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土回归延展性策划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以昆山阳澄湖地区乡村为例
1
作者 沈一婷 郭海鞍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6期173-179,共7页
已有关于乡村风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域或县域等宏观尺度下的地域特色评价与优化策略,缺乏对村民主体视角与文化网络研究,而客体视角下的宏观策略运用至单个乡村微观建筑与景观风貌营建时又会出现乡土特色浮于建筑外观形式、后续村民使... 已有关于乡村风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域或县域等宏观尺度下的地域特色评价与优化策略,缺乏对村民主体视角与文化网络研究,而客体视角下的宏观策略运用至单个乡村微观建筑与景观风貌营建时又会出现乡土特色浮于建筑外观形式、后续村民使用难以持续等问题。由此,为解决特色风貌自主营建中可持续回归的问题,文章区别于以“自上而下”的客体视角,将文化阐释学主体视角下的“深度描写”法与建筑策划方法结合,提出在三维度延展的过程中,推动主体自主阐释下特色可持续演变的乡土回归延展性策划方法,并以江苏苏州昆山阳澄湖片区乡村特色风貌营建为例,详细阐释策划不断扩展延伸的过程。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即可借助层次分析法、无人机、摄像机等空间扫描和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建立量化数据库,加强风貌演变与策划内容调整的关联机制研究,形成一套营建全过程中预测问题并及时调整的策划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风貌 乡土回归 延展性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权利”结构视角下中国地权的历史谱系演进与现代启示
2
作者 王晨跃 田莉 +1 位作者 周建波 夏菁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讨传统社会权力干预对土地收益分配的影响,梳理中国地权的历史谱系演进并为现代地权制度中的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提供启示。研究方法:理想型建构法,分析性叙述法。研究结果:(1)以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对私权利不同程度的干预,建... 研究目的:探讨传统社会权力干预对土地收益分配的影响,梳理中国地权的历史谱系演进并为现代地权制度中的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提供启示。研究方法:理想型建构法,分析性叙述法。研究结果:(1)以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对私权利不同程度的干预,建构了哑铃型与纺锤型两种理想的地权形态;(2)不同地权形态下的“权力—权利”互动模式可以总结为均田薄赋、经界并税与隐占兼并;(3)地权的历史谱系演进呈现为在王朝治乱周期下,形态由哑铃型向纺锤型的转换,这不仅呈现出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干预强弱转换下的表层循环特征,也潜藏着权力干预弱化与权利演化的深层特征。研究结论:建国以来的“权力—权利”结构体现为“中央—地方—农民”的关系,面对结构失衡产生的城乡差距扩大,中央应通过将横向社会反馈纳入纵向政府问责来约束地方政府的权力干预,并通过推动城郊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及差异化征税、远郊区农地国有化向农民还权赋能,走向“权力—权利”结构的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史 “权力—权利”结构 理想型建构 土地产权 土地收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川河流域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研究 被引量:53
3
作者 胡建忠 张伟华 +2 位作者 李文忠 郑佳丽 张春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4-863,共10页
土壤抗蚀性指土壤抵抗水的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科技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北川河流域的抗蚀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用于衡量土壤抗蚀性的 12项指标 ,经过主成分变换后 ,能够反映特征根大部分信息 (85 .6 % )的主成分包... 土壤抗蚀性指土壤抵抗水的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科技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北川河流域的抗蚀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用于衡量土壤抗蚀性的 12项指标 ,经过主成分变换后 ,能够反映特征根大部分信息 (85 .6 % )的主成分包括无机黏粒类、团聚类、无机胶粒类和水稳性团粒类 4大类。通过对 4个主成分进行聚类 ,北川河流域植物群落分为 3大类 ,其中抗蚀性最好的一类以天然林为主 ;抗蚀性居中的一类以退耕时间较长的人工林地为主 ;抗蚀性较差的一类以新退耕还林地为主。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 ,退耕地人工林的抗蚀性较耕地不断提高 ,而与当地天然次生林的抗蚀性愈来愈接近。以仿自然林为手段的退耕地人工林的营造是成功的 ,以土壤抗蚀性为基础 ,结合其他多方面的生态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抗蚀性 退耕地 人工林地 天然次生林 自然林 植物群落 退耕还林地 主成分 衡量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值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廖平凡 杨小雄 徐小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820-14822,14828,共4页
阐述了基于理想值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评价指标理想值的性质及其确定方法。以广西北海出口加工区为例,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潜力测算。
关键词 理想值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耕地质量时空格局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韩宗伟 卢德彬 +2 位作者 杨建 熊波 黄厅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4-159,166+2,共8页
