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wo-phase flow in fractured porous media using streamline simulation and IMPES methods and comparing results with a commercial software 被引量:7
1
作者 Mahmoud Ahmadpour Majid Siavashi Mohammad Hossein Doranehgar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2630-2637,共8页
Streamline simulation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waterflooding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Conventional reservoir simulation methods for fluid flow simulation in large and complex reservoirs are very costly and time consum... Streamline simulation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waterflooding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Conventional reservoir simulation methods for fluid flow simulation in large and complex reservoirs are very costly and time consuming. In streamline method, transport equations are solved on one-dimensional streamlines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time with less memory for simulation. First, pressure equation is solved on an Eulerian grid and streamlines are traced. Defining the "time of flight", saturation equations are mapped and solved on streamlines. Finally, the results are mapped back on Eulerian grid and the process is repeated until the simulation end time. The waterflooding process is considered in a fractured reservoir using the dual porosity model. Afterwards, a computational code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same problem by the IMPES method and the results of streamline simulation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IMPES and a commercial software. Finally,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streamline simulator for simulation of two-phase flow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has been 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phase flow porous media fractured reservoirs streamline simulation dual porosity implicit pressure-explicit satu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显性集权、隐性分权与经济低碳转型
2
作者 王东 贾亚男 罗红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9,共8页
论文运用全国30个省份2007—2022年的相关数据,测度了地区金融显性集权和金融隐性分权程度,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金融显性集权和隐性分权对低碳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显性集权对碳排放强度和人... 论文运用全国30个省份2007—2022年的相关数据,测度了地区金融显性集权和金融隐性分权程度,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金融显性集权和隐性分权对低碳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显性集权对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金融显性集权有利于降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碳排放水平,进而推进区域经济低碳发展;金融隐性分权对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金融隐性分权增加了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碳排放水平,金融隐性分权不利于推进区域经济低碳发展。机制分析表明:金融隐性分权加剧资本扭曲程度和弱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增加碳排放,金融显性集权通过弱化资本扭曲和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推进地区绿色低碳转型;财政压力具有门槛效应,当地方财政压力高于门槛值时,金融显性集权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金融隐性分权对人均碳排放量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显性集权 金融隐性分权 低碳转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尾流振子模型涡激振动数值模拟的加权显隐交替计算数值方法
3
作者 马宁 王宴滨 +2 位作者 贾光燕 崔振轩 刘耀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采用尾流振子模型对柔性圆柱体建立振动控制耦合方程,以实现立管涡激振动(VIV)行为的准确预测和分析。鉴于方程的非线性、耦合性以及偏微分特征,提出一种新算法,即加权显隐交替计算数值方法,并对4种不同长径比的立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 采用尾流振子模型对柔性圆柱体建立振动控制耦合方程,以实现立管涡激振动(VIV)行为的准确预测和分析。鉴于方程的非线性、耦合性以及偏微分特征,提出一种新算法,即加权显隐交替计算数值方法,并对4种不同长径比的立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升计算效率的同时,也增强数值稳定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步长对差分格式稳定性以及计算速度存在影响,应灵活地调整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模拟效果;不同加权系数组合的数值解的精度对加权系数的选择并不敏感,选择计算简单且稳定性好的加权系数即可;深海立管的振动行为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特征,这一行为是由行波和驻波的共同作用所引导;行波主要对立管的中部区域产生影响,而驻波则主要作用于立管的两端;随着立管长径比的增加,行波的影响逐渐向立管中上部分迁移,并且它控制的区间长度也随之增大,同时驻波对立管下端的影响变得越发显著,参与涡激振动的模态数量也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显隐交替计算 非线性耦合偏微分方程 涡激振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差异视角下政府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影响
