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60 a来新疆小麦干热风灾害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
1
作者 赵毅 武红旗 +3 位作者 范燕敏 盛建东 谷海斌 史名杰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08,共9页
【目的】利用新疆103个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数据资料,分析新疆近60a来干热风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提高对新疆气象灾害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区域大范围干热风监测预警及防御提供参考。【方法】在时间序列上采用线性... 【目的】利用新疆103个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数据资料,分析新疆近60a来干热风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提高对新疆气象灾害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区域大范围干热风监测预警及防御提供参考。【方法】在时间序列上采用线性趋势法,分析新疆干热风灾害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比分析新疆干热风灾害的突变情况。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分析新疆各地轻度、中度、重度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1960~2019年以来,新疆干热风灾害类型包括高温低湿型和旱风型2种类型,其中高温低湿型为主要灾害类型;在时间变化上,新疆干热风发生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整体呈波动中下降趋势,其中高温低湿型干热风整体下降趋势显著;旱风型干热风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显著;在空间变化上,干热风的空间分布呈东疆最高,北疆、南疆次之;东疆和南疆发生高温低湿型重度干热风的概率大于北疆;旱风型干热风主要发生在吐鲁番市、哈密市等;淖毛湖和托克逊为干热风的重灾区。【结论】新疆干热风灾害日数在时间和空间上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高温低湿型重度和旱风型干热风占比逐渐增加,灾害的程度逐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风 农业气象灾害 线性趋势法 突变检验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距离加权插值重构的沉浸式边界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鑫鑫 赵万东 梁剑寒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696,共10页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幂参数反距离加权(adaptive power parameter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AIDW)的重构方法,旨在提高虚拟网格法在处理沉浸边界问题时的精确性.AIDW利用了反距离加权插值的特性,结合插值节点的物理量分布与局部流动特...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幂参数反距离加权(adaptive power parameter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AIDW)的重构方法,旨在提高虚拟网格法在处理沉浸边界问题时的精确性.AIDW利用了反距离加权插值的特性,结合插值节点的物理量分布与局部流动特性的综合信息,以自动调整幂参数的值,从而在各种流场条件下提升重构精度.该方法尤其在处理复杂边界附近的间断界面时存在优势.通过倾斜激波管和圆柱Couette流动两个算例的数值模拟,AIDW展现出了其在修正间断界面的扭曲和提高流场物理量分布精度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边界法 虚拟网格法 反距离加权插值 Descartes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铅锌冶炼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3
作者 陈涛 赵子亮 +2 位作者 严春丽 杨智 韩智勇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5,共13页
为明确铅锌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成因,以云南某典型铅锌冶炼场地调查为例,根据地块分区布点的方法,在场地内采集了68个土壤样本,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及因子分析等分析方法,结合GIS10.8中反距... 为明确铅锌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成因,以云南某典型铅锌冶炼场地调查为例,根据地块分区布点的方法,在场地内采集了68个土壤样本,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及因子分析等分析方法,结合GIS10.8中反距离权重插值,识别了铅锌冶炼场地土壤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类型,评价了重金属生态环境风险,总结了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重金属来源,以期为铅锌冶炼污染行业进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Hg>Cd>As>Cu>Zn>Pb>Mn>Ni,均为重污染,生态风险处于低水平。②在场地内As、Cu、Hg主要分布在硫酸生产线,Cd、Pb、Zn主要分布在铅锌冶炼生产线,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受生产活动、原辅材料运输及堆放的影响明显。③场地内污染源大致可分为3类,即Zn、Pb、Cd、Cu、As为因子1,占总方差的91.1%,为工业原料源;Hg、Mn为因子2,占总方差的6.5%,为铅锌冶炼生产活动源;Ni为土壤母质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反距离权重插值 因子分析 空间分布 污染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反距离加权的山东风资源高分辨率网格化数据集生成方法