为深化对贵州省耕地质量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的认识,合理制定省级耕地质量保护制度及决策提供依据,基于1989年、1995年、2000年3期贵州省土地利用规划条件下的耕地数据,定量分析了耕地质量时空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组合耕地模糊优选模型... 为深化对贵州省耕地质量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的认识,合理制定省级耕地质量保护制度及决策提供依据,基于1989年、1995年、2000年3期贵州省土地利用规划条件下的耕地数据,定量分析了耕地质量时空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组合耕地模糊优选模型与理想点法构建评价模型评价了各年的耕地质量,并运用CA-Markov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模拟了贵州省2020年耕地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贵州省6类土地利用类型间均有相互转移,耕地转移为其他的土地利用类型中63.6%仍然为农业用地,如林地、草地,土地利用性质变化不大;(2)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向耕地转移的趋势,转移的面积以耕地为主,且转移面积大于耕地转移出去的面积,耕地面积保有量在逐渐上升;(3)贵州省耕地所处环境在不断的优化中,优质耕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优等地的面积有逐渐扩大的趋势;(4)预测得到的2020年贵州省耕地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6.9%,42.2%,10.8%,0.1%,其中优等地主要集中于水系较为发达和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CA-Markov模型 模糊优选模型 理想点法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山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提升时序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影 杨扬 +4 位作者 陈青锋 于化龙 张杰 田超 陈亚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7-173,共7页
耕地质量提升可分别从地块尺度与项目尺度进行时序安排研究,对于了解县域耕地质量高低及其分布情况、合理布设提升建设项目具有重大意义。以河北省卢龙县为研究区,在农用地分等影响因子的基础上补充通过耕地整治工程可改善的耕地质量影... 耕地质量提升可分别从地块尺度与项目尺度进行时序安排研究,对于了解县域耕地质量高低及其分布情况、合理布设提升建设项目具有重大意义。以河北省卢龙县为研究区,在农用地分等影响因子的基础上补充通过耕地整治工程可改善的耕地质量影响因子,构建耕地质量提升时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逼近理想点法求得耕地质量提升地块尺度的时序,并用贴近度作为提升地块尺度时序安排的度量;并对地块尺度时序中的耕地图斑进行距离分析,得到耕地质量提升建设项目的时序。结果表明:卢龙县耕地质量优先提升区耕地总面积为13 501.16hm^2,次优先提升区耕地总面积为13 131.85hm^2,后优先提升区的耕地总面积为14 093.62hm^2。结合卢龙县实际得出可布设耕地质量提升建设项目的面积情况为:优先提升区共10 839.45hm^2,安排6个建设项目;次优先提升区共3 824.31hm^2,安排4个建设项目;后优先提升区共8 726.37hm^2,安排7个建设项目。该研究可为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务实高效的耕地质量提升的建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提升 逼近理想点法 时序 卢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亩的耕地资源价值评分模型的构建——以上海崇明区建设镇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飞鹏 贾玉宝 +3 位作者 顾竹珺 毛凌晨 施柳 陆志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2-986,共5页
综合采用农用地分等理论和内梅罗指数法,将地力指数(基于基础养分含量)和清洁指数(基于重金属含量)作为2个限制性因素,提出了耕地资源价值评分模型,采用该模型对上海市崇明区6个乡镇的典型耕地进行评分,结果表明6个乡镇得分介于81.90~91... 综合采用农用地分等理论和内梅罗指数法,将地力指数(基于基础养分含量)和清洁指数(基于重金属含量)作为2个限制性因素,提出了耕地资源价值评分模型,采用该模型对上海市崇明区6个乡镇的典型耕地进行评分,结果表明6个乡镇得分介于81.90~91.80,平均为86.05,均达到良好线标准(≥80),差异是由清洁指标和地力指标共同均衡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建设镇,清洁指数得分较低。在此基础上,以现状理想亩为基准,对耕地几何面积进行修正。与仅采用地力指标或清洁指标的单一判定法相比,本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耕地的价值,可为相关行政部门提供便捷有效的管理手段,达到提升耕地质量和保障农产品健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亩 耕地资源 评分模型 土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问题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晓雯 万锦 《新建筑》 1999年第2期9-10,共2页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用系统科学的观点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思想原则及其实践,并着重探讨了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环境 整体系统 建筑设计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钟远军 张俊平 +3 位作者 王长委 李常兴 黎诚 胡月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36-338,共3页
科学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用专家咨询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综合采用发展趋势估计法、专家咨询法和目标逼近法确定指标理想值,然后结合各指标的实际值计算指标的标准化值,最后采用指数加权... 科学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用专家咨询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综合采用发展趋势估计法、专家咨询法和目标逼近法确定指标理想值,然后结合各指标的实际值计算指标的标准化值,最后采用指数加权求和法计算得广州市花都区经济开发区利用集约度分值为76.66%。结果表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较高,扩区需求较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利用集约度 理想值 标准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评判与道德救赎的局限——评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神圣化倾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朝蓬 张福贵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3,共5页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存在一种乡土神圣化的倾向,这是以价值理性抵御、批判历史理性正常发展,以道德伦理规范代替政治法律制度,以价值判断系统代替事实判断系统的文化立场,而在现代化尚未充分发展的中国,其所显示的往往是审美评判与道德救...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存在一种乡土神圣化的倾向,这是以价值理性抵御、批判历史理性正常发展,以道德伦理规范代替政治法律制度,以价值判断系统代替事实判断系统的文化立场,而在现代化尚未充分发展的中国,其所显示的往往是审美评判与道德救赎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神圣化 审美评判 道德救赎 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人文与地域特色的探索——随州市炎帝神农故里与神农大殿规划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兴国 温泉 《新建筑》 2012年第5期90-93,共4页
