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跨结构特征选择和图循环自适应学习的多视图聚类 被引量:1
1
作者 辛永杰 蔡江辉 +3 位作者 贺艳婷 苏美红 史晨辉 杨海峰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7,共13页
现有的大多数图自适应学习方法依赖于高维原始数据,且数据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噪声或信息缺失等现象,导致无法精准地选择出高维数据中的重要特征信息。此外,还忽视了在特征选择过程中多视图表示结构上的关联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 现有的大多数图自适应学习方法依赖于高维原始数据,且数据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噪声或信息缺失等现象,导致无法精准地选择出高维数据中的重要特征信息。此外,还忽视了在特征选择过程中多视图表示结构上的关联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跨结构特征选择和图循环自适应学习的多视图聚类方法(MLFS-GCA)。首先,设计了一个跨结构特征选择框架。通过联合学习多视图表示的空间结构特点和聚类结构的一致性,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线性子空间中,并在视图特定的基矩阵和一致性聚类结构的辅助下学习低维特征表示。其次,提出图循环自适应学习模块。通过k最邻近法(k-NN)选取投影空间中k个最近邻点,并协同矩阵低秩学习来循环地优化相似结构。最后,学习得到用于聚类任务的共享稀疏相似矩阵。通过在各种真实的多视图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验证了在多视图聚类中图循环自适应学习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聚类 图循环自适应学习 跨结构特征选择 K-NN 矩阵低秩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熵的多视角低秩矩阵分解和多视角数据聚类中的约束图学习
2
作者 杜元花 陈盼 +3 位作者 周楠 施开波 陈二阳 张远鹏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14-723,共10页
目前大多数的多视角聚类方法都集中在无监督的学习场景上,它们不能利用数据中的标签信息。此外,它们还无法处理可能存在于数据中的异常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熵的多视角低秩矩阵分解(CMLMF)的多视角数据半监督聚类方... 目前大多数的多视角聚类方法都集中在无监督的学习场景上,它们不能利用数据中的标签信息。此外,它们还无法处理可能存在于数据中的异常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熵的多视角低秩矩阵分解(CMLMF)的多视角数据半监督聚类方法。具体来说,采用一个约束矩阵引入标签信息,通过最大化相关熵准则来消除亲和矩阵和标签中异常值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局部结构信息,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熵的多视角约束图学习框架,自适应地提取隐藏在多视角数据中的局部结构。此外,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熵的多视角低秩矩阵分解(CMLMF)模型,该模型与自适应图学习框架相结合,以提取数据的全局重构信息。最后,设计了一种结合芬切尔共轭(FC)和块坐标更新(BCU)的有效优化算法来求解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CMLMF的准确性(ACC)、归一化互信息(NMI)和精度(Precision)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有效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矩阵分解 半监督学习(SSL) 多视角聚类 最大相关熵准则(M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nking的泊松矩阵分解兴趣点推荐算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余永红 高阳 王皓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51-1663,共13页
随着基于位置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LBSN)的发展,兴趣点推荐成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减轻信息过载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已有的兴趣点推荐算法存在如下的问题:1)多数已有的兴趣点推荐算法简化用户签到频率数据,仅使... 随着基于位置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LBSN)的发展,兴趣点推荐成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减轻信息过载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已有的兴趣点推荐算法存在如下的问题:1)多数已有的兴趣点推荐算法简化用户签到频率数据,仅使用二进制值来表示用户是否访问一个兴趣点;2)基于矩阵分解的兴趣点推荐算法把签到频率数据和传统推荐系统中的评分数据等同看待,使用高斯分布模型建模用户的签到行为;3)忽视用户签到数据的隐式反馈属性.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个基于Ranking的泊松矩阵分解兴趣点推荐算法.首先,根据LBSN中用户的签到行为特点,利用泊松分布模型替代高斯分布模型建模用户在兴趣点上签到行为;然后采用BPR(Bayesian personalized ranking)标准优化泊松矩阵分解的损失函数,拟合用户在兴趣点对上的偏序关系;最后,利用包含地域影响力的正则化因子约束泊松矩阵分解的过程.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Ranking的泊松矩阵分解兴趣点推荐算法的性能优于传统的兴趣点推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社交网络 兴趣点推荐 泊松矩阵分解 BPR标准 地域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寻秩与FiPLAM结合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重构方法