4
作者 宁可 龚兴豪 朱哲毅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6,共11页
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普遍较低,政府培训被视为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深入探讨了政府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影响与机制,并考察老一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代际差异。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 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普遍较低,政府培训被视为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深入探讨了政府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影响与机制,并考察老一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代际差异。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培训显著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幸福感,但作用机制存在代际差异。对于老一代进城务工人员,政府培训通过提升技能广度增强幸福感,体现在工作时间减少、加班频率降低,以及生活自由度、社会层级认知和工作尊重感提升。对于新生代务工人员,政府培训通过提升技能深度增强幸福感,表现在收入增加、正规就业机会增多及生活自由度和工作尊重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政府培训 进城务工人员 代际差异 显性和隐性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维度的档案学会社会治理参与路径与功能实现
5
作者 王广宇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档案学会参与社会治理需要资源也能供给资源,其资源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地位和发展。基于档案学会参与社会治理中的资源配置和孵化功能分析,提出重塑社会功能赢获“显性”和“隐性”资源需求,拓展资源功能守正创新并重优化资源供给... 档案学会参与社会治理需要资源也能供给资源,其资源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地位和发展。基于档案学会参与社会治理中的资源配置和孵化功能分析,提出重塑社会功能赢获“显性”和“隐性”资源需求,拓展资源功能守正创新并重优化资源供给,提升资源效能寻求组织增益兼备社会效益等三大路径,以提升档案学会在行业定位和社会发展中的自信和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会 社会治理 资源功能 资源配置 显性资源 隐性资源 组织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麒玉 荀磊 +3 位作者 崔哲思 周瑞鸿 陈大颉 刘刚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7,共15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可视化平台,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利用隐藏在地质现象和过程背后的本质涵义和规律。基于野外地质数据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已经成为涉及基础地质调查、自然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等地质研究及调查工作的必备任务。深入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对象、数据源、空间数据模型,以及3个不同视角理解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全面总结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矿产预测、地质灾害预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油气藏储层表征等领域的实践案例。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给出了三维地质建模及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空间数据模型 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 显式建模与隐式建模 地质统计模拟 智能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特质焦虑个体内隐与外显情绪调节的行为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小雪 黄俊 +4 位作者 尹旦旭 邓宇豪 郑祖盛 伍芳慧 汪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2-748,F0003,共8页
目的探究高特质焦虑个体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使用习惯及其在内隐/外显条件下使用2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于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招募57名某军医大学非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被试。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rait form of Spielberger... 目的探究高特质焦虑个体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使用习惯及其在内隐/外显条件下使用2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于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招募57名某军医大学非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被试。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rait form of Spielberger’s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T)和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对其焦虑水平以及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2种策略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查。按照STAI-T得分将其分为高特质焦虑(high trait anxiety,HTA)和低特质焦虑(low trait anxiety,LTA)2组,其中HTA组28例,LTA组29例,并采用内隐和外显情绪调节任务分析比较2种策略对负性情绪愉悦度和唤醒度的改善效果,以及外显条件下2种策略的难度和成功度差异。结果①2组均习惯于使用认知重评,而较少使用表达抑制[t(27)=3.94,P<0.001;t(28)=11.33,P<0.001];相较于LTA个体,HTA个体表达抑制的使用频率更高[t(55)=3.02,P<0.01],而认知重评的使用频率较低[t(55)=-2.20,P=0.02];②内隐条件下,相对于中性启动,认知重评(愉悦度:2.56±0.11 vs 2.73±0.12,P<0.01;唤醒度:6.68±0.18 vs 6.51±0.20,P<0.05)和表达抑制启动(愉悦度:2.56±0.11 vs 2.86±0.11,P<0.001;唤醒度:6.68±0.18 vs 6.30±0.20,P<0.001)都可改善2组被试的负性情绪体验,且表达抑制的效果更好(愉悦度:P<0.001,唤醒度:P<0.001)。