随州市炎帝神农故里是炎黄文化及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介绍了随州炎帝故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理念,以及核心景区谒祖广场与神农大殿的创作特色。在谒祖广场及神农大殿的创作中,设计者注重从荆楚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中提炼传统元... 随州市炎帝神农故里是炎黄文化及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介绍了随州炎帝故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理念,以及核心景区谒祖广场与神农大殿的创作特色。在谒祖广场及神农大殿的创作中,设计者注重从荆楚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中提炼传统元素,并运用现代石作技术手法实现了大空间纪念性建筑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帝故里 荆楚 历史文脉 地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地区乡土木本色叶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满珍 魏宗贤 +1 位作者 刘昊 詹选怀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1期34-40,共7页
通过实地线路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查阅等方法,对庐山地区乡土木质色叶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观赏特性及应用价值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有乡土木质色叶植物37科62属84种,以槭树科、大戟科、樟科、葡萄科为主。生活型以乔木类占主要优... 通过实地线路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查阅等方法,对庐山地区乡土木质色叶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观赏特性及应用价值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有乡土木质色叶植物37科62属84种,以槭树科、大戟科、樟科、葡萄科为主。生活型以乔木类占主要优势,占总种数的64.29%,藤本色叶植物为铺,占10.71%;色叶植物中以落叶植物为主,有63种,占75.00%。色叶植物分类以秋色叶植物为主,有39种,占46.43%。其次是春秋两季色叶植物28种、春色叶植物15种、双色叶植物2种。对该区色叶植物的应用价值及园林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就色叶植物的合理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木本植物 色叶植物 资源调查 观赏价值 园林应用 庐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艾略特《荒原》中的女性形象透视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星亮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6-98,共3页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女性被认为是拥有新生力量的“圣母”,是能拯救文明的天使。本文也正是从西方文化中的“天命理想”入手,具体地分析了艾略特《荒原》中的女性形象。本文认为,《荒原》中的女性都堕落成了毁灭文明的恶魔,唯一的天使“...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女性被认为是拥有新生力量的“圣母”,是能拯救文明的天使。本文也正是从西方文化中的“天命理想”入手,具体地分析了艾略特《荒原》中的女性形象。本文认为,《荒原》中的女性都堕落成了毁灭文明的恶魔,唯一的天使“风信子女郎”也只不过是人们脑海里破碎而美好的回忆,于是荒原的继续荒芜成了资本主义时代人类永恒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原》 女性形象 天使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转型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凯 张绪冰 +1 位作者 卓成刚 胡守庚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9-480,共12页
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可能导致的经济、社会及生态风险,将影响该区域甚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其土地利用转型的风险评估方法至关重要。该文设计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土地利用转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 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可能导致的经济、社会及生态风险,将影响该区域甚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其土地利用转型的风险评估方法至关重要。该文设计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土地利用转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熵权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评价了土地利用转型的风险,应用障碍度分析法识别土地利用转型风险因子,分析了1990—2015年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转型的经济、社会与生态风险的分布状态与变化趋势,完成对各时期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风险的风险因子识别,为提高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研究效率,推进土地利用转型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经济带 土地利用转型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风险评估 因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汤江龙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88-293,共6页