4
作者 王卓凡 陈刚 +1 位作者 赵旭 边家文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1,共13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周期信号振幅随时间波动,导致现有的方法的重构性能受到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寻秩与FiPLAM结合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重构方法:利用趋势和周期信号所构造的汉克尔(Hankel)矩阵的低秩性...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周期信号振幅随时间波动,导致现有的方法的重构性能受到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寻秩与FiPLAM结合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重构方法:利用趋势和周期信号所构造的汉克尔(Hankel)矩阵的低秩性,通过对GNSS坐标时间观测序列所构造的Hankel矩阵进行低秩重构,进而利用反Hankel变换获得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重构;由于利用核范数来近似地表示矩阵的秩存在一定的误差,利用快速惯性近端线性化交替方向乘子算法(FiPLAM),将因子分解作为低秩约束,并将自适应选秩与低秩矩阵拟合算法相结合,使用更为准确的低秩约束获得所构造的Hankel矩阵真实秩的更好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与奇异谱分析、小波分解、滑动最小二乘方法及加权核范数最小化方法相比,提出的自适应寻秩与FiPLAM结合的方法在不需要插值情形下在残差振幅、残差谱指数、残差谱密度、速度不确定度、重构偏差等指标上具有更好的重构精度,能为实际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重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时间序列 汉克尔(Hankel)矩阵 信号重构 低秩矩阵拟合 自适应选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信息增强的论文推荐方法
5
作者 郭盼盼 周刚 +2 位作者 卢记仓 李珠峰 祝涛杰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9-1887,共9页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CF)存在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的问题以及在矩阵分解方法生成结果矩阵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变换产生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信息增强的低秩稀疏矩阵分解(LSMF)论文推荐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的文档级表示学习和引文感知转换...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CF)存在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的问题以及在矩阵分解方法生成结果矩阵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变换产生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信息增强的低秩稀疏矩阵分解(LSMF)论文推荐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的文档级表示学习和引文感知转换器SPECTER(Scientific Paper Embeddings using Citation-informed TransformERs)学习论文的表示,计算并构造文章之间的相似度矩阵,将相似度矩阵与引文矩阵相加得到一个混合信息矩阵;其次,通过矩阵乘法将内容相似信息与引用信息融入到论文-作者矩阵中;最后,利用LSMF模型分解论文-作者矩阵以得到推荐列表。在ACL文集网络(AAN)和DBLP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推荐性能,且所提方法引入内容信息与引用信息的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矩阵分解模型。对于非负矩阵分解(NMF)、奇异值分解(SVD)、低秩稀疏矩阵补全(LSMC)和去分解(GoDec),利用混合信息后的模型比未利用混合信息的原模型在2个数据集上的前30个推荐结果的召回率(R@30)分别提升了18.72、7.43、11.53、14.62和20.58、2.11、7.91、5.0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推荐 协同过滤 数据稀疏 冷启动 低秩稀疏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T的广义斜投影三维极化滤波方法
6
作者 王栗沅 何华锋 +2 位作者 何耀民 韩晓斐 李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3,共11页
针对不同噪声背景下广义斜投影滤波存在滤波“死角”,且易受噪声协方差矩阵估计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阈值(SVT)的广义斜投影极化-空域联合滤波方法。以均匀圆阵极化敏感阵列为基础建立阵列接收信号模型;利用最小化干扰... 针对不同噪声背景下广义斜投影滤波存在滤波“死角”,且易受噪声协方差矩阵估计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阈值(SVT)的广义斜投影极化-空域联合滤波方法。