4
作者 王姝 靳双龙 +4 位作者 王勃 杨虎 刘晓琳 刘畅 王红庆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6-1175,共10页
风力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逐年攀升。对风能资源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估是提升风电出力水平和消纳能力的先决条件。基于空间插值方法建立的高分辨率网格化风资源数据集,可对风资源进行大范围、格点化和精细化的有效评估。为提高风资源... 风力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逐年攀升。对风能资源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估是提升风电出力水平和消纳能力的先决条件。基于空间插值方法建立的高分辨率网格化风资源数据集,可对风资源进行大范围、格点化和精细化的有效评估。为提高风资源数据集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自适应的改进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K-means++adaptive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nterpolation method,K-means++AIDW)。使用该方法对山东地区2022年全年10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点的风速实测数据进行处理,构建空间分辨率为9km×9km的网格点,使用风速实测数据逐小时对网格点进行插值填补,得到高分辨率的网格化风资源数据集。将插值后的结果与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与传统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和Kriging插值方法相比,所设计的K-means++AIDW插值方法平均绝对误差较IDW方法降低了5.4%,较Kriging方法降低了7.8%;均方根误差较IDW方法降低了5.9%,较Kriging方法降低了8.1%,显示出其在整体误差控制上的优势。与空间分辨率0.25°×0.25°的再分析回算数据集ERA5(Fifth Generation of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Atmospheric Reanalysis of the Global Climate)的风资源要素相比,所设计的K-means++AIDW插值数据集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11.95%和10.07%,验证了所设计插值方法的准确有效性,以及生成的高分辨率网格化数据集的精准可靠性,可作为评估山东省的风能资源潜力的可靠数据基础,为风能资源管理和风电场选址等领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风资源网格化数据集 风能资源评估 K-means++自适应 改进反距离加权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综合IDW插值和MSC的电离层层析算法
5
作者 张旭焱 李厚朴 +2 位作者 王警 郑敦勇 罗小敏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5,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求解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电离层层析成像的不适定逆问题,在联合迭代重构算法(SIRT)和均值平滑约束(MS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SIRT-IDW-MSC算法:利用反向距离加权(IDW)插值来改善SIRT算法的初值依赖性和MSC的过度... 为了进一步求解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电离层层析成像的不适定逆问题,在联合迭代重构算法(SIRT)和均值平滑约束(MS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SIRT-IDW-MSC算法:利用反向距离加权(IDW)插值来改善SIRT算法的初值依赖性和MSC的过度平滑现象,从而提高电离层电子密度(IED)的重建精度和成像效果。数值模拟实验中,SIRT-IDW-MSC算法的重建精度均表现最优,其中重建IED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较SIRT算法可提高72.32%和72.43%,较SIRT-MSC算法可提高57.60%和61.26%。实测数据实验中对于独立测站重建斜总电子含量(STEC)的RMSE和MAE,湖南区域实验中SIRT-IDW-MSC算法比SIRT算法可提高44.33%和47.50%,比SIRT-MSC算法可提高42.62%和47.37%;欧洲区域实验中可分别提高34.34%和26.60%、40.11%和38.70%。将3种算法的重建IED剖面与IRI2016模型参考值和测高仪实测数据作对比,SIRT-IDW-MSC算法均能呈现出更好的符合度。结果证明SIRT-IDW-MSC算法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层析 电离层电子密度 联合迭代重构算法(SIRT) 均值平滑约束 反向距离加权(IDW)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9-2018年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研究
6
作者 刘玉鹏 钞锦龙 +2 位作者 路亚敏 王雅欣 毕玉婷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25,共10页
