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球覆盖下水面能量平衡再建与蒸发模型研究
1
作者 徐思远 严新军 +1 位作者 王海涛 侍克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
针对干旱区平原水库蒸发强烈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选用黑色高密度聚乙烯(HDPE)浮球作为干旱区平原水库节水材料。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与室外试验三者结合,对完整非冰冻期内浮球覆盖下水面蒸发、水体能量平衡组分变化分布的响应机理... 针对干旱区平原水库蒸发强烈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选用黑色高密度聚乙烯(HDPE)浮球作为干旱区平原水库节水材料。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与室外试验三者结合,对完整非冰冻期内浮球覆盖下水面蒸发、水体能量平衡组分变化分布的响应机理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结果显示:相较于自由水面,73%的浮球覆盖率下的整体水面净辐射吸收率减小约12.6%,其月均蒸发所需潜热通量减少了61.8%,约为148.73 W/m^(2),水体的感热通量和蓄热通量也有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彭曼模型的能量项和空气动力项进行修正,建立的覆盖条件下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球 节水材料 能量平衡 蒸发模型 水资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柔性负荷参与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霄珣 刘占田 +3 位作者 薛劲飞 胡明 韩中合 吴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38,共10页
为提高源荷匹配度,平抑负荷波动,该文提出计及需求响应负荷和地源热泵出力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研究柔性负荷与地源热泵在调度顺序不同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影响。首先,以系统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 为提高源荷匹配度,平抑负荷波动,该文提出计及需求响应负荷和地源热泵出力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研究柔性负荷与地源热泵在调度顺序不同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影响。首先,以系统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优化各设备的出力。其次,在考虑新能源机组出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利用地源热泵装置转换效率高的特点改善能源互补能力并使其作为一种可调度资源参与系统的调度。最后,在需求侧将柔性负荷分为可转移、可削减负荷作为可调度资源参与调度,平滑负荷曲线。通过算例分析可得:不考虑可调度资源出力顺序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以及源荷匹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优化 综合能源系统 数学模型 地源热泵 柔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架构及低碳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穆云飞 吴志军 +2 位作者 郭浩辰 贾宏杰 王成山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21,共11页
在推行煤炭清洁开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能源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当前煤矿区能源的孤立开发方式和以煤炭发电、电网供电为主的供能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需要构建综合能源微网以增强煤矿区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并控制碳排放量。本文讨论了煤... 在推行煤炭清洁开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能源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当前煤矿区能源的孤立开发方式和以煤炭发电、电网供电为主的供能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需要构建综合能源微网以增强煤矿区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并控制碳排放量。本文讨论了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应用的基本需求及天然优势,提出了一种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架构并分析了蕴含的新能源发电、储能、伴生能源利用、多能耦合转换、能量优化调度等发展要素;建立了煤矿区的物质流‒能量流‒碳流枢纽模型,实现了针对典型煤矿区的综合能源微网碳能协同低碳运行优化。结果表明,将综合能源微网应用于煤矿区,能够发挥风、光、瓦斯、空气热、涌水热等资源优势并进行高效整合利用,储能装置则进一步提高供能与负荷需求的匹配度,充分降低煤矿区的电网购电量与用电碳排放量;煤矿区碳能协同低碳运行优化过程考虑了各类设备的碳能耦合关系,支持制定低碳经济的运行策略。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架构及碳能协同低碳运行优化,可为煤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理念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综合能源微网 物质流‒能量流‒碳流枢纽模型 碳能协同 低碳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红土镍矿资源开发趋势:“资源+能源+材料”一体化模式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文军 程晋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3期75-78,共4页
受不锈钢产量增长及电动汽车发展驱动,市场对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目前全球镍资源供应主要来源于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受技术、市场、资源情况影响,红土镍矿来源的镍供应量持续增长,推动红土镍矿在镍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动力电池材... 受不锈钢产量增长及电动汽车发展驱动,市场对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目前全球镍资源供应主要来源于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受技术、市场、资源情况影响,红土镍矿来源的镍供应量持续增长,推动红土镍矿在镍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动力电池材料需求推动镍钴需求的大背景下,低品位红土镍矿的HPAL湿法工艺因其优越性引起众多企业的关注,目前HPAL湿法工艺的红土镍矿投资及成本已具备市场竞争力。在动力电池材料市场镍钴需求持续增长及要求动力电池成本下降政策的双重驱动下,“资源+能源+材料”一体化模式将成为未来低品位红土镍矿开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能源+材料”一体化模式 HPAL 低品位红土镍矿 开发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业区域城镇化进程中能源消费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关雪凌 周敏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6,共5页
矿业城市在中国的一次能源供给和工艺原材料提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和中国的其他地区一样,矿业区域正经历着城镇化大潮。选用STIRPAT模型,研究2005—2011年矿业区域城镇化和其他因... 矿业城市在中国的一次能源供给和工艺原材料提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和中国的其他地区一样,矿业区域正经历着城镇化大潮。选用STIRPAT模型,研究2005—2011年矿业区域城镇化和其他因素对能源消费及其引起的碳排放的影响,发现城镇化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能源消费 STIRPAT模型 矿业区域 碳排放 低碳经济 矿产资源 一次能源 工业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吕超贤 孙文 +2 位作者 宋关羽 于浩 王成山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145,共10页
随着我国“双碳”进程的不断推进,煤炭行业亟需寻求低碳发展路径,利用煤矿能源资源优势,实现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从煤矿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矿能源资源利用的现状,凝练了煤矿能源资源利... 随着我国“双碳”进程的不断推进,煤炭行业亟需寻求低碳发展路径,利用煤矿能源资源优势,实现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从煤矿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矿能源资源利用的现状,凝练了煤矿能源资源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探讨了煤炭及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煤矿生产多环节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模式、资源动态演化下煤矿物质–能量循环高效利用拓扑构建方法、煤矿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等关键技术,分阶段阐述了煤矿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路径。研究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促进煤炭共伴生资源及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推进煤矿综合能源微网建设,优化能源组合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开发煤矿综合能源微网精细化调度平台,推动煤矿能源资源安全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能源资源 伴生资源 高效利用 物质–能量循环 综合能源微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材料储能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小区电-热联供系统双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7
7
作者 随权 魏繁荣 +4 位作者 武传涛 林湘宁 王子璇 冯忠楠 李正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150-4161,共12页
建筑光伏一体化小区中富余能源并网将导致居民用电经济性欠优,以及与外电网交换功率不够平滑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含相变储能系统(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PCMTESS)的小区建筑电-热联供系统双层... 建筑光伏一体化小区中富余能源并网将导致居民用电经济性欠优,以及与外电网交换功率不够平滑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含相变储能系统(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PCMTESS)的小区建筑电-热联供系统双层调度策略。简要介绍PCMTESS的物理构造和运行模式,并分析其规模化储能和热电解耦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评估阳光辐射等环境因素对光伏发电和建筑热需求的影响,建立计及热泄漏过程的电热联供系统模型。进而,以微网最小化购电成本和对外功率波动为目标,设计一种实时滚动的双层优化调度策略,用于消解预测误差在多时间尺度上的影响。最后,提出近似线性化处理和电力侧-热力侧问题交互迭代的算法,实现优化模型的高效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的PCMTESS在维持室温舒适的前提下,既能保障用户侧运行经济性的需求,又能平滑对外交换功率,使得电网与用户双方共同受益。该文为微网综合能源消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光伏一体化 相变材料储能系统 电热联供系统模型 多时间尺度响应 双层优化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