以均匀圆阵极化敏感阵列为基础建立阵列接收信号模型;利用最小化干扰约束广义斜投影算子设计广义斜投影三维极化滤波器;在干扰参数未知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SVT的滤波权矢量计算方法;通过对滤波器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并与三种同类方法仿真对比,结果表眀:基于SVT的广义斜投影三维极化滤波方法能够在无需估计噪声协方差矩阵的条件下实现干扰抑制并恢复出目标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斜投影 低秩矩阵恢复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奇异值阈值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潜力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勇 郭涛 +1 位作者 刘欣妍 彭苏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7-1554,共18页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在西北和东北地区均有分布,主要赋存于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煤层数量多、厚度大但含气量低。埋深2000 m以浅低煤阶煤层气资源量约14.7×10^(12)m^(3),勘探开发潜力巨大。系统分析了中国4个典型盆地低煤阶煤层气...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在西北和东北地区均有分布,主要赋存于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煤层数量多、厚度大但含气量低。埋深2000 m以浅低煤阶煤层气资源量约14.7×10^(12)m^(3),勘探开发潜力巨大。系统分析了中国4个典型盆地低煤阶煤层气资源情况,研究了不同埋深和地质组合条件下低煤阶煤层气的典型成藏特征和勘探开发潜力。结果表明:①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储层渗透性差(渗透率<1×10^(-3)μm^(2)),煤层水矿化度相对较高(>5000 mg/L);②基于构造、水动力场和温-压场协同驱动下的低阶煤层气成藏要素解剖,提出了“微相控煤、水文控烃、埋深控储、构造控藏”四元控气模式;③基于典型区带解剖,建立了6种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模式;④结合美国粉河盆地和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和开发实践,认为中国存在多薄煤系共聚和深部煤层气多元封存2种富集高产模式;⑤基于对低煤阶煤层气高效开发至关重要的煤岩条件、资源条件、保存条件、产出条件和可改造性等5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煤层气选区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未来勘探领域是盆地边缘山前逆掩断层下盘、盆地斜坡带深部-中部隆起区2大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潜力 成藏模式 控气要素 选区评价体系 低煤阶煤层气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大数据自动化标注补全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娜 杨君子 邵怀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5-1710,共6页
针对实际应用中电子侦察数据存在的数据质量差、标注率低等问题,将多传感器数据自动化标注问题抽象为稀疏矩阵恢复问题,在多平台多类型待标注监测数据与低秩稀疏矩阵之间建立正确的语义映射,进而转化为求解优化问题,并基于凸秩最小化算... 针对实际应用中电子侦察数据存在的数据质量差、标注率低等问题,将多传感器数据自动化标注问题抽象为稀疏矩阵恢复问题,在多平台多类型待标注监测数据与低秩稀疏矩阵之间建立正确的语义映射,进而转化为求解优化问题,并基于凸秩最小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迭代以求得最优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模型在目标特征信息缺失率40%~50%的恶劣情况下,恢复矩阵与原始矩阵的的最小均方根误差维持在0.06左右,能够有效实现矩阵恢复与数据的自动化标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侦察 电磁大数据 自动化标注 稀疏矩阵 低秩矩阵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图像先验的高光谱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马飞 王梓璇 刘思雨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86,共8页
为了避免现有的高光谱图像去噪优化模型仅考虑有限的高光谱内在结构特点、并未实现图像特征的精确表征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空谱深度图像先验与平滑的高光谱图像去噪方法,将紧框架变换与具有高表达与强学习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结合... 为了避免现有的高光谱图像去噪优化模型仅考虑有限的高光谱内在结构特点、并未实现图像特征的精确表征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空谱深度图像先验与平滑的高光谱图像去噪方法,将紧框架变换与具有高表达与强学习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结合,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噪声去除模型。首先在低秩矩阵分解的基础上,利用特定的深度图像先验学习潜在的空谱特征;然后分别构建端元与丰度矩阵的紧框架稀疏正则探究空谱局部平滑,并解决深度图像先验的半拟合问题;最后设计高效迭代算法实现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基于空谱深度图像先验的方法在各种复杂的噪声干扰下均表现出较好的视觉恢复性能,峰值信噪比至少有1 dB以上的提升,得到了高质量的恢复图像。该方法为高光谱图像去噪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高光谱图像去噪 深度学习 紧框架 低秩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线阵协方差矩阵重构的DOA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文成 李秀坤 于歌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6-1273,共8页
