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线路遗产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
李然
林婵娟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边境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路径 |
温士贤
|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游客视角的旅游促进“三交”机理研究 |
李俊清
李泽锋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4
|
以旅游“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路 |
孙九霞
罗意林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5
|
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基础、核心理念与实践进路 |
何虎生
次央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绿洲丝路民俗交融的实践内涵、显著特征及其对当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启示 |
徐黎丽
黄嫚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7
|
中央与地方关系视域下民国时期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
赵维玺
张正泉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城市群建设视域下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的多维探析——基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调查 |
陈永亮
李思睿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与民族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 |
吴本健
张迪展
张鹏月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巴蜀文化的特征与时代意义 |
王川
胡聪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1
|
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的重大突破——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
张梧
顾超一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论民族旅游场域中的跨文化交流与认知——以云南元阳箐口哈尼族村为例 |
撒露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3
|
苗疆走廊空间文化基因研究——以安顺屯堡为例 |
代富红
佘舒婷
杜佳(指导)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4
|
文化互动与社会变迁——明、清以来哈尼族与汉族文化的交流 |
杨世华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5
|
统编历史教材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教学指要 |
孙妍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16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多民族共居社区建设中的实践——以宁夏闽宁镇原隆村为例 |
李军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7
|
中国古代华夷族群和合之道的现代启示 |
周鹏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8
|
历史上藏族与长江流域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
车明怀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
|
19
|
西藏古代体育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研究 |
丁玲辉
蔡秀清
殷生宝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
|
20
|
论明代藏文历史文献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杨洁
周润年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