③外显条件下,认知重评(愉悦度:2.92±0.12 vs 5.09±0.09,P<0.001;唤醒度:6.43±0.20 vs 4.33±0.21,P<0.001)和表达抑制(愉悦度:2.92±0.12 vs 4.34±0.09,P<0.001;唤醒度:6.43±0.20 vs 4.22±0.22,P<0.001)均可显著改善HTA和LTA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且认知重评对愉悦度的提升优于表达抑制(P<0.001);不同特质焦虑水平间比较显示HTA个体对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均显得更为困难[认知重评:t(55)=2.16,P=0.02;表达抑制:t(55)=2.92,P<0.01],且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成功度更低[t(55)=-1.88,P=0.03];对HTA个体自身而言,使用表达抑制的难度要大于认知重评[4.00±1.81 vs 5.00±1.80,t(27)=-2.78,P<0.01],且成功度更低[7.04±1.00 vs 6.64±1.13,t(27)=2.09,P=0.02]。④比较内隐和外显条件下的情绪调节效应,发现高、低特质焦虑个体外显情绪调节对愉悦度(外显重评vs内隐重评:5.09±0.09 vs 2.73±0.12,P<0.001;外显抑制vs内隐抑制:4.34±0.09 vs 2.86±0.11,P<0.001)和唤醒度(外显重评vs内隐重评:4.33±0.21 vs 6.51±0.20,P<0.001;外显抑制vs内隐抑制:4.22±0.22 vs 6.30±0.20,P<0.001)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内隐条件。结论高特质焦虑个体存在认知重评使用相对不足、表达抑制使用偏多的特点;在内隐和外显条件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均能有效改善高特质焦虑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且外显情绪调节的效果均优于内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外显情绪调节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特质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隈研吾建筑思想与实践的辩证解析
8
作者 姜寒 孔宇航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共10页
以日本建筑师隈研吾作品中的建筑构法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思想观念与作品营建上的显性与隐性表达。指出隈研吾在粒子化建筑观引导下,提炼传统构法内蕴生成标准粒子,建构当代建筑肌理,构筑出结构呈现、界面表达与细部提取3类传统构法的显... 以日本建筑师隈研吾作品中的建筑构法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思想观念与作品营建上的显性与隐性表达。指出隈研吾在粒子化建筑观引导下,提炼传统构法内蕴生成标准粒子,建构当代建筑肌理,构筑出结构呈现、界面表达与细部提取3类传统构法的显性表达方式,却深刻蕴含有关生活场景、自然属性与传统母题的消隐式氛围营造。通过解析“构法之显”与“氛围之隐”的辩证关系,溯源日本当代建筑的创新性,为中国传统建筑当代转译重构提供从认知范式到实践路径的系统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构法 建筑氛围 显性 隐性 粒子化 转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Boussinesq方程的四阶紧致隐式显式Runge-Kutta格式
9
作者 王红玉 依力米努尔·尼扎木 开依沙尔·热合曼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95,共13页
采用空间方向上的三点四阶紧致有限差分法和时间方向上的保持强稳定性的三阶隐式显式Runge-Kutta方法,提出了Boussinesq方程的一种空间四阶、时间三阶的紧致差分格式,利用傅里叶分析验证了所提格式的稳定性。通过对几个数值算例的数值... 采用空间方向上的三点四阶紧致有限差分法和时间方向上的保持强稳定性的三阶隐式显式Runge-Kutta方法,提出了Boussinesq方程的一种空间四阶、时间三阶的紧致差分格式,利用傅里叶分析验证了所提格式的稳定性。通过对几个数值算例的数值结果分析和比较,验证了所提格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SSINESQ方程 四阶紧致差分格式 隐式显式Runge-Kutt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古诗情感分析
10
作者 赵宇兰 万广文 刘忠宝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30,共11页
充分利用古诗文本的语义特征和相关领域的知识特征,提出融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古诗情感分析模型 SACAP.首先从古诗文本中抽取深层次语义特征,然后在构建古诗知识库的基础上,设计多维度注意力机制对古诗知识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通过融... 充分利用古诗文本的语义特征和相关领域的知识特征,提出融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古诗情感分析模型 SACAP.首先从古诗文本中抽取深层次语义特征,然后在构建古诗知识库的基础上,设计多维度注意力机制对古诗知识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通过融合古诗文本特征和古诗知识特征,对古诗情感进行识别.在开放古诗语料 FSPC上的实验结果表明,SACAP模型具有比已有模型更优的性能,并且显性知识比隐性知识具有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注意力机制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中国古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排斥对不同类型自恋者敌意解释偏向的影响
11
作者 张丽华 杨博 刘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4,共8页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社会排斥对显性自恋者与隐性自恋者在外显及内隐敌意解释偏向上的影响。实验1采用模糊情境法,设置社会排斥与接纳情境,考察不同类型自恋者的外显敌意解释偏向。结果显示,在社会排斥情境下显性自恋者表现出更显著的外显...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社会排斥对显性自恋者与隐性自恋者在外显及内隐敌意解释偏向上的影响。实验1采用模糊情境法,设置社会排斥与接纳情境,考察不同类型自恋者的外显敌意解释偏向。结果显示,在社会排斥情境下显性自恋者表现出更显著的外显敌意解释偏向,而隐性自恋者在两种情境下没有差异。实验2采用句子补词任务,考察两类自恋者在两种情境下的内隐敌意解释偏向。结果发现,相较于接纳情境,两种类型自恋者在社会排斥情境下的内隐敌意解释偏向更为显著。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情境会影响显性自恋者的外显与内隐敌意解释偏向。隐性自恋者的外显敌意解释偏向不受社会排斥所影响,但其内隐敌意解释偏向在社会排斥情境下要比在接纳情境下表现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显性自恋 隐性自恋 外显敌意解释偏向 内隐敌意解释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货币体系第三次寻锚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讨
12
作者 祁文婷 王桂梅 +1 位作者 周明勋 黄云龙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4,共13页