相比均匀线阵(Uniform Linear Array,ULA),相同阵元数目下稀疏线阵(Sparse Linear Array,SLA)的抗耦合效应更好,阵列孔径更大,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的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DOF)更高,因而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 相比均匀线阵(Uniform Linear Array,ULA),相同阵元数目下稀疏线阵(Sparse Linear Array,SLA)的抗耦合效应更好,阵列孔径更大,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的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DOF)更高,因而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为了可以进行高DOF的DOA估计,学者们开始研究SLA的差分虚拟阵元,差分虚拟阵元对应的协方差矩阵相比原阵元对应的协方差矩阵维度更大,因而估计的DOF更高。当SLA的差分虚拟阵元连续取值时,可以利用已有阵元的接收信息,得到SLA的协方差矩阵,在该矩阵的基础之上构建差分虚拟阵元的协方差矩阵进而进行DOA估计。然而,当SLA的差分虚拟阵元存在孔洞时,即差分虚拟阵元不能连续取值时,不能直接利用重构的协方差矩阵进行DOA估计,需要恢复完全增广协方差矩阵的信息再进行DOA估计。对于该问题,本文基于矢量化后原协方差矩阵和虚拟差分阵协方差矩阵的误差分布情况,并结合完全增广协方差矩阵的低秩特性和半正定特性来构建优化问题。通过求解该问题来恢复维度更高的完全增广协方差矩阵。最后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利用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就可以获得多源的空间谱。本文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可以实现高DOF的DOA估计,并且相比于现有算法,本文所提算法对欠定DOA估计的效果更好,多源DOA估计的精度更高,产生的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A估计 稀疏线阵 协方差矩阵 低秩矩阵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秩自适应微调的一阶段红外目标跟踪 被引量:1
11
作者 代宇航 刘乔 +2 位作者 袁笛 范娜娜 刘云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103,共15页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红外跟踪训练数据集,现有的红外跟踪方法大都利用在大规模可见光数据上预训练的模型,然后在小规模的红外数据上进行完全微调。然而,当预训练模型的参数规模迅速增大时,完全微调需要的内存和时间成本也急剧增长,这限制... 由于缺乏大规模的红外跟踪训练数据集,现有的红外跟踪方法大都利用在大规模可见光数据上预训练的模型,然后在小规模的红外数据上进行完全微调。然而,当预训练模型的参数规模迅速增大时,完全微调需要的内存和时间成本也急剧增长,这限制了低资源用户在大型模型上进行研究和应用。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参数、内存和时间高效自适应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通过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对模板和搜索区域图像进行联合特征提取和关系建模,获取与目标关联度更强的特征表示;其次,利用低秩自适应矩阵的侧网络将可训练参数从主干网络中进行解耦,以减少需要训练更新的参数规模;最后,设计一种轻量级空间特征增强模块,增强特征对目标和背景的判别能力。提出方法的训练参数,内存和时间分别仅占完全微调方法的0.04%、39.6%和66.2%,性能却超越了完全微调。在3个标准红外跟踪数据集LSOTB-TIR120,LSOTB-TIR100和PTB-TIR上的实验对比结果和消融实验证明了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提出的方法在LSOTB-TIR120数据集上成功率为73.7%,精度为86.0%,归一化精度为78.5%;LSOTB-TIR100数据集上成功率为71.6%,精度为83.9%,归一化精度为76.1%;在PTB-TIR数据集上成功率为69.0%,精度为84.9%,均取得了当前最先进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跟踪 参数高效微调 低秩自适应矩阵 特征解耦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元数矩阵分解算法的多分量地震数据矢量重建研究
12
作者 孙文博 王艳冬 +3 位作者 黄小刚 张洪亮 高建军 王小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9-4772,共14页
与单分量纯纵波勘探相似,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在数据采集时也会遭遇地震道缺失和不规则采样问题,也需要进行数据规则化重建.然而,对多分量地震数据重建而言,目前普遍采用单分量重建方法逐个分量进行重建,这种标量化做法忽略了各分量之间... 与单分量纯纵波勘探相似,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在数据采集时也会遭遇地震道缺失和不规则采样问题,也需要进行数据规则化重建.然而,对多分量地震数据重建而言,目前普遍采用单分量重建方法逐个分量进行重建,这种标量化做法忽略了各分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破坏了地震波场的矢量结构特征.本文将四元数理论与矩阵分解降秩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四元数矩阵分解降秩算法的多分量地震数据矢量规则化重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三分量三维不规则缺失地震道的矢量联合重建.与现有单分量重建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够实现三分量数据的联合重建,且在重建时能有效保持各分量间的非线性正交结构特征,保护波场的矢量特性,此外,该方法是一种非SVD分解类算法,计算成本低.最后,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地震数据 地震数据矢量重建 四元数矩阵分解 低秩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健非负矩阵分解的用电数据清洗和插补
13
作者 刘清蝉 钟尧 +4 位作者 林聪 李腾斌 杨超 付志红 李昕泓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3-2112,I0084,共11页