降水在地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陆地表面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也深受降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脆弱,降水的时空变化对区内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开展关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的研究具有... 降水在地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陆地表面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也深受降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脆弱,降水的时空变化对区内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开展关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了黄土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115个气象站点1959-2018年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近60年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梯状”特点,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降水量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局部地形而言,海拔越高,降水量越大。(2)在东南季风和大气环流改变的影响下,黄土高原地区1989-2018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与1959-1988年相比,200 mm和400 mm等降水量线明显北移,东南部季风区降水明显减少,西北部非季风区降水明显增多。黄土高原季风边缘区受季风的变化影响较大:东南季风不断减弱导致水汽输送的能力随之减弱,同时ENSO暖事件也使东南降水减少,最终造成了东南部降水的减少;西北部则由于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导致降水逐渐增多,区内半湿润地区的面积略有扩大。(3)黄土高原地区在研究时段内降水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表现为湿润化的发展趋势。(4)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存在5年、7年、11年、43~45年4个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并以5年为第一主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降水 时空变化 反距离加权插值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学标定和空间插值的机器人定位误差补偿 被引量:3
7
作者 邹方星 范百兴 陈哲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7,共7页
绝对定位精度是衡量机器人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提升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一种融合运动学标定和空间插值的定位误差分级标定的方法。首先基于D-H法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运用微分运动学理论建立机器人末端位置误差模型,结合IGG3... 绝对定位精度是衡量机器人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提升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一种融合运动学标定和空间插值的定位误差分级标定的方法。首先基于D-H法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运用微分运动学理论建立机器人末端位置误差模型,结合IGG3权因子函数采用抗差岭估计辨识了运动学参数。而后基于机器人定位误差空间相似性特点,采用空间插值法对剩余误差进行补偿。最后通过实验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机器人定位误差RMS值由补偿前的0.812 mm减小为0.049 mm,精度提高了93.97%。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机器人的绝对定位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分级标定 抗差岭估计 反距离权重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1961-2020年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子康 赵华荣 +1 位作者 师康铭 杨国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80,共13页
[目的]揭示近60 a云南省降水结构的变化,加强对云南省降水的监测和预警,为云南省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云南省32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引入降水发生率和降水贡献率两个指标,利用创新趋势分析法(ITA)、Mann... [目的]揭示近60 a云南省降水结构的变化,加强对云南省降水的监测和预警,为云南省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云南省32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引入降水发生率和降水贡献率两个指标,利用创新趋势分析法(ITA)、Mann-Kendall检验法和反距离权重法(IDW),探讨了在不同降水历时和降水等级下,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的特征。[结果](1)降水发生率随降水历时增加呈减少趋势,降水贡献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云南省以短历时降水为主。空间上,短历时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整体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长历时与之相反。(2)随降水等级的提升,降水发生率呈增加趋势,降水贡献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云南省降水以小雨为主。空间上,小雨发生率呈自北向南递减趋势,中雨、大雨和暴雨发生率趋势与之相反。小雨和中雨贡献率呈自西北向东南递减趋势,大雨和暴雨与之相反。滇中、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大雨和暴雨发生率和贡献率均较高,可能造成洪涝灾害的风险较大。(3)不同降水历时下,大多数站点短历时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呈增加趋势,上升幅度大于5%,长历时呈5%以上下降趋势。不同降水等级下,大多数站点的小雨发生率、贡献率呈10%以内下降趋势,大雨和暴雨发生率、贡献率呈5%以上的上升趋势。[结论]云南省短历时大雨和暴雨发生概率有所上升,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和土壤侵蚀的几率增大,未来应持续对其降水结构进行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发生率 降水贡献率 反距离权重法 创新趋势分析 降水历时 降水等级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梦颖 吴宗俊 +3 位作者 崔宁博 王智慧 毛华艳 胡静仪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8-937,共10页
