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江经济带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1
作者 沈华 郭玲利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4期10-16,52,共8页
基于皖江经济带湿地沉积物样本监测数据,采用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以获得更可靠的结果。同时,还利用Pearson分析法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As... 基于皖江经济带湿地沉积物样本监测数据,采用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以获得更可靠的结果。同时,还利用Pearson分析法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As、Cd、Cu、Pb、Zn、Hg这6种元素之间都达到了显著相关,说明这6种元素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并且这6种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超过背景值,其中Cd元素的平均值甚至达到了背景值的10倍,富集现象显著,说明这6种元素的污染以人为因素为主。同时,Cr与Ni呈高度相关性,说明Cr与Ni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但是Cr与Ni的实测浓度值都与其背景值较为接近,说明Cr与Ni以自然沉积为主。相关性分析数据解析显示:研究区主要重金属元素来源于人类活动,包括矿业开采、工业生产及生活等活动的污染排放。应针对相关污染源采取一定防治措施,减少其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带 湿地沉积物 地质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和连通性指数的小流域植被格局减沙效应研究
2
作者 石晨雨 秦伟 +3 位作者 谢瑾如 丁琳 王根柱 张勤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4,共12页
优化植被空间布局是提升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吕二沟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海拔与坡度梯度,设置6种40%覆盖率的典型植被配置情景,结合SWAT模型和改进泥沙连通性指数(IC_(ZQ))分析植被格局的减沙效应。结果显示:1)SWAT模型对流... 优化植被空间布局是提升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吕二沟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海拔与坡度梯度,设置6种40%覆盖率的典型植被配置情景,结合SWAT模型和改进泥沙连通性指数(IC_(ZQ))分析植被格局的减沙效应。结果显示:1)SWAT模型对流域月际径流和输沙的模拟精度满足要求,可用于植被格局情景的输沙模拟分析;2)流域较高海拔或缓坡集中区域布设植被的减沙效果更优,且降雨显著影响减沙量;3)按海拔配置的植被呈带状连续分布,形成大面积泥沙连通性低值区;按坡度配置的植被呈破碎块状分布,泥沙连通性低值区较分散,但所有植被配置情景的年输沙量都与IC_(ZQ)均值呈显著负指数相关(P<0.01);4)子流域尺度上,IC_(ZQ)变化量与输沙模数变化量存在极显著正线性关系(P<0.001)。研究表明,优化植被空间配置可调控泥沙连通性,从而增强减沙效益,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泥沙连通性指数 植被格局 流域输沙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东山湾网箱养殖区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3
作者 郑盛华 杨妙峰 +5 位作者 席英玉 蔡真珍 林永青 郑惠东 曾健 罗冬莲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77-486,共10页
通过对2013年10月东山湾网箱养殖区4根柱状沉积物6种重金属含量的分析,评价了长期水产养殖对东山湾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山湾养殖区4根柱状沉积物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处于“优”等级,各元素垂直分布没有一致的趋势,Zn、Cu、Cd、P... 通过对2013年10月东山湾网箱养殖区4根柱状沉积物6种重金属含量的分析,评价了长期水产养殖对东山湾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山湾养殖区4根柱状沉积物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处于“优”等级,各元素垂直分布没有一致的趋势,Zn、Cu、Cd、Pb的最高值多在20~60 cm处,而Hg和As多在60~80 cm处。富集因子评价说明,该海域各重金属多处于低富集状态,整体富集水平Zn>Pb>As>Cd>Cu>Hg,且B1和B2的富集水平高于YB1和YB2柱状样;Zn、Cu、Pb和As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具有相似的沉积过程,可能来源于内源性污染。根据地积累指数评价法,除了B1中的Zn、YB2和B2中的Cd和Hg部分呈轻度污染,其余元素在4根柱状样中均小于0,处于“清洁”状态。4根柱状样中各元素重金属污染系数(Cf<3)和综合污染程度值(Cd<10)表明东山湾养殖区重金属污染均处于低污染至中等污染之间;除了个别站位Cd和Hg(RI>40)外,各重金属潜在风险污染指数(RI)均为轻微生态风险,所有柱状样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150,说明东山湾养殖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轻,表明该海域高密度网箱养殖不会影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山湾养殖区 柱状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富集因子 地积累指数评价 潜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4
作者 李昕悦 杨艳 +5 位作者 洪昌海 支国强 杨健 韩镇阳 万正芬 卢少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40,48,共10页
为探明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于3个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分别采集了流域内20个点位表层沉积物并测定了8种金属(Cu、Zn、Cr、Cd、Ni、Pb、Hg、As)含量,进行了水期和区域差异分析、潜在风险评价以及重金属来源... 为探明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于3个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分别采集了流域内20个点位表层沉积物并测定了8种金属(Cu、Zn、Cr、Cd、Ni、Pb、Hg、As)含量,进行了水期和区域差异分析、潜在风险评价以及重金属来源解析。结果发现牛栏江(昆明段)沉积物重金属中Cd含量1.45 mg/kg和Hg含量0.23 mg/kg,分别是云南省土壤背景值(0.218 mg/kg和0.058 mg/kg)的6.7倍和4.0倍,表明Cd和Hg污染相对严重。地累积指数表明牛栏江(昆明段)3个水期均为Cd污染程度最高,Hg次之,平均污染等级分别达到了中度污染和偏中度污染。因此Cd和Hg是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最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应予以重视。同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丰水期和平水期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分布具有干流高于支流、下游高于上游和北部高于南部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牛栏江(昆明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河底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潜在风险分析
