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黑土区不同坡长条件下融雪侵蚀中的水沙迁移过程
1
作者 宋子豪 韩玉国 王晓学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0,共7页
[目的]为研究东北黑土区横垄坡耕地的融雪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选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麻花沟小流域内相同坡度不同坡长坡耕地进行融雪过程观测,探讨不同坡长径流小区融雪侵蚀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在春季融雪期间,研究3种坡长(5、2... [目的]为研究东北黑土区横垄坡耕地的融雪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选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麻花沟小流域内相同坡度不同坡长坡耕地进行融雪过程观测,探讨不同坡长径流小区融雪侵蚀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在春季融雪期间,研究3种坡长(5、20、100 m)横垄坡耕地的融雪侵蚀过程,分析融雪期间雪深、径流率、含沙量,以及径流总量和泥沙量的变化过程。[结果]1)积雪深度在融雪期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融雪中期下降较快,在融雪初期与融雪末期下降相对缓慢,5、20、100 m坡长完全融化时间分别为5、6、6 d。2)融雪过程中,100 m坡长每日在9:30左右开始产流,17:30左右停止产流;5、20 m坡长产流时间较晚1 h左右,产流结束时间提前1 h左右。5、20、100 m坡长累计产流时间分别为5、6、7 d。各坡长径流率和含沙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径流率和含沙量随着坡长的增加而增加,且含沙量峰值相对于径流率滞后约0~2.0 h。3)在融雪过程中,日径流总量和泥沙量大小为100 m>20 m>5 m,各小区径流总量和泥沙量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结论]在融雪过程中,不同坡长条件下积雪深度、产流产沙过程变化规律相似。产流时间、坡面径流率、含沙量、径流总量和泥沙量均随着坡长的增加而增加。对不同坡长条件下横垄坡耕地融雪侵蚀过程的研究,可为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过程 产流时间 融雪速率 泥沙量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林下枯落物层减流减沙效应 被引量:15
2
作者 常玉 余新晓 +3 位作者 陈丽华 樊登星 梁洪儒 孙佳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4,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度、雨强条件下枯落物覆盖对坡面产流过程和侵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落物单位面积生物量越大,坡面产流越迟,并且枯落物覆盖延迟地表径流产生的作用在30mm/h雨强下较60mm/h更为突出;2)...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度、雨强条件下枯落物覆盖对坡面产流过程和侵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落物单位面积生物量越大,坡面产流越迟,并且枯落物覆盖延迟地表径流产生的作用在30mm/h雨强下较60mm/h更为突出;2)坡面总径流量随枯落物单位面积生物量增大而减小,30mm/h雨强下减少率在4.8%-54.8%之间,60mm/h雨强下减少率在4.2%~26.8%之间,30mm/h雨强下枯落物的减流效应要优于60mm/h雨强;3)坡面产沙率和总产沙量均随枯落物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当枯落物生物量为50g时,坡面的总产沙量相比裸坡可降低56.2%-68.0%,枯落物生物量达到200g之后坡面总产沙量相比裸坡能降低92.2%以上,即使在60mm/h雨强下枯落物层仍能发挥良好的减沙效果;4)枯落物层拦截泥沙的效应要强于其减少径流的效应,有枯落物覆盖的坡面,在径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产沙量也可能较小。实验表明,要发挥枯落物层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枯落物单位面积生物量需达到250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枯落物 径流量 产沙量 产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加PAM的坡地降雨入渗过程及其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纪根 雷廷武 +2 位作者 夏卫生 潘英华 张晴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4,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土壤结构改良剂 PAM,在一定条件下能显著地提高土壤入渗能力 ,减小坡面径流。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研究了不同 PAM覆盖度下降雨产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雨强、坡度的关系 ,以及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土壤结构改良剂 PAM,在一定条件下能显著地提高土壤入渗能力 ,减小坡面径流。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研究了不同 PAM覆盖度下降雨产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雨强、坡度的关系 ,以及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 PAM、坡度、雨强对入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地表施加 PAM后土壤的入渗率及稳定入渗率都比未施 PAM显著提高。通过对比施加 PAM后 Kostiakov入渗模型与 Horton入渗模型的显著性 ,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产流历时 入渗率 坡地 降雨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应用对黄土复合坡面降雨产流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吕威 李淑芹 +1 位作者 雷廷武 李法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79,共9页