根据地貌特征及行政区划将云贵两省分为5个区域,使用当地15个气象站点共56 a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18种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的模拟值,并以FAO56 Penman-Monteith法为标准对各模型模拟值进行了精度对比及误差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模型在... 根据地貌特征及行政区划将云贵两省分为5个区域,使用当地15个气象站点共56 a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18种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的模拟值,并以FAO56 Penman-Monteith法为标准对各模型模拟值进行了精度对比及误差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模型在不同云贵分区间的模拟效果差异不大,R^(2)的平均变异系数为8.81%,模型精度主要影响因素为辐射能量项,次要因素为空气动力项;综合法模型模拟精度最高,R^(2)为0.81~0.99,辐射法次之,R^(2)为0.84~0.98,温度法和水汽压法较差,R^(2)为0.24~0.83;这4种方法中,各类型最优模型分别为FAO 24 Penman(全区整体评价指标GPI为0.506,排位1),Inmark(GPI为0.142,排位4),Hargreaves-Samani(GPI为-0.022,排位12)和Romanenko(GPI为-0.072,排位13).综上,经验模型FAO 24 Penman和Inmark模型适用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云贵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简化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 Penman-Monteith模型 云贵地区 反距离插值 适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实测强震动记录的地震动场快速推测方法
10
作者 张世亮 马强 +5 位作者 陶冬旺 解全才 王江 钱亮 薛韬 卢建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71-4188,共18页
致灾性地震动是引起土木工程破坏的根本原因, 震后秒至分钟级的地震动场快速推测是紧急处置、灾害链阻断、灾情获取及震后精准救援的重要依据, 也是震后情景构建和城乡地震韧性评估的关键输入.为了震后快速推测目标区域内无观测仪器场... 致灾性地震动是引起土木工程破坏的根本原因, 震后秒至分钟级的地震动场快速推测是紧急处置、灾害链阻断、灾情获取及震后精准救援的重要依据, 也是震后情景构建和城乡地震韧性评估的关键输入.为了震后快速推测目标区域内无观测仪器场点的地震动时程, 本文首先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快速推测无观测仪器场点的地震动幅值谱, 结合基于等效群速度的地震动相位谱模型, 发展了一种非平稳地震动快速推测方法;随后引入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 发展了一种分钟级的宽频带地震动场快速推测方法, 并采用实际震例验证方法在不同台网密度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在0.1~25.0 Hz频段, 推测与实测记录的幅值谱在幅值、谱形、卓越频率及高频衰减特征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推测与实测记录的波形、地面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与速度(Peak Ground Velocity, PGV)、震相到时、加速度反应谱(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Sa)等非常接近, 通过地震动场得到的仪器地震烈度与调查地震烈度基本一致.本文方法实现了地震动波形场近实时计算, 可为烈度速报等近实时地震减灾和应急工作快速提供任意场点地震动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地震动场 反距离权重插值 DELAUNAY三角剖分 地震动幅值谱 地震动相位谱 地震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障碍距离加权的复杂场景电磁频谱地图构建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诗飞 吴昱江 +2 位作者 罗佳 丁浩 王元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10-3218,共9页
针对复杂场景中存在电磁波不可穿透的障碍物导致电磁频谱地图(REMs)构建性能不佳、反距离加权(IDW)算法受限于插值邻域的人工选择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反障碍距离加权(VIODW)的复杂场景电磁频谱地图构建算法。该算法通过... 针对复杂场景中存在电磁波不可穿透的障碍物导致电磁频谱地图(REMs)构建性能不佳、反距离加权(IDW)算法受限于插值邻域的人工选择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反障碍距离加权(VIODW)的复杂场景电磁频谱地图构建算法。该算法通过创建包含障碍物的Voronoi图,为每一个待插值点自适应选定插值邻域用于电磁频谱数据构建,并利用任意角度路径寻优(ANYA)算法计算得到待插值点与插值邻域内每个监测站点之间的障碍距离,最后以障碍距离的反幂次作为权重加权获得待插值点处的电磁频谱数据,实现高精度的复杂场景电磁频谱地图构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构建精度,能够准确拟合出电磁波在复杂场景中的功率分布情况,为复杂场景下电磁频谱地图高精度构建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频谱地图 反距离加权插值 障碍距离 复杂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信号覆盖仿真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亚军 吴红洪 +1 位作者 曾葆鸿 方鹏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3,共9页
