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1H-1,2,4-三唑-1-亚甲基)苯甲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抑菌活性及DNA裂解活性(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婕 熊萍萍 +1 位作者 步怀宇 陈三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54-1362,共9页
以4-(1H-1,2,4-三唑-1-亚甲基)苯甲酸(HL)为配体,水热合成了三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u0.5L]n(1),{[Ni(L)2·(H2O)2]·(H2O)2}n(2),{[Co(L)2·(H2O)2]·(H2O)2}n(3);运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热分析、紫外... 以4-(1H-1,2,4-三唑-1-亚甲基)苯甲酸(HL)为配体,水热合成了三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u0.5L]n(1),{[Ni(L)2·(H2O)2]·(H2O)2}n(2),{[Co(L)2·(H2O)2]·(H2O)2}n(3);运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热分析、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呈现一维(1D)的链状结构,而同构的配合物2和3则通过链间的氢键连接为三维(3D)网状结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配合物对镰刀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梨炭疽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特别是配合物1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质粒DNA(pUC 18)裂解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化合物2和3,化合物1能更有效地促进质粒DNA裂解.进一步采用光谱法检测三种配合物对DNA的结合作用.结果显示三种配合物均可插入DNA分子中,其中配合物1的插入作用最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DNA裂解活性 DNA插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过渡金属硫代亚磷酸盐及其夹层化合物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兴国 张萱 +1 位作者 杨楚罗 秦金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9-458,共10页
层状过渡金属硫代亚磷酸盐(MPS3)及其夹层物由于所表现出的特殊的固体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关注。本文将主要介绍层状过渡金属硫代亚磷酸盐及其夹层物的合成、结构及固体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及进展。
关键词 层状过渡金属硫代亚磷酸盐 夹层化合物 合成 结构 固体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Q235镀锌钢冷金属过渡熔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妍 杨尚磊 +2 位作者 邹玉国 姜亦帅 杨智华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7-81,共5页
采用冷金属过渡(CMT)熔钎焊工艺对6061铝合金和Q235镀锌钢异种材料进行了对接焊,并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接头表面成形质量良好;焊接接头由熔化区、热影响区和界面层等3部分构成;熔化区组织由α-Al... 采用冷金属过渡(CMT)熔钎焊工艺对6061铝合金和Q235镀锌钢异种材料进行了对接焊,并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接头表面成形质量良好;焊接接头由熔化区、热影响区和界面层等3部分构成;熔化区组织由α-Al固溶体和铝硅共晶组织组成,热影响区组织较母材的发生了粗化,界面层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IMCs),界面层厚度约为8μm,且界面层向熔化区单向生长;6061铝合金母材侧的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度最低(42HV),界面层的硬度最高(365HV);对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为161 MPa,约为6061铝合金的0.69倍,抗拉强度明显高于搭接接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熔钎焊 对接接头 显微组织 金属间化合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铋化物BaAg_(2-δ)Bi_2单晶的制备和物理性质
4
作者 傅瑜 何俊宝 +3 位作者 张萍 冷玉敏 马奔原 李纪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43-2046,共4页
采用自助熔方法制备了高质量的层状过渡金属铋化物BaAg_(2-δ)Bi_2单晶样品,通过多种实验手段综合研究了该单晶样品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电学和磁学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BaAg_(2-δ)Bi_2是一种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具有AgBi_4和BiAg_... 采用自助熔方法制备了高质量的层状过渡金属铋化物BaAg_(2-δ)Bi_2单晶样品,通过多种实验手段综合研究了该单晶样品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电学和磁学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BaAg_(2-δ)Bi_2是一种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具有AgBi_4和BiAg_4四面体层,这与铁基超导体中只有FeAs_4/FeSe_4四面体层明显不同。电阻率和磁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显示,在1.8~300K温度区间BaAg_(2-δ)Bi_2表现出很好的金属性和顺磁性,其顺磁性主要来源于传导电子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 单晶制备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同构的过渡金属锗磷酸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长概 黄春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6,共6页
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两个过渡金属锗磷酸盐化合物Cs[M~ⅡGe(OH)_2(H_(0.5)PO_4)_2](M~Ⅱ=Co,Fe),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两个过渡金属锗磷酸盐化合物同构,是为数不... 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两个过渡金属锗磷酸盐化合物Cs[M~ⅡGe(OH)_2(H_(0.5)PO_4)_2](M~Ⅱ=Co,Fe),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两个过渡金属锗磷酸盐化合物同构,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锗磷酸盐;同时由于Ge元素的d轨道电子数排满,姜-泰勒效应不明显,使得化合物Cs[M~ⅡGe(OH)_2(H_(0.5)PO_4)_2](M~Ⅱ=Co,Fe)结构中由GeO_4(OH)_2八面体和M~ⅡO_4(OH)_2(M~Ⅱ=Co,Fe)八面体通过共棱连接的一维金属链相对较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过渡金属锗磷酸盐 二维层状结构 姜-泰勒效应 同构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DP590镀锌钢板冷金属过渡焊接头界面的显微组织
6
作者 金光灿 邢彦锋 许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55,共4页
采用冷金属过渡焊(CMT)对6061铝合金和DP590镀锌钢板进行搭接点焊,研究了接头界面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探讨了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接头焊缝成形良好,焊接界面上存在厚度约6μm的金属间化合物过渡层,镀锌钢板一侧的过... 采用冷金属过渡焊(CMT)对6061铝合金和DP590镀锌钢板进行搭接点焊,研究了接头界面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探讨了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接头焊缝成形良好,焊接界面上存在厚度约6μm的金属间化合物过渡层,镀锌钢板一侧的过渡层界面较为平滑,熔化区一侧的界面处则存在大量柱状晶;过渡层中的铁、铝元素含量几乎不变,靠近镀锌钢板一侧的显微组织为含铝的α-Fe固溶体,靠近熔化区一侧的为Fe2Al5相,同时熔化区内形成了细针状Fe Al3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焊 异种金属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过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