复合坡是自然界常见的主要坡型。通过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复合坡面降雨产流规律以及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应用对其的影响。试验采用2种复合坡型(凹型坡和凸型坡)的12个坡度组合和4个PAM施用量,共48个试验处理... 复合坡是自然界常见的主要坡型。通过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复合坡面降雨产流规律以及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应用对其的影响。试验采用2种复合坡型(凹型坡和凸型坡)的12个坡度组合和4个PAM施用量,共48个试验处理。结果显示,PAM应用显著缩短了初始降雨产流时间,初始产流时间平均比对照处理提前63.7%~71.6%。PAM应用明显改变了坡面径流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规律。PAM应用后,除了大坡度(≥10°)、小量PAM应用(0.5 g/m2)的凸型坡外,降雨径流系数在整个降雨过程中基本维持稳定。PAM应用增大了降雨径流系数和径流量,且径流系数和径流量随着 PAM 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大。凸型坡的径流量平均比凹型坡的大14.7%~31.8%。当PAM施用量为0.5、1.0和2.0 g/m2时,凹型坡和凸型坡的径流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55.7%、100.2%、147.3%和16.6%、69.3%、108.9%。在黄土坡地上大剂量(≥1.0 g/m2)应用PAM可明显增大坡面径流量,实际应用中应制定合理的PAM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降雨 径流 坡型 复合坡 坡度组合 初始产流时间 径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地表糙度对降水分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建华 吴发启 +1 位作者 梁心兰 刘淼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4,19,共5页
地表糙度指地表微小的高低起伏变化,是人为土地管理与土壤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影响降雨过程中水分转化与土壤侵蚀过程。该文以直线坡为对照,借助3种常见耕作管理措施(人工锄耕、人工掏挖与等高耕作)产生不同水平的地表糙度,结合人... 地表糙度指地表微小的高低起伏变化,是人为土地管理与土壤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影响降雨过程中水分转化与土壤侵蚀过程。该文以直线坡为对照,借助3种常见耕作管理措施(人工锄耕、人工掏挖与等高耕作)产生不同水平的地表糙度,结合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地表糙度水分转化效应。结果表明:长历时人工降雨条件下,地表糙度可以强化降雨向土壤水分转化。其强化入渗作用表现为:增加地表填洼量,增大入渗水头与入渗深度,滞后产流时间,削减径流量,进而提高入渗率及水分转化率。坡耕地地表糙度与填洼量成指数关系,与平均入渗率及水分转化率成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糙度 填洼量 产流时间 入渗率 水分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S模型在岚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晋华 孙西欢 李仰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735-736,752,共3页
介绍了SCS模型,在保留SCS模型物理意义的前提下,将SCS模型引用到位于汾河水库上游的中型流域岚河流域,通过对该流域实测降雨、洪水资料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该流域产流计算的CN值表和用于流域汇流计算的无因次单位线以及相应的汇流参数关... 介绍了SCS模型,在保留SCS模型物理意义的前提下,将SCS模型引用到位于汾河水库上游的中型流域岚河流域,通过对该流域实测降雨、洪水资料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该流域产流计算的CN值表和用于流域汇流计算的无因次单位线以及相应的汇流参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模型 产流计算 汇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覆盖条件下塿土坡面产流状况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崔素芳 吴泉源 +4 位作者 张振华 潘英华 郝春红 王世旭 乔建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8,共6页
采用间隔覆盖技术,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对间隔覆盖塿土坡面产流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研究。选取对坡面产流影响的主要因素坡度、降雨强度、覆盖面积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探讨各因素对坡面产流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 采用间隔覆盖技术,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对间隔覆盖塿土坡面产流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研究。选取对坡面产流影响的主要因素坡度、降雨强度、覆盖面积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探讨各因素对坡面产流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起始产流时间在各坡度间差异不明显;起始产流时间随雨强增大而减小,不同覆盖面积比条件下产流起始时间不稳定。当降雨强度和覆盖面积比一定时,累积径流量随坡度增加的趋势呈现一定不连续性,存在一个临界坡度;当覆盖面积比和坡度一定时,累积径流量不仅随雨强增大,而且与降雨历时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产流过程存在明显差别。不同覆盖面积比条件下坡面产流情况主要表现为累积径流量和径流速率均随覆盖面积比的增加而增加;雨水利用率与覆盖面积比及降雨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降雨强度和覆盖面积比越大,雨水利用率越低。间隔覆盖法在降雨强度较小的情况下应用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面积比 径流 起始产流时间 雨水利用率 间隔覆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结皮坡面不同降雨历时的产流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凯 赵军 +5 位作者 赵允格 张子辉 孙会 谷康民 郭雅丽 王闪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35-141,共7页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生物结皮广泛发育,显著影响坡面产流。已有大量研究探索了生物结皮对径流的影响,但相关结论存在较大分歧。该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生物结皮坡面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生物结皮坡面产流...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生物结皮广泛发育,显著影响坡面产流。已有大量研究探索了生物结皮对径流的影响,但相关结论存在较大分歧。该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生物结皮坡面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生物结皮坡面产流过程。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坡面较翻耕后的裸土坡面显著降低了初始产流时间,裸土坡面初始产流时间是生物结皮坡面的1.59~3.04倍。