为解决起伏地形下民航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地空通信信号覆盖范围计算精度低、冗余度大、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获取缺乏自动性及信号覆盖图可视性差等问题,采用最大遮蔽角截止法等进行仿真研究。首... 为解决起伏地形下民航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地空通信信号覆盖范围计算精度低、冗余度大、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获取缺乏自动性及信号覆盖图可视性差等问题,采用最大遮蔽角截止法等进行仿真研究。首先,考虑计算覆盖范围存在误差,提出利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插值法提高地形辨识度并在计算覆盖范围时考虑大气损耗;其次,为解决DEM数据获取缺乏自动性,利用MATLAB编码自动提取;再次,考虑遮蔽角计算存在冗余,采用“最大遮蔽角截止法”降低计算量;最后,为使覆盖范围直观可视,绘制二维及三维的覆盖显示图。结果表明,这些方法使遮蔽角计算量相较改进前降低了约64.60%,信号覆盖精度相较改进前提高了约3.315%。改进的覆盖仿真程序可以为VHF地面通信台站选址及飞行航线规划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高频通信 数字高程模型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遮蔽角 大气损耗 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区域速度场模型构建与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凌聪聪 廖超明 +2 位作者 杨翼飞 周聪林 陈香萍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416,共7页
利用GAMIT/GLOBK软件解算2009-01~2019-06广西地区83个GNSS站数据,获得ITRF2014框架下GNSS站速度场,并通过Kriging插值法构建广西区域三维速度场模型。联合广西及周边136个GNSS站观测结果,采用格网距离加权法计算区域应变场,并对应变场... 利用GAMIT/GLOBK软件解算2009-01~2019-06广西地区83个GNSS站数据,获得ITRF2014框架下GNSS站速度场,并通过Kriging插值法构建广西区域三维速度场模型。联合广西及周边136个GNSS站观测结果,采用格网距离加权法计算区域应变场,并对应变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TRF2014框架下广西区域平均水平运动速率为34.95 mm/a,优势方向为N106.3°E,垂向运动表现为区域性缓慢隆升和沉降。23.5°N以北区域呈面应变压缩变形状态,以近SN向、NW向主压应变为主;23.5°N以南区域则呈面应变拉张变形状态,并以自西向东扇形展开的张应变为主。剪切应变场表现为四周高值、中部过渡带为低值。研究区内近10 a内地震主要发生在剪切应变高值向低值转变的区域,且时空上具有从断裂带一端向另一端迁移并折返的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速度场 克里金插值法 格网距离加权法 应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土壤碳储量插值计算对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钰清 陈银萍 +3 位作者 程红元 王旭洋 陈云 李玉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9-1990,共12页
准确估算土壤碳储量对碳中和的实现与气候变化应对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东端的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域,基于310个位点0-100 cm深土壤的有机碳数据,用不同插值方法[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里金法(OK)和... 准确估算土壤碳储量对碳中和的实现与气候变化应对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东端的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域,基于310个位点0-100 cm深土壤的有机碳数据,用不同插值方法[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里金法(OK)和回归克里金法(RK)]对土壤有机碳密度(SOCS)进行空间插值并计算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使用平均误差(ME)、平均标准化误差(MSE)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插值结果进行评价,结合实测SOCS验证土壤碳储量计算的最优插值方法。结果表明:1)在半干旱沙地SOCS估算中,最终进入回归预测模型的环境变量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有年积温、降水量、砂土含量和海拔,SOCS与海拔、年积温、降水量和砂土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不同插值方法计算的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基于RK、IDW和OK计算得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50.34、158.03和140.11 Tg。与实测值相比,OK低估了土壤有机碳储量,IDW高估了土壤有机碳储量,这种差异凸显了插值方法在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中的重要性;3)基于RK插值的结果最优(ME=0.208,MSE=1.211,RMSE=1.973,R^(2)=0.3706),相比于OK和IDW的插值精度分别提高了6.0%和22.4%。本研究表明在半干旱沙地RK插值仍然适用并且可以提高插值精度,能更加准确地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储量 反距离权重法 普通克里金法 回归克里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去-恢复技术的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