货币隐性锚地位的提高是货币国际化水平提升的重要表现,本文基于全球货币体系第三次寻锚视角,总结影响货币锚效应的重要因素,创新构建货币“隐性锚”指数,以全面分析全球五种主要货币隐性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美元和欧... 货币隐性锚地位的提高是货币国际化水平提升的重要表现,本文基于全球货币体系第三次寻锚视角,总结影响货币锚效应的重要因素,创新构建货币“隐性锚”指数,以全面分析全球五种主要货币隐性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美元和欧元分别以超过40%、20%的隐性锚份额位居前两位,但欧元隐性锚指数呈下降趋势;英镑隐性锚指数约10%,日元隐性锚指数则长期低于10%,二者已成为低度核心货币。人民币在2023年末以10.19%的隐性锚份额超过日元和英镑,重返第三大隐性锚货币。从实证结果看,经济实力、贸易规模和币值稳定等基本面因素为决定货币隐性锚指数的核心要素,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政治稳定性和军事实力等结构性因素对货币隐性锚指数也具有较强的影响;不同频数分布的货币隐性锚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人民币货币锚效应也呈现显著差异。建议持续加强市场培育,优化人民币使用环境,稳步提升人民币隐性锚水平,推动人民币由隐性锚向显性锚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隐性锚 货币国际化 指数构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GENERAL OPTIMAL PRINCIPLE OF DESIGNING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VALUING DERIVATIVE SECURITIES
13
作者 Jiangping Peng (1) Weiping Xiong (1) +1 位作者 Songren Li (2) Qingfeng Guo (2) (3)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A new general optimal principle of designing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as obtained. Several applied cases were put forward to explain the uses of the principle. The validity of the principal was tested by a n... A new general optimal principle of designing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as obtained. Several applied cases were put forward to explain the uses of the principle. The validity of the principal was tested by a numeric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ivative security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M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numerical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对在线协作学习知识建构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清堂 杨诗涵 +1 位作者 郑欣欣 陈亮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7,共9页
认知群体感知工具是协作学习者感知群体认知信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技术支撑。不同信息复杂程度的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对在线协作学习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影响程度如何尚需进一步探索。文章从认知信息复杂度出发,设计了实时的显性/隐... 认知群体感知工具是协作学习者感知群体认知信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技术支撑。不同信息复杂程度的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对在线协作学习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影响程度如何尚需进一步探索。文章从认知信息复杂度出发,设计了实时的显性/隐性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并通过对比实验,利用统计分析、卡方检验、认知网络分析,分析两种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对在线协作学习知识建构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认知群体感知工具有助于在线协作学习中高水平知识建构行为的发生。显性/隐性认知群体感知工具支持下的学习者知识建构行为特征及知识建构模式存在差异性。其中,显性认知群体感知工具能促进协商型对话和升华型对话;隐性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则更能促进协商型对话的生成。研究结论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习者完成协作任务并提升知识构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信息 群体感知 知识建构 在线协作学习 显性反馈 隐性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教科书中的情境及创设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颖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48,共7页
教科书情境不同于教学情境,前者主要指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事件,后者除了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事件,还包括生动的场景。现行生物学教科书中有四类情境:主题式情境、内容式情境、结构化情境和独立情境。为更好地创设情境,可以先明确好情境... 教科书情境不同于教学情境,前者主要指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事件,后者除了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事件,还包括生动的场景。现行生物学教科书中有四类情境:主题式情境、内容式情境、结构化情境和独立情境。为更好地创设情境,可以先明确好情境的标准,针对不同教学环节创设合适的情境,然后基于情境提出好问题,并避免走入情境创设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教科书 情境 显性呈现 隐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交通视域下乘用车系统集成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旭辉 刘宗明 雍乐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92-400,451,共10页
目的为完善“智慧交通”系统下乘用车设计思维模型,提升传统设计思维方法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建立人车共存创新机制。方法研究以“智慧交通”体系为基准,以“聚”系统视角为核心,将天、地、人、车等相关因素集成融合并借鉴交叉学科... 目的为完善“智慧交通”系统下乘用车设计思维模型,提升传统设计思维方法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建立人车共存创新机制。方法研究以“智慧交通”体系为基准,以“聚”系统视角为核心,将天、地、人、车等相关因素集成融合并借鉴交叉学科,制定“智慧交通”集成化系统设计创新发展范式及未来智能汽车可成长式设计质量应用方案。结果提出“智慧交通”集成化系统创新关联性即:显性关联、隐性关联、人机协同创新关联。结论伴随着相关影响因素样本的不断完善及探测通道的持久深入,智能汽车系统集成化创新质量管理研究可有效提升智能汽车持续性探索机制,也为相关专业理论集成及系统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交通 集成化 显性 隐性 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的外显及内隐时间知觉特征