5
作者 李瑶 刘兆宁 +1 位作者 杨超臣 慕建东 《河北渔业》 2024年第10期42-46,F0003,共6页
为综合评价与分析沙河底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了沙河6个代表性站点,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对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汞(Hg)、镉(Cd)、锌(Zn)、铜(Cu)、铅(Pb)和砷(As)进行了测定,并引入地质累积... 为综合评价与分析沙河底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了沙河6个代表性站点,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对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汞(Hg)、镉(Cd)、锌(Zn)、铜(Cu)、铅(Pb)和砷(As)进行了测定,并引入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沙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主要污染元素为Hg、Cd和Zn。地质累积指数分析表明,Hg在上游区域为中度污染,而其他重金属元素如Cu、Pb和As未发现明显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沙河上游区域的生态风险高于下游,尤其是G1点位,其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远高于其他点位,这与Hg的高含量和高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质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地质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及评价 被引量:74
6
作者 丁振华 贾洪武 +4 位作者 刘彩娥 汤庆合 王文华 庄敏 许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6,共3页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黄浦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研究,解释了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均表明,黄浦江砷污染严重,镉中等程度污染,且各个江段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 评价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泮河底泥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中文 李光德 +2 位作者 张世远 敬佩 焦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4-136,153,共4页
在对泮河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泮河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泮河底泥已经不同程度的受到了Cu、Zn、Cr、Cd、Hg的污染;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Hg>... 在对泮河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泮河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泮河底泥已经不同程度的受到了Cu、Zn、Cr、Cd、Hg的污染;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Hg>Cd>Cr>Cu>Zn>Pb。对泮河底泥重金属的潜在危害评价显示,以当地背景值作为参比值进行评价,泮河属于严重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主要贡献因子是Hg和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 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利军 卢新卫 +2 位作者 雷凯 翟雨翔 黄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4-340,共7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在对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Co、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世界、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在对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Co、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世界、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倍)和Hg(中国和世界土壤元素背景值的7~8倍、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6倍)尤为突出。Cr、Ni、Zn、Cu和Co在沉积物中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50%以上),Pb主要以可还原态形式存在(近55%),M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近50%)。重金属迁移顺序为Mn(56.70%)≈Pb(56.65%)〉Cd(53.66%)〉Co(48.82%)〉Cu(43.99%)〉Zn(21.93%)〉N(i15.49%)〉C(r11.43%),其中Mn、Pb、Cd、Co和Cu的危害较大,有近45%~60%可以发生迁移转化。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受到Cd和Hg污染,具有高的潜在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形态 地累积污染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乾坤 刘涛 +3 位作者 胡志新 时飞 胡忻 杨柳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4-1050,共7页
