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个体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顾佳音 刘辉 姜广顺 《野生动物》 2013年第4期229-237,248,共10页
对东北虎种群的科学监测是采取有效保护、管理及恢复措施的基础,而准确的个体识别又是保证有效监测的前提。尤其是在中国,在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很少,种群密度极低的情况下,能根据它留下的各种信息进行个体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用... 对东北虎种群的科学监测是采取有效保护、管理及恢复措施的基础,而准确的个体识别又是保证有效监测的前提。尤其是在中国,在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很少,种群密度极低的情况下,能根据它留下的各种信息进行个体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用于野生东北虎个体识别的技术主要有:足迹识别、DNA识别、条纹识别以及气味识别等。本文对这几种技术的特点、研究进展、应用注意事项等做了介绍,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每种技术在中国的适用性,认为如果要建立中国的东北虎种群数量数据库,足迹识别和DNA识别比较适合在中国现有东北虎分布区推广使用。通过足迹识别,信息容易获取,也是最经济和比较成熟的方法;由于种群密度低,含DNA的遗传样本虽不能每次都采集到,但可以长期积累;现阶段条纹和气味识别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个体识别 种群监测 足迹 DNA 条纹 气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Based on Deep Feature Extrac-tion and Matching
2
作者 Shen Wei-zheng Sun Jia +4 位作者 Liang Chen Shi Wei Guo Jin-yan Zhang Zhe Zhang Yong-g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2年第3期85-96,共12页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automatic analysis and intelligent perception of dairy cows'behavior.At present,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based on deep convolutional n...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automatic analysis and intelligent perception of dairy cows'behavior.At present,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based on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had the disadvantages in prolonged training at the additions of new cows samples.Therefore,a cow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framework was proposed based on deep feature extraction and matching,and the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could avoid repeated training.Firstly,the train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odel was used as the feature extractor;secondly,the feature extraction was used to extract features and stored the features into the template feature library to complete the enrollment;finally,the identifies of dairy cows were identified.Based on this framework,when new cows joined the herd,enrollment could be completed quickly.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is method in closed-set and open-set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back images of 524 cows were collected,among which the back images of 150 cows were selected as the training data to train feature extractor.The data of the remaining 374 cows were used to generate the template data set and the data to be identifi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closed-set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the highest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of top-1 was 99.73%,the highest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from top-2 to top-5 was 100%,and the identification time of a single cow was 0.601 s,this method was verified to be effective.In the open-set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the recall was 90.38%,and the accuracy was 89.46%.When false accept rate(FAR)=0.05,true accept rate(TAR)=84.07%,this method was verified that the application had certain research value in open-set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dairy cows,which provided a certain ide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animal husband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deep feature extraction feature mat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的“道德人”:大学教师身份标识的时代新解 被引量:2
3
作者 闫建璋 刘蕾 郭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0,共6页
新时代大学教师身份标识是现实的“道德人”,而非传统、理想的“道德人”。它既独立存在,彰显着大学教师的伦理精神追求,又深深渗透在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和专业人身份之中并与其有机统一,表现为道德经济人、道德政治人、道德文化人... 新时代大学教师身份标识是现实的“道德人”,而非传统、理想的“道德人”。它既独立存在,彰显着大学教师的伦理精神追求,又深深渗透在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和专业人身份之中并与其有机统一,表现为道德经济人、道德政治人、道德文化人、道德专业人等现实“道德人”具象。“道德人”是将“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专业人”身份融合的灵魂和关键,对其它四种身份起着统摄和调控作用,能有效克服这些身份的异化现象,自觉遵循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和专业伦理,在行动中将大学教师的自我利益选择与正当性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以实现大学教师个人利益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身份标识 道德人 经济人 政治人 文化人 专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通用滤波多载波调制识别与信噪比估计