17
作者 任维聪 刘乐 +2 位作者 吴子雨 于鲁露 张志杰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3-498,共6页
情绪与时间加工密切相关,异常情绪条件下通常体验到异常的时间感知。采用时间二分任务和时间预期任务分别测量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组及两个对照组在外显和内隐时间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显示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组比对照组在时间预期任务中的反... 情绪与时间加工密切相关,异常情绪条件下通常体验到异常的时间感知。采用时间二分任务和时间预期任务分别测量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组及两个对照组在外显和内隐时间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显示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组比对照组在时间预期任务中的反应时更长,预期效应更大,表明其对时间信息的内隐加工表现出异常。研究结果增进了对焦虑症认知特征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焦虑症 外显时间知觉 内隐时间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人内隐和外显安全态度对安全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叶贵 越宏哲 叶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共6页
为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促进内隐与外显安全态度对安全行为的有效作用,研究内隐与外显2种态度的交互关系及其对安全行为的综合影响。首先,设计试验以测量建筑工人的内隐安全态度倾向,通过隐性关联测试(IAT)评估其潜在态度;然后,结合... 为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促进内隐与外显安全态度对安全行为的有效作用,研究内隐与外显2种态度的交互关系及其对安全行为的综合影响。首先,设计试验以测量建筑工人的内隐安全态度倾向,通过隐性关联测试(IAT)评估其潜在态度;然后,结合外显安全态度量表,分析内隐和外显安全态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考察内隐和外显安全态度的3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对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工人整体呈现出积极的内隐安全态度,然而,内隐和外显安全态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外显安全态度整体、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对工人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隐安全态度与安全行为的相关性较弱;当工人的内隐安全态度与外显安全态度水平一致时,进一步提高了对安全行为的相关性和解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人 内隐安全态度 外显安全态度 安全行为 行为倾向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与方法综述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郭福钟 郑博文 +4 位作者 祁生文 李航 朱焕春 岳云艳 谢焕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3-1153,共11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起源于工业领域计算机图形学引用到地学领域形成的三维数字化技术,地质体轮廓不规则性、特性的空间不均匀性、已知数据的稀疏性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决定了三维地质建模对图形几何算法和渲染技术的特殊要求,也决定了与其他... 三维地质建模是起源于工业领域计算机图形学引用到地学领域形成的三维数字化技术,地质体轮廓不规则性、特性的空间不均匀性、已知数据的稀疏性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决定了三维地质建模对图形几何算法和渲染技术的特殊要求,也决定了与其他领域三维技术如GIS和BIM之间存在的基础性差别。针对我国基础建设领域工程地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类型繁多、良莠不齐的现实,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建模方法、应用功能实现与展望:(1)三维地质建模以离散数学理论为基础,插值算法是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文中介绍和对比分析了离散光滑(DSI)和克里金两种插值方法,从原理和应用的角度论证了DSI具有更好的适应性;(2)显式和隐式建模方法是核心技术针对不同场景形成的三维地质建模的通用方法,在工程地质领域分别适合于勘探为主和物探为主的情形,文中结合应用案例阐述了各自的特点;(3)应用功能是显式和隐式建模方法针对不同特点的地质体的应用方式,其中的通用型功能针对地层和构造等所有地学领域都涉及的地质体,定制化功能则针对行业关心的特定地质体(如水电行业的深切河谷岸坡卸荷带)且以提高建模效率为主要目的。本文通过对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阶段性总结,为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指引,并将为三维工程地质体结构的透明化表征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三维地质建模 插值算法 显式建模方法 隐式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开采注汽锅炉在线综合预警关键技术
20
作者 王军茹 吴昊洋 +1 位作者 王军平 易军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18-2225,共8页
为了对工作在高温高压下注汽锅炉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在线准确监测和异常预警,本文在对稠油开采注汽锅炉工况参数进行采集、处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注汽锅炉显性故障和隐性故障进行检测的方案。采用长期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利用锅炉的... 为了对工作在高温高压下注汽锅炉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在线准确监测和异常预警,本文在对稠油开采注汽锅炉工况参数进行采集、处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注汽锅炉显性故障和隐性故障进行检测的方案。采用长期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利用锅炉的时序数据对系统进行分析和建模,完成锅炉显性故障检测和预警,并通过预测数据的方式缓解锅炉大时滞的特性;利用深度异常检测技术,将无故障判别标准的数据进行隐性故障分析和预警。本文提出的综合预警方案对克拉玛依油田注汽锅炉进行了实验验证,预测误差仅有0.08%,同时异常检测范围也在设定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注汽锅炉 大时滞 神经网络 时序数据 显性故障 隐性故障 在线监测 异常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