为了掌握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 为了掌握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分别为11.6~54.9、0.12~0.91、10.06~20.12、44.01~85.91、22.74~54.17、20.31~40.48、21.40~45.23、68.86~254.09 mg.kg-1。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的评价结果均表明,Cd和As是主要的污染物,Cu、Zn和Pb在少数位点为轻度污染,Co、Cr和Ni处于无污染水平。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综合风险程度顺序为固城湖(284.43)〉石臼湖(280.93)〉白马湖(212.80)〉玄武湖(200.99)〉高邮湖(136.15)〉洪泽湖(133.42)〉骆马湖(79.28),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这7个湖泊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因此,固城湖、石臼湖、白马湖和玄武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主要风险污染物为Cd和As,而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湖泊 沉积物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主要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7
10
作者 马婷 赵大勇 +3 位作者 曾巾 燕文明 姜翠玲 丁文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2,共6页
为掌握南京城市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概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玄武湖、月牙湖、紫霞湖、琵琶湖和前湖5个主要湖泊为研究对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 为掌握南京城市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概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玄武湖、月牙湖、紫霞湖、琵琶湖和前湖5个主要湖泊为研究对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风险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分别为0.8~5.1、10.3~67.6、6.2~70.5、未检出~53.2、12.9~55.9和40.6~456.3 mg.kg-1。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元素累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Zn、Pb、Cu、Ni和Cr,其中Cd处于偏中等累积到重累积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是月牙湖,其次是前湖和紫霞湖,这3个湖泊都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状态,琵琶湖和玄武湖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城市湖泊 沉积物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71
11
作者 陈江麟 刘文新 +2 位作者 刘书臻 林秀梅 陶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21,共6页
依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两种方法对渤海表层沉积物中As,Cd,Hg,Pb进行污染分区评价。结果表明,渤海全区内Cd,Hg和Pb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各海区重金属污染特征明显不同(1)北部辽东湾Hg... 依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两种方法对渤海表层沉积物中As,Cd,Hg,Pb进行污染分区评价。结果表明,渤海全区内Cd,Hg和Pb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各海区重金属污染特征明显不同(1)北部辽东湾Hg和Cd污染最为严重;(2)秦皇岛近岸Hg污染较为突出;(3)南部莱州湾仅有轻微Hg污染,而西部渤海湾没有出现上述金属污染;(4)辽东半岛近岸和外海海区呈现偏中度Hg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外海底泥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47
12
作者 李梁 胡小贞 +2 位作者 刘娉婷 周北海 金相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6-51,共6页
采用底泥质量标准(SQGs)法和潜在生态风险(RI)法对滇池外海22个点位20cm柱状底泥中重金属As、Hg、Cr、Cd、Pb、Zn和Cu浓度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的最高浓度达319mg/kg,9个点位超过风险评价中值或高概率效应浓度,是... 采用底泥质量标准(SQGs)法和潜在生态风险(RI)法对滇池外海22个点位20cm柱状底泥中重金属As、Hg、Cr、Cd、Pb、Zn和Cu浓度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的最高浓度达319mg/kg,9个点位超过风险评价中值或高概率效应浓度,是超标最严重的重金属.各元素污染程度顺序为Pb】Cu】Hg】As】Cd】Cr】Zn.Pb、Cu、Hg的污染层为15~20cm,其余重金属污染层为10~15cm.潜在生态风险(RI)评价表明,滇池外海底泥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北部为'强'等级,潜在风险顺序为Hg】Cd】As】Pb】Cu】Cr】Zn.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起来使用.此外,滇池底泥重金属浓度与潜在生态风险表现出一致的区域性差异,即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外海底泥 重金属 底泥质量标准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河水体与沉积物镉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13
作者 朱飞 李彦旭 +3 位作者 许振成 赵学敏 杜青平 魏东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61,65,共7页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故给当地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全面了解龙江河镉污染事故后表层沉积物中镉的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及对下游珠江水系的影响,在龙江河上游未污染河段、龙江河污染及受影响河段、下游柳江河段共17个采样点采...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故给当地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全面了解龙江河镉污染事故后表层沉积物中镉的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及对下游珠江水系的影响,在龙江河上游未污染河段、龙江河污染及受影响河段、下游柳江河段共17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和沉积物样品,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调查河段的沉积物镉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事故应急结束后水质镉含量稳定达标;沉积物镉含量总体已趋于降低,部分河段其污染程度仍很严重,生态风险等级高,地积累指数大多大于5,镉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达到1 000以上;沉积物中镉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河 沉积物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7