15
作者 范瑾煜 董斌 王许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1,共4页
海洋垂线偏差是惯性导航重力补偿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高精度的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是关键要件。联合海洋垂线偏差的空域分布特征和频域表征属性,基于移去-恢复技术对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进行了分析,以常用的反距离加权算法和Kriging... 海洋垂线偏差是惯性导航重力补偿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高精度的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是关键要件。联合海洋垂线偏差的空域分布特征和频域表征属性,基于移去-恢复技术对海洋垂线偏差插值算法进行了分析,以常用的反距离加权算法和Kriging算法为例,利用船载重力信息计算的垂线偏差数据和全球重力场模型EIGEN-6C4设计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顾及频谱特性后,反距离加权算法精度能提高70%,Kriging算法精度能提高20%,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可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海洋垂线偏差模型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垂线偏差 移去-恢复技术 插值算法 反距离加权算法 Krigin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00年黄河流域太阳总辐射气候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3
16
作者 杨羡敏 曾燕 +1 位作者 邱新法 姜爱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248,共6页
运用数据集群技术,在黄河流域建立了用日照百分率拟合太阳总辐射的不同时空尺度估算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数据集群下总辐射的拟合精度。利用逆距离加权插值法,将获得的黄河流域及其周边35个日射站1~12月总辐射拟合的经验系数进行空间内插... 运用数据集群技术,在黄河流域建立了用日照百分率拟合太阳总辐射的不同时空尺度估算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数据集群下总辐射的拟合精度。利用逆距离加权插值法,将获得的黄河流域及其周边35个日射站1~12月总辐射拟合的经验系数进行空间内插,获得了黄河流域1~12月总辐射拟合经验系数的空间分布。结合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64个常规气象站日照百分率观测资料,对黄河流域1960~2000年太阳总辐射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其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近年来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在季节上主要表现在夏季和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黄河流域 2000年 气候变化 规律研究 日照百分率 时空分布规律 经验系数 逆距离加权 集群技术 时空尺度 拟合精度 对比分析 空间内插 空间分布 观测资料 估算式 插值法 气象站 数据 周边 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区域空气质量空间插值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丁卉 余志 +3 位作者 徐伟嘉 曹生现 李红霞 刘永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空间插值方法可实现空气质量空间可视化展示,也是可视化研究空气质量区域分布特征的重要方法。由于区域空气质量受污染物种类及季节的影响明显,不同空间插值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存在差异。利用珠三角区域62个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空气... 空间插值方法可实现空气质量空间可视化展示,也是可视化研究空气质量区域分布特征的重要方法。由于区域空气质量受污染物种类及季节的影响明显,不同空间插值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存在差异。利用珠三角区域62个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规则样条函数2种确定性插值方法和地统计学的克里金法进行空间插值计算,结合交叉验证法,综合对比分析不同空气污染物、不同季节的空间插值效果。结果表明,克里金法能得到整体最优的插值精度,插值结果可靠性最高,但在表达空气质量空间分布特征上过渡平滑性欠佳。不同空气污染物空间插值效果不同,季节性特征也对插值结果影响显著。3种空间插值方法的ρ(PM2.5)、ρ(O3)插值效果均明显优于一次污染物,其插值结果的MRE(平均相对误差)在0.186~0.313,决定系数R2基本在0.8以上,但一次污染物的MRE均在0.352以上。3种方法 PM2.5的夏季插值结果均明显优于其他季节:PM2.5夏季ME(平均误差)均值在-0.1~0.3μg/m3,且95%置信区间较小,误差分布集中;而非夏季高污染时期的空间插值效果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空气质量 空间插值 克里金法 规则样条函数 反距离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插值在地球化学数据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焱 成秋明 +3 位作者 周永章 谢淑云 刘小龙 徐德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地球化学数据的正常值往往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异常值往往具有分形分布,具有局部奇异性。