生物结皮盖度与初始产流时间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降雨15 min时与60 min时生物结皮对坡面径流的影响发生逆转,90 mm/h的雨强下,当降雨历时为15 min时,生物结皮坡面较裸土坡面增加75.42%的径流;当降雨历时为60 min时,生物结皮坡面径流量较裸土坡面降低52.42%;生物结皮影响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导致生物结皮坡面与裸土坡面随降雨历时变化的产流特征出现差异,裸土坡面降雨60 min时的入渗率较15 min时降低了34.30%,高盖度生物结皮坡面降低了6.38%;生物结皮对坡面入渗产流的影响与降雨历时有极大的关系,降雨历时不同,很可能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考虑生物结皮因素的野外降雨试验,降雨历时应不少于45 min。研究结果为解释生物结皮影响坡面入渗产流方面存在的分歧提供了科学依据,进一步明确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结皮的水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水动力学 生物土壤结皮 初始产流时间 径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添加皂苷对斑玉蕈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辉 冯川 +5 位作者 陈明杰 赵静 汪虹 王倩 张津京 冯志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31-36,共6页
研究了外源添加皂苷对斑玉蕈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皂苷显著抑制了斑玉蕈菌丝的生长,并对菌落形态有所影响;显著增加了培养60 d的菌丝子实体的产量和数量,但对培养85 d的菌丝子实体影响不明显。当皂苷质量浓度为0.01 g/L和0... 研究了外源添加皂苷对斑玉蕈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皂苷显著抑制了斑玉蕈菌丝的生长,并对菌落形态有所影响;显著增加了培养60 d的菌丝子实体的产量和数量,但对培养85 d的菌丝子实体影响不明显。当皂苷质量浓度为0.01 g/L和0.05 g/L时,培养60 d的菌丝子实体产量比未添加的85 d对照组高。外源添加皂苷后,斑玉蕈胞外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玉蕈 皂苷 菌丝培养时间 原基萌发 子实体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地区场(时段)暴雨地表径流量计算方法──下渗曲线法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毕华兴 朱金兆 吴斌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共8页
以晋西黄土区清水河流域和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从该地区土壤水分下渗能力曲线出发,推导出了场(时段)暴雨地表径流总量的理论计算模型。经试验流域实测资料的检验,此理论模型平均精度较高,相对误差仅为6.8887%。
关键词 土壤水分下渗曲线 地表径流 Philip方程 产流时刻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砂介质中CO_2水合物形成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金华 张郁 魏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39,共6页
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形成对二氧化碳地下固态封存和二氧化碳置换开采甲烷水合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设计的水合物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不同初始压力、不同水合物形成温度和不同石英砂粒径条件下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的诱导时间、生成速度等特... 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形成对二氧化碳地下固态封存和二氧化碳置换开采甲烷水合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设计的水合物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不同初始压力、不同水合物形成温度和不同石英砂粒径条件下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的诱导时间、生成速度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物的生成量随着初始实验压力的增大和生成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基本不受石英砂粒径的影响;水合物平均生成速度随着初始实验压力降低、水合物生成温度降低和石英砂粒径增大而变慢;诱导时间随着初始压力的降低和石英砂粒径的增加而明显变长;若初始实验压力较高,导致二氧化碳在生成水合物前发生液化现象,则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不明显,同时水合物平均生成速度也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 二氧化碳水合物 粒径 初始实验压力 水合物生成量 诱导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耕作措施蓄水保土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健 吴发启 孟秦倩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2,共3页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淳化县泥河沟流域 ,以常规耕作的直线坡为对照 ,对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的蓄水保土情况进行了人工降雨试验 ,结果表明 ,各种耕作措施均可提高土壤稳定入渗率、延长产流时间、降低坡面径流流速及减少坡面产流...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淳化县泥河沟流域 ,以常规耕作的直线坡为对照 ,对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的蓄水保土情况进行了人工降雨试验 ,结果表明 ,各种耕作措施均可提高土壤稳定入渗率、延长产流时间、降低坡面径流流速及减少坡面产流量、降低侵蚀模数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土壤稳定入渗率 径流流速 径流量 产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步长对次洪模拟影响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雪 李琼芳 +4 位作者 刘轶 蔡涛 虞美秀 谢伟 任立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8,共3页
