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汤显祖与利玛窦“韶州会晤”的史实考证与文化意义探讨 |
苏凤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晚清西学译介与中国近代农学学科构建 |
杨焯惠
朱宏斌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中国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写在地质调查所创建100周年之际 |
国连杰
叶大年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4
|
传教士·工具书·文化传播——从《英华萃林韵府》看晚清“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交汇 |
林金水
吴巍巍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5
|
丝绸之路上的细腰鼓 |
周菁葆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6
|
论近代中国的戒缠足思潮 |
陈文联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7
|
西学东渐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叙事逻辑与理论特征 |
谢昌飞
孟丹丹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8
|
指南针理论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 |
关增建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9
|
《格致益闻汇报》与其科技传播特色研究 |
张惠民
姚远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0
|
梁启超对古希腊史的引介和传播 |
陈德正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1
|
从《园冶》到《园衍》的思考——中国风景园林学觅径 |
齐羚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2
|
京师同文馆与西方科技知识在华传播 |
胡浩宇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3
|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背景下工艺品制作的艺术风貌 |
王春雷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4
|
西学东渐时期西方气象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
张改珍
刘波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5
|
清末民初文言统一对阅读文化嬗变的影响 |
郑爽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绘画思想变革(1900-1917) |
许祖良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7
|
近代医学和营养科学东渐与欧美传教士的作用 |
季鸿崑
|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
2008 |
4
|
|
18
|
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
刘春华
张涛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9
|
超越“夷夏之防”思维模式 |
姜义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论西方学术方法对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创立的影响 |
朱志荣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