 数据回归分析 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的异化与回归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天武 卢诗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9,191,共17页
在两审终审的审级框架下,审理方式作为刑事二审程序的重要内容,在纠正错误判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在经历了由立法空白到不断细化的发展进程后,开庭审理理应成为原则;然而,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 在两审终审的审级框架下,审理方式作为刑事二审程序的重要内容,在纠正错误判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在经历了由立法空白到不断细化的发展进程后,开庭审理理应成为原则;然而,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刑事二审的开庭率仍不理想,且存在改判案件不开庭审理、繁案重案不开庭审理等问题。为扭转这一异化趋势,通过对刑事二审开庭的价值取向以及当事人权利保障进行衡量,总结出影响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的四重考量因素,进而明确开庭审理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形式多元的开庭审理方式。即便是基于现实情况与司法资源的制约可不开庭审理的案件,也应在现有基础上构建多重保障,完善监督配套机制,从而使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回归程序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 审理方式 开庭审理 庭审实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受贿案件的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詹小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56,共11页
结合刑期改判幅度的统计分析和改判理由的分布可知,开庭审理对刑事二审改判案件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刑事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标准应该与事实、证据的争议相对应,不应该以二审审判结果为导向。在法院信息化的背景下,建议从司法实践出发,总... 结合刑期改判幅度的统计分析和改判理由的分布可知,开庭审理对刑事二审改判案件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刑事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标准应该与事实、证据的争议相对应,不应该以二审审判结果为导向。在法院信息化的背景下,建议从司法实践出发,总结并量化司法经验,借助量表等技术手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刑事二审案件开庭审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案件 开庭审理 刑期改判 量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