在介绍评价系数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改进,提出了修正理想点法,并确定了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综合评价因素指标及其权重,使综合评价结果更合理。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综合评价 权重 修正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谈:说说自己的诗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振亚 《写作》 2018年第4期67-72,共6页
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很清晰地描述生命状态时,就会选择诗来描述,因为诗歌里有另外一种对生命的关照,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东西就需要用诗化来解释。对诗歌的热爱,始于孤独、浪漫情思,亦或是对故乡深彻的爱。在生活的磨砺下,笔者决定"重... 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很清晰地描述生命状态时,就会选择诗来描述,因为诗歌里有另外一种对生命的关照,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东西就需要用诗化来解释。对诗歌的热爱,始于孤独、浪漫情思,亦或是对故乡深彻的爱。在生活的磨砺下,笔者决定"重操旧业"真正着手研究诗。终于在一点点向内求索之后,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创作哲学:好的诗歌大多直指人心,唯有从心底淌出来的爱,才能撼动心灵,即诗歌创作中,语言态度要和诗的情感高度契合。因此,笔者的诗歌大多不工于雕琢,不流于炫技,甚至听起来有点土味儿,但却是我对故土,对亲人最好的凭思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亚 诗歌创作 故土 情感哲学 人性光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想方案的气垫艇登陆点优选
17
作者 佟海鹏 靳天宇 朱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98,共4页
气垫艇登陆点优选是超越式登陆作战训练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灰关联分析理论、熵值法和逼近于理想的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理想方案的灰关联分析技术。建立使登陆点条件最优化的目标函数而求得备选登陆点的评估系数,从... 气垫艇登陆点优选是超越式登陆作战训练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灰关联分析理论、熵值法和逼近于理想的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理想方案的灰关联分析技术。建立使登陆点条件最优化的目标函数而求得备选登陆点的评估系数,从而根据备选登陆点的评估系数的大小排序选择最优登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想方案 熵权 气垫艇 登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创作
18
作者 陈文益 邹惠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54-59,共6页
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一批具有民族自豪感的作家与诗人,他们把写作当作政治解放的武器,在其诗歌创作中强调对同化的抵制,表达出认同祖先文化传统的愿望。作为这一时期诗人的代表人物,乔伊·哈娇(Joy Harjo)、西蒙·欧... 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一批具有民族自豪感的作家与诗人,他们把写作当作政治解放的武器,在其诗歌创作中强调对同化的抵制,表达出认同祖先文化传统的愿望。作为这一时期诗人的代表人物,乔伊·哈娇(Joy Harjo)、西蒙·欧提斯(Simon Ortiz)以及琳达·荷根(Linda Hogan)将诗歌创作建立在印第安口述文化传统之上,强调土地是印第安的记忆和文化之根,并透过灵性传统彰显异于主流文学的叙述模式、神话体系和信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印第安 文艺复兴 诗歌 土地 讲故事 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市原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小丁 邵秋玲 《滨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7-81,共5页
东营市丰富的原生植物资源,是特殊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蕴涵大量抗逆基因的遗传资源宝库,是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但存在资源保护措施不足、家底不清和创新利用不够等问题。对原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东营市丰富的原生植物资源,是特殊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蕴涵大量抗逆基因的遗传资源宝库,是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但存在资源保护措施不足、家底不清和创新利用不够等问题。对原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摸清资源家底、建立数据资源库、加大经费和人才投入、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市 盐碱地 原生植物 保护 创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的当代发展及其价值反思
20
作者 芮国强 张振宇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经过20世纪的大发展,在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同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大众化和多元化的趋向日益明晰。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高等教育要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中享有更大的话语权,就必须深刻反思其背后的本土、人本、... 经过20世纪的大发展,在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同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大众化和多元化的趋向日益明晰。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高等教育要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中享有更大的话语权,就必须深刻反思其背后的本土、人本、公平与大学精神等价值内涵,从而成功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价值反思 本土自觉 人本回归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