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孔朝霞 黄桂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122,共5页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着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统一的内在逻辑。深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奠基——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正芒 张春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共10页
建党之初的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进程中,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革命道路、军队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就、积累了初步经验。这十来年的理论成就和实践经验,从一些大的方面为后来指导中国革命... 建党之初的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进程中,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革命道路、军队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就、积累了初步经验。这十来年的理论成就和实践经验,从一些大的方面为后来指导中国革命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总结和分析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揭示其重要的奠基意义和学术价值,当能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年代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成就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历程及其深邃启迪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心鉴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33,共1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党的百年历史,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国社会变革、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的本质特征,鲜明标志着中国共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党的百年历史,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国社会变革、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的本质特征,鲜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伟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重而道远,在新时代新征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践为先导、以规律为遵循等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质特征 重大成果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农村土地制度百年回顾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占耕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3,共9页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由农民通过土改和合作化所建立的。围绕建立与完善土地制度,百年来在与武装割据相结合的土地革命,以区域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的建设,以及对于土地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完善和探索,都具有鲜明...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由农民通过土改和合作化所建立的。围绕建立与完善土地制度,百年来在与武装割据相结合的土地革命,以区域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的建设,以及对于土地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完善和探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与完善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解放全人类在中国首先是农民的解放,农民是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主力军。区域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度、总劳动集体调节,个别劳动为家庭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化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业绩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的理论蕴涵、成就递嬗与实践要求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星海 邓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2-284,共13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在实践基础上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前进的战略任务。就理论蕴涵而言,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以及广泛传播,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在实践基础上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前进的战略任务。就理论蕴涵而言,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以及广泛传播,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催生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开辟新境界奠定重要基础;坚持党的领导,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了坚强、稳定、可靠的力量,以及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开辟新境界提供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标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节点与显著成就,与开辟新境界有着密切关联;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具有中国特色,指明了开辟新境界的发展趋势。就成就递嬗而言,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引领、制度保障、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注重创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粹和精神实质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与此同时,党紧紧围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就实践要求而言,新征程需要我们聚焦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新任务,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根本出发点、自信自立作为基本立足点、守正创新作为主要动力点、问题导向作为现实着眼点、系统观念作为关键统筹点、胸怀天下作为重要站位点。如此,才能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继续推向前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两个结合 伟大成就 人民至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6
作者 胡承槐 王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8,共5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判断、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时代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阐明了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判断、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时代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阐明了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任务、行动纲领、行进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体系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基本逻辑
7
作者 刘希刚 郭凯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1,105,共9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进程中展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其本质特征集中表现为具体化结合、时代化发展与主题化集成,对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先后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进程中展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其本质特征集中表现为具体化结合、时代化发展与主题化集成,对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先后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具体实践形态的具体化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提供实践内容与历史基础;我们党依次回答时代之问,凸显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挖掘活力动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发展并彰显出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我们党创新完成理论继承发展的主题转换,集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承一脉的主题化理论成果,不断提升党的理论思维水平,走向理论成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具体化结合 时代化发展 主题化成果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