为研究不同计算时段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次洪模拟的影响,选取西泉流域1973~1999年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次洪降雨径流资料,采用不同时段步长、应用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计算时段为0.5h的洪峰模拟与洪... 为研究不同计算时段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次洪模拟的影响,选取西泉流域1973~1999年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次洪降雨径流资料,采用不同时段步长、应用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计算时段为0.5h的洪峰模拟与洪水过程拟合程度模拟效果优于1h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间步长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 次洪模拟 计算时段 评价 西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沟灌条件下辽西褐土产流起始时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敏 范昊明 +3 位作者 杨晓珍 周丽丽 贾燕锋 王铁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明确不同坡度、容重、含水率、灌水量对辽西褐土沟灌侵蚀产流起始时间的影响,以减少褐土沟灌侵蚀,指导农田灌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了室内模拟垄沟冲刷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产流起始时间、侵蚀量的二次... [目的]明确不同坡度、容重、含水率、灌水量对辽西褐土沟灌侵蚀产流起始时间的影响,以减少褐土沟灌侵蚀,指导农田灌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了室内模拟垄沟冲刷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产流起始时间、侵蚀量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结果]产流时间都在20.05s之内,最小的为3.03s;产流起始时间、侵蚀量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8 9和0.999 2。[结论]坡度、灌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与产流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对产流时间有着显著影响,且灌水量>坡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试验中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拟合效果良好。通过数值计算,提出不同坡度下满足侵蚀量最小时的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沟灌 产流起始时间 褐土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岩溶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荣杰 朱晓锋 +1 位作者 江斌伟 莫华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6,共6页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开展了翻耕措施下不同雨强(63mm/h和100mm/h)对岩溶坡耕地产流产沙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雨强下,坡度越大,产沙量越大;同一坡度下,雨强越大,地表以及地下孔隙流产流越快发生,而壤中流在坡度小于5...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开展了翻耕措施下不同雨强(63mm/h和100mm/h)对岩溶坡耕地产流产沙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雨强下,坡度越大,产沙量越大;同一坡度下,雨强越大,地表以及地下孔隙流产流越快发生,而壤中流在坡度小于5°时的63mm/h雨强产流较快,坡度大于5°时则100mm/h雨强产流较快;同一坡度时,不同的雨强下产流均以壤中流为主,雨强越大,径流量越大,其中壤中流最大,地表径流最小。以上研究能够为揭示西南喀斯特地区坡耕地土壤水蚀原理和石漠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坡耕地 产流时间 水文过程 产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湿润地区洪水预报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星原 管怀民 +1 位作者 苏志诚 王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8,58,共6页
针对半湿润地区建立了流域非线性产流、汇流模型以及流域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方法,并将研制的模型应用于陆浑水库流域洪水预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报效果。
关键词 半湿润地区 超渗-蓄满兼容产流模型 分散入流非线性汇流模型 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岗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影响因素及其临界阈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希林 卓瑞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6,共11页
崩岗崩积体坡面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还不多见。明确不同雨强、坡度和土体初始含水率对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及其临界阈值,可加深对崩岗产汇流的认识,为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和完善崩岗治理提供指导。以广东德庆县8个崩积体为试验地... 崩岗崩积体坡面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还不多见。明确不同雨强、坡度和土体初始含水率对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及其临界阈值,可加深对崩岗产汇流的认识,为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和完善崩岗治理提供指导。以广东德庆县8个崩积体为试验地点,基于前期对崩积体土体理化性质的测定,采用便携式野外模拟降雨装置、无线自计气象仪和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在面积1 m×2 m的崩积体坡面径流场内,通过9种雨强(0.8—3.8 mm·min^(-1))、8种坡度(9°—38°)、12次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0.2%—20.5%)的不同组合,进行了12场野外模拟降雨及崩积体坡面产流试验。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随降雨强度的持续增大而逐渐缩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阈值现象。当坡度<26°—30°时,初始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增大而缩短;当坡度>26°—30°时,初始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增大而略有加长,初步判断26°—30°的坡度是影响初始产流时间的临界坡度。当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7.8%—8.3%时,初始产流时间随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当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7.8%—8.3%时,初始产流时间随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升高而缩短,因而7.8%—8.3%的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可能是影响初始产流时间的临界阈值。