14
作者 郝红 高博 +4 位作者 王健康 周怀东 陆瑾 殷淑华 朱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0-1005,共6页
沉积物作为重金属污染物的源和汇,对水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滦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滦河干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滦河沉积... 沉积物作为重金属污染物的源和汇,对水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滦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滦河干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滦河沉积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滦河沉积物中Cr、Ni、Cu、Zn、Cd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0.40、26.15、48.07、76.42、0.30、25.55 mg/kg,其中Cu和Cd含量高于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滦河干流的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自上游往下游呈逐渐增加趋势。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污染对滦河流域生态风险构成的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Cu>Pb>Cr>Zn,其中Cu、Pb、Cr和Zn为低生态危害等级,Cd以中等生态危害等级为主。总体上,滦河沉积物重金属处于中等生态危害等级,干流大黑汀水库和支流瀑河宽域处于强生态危害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河网区河道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26
15
作者 魏荣菲 庄舜尧 +2 位作者 杨浩 戎静 王小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7-537,共11页
分析测定了苏州河网区河道底泥十个剖面样点60个样品中Cu、Pb、Zn、Cr、Al、Fe、K、Mn、有机质、TP、TN、粒度、pH及含水量,采用地累积指数、生态风险指数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Cu和Zn处于中或中-强度污染,Pb... 分析测定了苏州河网区河道底泥十个剖面样点60个样品中Cu、Pb、Zn、Cr、Al、Fe、K、Mn、有机质、TP、TN、粒度、pH及含水量,采用地累积指数、生态风险指数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Cu和Zn处于中或中-强度污染,Pb处于无-中污染,没有Cr污染;垂直分布特征显示:Cu和Zn污染逐年变化较为一致,Pb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微污染状态;相关性分析显示,有机质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Mn、Cr、Cu、Zn、Pb五种重金属相关性显著;通过与国内外河流、水库和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比较,苏州河网区河道重金属的累积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生态风险指数 苏州河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中铊等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晨 曾祥英 +2 位作者 于志强 盛国英 傅家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2,共7页
湘江是我国重金属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为了更全面了解湘江衡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在前期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重金属Tl及其他4种重金属(Mn、Co、Ni和V)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 湘江是我国重金属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为了更全面了解湘江衡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在前期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重金属Tl及其他4种重金属(Mn、Co、Ni和V)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表层沉积物中Tl和Mn有一定程度的累积和污染,其含量分别为0.12~2.09mg·kg-1和234~4580mg·kg-1。由于Tl具有较强的毒性响应,其潜在生态风险不容忽视。综合前期相关研究结果,研究区域中10种重金属总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27.8~6266,约70%采样点具有重度生态风险,其主要风险来源于Cd和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衡阳段 沉积物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沈丘段底泥、土壤中砷及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仕群 朱静媛 +2 位作者 崔留欣 程学敏 左其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5-279,共5页
