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合理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解答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华 李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如何合理重构虚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呢?在可能世界文学理论产生之前,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清晰而圆融的解答。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认为:首先,虚构世界拥有其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这种观念保障了读者可以借助符号通道和文本信... 如何合理重构虚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呢?在可能世界文学理论产生之前,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清晰而圆融的解答。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认为:首先,虚构世界拥有其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这种观念保障了读者可以借助符号通道和文本信息处理的方式更为合理地重构其中的虚构世界;其次,读者遵循两种“内涵函数”的规则来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其中“认证函数”确定该虚构世界中存在哪些“虚构事实”,“饱和函数”确定它们在虚构世界中的分布及密度;最后,读者还应遵循“再中心化”理论和“最小偏离原则”来填补文本虚构世界中的空白,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这个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文学理论在解答读者如何合理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方面,提供了一个新颖有效的具体方案,但也存在某些尚需进一步斟酌的问题,值得学界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读者 虚构世界 内涵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重于满意:图书馆服务质量模型的验证与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锦源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5,共6页
在回顾国内外服务质量模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服务质量四维度为源头、以读者价值和满意度为媒介、以读者行为意向为结果的结构方程模型。针对连续两年度的实证数据分析表明:服务质量在模型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方... 在回顾国内外服务质量模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服务质量四维度为源头、以读者价值和满意度为媒介、以读者行为意向为结果的结构方程模型。针对连续两年度的实证数据分析表明:服务质量在模型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同时影响读者续用意向;读者价值在模型中处于关键地位,是读者行为意向的风向标;图书馆实践可能出现"读者满意陷阱"。研究结果同时引申出若干图书馆服务质量实践建议,并指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服务质量 读者价值 满意度 读者续用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承诺如何改善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锦源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59,34,共4页
在回顾服务承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服务承诺特征为前因、以服务价值和满意度为媒介、以读者推荐和续用意向为结果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服务承诺实践真实情景下的调研数据表明:值得信任的承诺内容,方便快捷的操作程序有... 在回顾服务承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服务承诺特征为前因、以服务价值和满意度为媒介、以读者推荐和续用意向为结果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服务承诺实践真实情景下的调研数据表明:值得信任的承诺内容,方便快捷的操作程序有助于增强读者对图书馆服务价值和满意的认知,进而提高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的推荐与续用意向。研究结果同时引申出若干图书馆服务承诺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服务 服务承诺 读者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服务补救、感知公平对读者行为意向的影响——以高校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强 张康 +1 位作者 魏少木 孟陆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基于顾客心理探索,预防性服务补救为服务补救领域的研究开辟了全新视角。文章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探讨预防性服务补救对读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并验证感知公平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服务及服务失误发生前主动提供的预防性服务补救信... 基于顾客心理探索,预防性服务补救为服务补救领域的研究开辟了全新视角。文章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探讨预防性服务补救对读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并验证感知公平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服务及服务失误发生前主动提供的预防性服务补救信息及补救策略,可以通过读者满意正向影响读者的行为意向(再使用意愿和口碑传播);读者感知公平正向调节预防性服务补救对读者满意的影响,同时能够强化读者满意在预防性服务补救与读者再使用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预防性服务补救 感知公平 读者满意 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意逆志”与英美新批评 被引量:3
5
作者 方新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2,共4页
"以意逆志"与英美新批评虽产生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但两者仍有比较的必要。英美新批评因为"以意逆志"没能在中国站稳脚跟。人本主义的"以意逆志"是一种既重视内容又重视形式的批评方式,它完整包括了作者... "以意逆志"与英美新批评虽产生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但两者仍有比较的必要。英美新批评因为"以意逆志"没能在中国站稳脚跟。人本主义的"以意逆志"是一种既重视内容又重视形式的批评方式,它完整包括了作者、文本、读者三环节,而新批评是一种单一的"从形式到形式的批评"。英美新批评的文本主义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自身理论与实践的漏洞和相互攻击,最终走向衰落,而"以意逆志"自从产生后就从未退出过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意逆志 新批评 作者 文本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以意逆志”的语义学诠释——基于修辞理解角度 被引量:4
6
作者 丁秀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146,共6页
东汉以还,众多学者对孟子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进行了注释、疏解,但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修辞理解的角度看,"文"、"辞"、"志"、"意"固然是准确理解孟... 东汉以还,众多学者对孟子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进行了注释、疏解,但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修辞理解的角度看,"文"、"辞"、"志"、"意"固然是准确理解孟子"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的关键,而"逆"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它包括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方向的解读过程,涵盖面广,表现力强,可用"推求"对应之。"以意逆志"的过程,实际就是融"意""志"为一体、由已知而未知、"推陈出新"的理解、阐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以意逆志” “文” “辞” “志” “意” “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雷雨·序》的一次接受学细读
7
作者 顾广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雷雨.序》作为一篇研究曹禺创作的重要文献,标示了《雷雨》早期接受史上的错位接受现象,也折射出作者原旨、读者释义和文本意义三者的复杂关系,更隐含着曹禺对文本意义的理想接受模式的期待。
关键词 《雷雨·序》 接受美学 作者意图 读者释义 文本意义 错位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意逆志”辩证 被引量:7
8
作者 黄鸿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90,共11页
孟子以意逆志之"意"的本意问题是中国文论史和阐释学中的一桩公案。清代吴淇将"汉宋诸儒"所理解的孟子之"意"解为私意或臆度,并将之与自己所提出的"古人之意"相对立,因而出现了文本、读者两派... 孟子以意逆志之"意"的本意问题是中国文论史和阐释学中的一桩公案。清代吴淇将"汉宋诸儒"所理解的孟子之"意"解为私意或臆度,并将之与自己所提出的"古人之意"相对立,因而出现了文本、读者两派之争。汉宋诸儒所理解的孟子之"意"实则为一种始终"唯本文本意是求"且有"置心平易"限制的读者-文本之意。继起的明清读者之意派将"知人论世"作为基础补入"以意逆志"的工作拓宽了理解作者的途径,却反过来促使"本文本意"限制的消隐和读者意识中不确定性的进一步放大。当代读者之意派在此基础上更加坐实了对"意"漫无定准乃至于断章取义的指认和批评,同时又在西方阐释学的影响下形成一些新解释,并对吴淇的观点提出质疑。但吴淇所理解的孟子之"意"因实际逆志活动中读者意识的参与必然被转为文本-读者之意,这与汉宋诸儒所理解的读者-文本之意反而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重新探讨孟子本意,发现读者之意与文本之意彼此融合而成的缺一不可的整体,才是以意逆志之"意"的真正本意。至于孟子所体认的究竟是读者还是文本角度,则是没有答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意逆志 读者-文本之意 文本-读者之意 体认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意向与行为的分析——基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教学点的调查
9
作者 崔英兰 王秀芬 +1 位作者 何素梅 杨旭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7-62,共6页
通过意向调查法研究了在校学生对图书馆的访问频率、访问时间和所在年级与读者活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读者倾向于将图书馆作为学习、查资料和思考的地方,图书馆是学生首选的学习和阅读场所,他们倾向于在图书馆独自学习和以小组形式... 通过意向调查法研究了在校学生对图书馆的访问频率、访问时间和所在年级与读者活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读者倾向于将图书馆作为学习、查资料和思考的地方,图书馆是学生首选的学习和阅读场所,他们倾向于在图书馆独自学习和以小组形式学习。学校图书馆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并提供有效的信息查询服务。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依赖,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支持在图书馆举办各种类型的科研和教学活动,保持图书馆的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 图书馆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