4
作者 张天骐 吴云戈 +1 位作者 吴仙越 李春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3-1220,共8页
非协作通信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信号子载波所存在的调制识别以及信噪比估计问题有待解决,但目前研究只针对于单一任务。对此,提出一种利用多任务学习框架的神经网络模型,同时解决调制识别以及信噪比... 非协作通信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信号子载波所存在的调制识别以及信噪比估计问题有待解决,但目前研究只针对于单一任务。对此,提出一种利用多任务学习框架的神经网络模型,同时解决调制识别以及信噪比估计任务。首先得到UFMC系统接收端信号,求解出信号同相正交分量作为输入特征;接着在多任务学习框架上构建神经网络,采用的神经网络是将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串联;最后利用上述模型对两个任务进行联合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多任务学习模型性能优于单任务学习,在信噪比为0 dB时,子载波调制识别准确率提升7.71%,信噪比估计均方误差减小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 调制识别 信噪比估计 多任务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Unet组合网络的牛只个体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意 毛宽民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201,共8页
非接触式牛只个体识别方法在节约识别成本、简化识别流程和提升识别精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在牛只个体识别领域有了充分的发展。但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着识别准确率受环境和天气等外部因素影响过大、模型迁移训练困难等问题。针对... 非接触式牛只个体识别方法在节约识别成本、简化识别流程和提升识别精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在牛只个体识别领域有了充分的发展。但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着识别准确率受环境和天气等外部因素影响过大、模型迁移训练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YOLO-Unet组合网络提出了包含3个模块的牛只个体识别模型。首先,根据YOLOv5模型构建图像提取模块,用以提取牛只面部图像;随后,采用Unet模型构建背景消去模块,用以去除牛只面部图像背景,以消除环境影响,进而提升模型泛化性能;最后,使用MobileNetV3构建个体分类模块,对经背景消去后的牛只面部图像进行分类。对背景消去模块进行了消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背景消去模块能极大地提升模型泛化性能。引入背景消去模块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为90.48%,相较于未引入背景消去模块的模型提升了1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只个体识别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语义分割 目标识别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基础研究多主体协同因素识别及理论逻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覃若兰 王春娥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4,共12页
高校作为国家重要创新主体,其基础研究的发展与国家整体基础研究能力、科技创新实力紧密相关。高校基础研究的发展是多主体协同参与的过程,识别高校基础研究多主体协同的影响因素,是构建高校基础研究良好创新生态和实现高校基础研究高... 高校作为国家重要创新主体,其基础研究的发展与国家整体基础研究能力、科技创新实力紧密相关。高校基础研究的发展是多主体协同参与的过程,识别高校基础研究多主体协同的影响因素,是构建高校基础研究良好创新生态和实现高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构建高校基础研究多主体协同机制,采用扎根理论,从政府、高校、科研人员和社会力量等主体视角,识别多主体协同的影响因素,提炼出研究基础与时代背景,使命担当与利益诉求,平台支撑与条件保障,内源动力与外部推力4个主范畴,构成理论模型的4个基本因素,即基础因素、使命因素、保障因素和驱动因素,构建高校基础研究多主体协同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以此提出合理考评和加大激励相结合、充分激发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成果转化贯通机制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基础研究 多主体协同 因素识别 扎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研究
7
作者 汪靖山 贠行 +4 位作者 田源 李旭 王卫斌 王斌 熊朝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2022年11月—2023年5月,采用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对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种群数量进行调查,64台红外相机中有50台拍摄到亚洲象,累计有效相机工作日7635 d。对获取到的亚洲象独立有效影像逐一鉴别,利用非空间... 2022年11月—2023年5月,采用红外相机标志重捕法对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种群数量进行调查,64台红外相机中有50台拍摄到亚洲象,累计有效相机工作日7635 d。对获取到的亚洲象独立有效影像逐一鉴别,利用非空间标志重捕法估算公式预估亚洲象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总估算次数为255次,当估算次数达到126次时,种群数量最终稳定在17头。个体识别显示该种群包括11头成年象、3头亚成年象和3头幼象。研究结果丰富了保护区内亚洲象种群数据库,同时为基层保护及管理工作探索了一种简单且实用的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红外相机 标志重捕法 个体识别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11的轻量化肉牛面部识别方法
8
作者 韩宇 齐康康 +5 位作者 郑纪业 李金瑷 姜富贵 张相伦 游伟 张霞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73-184,共12页