为查明沙颍河沈丘段底泥、土壤中砷(As)和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底泥和土壤样品中的砷(As)、铬(Cr)、汞(Hg)、镉(Cd)和铅(Pb)的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沙颍河沈丘段底泥中As含量为9.206~1... 为查明沙颍河沈丘段底泥、土壤中砷(As)和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底泥和土壤样品中的砷(As)、铬(Cr)、汞(Hg)、镉(Cd)和铅(Pb)的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沙颍河沈丘段底泥中As含量为9.206~11.641mg·kg-1,距河5km的白果村农田土壤中As含量为8.52~80.31mg·kg-1,超标率达到57.8%,Cr、Hg、Cd和Pb的超标率分别达到32.8%、59.4%、67.2%和39.1%。沙颍河沈丘段底泥和附近村庄农田土壤中As和4种重金属的总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生态风险,主要来源于Hg和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土壤 As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出境河流生态修复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慧娟 刘云根 +2 位作者 侯磊 王妍 齐丹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5-1424,共10页
为综合评价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周围环境的生态风险及为治理重金属污染河流提供参考依据,以云南省文山州内跨境河流小白河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形态重金属在生态修复区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风... 为综合评价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周围环境的生态风险及为治理重金属污染河流提供参考依据,以云南省文山州内跨境河流小白河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形态重金属在生态修复区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风险评估指数法(RAC),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生态修复区内沉积物中五种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存在差异,w(As)、w(Co)、w(Cu)、w(Pb)、w(Zn)的平均值分别为937.64、16.72、156.23、73.47、1 117.47 mg/kg,并且w(As)、w(Cu)和w(Zn)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到生态修复区出口又呈明显增加的分布规律,而w(Pb)和w(Co)呈逐渐增加的分布规律.(2)生态修复区中重金属主要赋存形态以残余态为主,稳定性大小依次为As>Pb>Cu>Co>Zn.(3)根据风险评估指数法,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对环境构成的风险依次为Zn>Co>Pb>Cu>As;根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As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贡献率大于80%,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具有较低的生态风险.因此,在环境治理时既要考虑富集程度较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也不可忽视有效态含量较高的重金属元素给环境带来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区 重金属 沉积物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风险评估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黄浦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2
19
作者 徐庆 钱瑾 +1 位作者 张毓祥 夏凡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9-92,共4页
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对上海市黄浦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d、As和Pb含量富集程度较低,Hg和Cu含量富集程度较高;其分布特征为上游段含量相对较轻,到中游段有所上升,至下游段... 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对上海市黄浦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d、As和Pb含量富集程度较低,Hg和Cu含量富集程度较高;其分布特征为上游段含量相对较轻,到中游段有所上升,至下游段含量又有所下降,整体呈钟型分布,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可能与苏州河对黄浦江下游沉积物的影响和黄浦江中游段有工业污染排放输入有关;河口与内陆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性,河口重金属含量明显下降;调查区37.5%的断面Hg含量潜在生态危害为中等;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可用来评价重金属累积程度,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则突出对生物有很强毒性的重金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富集系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黄浦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入库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被引量:22
20
作者 尚林源 孙然好 +2 位作者 汲玉河 郭二辉 陈利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44-348,共5页
密云水库作为首都北京重要的水源地,了解其入库河流的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流入密云水库的潮白河水系选择了6个监测断面,测定了沉积物中Cu、Zn、Pb、Cr、Cd五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 密云水库作为首都北京重要的水源地,了解其入库河流的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流入密云水库的潮白河水系选择了6个监测断面,测定了沉积物中Cu、Zn、Pb、Cr、Cd五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表明研究区内5种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的排列顺序为Cd>Cr>Cu>Zn>Pb;(2)基于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评价表明研究区内沉积物中Cu、Pb、Zn、Cr处于轻微等级,Cd则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该区域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顺序为Cd>Cu>Cr>Pb>Zn;(3)根据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汤河怀柔区段处于中等风险等级;潮河、白河及黑河段的风险等级为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生态风险 密云水库 地累积指数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