针对运行工况下用电数据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通常存在噪声、异常值和丢失的数据质量问题,利用单一用户用电数据时空分布的低本征维和异常值的稀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低秩矩阵完备的数据缺失填补、降噪和异常值剔除统一处理方法框架。首先... 针对运行工况下用电数据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通常存在噪声、异常值和丢失的数据质量问题,利用单一用户用电数据时空分布的低本征维和异常值的稀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低秩矩阵完备的数据缺失填补、降噪和异常值剔除统一处理方法框架。首先,鉴于实际中多用户用电场景和用电特征差异巨大,仅根据单一用户用电行为的内在相似性构建具有低秩特征的数据矩阵;进而,考虑列异常和稀疏异常等加性背景噪声影响,构建低秩提升正则约束的非负矩阵完备最优化模型;最后,采用交替迭代最小二乘法方式进行最优化问题求解,实现缺失数据填补和多重背景噪声消除。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 稀疏 低秩 非负矩阵 清洗 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数据的分类预测方法
14
作者 汪钱荣 陈文钰 赵为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4,共6页
文章在矩阵正态分布下研究矩阵数据的参数估计及其分类方法。首先,基于低秩分解和矩阵正态分布的惩罚似然函数方法提出矩阵数据的参数估计和秩的自适应确定方法;其次,应用块坐标下降方法与增广拉格朗日乘子算法给出有效的迭代估计算法;... 文章在矩阵正态分布下研究矩阵数据的参数估计及其分类方法。首先,基于低秩分解和矩阵正态分布的惩罚似然函数方法提出矩阵数据的参数估计和秩的自适应确定方法;其次,应用块坐标下降方法与增广拉格朗日乘子算法给出有效的迭代估计算法;然后,基于判别分析方法提出低秩分解下的分类预测规则;最后,通过大量数值模拟及卫星陆地资源数据和手写体数字的识别应用,验证了低秩估计方法对提高矩阵数据的估计和分类预测精度具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正态分布 低秩分解 判别分析 分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稀疏矩阵分解与定位窗滤波的混响抑制技术
15
作者 马怀逸 朱代柱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3-158,共6页
在强混响背景下,使用传统的预白化处理、时频分析以及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动目标检测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近年来新引入的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理论来提高强混响背景下的动目标检测能力,采用多帧数据联合的鲁棒PCA处理算法,结合混... 在强混响背景下,使用传统的预白化处理、时频分析以及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动目标检测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近年来新引入的低秩稀疏矩阵分解理论来提高强混响背景下的动目标检测能力,采用多帧数据联合的鲁棒PCA处理算法,结合混响数据的声学特征将声学检测问题转化为图像分解问题,并通过对比PCA算法处理结果,给出算法的性能比较;与此同时,本文结合目标运动连续性和稀疏杂点随机性的特征差异,提出一种定位窗滤波方法,进一步滤除稀疏杂点,净化主动声呐显示图像,提高主动声呐动目标检测性能。仿真及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说明,在阵元端信混比-5 dB情况下,算法仍然可以对目标准确定位,滤除稀疏杂点,且在时频域上效果更佳,显著提高了主动声呐动目标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混响 动目标检测 低秩稀疏矩阵分解 定位窗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Laws纹理能量和低秩分解的织物疵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振华 张周强 +1 位作者 昝杰 刘江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4,共9页
为提高织物疵点检测算法对简单纹理织物、模式纹理织物及条纹纹理织物检测时的普适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Laws纹理能量和低秩分解的织物疵点检测算法。首先,对织物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并将处理后的图像均匀划分为子图像块;其... 为提高织物疵点检测算法对简单纹理织物、模式纹理织物及条纹纹理织物检测时的普适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Laws纹理能量和低秩分解的织物疵点检测算法。首先,对织物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并将处理后的图像均匀划分为子图像块;其次,对每个子图像块提取28个纹理能量特征(利用7个Laws滤波模板在4个尺度上提取),计算所有子图像块提取到的特征均值并组成特征矩阵;然后,利用特征矩阵构建低秩分解模型,通过方向交替方法(ADM)优化求解,得到低秩部分和稀疏部分;最后,由稀疏部分生成疵点显著图,采用迭代阈值分割法对其进行分割,得到织物疵点检测结果。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在织物图像数据集选取了包含错纬、断经、跳花、破洞等常见疵点的织物图像,并将实验结果与已有3种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简单纹理织物、模式纹理织物及条纹纹理织物检测上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和准确性,且检测效率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疵点 疵点检测 Laws纹理 纹理能量 特征提取 矩阵低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秩矩阵恢复下的自适应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鹿宸铭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低分辨率自适应图像的像素密度过于稀疏,导致图像清晰度达不到超分辨标准。