在影响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3个主要因素中,降雨强度对初始产流时间影响最大,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影响次之,坡度的影响相对最小。土壤条件也是影响崩积体坡面产汇流的关键因素之一,开展不同区域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状况下崩积体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对比分析,是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该文初步发现的坡度和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的临界现象,也需要开展更多的试验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崩积体坡面 初始产流时间 模拟降雨试验 影响因素 临界阈值 响应曲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产流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成才 楚玲 +1 位作者 李明 左利芳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81-187,共7页
文内研究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产流特性,抓住流域产流的主要环节,以影响产流的主要因素──下渗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了开始积水时间流域分配曲线.模型在河北省尚义流域应用,其合格率达80%以上.使用表明,该模型适合在干旱半干旱... 文内研究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产流特性,抓住流域产流的主要环节,以影响产流的主要因素──下渗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了开始积水时间流域分配曲线.模型在河北省尚义流域应用,其合格率达80%以上.使用表明,该模型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为该区的水库优化调度、水文预报提供了可靠的水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产流模型 开始积水时间 流域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石覆盖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梁洪儒 余新晓 +3 位作者 樊登星 孙佳美 常玉 李瀚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1,共5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试验中设置降雨强度为30mm/h和60mm/h,坡度为10°和20°,地表砾石覆盖度为0,10%,20%,30%,40%和50%,对北京山区褐土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坡面产流时间随砾石覆盖度的增大而延...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试验中设置降雨强度为30mm/h和60mm/h,坡度为10°和20°,地表砾石覆盖度为0,10%,20%,30%,40%和50%,对北京山区褐土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坡面产流时间随砾石覆盖度的增大而延迟,且两者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2)坡面总产流量随砾石覆盖度的增大呈线性减小,在雨强为30mm/h,坡度为10°和20°条件下,砾石覆盖度为50%的坡面总产流量比砾石覆盖度为0时的坡面产流总量减少45.19%和49.87%;在雨强为60mm/h时,坡度为10°和20°条件下,砾石覆盖度为50%的坡面总产流量比砾石覆盖度为0时的坡面产流总量减少24.33%和33.46%。(3)坡面土壤侵蚀量随砾石覆盖度的增加呈负指数减小,在雨强为30mm/h,坡度为10°和20°条件下,砾石覆盖度为50%的坡面总侵蚀量比砾石覆盖度为0的坡面总侵蚀量减少92.40%和68.21%;在雨强为60mm/h时,坡度为10°和20°条件下,砾石覆盖度为50%的坡面总产流量比砾石覆盖度为0时的坡面总侵蚀量减少69.65%和65.62%。(4)降雨强度和坡度不影响砾石覆盖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覆盖 产流时间 坡面产流量 坡面产沙量 模拟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条件下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和径流流速变化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泽勋 吴英杰 +3 位作者 王文君 李玮 赵水霞 刘铁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8,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植被覆盖度和坡度对我国北方典型草地坡面产流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丰富我国有关北方典型干旱半干旱草原的水土保持研究理论,为合理配置草原资源提供理论及实际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基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 [目的]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植被覆盖度和坡度对我国北方典型草地坡面产流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丰富我国有关北方典型干旱半干旱草原的水土保持研究理论,为合理配置草原资源提供理论及实际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基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雨强下初始产流时间与植被盖度和坡度的相关规律,以及不同放牧条件下坡面径流流速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初始产流时间与植被盖度和坡度以及坡面流速与植被盖度和坡度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雨强为1.5 mm/min时,3个坡度4°,9°,14°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相比裸地,放牧条件下分别增加了1.23,1.39,1.30倍,围封条件下分别增加了2.02,2.03,1.38倍。整个模拟降雨的坡面径流流速变化范围0.05~0.3 m/s,围封状态下,坡面流速仅是放牧条件下的63%~68%。[结论]植被盖度和坡度对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始产流时间随着雨强或坡度的增大均减短,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而明显延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雨强或坡度越大,坡面流速越大;植被盖度越大,坡面流速越小,产流总量与之规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盖度 坡度 初始产流时间 坡面径流流速 典型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