文中分别采用分形分布数据、正态分布数据和西藏驱龙地区的实际数据比较3种具有代表性的插值方法:反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和分形法。结果... 地球化学数据的正常值往往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异常值往往具有分形分布,具有局部奇异性。文中分别采用分形分布数据、正态分布数据和西藏驱龙地区的实际数据比较3种具有代表性的插值方法:反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和分形法。结果表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三种插值方法应用效果相差甚微;服从分形分布的数据使用分形插值的效果优于反距离加权和克里格法;分形插值法适用于具有奇异性的数据。此研究有助于合理选择插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插值 反距离加权 克里格 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插值算法的三维地质建模对比 被引量:36
19
作者 冯波 陈明涛 +3 位作者 岳冬冬 李胜涛 贾小丰 宋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0-1208,共9页
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插值算法对模型准确性具有显著影响。为评价不同插值算法对三维建模准确性的影响,本文选取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自然邻域插值法开展对比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从统计学原理、插值误差和可视化效果等三方面进... 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插值算法对模型准确性具有显著影响。为评价不同插值算法对三维建模准确性的影响,本文选取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自然邻域插值法开展对比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从统计学原理、插值误差和可视化效果等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在建模中精度较高,适应面更广。与自然邻域插值法相比,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更加适用于地层缺失严重的层位,能够更好地保留地层缺失的特征;同时,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能够更好地处理断层构造,对于地层的错断起伏情况表现效果更好;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在沉积地层中误差更小,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GMS 反距离权重插值法 自然邻域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距离权重法的长江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算法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50
20
作者 贾悦 崔宁博 +2 位作者 魏新平 龚道枝 胡笑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138,共9页
为实现大区域尺度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资料缺失情况下的准确计算,该文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3个子区域,基于反距离权重法的新型空间展布方法得到3个虚拟站点分别代表每个子区域,利用长江流域... 为实现大区域尺度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资料缺失情况下的准确计算,该文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3个子区域,基于反距离权重法的新型空间展布方法得到3个虚拟站点分别代表每个子区域,利用长江流域102个站点1964-2013年近50a的逐日气象数据,根据FAO-56 Penman-Monteith(P-M)法、Hargreaves-Samani(HS)法、Irmark-Allen(I-A)法、Priestley-Taylor(P-T)法、Makkink(M-K)法、Penman-Van Bavel(PVB)法、1948年Penman(48-PM)法分别计算每个站点逐日ET0,并以P-M法为标准,利用Nash-Sutcliffe系数(CD)、逐日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Kendall一致性系数(K)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个子区域6种ET0计算方法的日值与P-M法拟合方程确定系数R2均通过了极显著水平检验(α=0.01),长江上游P-T法ET0日值计算精度最高(ET0日值拟合方程斜率为1.030,RMSE=0.341 mm/d,CD=0.886,K=0.829),H-S法、I-A计算精度较低(ET0日值拟合方程斜率分别为1.427、1.308,RMSE=0.909、0.829 mm/d,CD=0.581、0.523,K=0.792、0.742),长江中、下游PVB法计算精度最高,P-T法计算精度次之,H-S法与I-A法计算精度较低;长江上游6种算法ET0月值的计算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P-T法、PVB法、M-K法、48-PM法、H-S法、I-A法,与P-M法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27、0.35、0.51、0.48、0.74、0.78 mm/d;长江中、下游6种算法计算精度由高到低为PVB法、P-T法、M-K法、48-PM法、H-S法、I-A法;整个长江流域P-T法、PVB法与P-M法ET0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均在35%以下,H-S法、I-A法计算精度较低,其相对误差基本高于40%;因此,PVB法与P-T法在整个长江流域的计算精度较高,可作为长江流域ET0简化计算推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蒸散 模型 长江流域 参考作物蒸散量 反距离权重 空间展布 适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