[目的/意义]牛只个体的精准识别是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需求,也是推进肉牛精细化管理与高效生产的基础。基于面部特征的精准识别技术对推动畜牧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针对牛脸识别准确性与效率提升需求,本研究提... [目的/意义]牛只个体的精准识别是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需求,也是推进肉牛精细化管理与高效生产的基础。基于面部特征的精准识别技术对推动畜牧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针对牛脸识别准确性与效率提升需求,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11的轻量级牛脸识别模型YOLO-PCW。[方法]将部分卷积(PConv)设计融合C3K2,借助PConv对特征图的独特卷积特性,在保障识别精度稳定的同时大幅削减模型计算量,以适配实际快速处理场景,此外,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引导模型聚焦牛脸关键部位如牛眼、口鼻等,精准捕捉细微特征,显著提升检测精度。采用WIoU损失函数取代CIoU,重新优化目标框定位误差衡量模式,合理分配不同类型误差权重,进一步精细模型训练过程,使牛脸检测框更为精准。[结果和讨论]经实验验证,YO-LO-PCW模型的准确率P达到了96.4%,召回率R达到96.7%,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8.7%,其参数量、计算量分别为2.3 M、5.6 GFLOPs。与YOLOv11相比,YOLO-PCW不仅在准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分别提升了3.6、5.0、4.4个百分点,同时还将浮点计算量和参数量大小分别降低至原模型的88.9%和88.5%。消融实验表明,CBAM模块使精确率从92.8%提升至95.2%,WIoU优化目标定位精度,精确率提升至93.8%,PConv模块将计算量从6.3GFLOPs降至5.5GFLOPs,大幅减少了模型的计算量。多组件协同配合,为牛脸识别模型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将改进后的YOLO-PCW与Faster-RCNN、SSD、YOLOv5、YOLOv7-tiny、YOLOv8算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对,YOLO-PCW模型优势最为突出,能够兼顾识别精度与运算效率,实现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结论]提出的YOLO-PCW模型不仅提升了检测精度,还降低了模型的部署难度,可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精准实现牛脸识别,为动物福利养殖、牧场智能化管理等多种场景提供一种可行的个体精准识别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YOLOv11 肉牛个体识别 牛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雷达辐射源个体开集识别的方法
9
作者 陆剑雄 陈旗 +1 位作者 赵瑞轩 满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5-292,共8页
在对雷达辐射源信号非合作接收处理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未知信号。为解决未知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雷达辐射源个体开集识别方法,将GANomaly和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相结合,构建了一种用于开集识别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 在对雷达辐射源信号非合作接收处理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未知信号。为解决未知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雷达辐射源个体开集识别方法,将GANomaly和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相结合,构建了一种用于开集识别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该方法通过对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分析时频特征,将二维时频图谱作为网络模型输入,利用GANomaly网络自动对图谱进行图像特征重构,依据重构差异的大小,筛选出已知信号和未知信号,使用ResNet-50对识别的已知信号进行个体识别,完成完整的个体开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雷达辐射源个体的开集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7.47%,有效解决了雷达辐射源个体开集识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辐射源个体 开集识别 短时傅里叶变换 GANomaly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频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
10
作者 袁晔 汤春阳 +1 位作者 张博轩 李强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针对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在信道噪声干扰下准确率低的问题,利用信号映射到不同时频域对信道噪声干扰抑制效果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时频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从辐射源信号中提取I/Q、功率谱、小波谱信息,并通过横向和... 针对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在信道噪声干扰下准确率低的问题,利用信号映射到不同时频域对信道噪声干扰抑制效果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时频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从辐射源信号中提取I/Q、功率谱、小波谱信息,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一维卷积来融合信号的时频信息;然后使用通道注意力模块和空间注意力模块融合时频特征;最后采用M-ResNeXt网络实现在信道噪声干扰下的辐射源个体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受到信噪比为15 dB的高斯白噪声、瑞利、莱斯3种信道噪声干扰下,本文提出的融合时频特征方法识别准确率达到97.6%、97.7%、98.5%,同时面临未知的噪声干扰,在信噪比为15 dB时,依然能够取得超过97.7%的识别准确率。因此,融合时频特征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个体识别 深度学习 信道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11
作者 刘明明 邓洪波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6,共9页
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是我国高校在融合古代书院教育和西方住宿学院制教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学生教育管理形式。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全人教育为核心,注重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在教育... 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是我国高校在融合古代书院教育和西方住宿学院制教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学生教育管理形式。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全人教育为核心,注重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在教育功能上涵盖人才培养、学生管理、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在教育内容上侧重通识教育,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方式上趋于多元化,通过跨学科培养、师生密切互动、名师讲座等形式拓展育人路径;在学生教育管理上已初步形成富有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和“书院+学院”双院协同制模式。然而,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在发展实践中仍存在弘扬古代书院优秀教育传统不足、书院与学院双教育主体运作不协调、对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不足、师生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展望未来,推进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发展,一是要汲取古代书院优秀教育经验,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二是要理清书院与学院教育工作的责任边界,推动构建书院和学院协同育人合理机制;三是要注重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化学生个性化培养;四是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健全大学书院师生考核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书院制教育 通识教育 创新型人才培养 个性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扩张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变动态势与区域差异