为此提出低秩矩阵恢复下的自适应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构建低秩矩阵恢复模型,计算峰值信噪比参数,完成低秩矩阵恢复下的自适应图像降噪处理。在图像区域中提... 低分辨率自适应图像的像素密度过于稀疏,导致图像清晰度达不到超分辨标准。为此提出低秩矩阵恢复下的自适应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构建低秩矩阵恢复模型,计算峰值信噪比参数,完成低秩矩阵恢复下的自适应图像降噪处理。在图像区域中提取自适应特征,根据超分辨率判别条件定义具体的重建函数表达式,完成低秩矩阵恢复下自适应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应用可使图像有效去噪,信噪比高于31 dB,重建后图像分辨率均值达到100 PPI,实现了超分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矩阵恢复 自适应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峰值信噪比 图像降噪 像素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因子最优估计的特征级数据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俊玲 许琪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9-287,349,共10页
为了提升信息融合系统对噪声的鲁棒性以及计算效率,并且考虑特征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一种基于低秩因子最优估计的特征级数据融合方法。通过优化潜在特征向量与从线性组合估计值中提取的余弦相似性度量,找到潜在信号特征空间的估计值。然... 为了提升信息融合系统对噪声的鲁棒性以及计算效率,并且考虑特征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一种基于低秩因子最优估计的特征级数据融合方法。通过优化潜在特征向量与从线性组合估计值中提取的余弦相似性度量,找到潜在信号特征空间的估计值。然后利用随机矩阵理论进行特征及数据融合,用于求解具有不同噪声水平的约束数据驱动优化问题。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因子 最优估计 相似性度量 特征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改进相关分析的低压台区拓扑辨识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雯倩 徐达 +3 位作者 林秀清 黄军力 覃予鹏 蔡翰举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139,共7页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拓扑更新不及时,量测质量低、拓扑信息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改进Pearson相关系数的低压配电台区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利用非负矩阵分解对电压时间序列进行降维。然后,在Pearson相关系数的基础上,加...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拓扑更新不及时,量测质量低、拓扑信息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改进Pearson相关系数的低压配电台区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利用非负矩阵分解对电压时间序列进行降维。然后,在Pearson相关系数的基础上,加入距离度量来修正相似性矩阵。最后,对综合相似度矩阵进行系统聚类,实现低压配电台区户-变识别和台区内用户相邻关系识别。通过实际低压配电台区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辨识 非负矩阵分解 低压配电网 智能量测数据 改进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矩阵分解的空气质量推断
20
作者 胡克勇 郭小兰 +2 位作者 刘国晓 杨鑫 王续澎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5,共10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空气污染形势也愈发严峻,在城市范围内提供细粒度的空气质量时空分布对于人们的户外活动规划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稀疏的空气质量站点、不完备的相关特征数据及空气质量随空间和时间的非线性变化使无站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空气污染形势也愈发严峻,在城市范围内提供细粒度的空气质量时空分布对于人们的户外活动规划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稀疏的空气质量站点、不完备的相关特征数据及空气质量随空间和时间的非线性变化使无站点区域的空气质量准确推断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分析实际空气质量数据集,发现空气质量矩阵的低秩结构,并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低秩矩阵分解的方法,通过融合来自低秩结构、空气质量测量值和各类时空特征的信息进行空气质量推断。与现有工作分别处理特征恢复、特征提取和空气质量推断不同,本文方法将3个任务统一到一个模型,通过对不同任务的协同训练与监督提升总体的推断性能。在模型中,构建空间、时间特征矩阵及空气质量矩阵,进行联合低秩矩阵分解,分别得到空间区域的特征表示、不同时刻的特征表示,通过与空气质量矩阵共享空间及时间矩阵因子,将空间和时间特征表达的时空相似性信息迁移到空气质量矩阵缺失值推断以提升其性能。基于北京市的真实空气质量数据集,将所提模型与基线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推断误差、标准差等指标上均优于基线模型,具有较好的FAC2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影响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时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特征 矩阵分解 空气质量推断 低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