12
作者 胡德鑫 陈洁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6,共8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和2018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明瑟收入方程与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中国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与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是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准回归发现,从2008年到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收...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和2018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明瑟收入方程与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中国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与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是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准回归发现,从2008年到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由47.5%上升至65.8%,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边际收益尚处于增加态势;二是从分区域来看,西部高等教育收益率增幅最高,东北与中部次之,东部最低,说明高等教育仍是经济落后区域提升个体收益、阻断贫困传递的有效路径;三是为减少异质性及自选择偏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测算出2008年和2018年高等教育的收益率分别为41.9%和70.9%,进一步证实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并未削弱其收益率。通过ATT、ATU、ATE值的对比分析,2018年东部与西部的差距下降1.1%,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在缩小区域间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扩招 区域差异 高等教育收益率 个体收入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域数据流动感知的高校档案数据安全防护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茜月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数字时代高校档案管理正处于急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多的档案数据安全威胁。在分析高校档案数据安全发展趋势、研究现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全域数据流动感知的高校档案数据安全防护研究。首先剖析防护模式的转变,探... 数字时代高校档案管理正处于急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多的档案数据安全威胁。在分析高校档案数据安全发展趋势、研究现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全域数据流动感知的高校档案数据安全防护研究。首先剖析防护模式的转变,探究基本概念与价值,对高校档案全域数据进行盘点并构建档案资源全域数据架构,最后提出核心防护手段与高校档案全域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以数据流动感知为核心的高校档案数据安全防护模式的提出,为新形势下高校档案数智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底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档案 档案数据 数据资产 数据安全 数据流动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忠”何以“信”? 集体主义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柯增金 李婷婷 杨新国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0,共9页
集体主义和诚信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存在争论。一些研究表明集体主义文化有利于培养诚信,另一些研究却表明个人主义文化有利于培养诚信。为进一步研究二者... 集体主义和诚信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存在争论。一些研究表明集体主义文化有利于培养诚信,另一些研究却表明个人主义文化有利于培养诚信。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一通过问卷法发现集体主义与大学生诚信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研究二通过实验法进一步探索集体主义和诚信行为的因果关系,得出大学生诚信水平发展良好,集体主义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行为。经分析发现,中西方文化对个人—集体主义的理解具有差异性,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集体主义预测大学生诚信行为具有逻辑自洽性和理论相通性,二者在价值目标上具有同构性,文化历史上具有同源性。研究结果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诚信水平 诚信行为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影像的中华穿山甲体长估计和个体识别
15
作者 张奕航 孙松 +4 位作者 窦红亮 杨锦圳 王镜欣 佟富春 华彦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18,共6页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夜行穴居,体表覆盖鳞片,个体外观特征差异较小,基于红外相机影像拍摄到的体貌特征进行个体识别较难,因此探讨一种基于红外相机影像与比例尺估测体长进行中华穿山甲个体识别的方法。在笼舍内布设不同高度...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夜行穴居,体表覆盖鳞片,个体外观特征差异较小,基于红外相机影像拍摄到的体貌特征进行个体识别较难,因此探讨一种基于红外相机影像与比例尺估测体长进行中华穿山甲个体识别的方法。在笼舍内布设不同高度的红外相机并拍摄中华穿山甲影像,利用ImageJ软件计算中华穿山甲在红外相机影像中的体长测量值,并计算在不同高度条件下红外相机拍摄的中华穿山甲体长误差值。结果表明:红外相机最佳的布设高度为0.8 m,相对误差为2.76%。基于上述结果,在广东省和平林区对31个中华穿山甲洞穴布设红外相机,利用体长相对误差值对野外监测个体进行个体识别并统计种群数量,结果表明:2021、2022、2023年分别监测到9、6、6只中华穿山甲个体,体长为23.46~96.37 cm,说明利用红外相机影像中的体长测量值对中华穿山甲进行个体识别的方法具有可行性。本研究以红外相机技术为基础,结合比例尺原理对中华穿山甲种群进行个体识别,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可用于中华穿山甲种群数量估计与种群动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中华穿山甲 体长 个体识别 种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变化
16
作者 王淼 牛健植 +3 位作者 杨涛 王迪 苗禹博 贾梦柔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5,共11页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十分严重。为明晰区域土壤侵蚀发生的潜在几率,笔者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与ArcGIS,综合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2010、2015和2020年),并识别敏感性关键因子。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由...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十分严重。为明晰区域土壤侵蚀发生的潜在几率,笔者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与ArcGIS,综合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2010、2015和2020年),并识别敏感性关键因子。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由东南至西北呈现降低趋势,中部、东部地区为极敏感和高度敏感主要分布区。2)2010—2020年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上表现为先增后减。研究区西侧敏感性等级较低,研究区南部、北部以及东部偏南区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等级降低,约占研究区面积的21%;东南部与东部偏北区域敏感性等级有所增加,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5.8%。3)植被覆盖度C因子主要在不敏感具有较大影响;土壤可蚀性K因子控制着研究区中部与东部绝大部分区域,主要为轻度及以上敏感等级,在各影响因子排序中均>90%;降雨侵蚀力R因子在研究区东部与西部对植被覆盖不足与土壤破坏严重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地形起伏度LS因子对整个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影响较小。此结果可为未来区域防治、水土保持治理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土壤侵蚀敏感性 时空变化 关键因子识别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发展模式
17
作者 黄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高校思政课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凝魂聚气,以... 高校思政课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凝魂聚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根铸魂,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立德树人 时代新人 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NA-STR检测技术验证改良和牛个体为血型嵌合体
18
作者 熊新 朱贵 +2 位作者 邓亚军 李金龙 于婷婷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74-76,共3页
为建立能够用于牛DNA个体识别和DNA品系鉴定的多态性DNA遗传标记系统,专门筛选出22个位于牛常染色体上的STR基因座和1个性别(AMEL)基因座,采用荧光PCR标记引物,组成专用于牛DNA-STR检测的复合扩增系统。在对龙江元盛和牛产业股份有限公... 为建立能够用于牛DNA个体识别和DNA品系鉴定的多态性DNA遗传标记系统,专门筛选出22个位于牛常染色体上的STR基因座和1个性别(AMEL)基因座,采用荧光PCR标记引物,组成专用于牛DNA-STR检测的复合扩增系统。在对龙江元盛和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改良和牛品系DNA检测分析过程中,多次发现改良和牛个体基因分型异常案例,针对基因分型异常个体进行了不同类型的重复采样检验,确定了基因分型异常个体的发生类型,并最终为出现基因分型异常的个体完成了品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STR检测 个体识别 品系鉴定 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考”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
作者 龙春霞 荣燕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4,共4页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历史性、本体性和价值性三个方面准确立体把握“赶考”精神的精神实质,是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理想信念之考、初心使命之考、政...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历史性、本体性和价值性三个方面准确立体把握“赶考”精神的精神实质,是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理想信念之考、初心使命之考、政治认同之考、意志力、抗压抗挫折力和应变能力之考,“赶考”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赶考”精神的认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赶考”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贯彻“赶考”精神,丰富能够承载并传播“赶考”精神的教育载体,把“赶考”精神浸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赶考”精神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政治认同 初心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脸和躯干综合信息的奶牛个体识别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玲 周桂红 任力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针对基于单一信息对奶牛个体身份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1种基于牛脸和躯干综合信息对奶牛个体身份识别的方法。在Mask R-CNN目标检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注意力机制模块引入到Mask R-CNN的ResNet50特征提取网络的输出阶段,能够... 针对基于单一信息对奶牛个体身份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1种基于牛脸和躯干综合信息对奶牛个体身份识别的方法。在Mask R-CNN目标检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注意力机制模块引入到Mask R-CNN的ResNet50特征提取网络的输出阶段,能够在图像通道和空间上增强奶牛身份信息。针对奶牛不同部位,本文对改进前后的Mask R-CNN模型分别基于牛脸、基于躯干以及基于牛脸和躯干综合信息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原始Mask R-CNN模型基于牛脸和躯干综合信息进行奶牛个体识别,比单独基于牛脸或躯干的识别精度提高2.3%~3.7%。改进后的Mask R-CNN模型在自建奶牛图像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3.63%,mAP值达到92.16%,相较于原始Mask R-CNN,准确率提高了2.92%,mAP值提高了2.63%。本文方法能够实现对养殖场环境下奶牛个体身份的识别,可为奶牛的精准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牛脸和躯干 个体识别 Mask R-CNN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