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创生和发展 被引量:52
1
作者 魏戈 陈向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117,158,159,共13页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何种知识语境和社会情境下得以可能?本文从思想史研究中的知识社会学视角,对过去半个世纪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寻找教师专业合法性是其根本诉求。社会-政治话语和学术-技术话语...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何种知识语境和社会情境下得以可能?本文从思想史研究中的知识社会学视角,对过去半个世纪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寻找教师专业合法性是其根本诉求。社会-政治话语和学术-技术话语的时代演变与互动,影响着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不同取向的创生与发展。而研究者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之转变,进一步丰富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在维度。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关注焦点,从最初对教师专业实践的观测,走向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建构,最终回归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以专业精神中的伦理与德性赋予教师专业合法性的价值根基。通过描绘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复杂谱系,对我们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地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知识 教师知识 教师教育 专业化 思想史 知识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思想价值观的嬗变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庆彬 朱波涌 陈规宁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74,共3页
提取散落于文史资料中的近代女子体育教育思想的记录,厘清其价值脉络,为当代中国女子体育教育提供借鉴。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思想有:培养贤妻良母;保国强种、救亡图存;强健体魄、关照身心;追求平等的体育权利。上述4种思想中... 提取散落于文史资料中的近代女子体育教育思想的记录,厘清其价值脉络,为当代中国女子体育教育提供借鉴。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思想有:培养贤妻良母;保国强种、救亡图存;强健体魄、关照身心;追求平等的体育权利。上述4种思想中,前两种思想属"保家国"价值思路;后两种思想属"保自身"价值思路,两种价值思路既碰撞,又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女性体育 体育教育思想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直农话报》传入的西方农学及其科技传播学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远 黄金祥 +1 位作者 颜帅 陈浩元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7-114,共8页
试图运用科技传播学方法,重新认识《北直农话报》的农林学术内容、学术价值和在全国所处的地位。认为:该刊为清末学堂所办仅有的两份农学期刊之一和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创办最早的综合性农学刊物;它是中国近现代经由日本传入西方农学这... 试图运用科技传播学方法,重新认识《北直农话报》的农林学术内容、学术价值和在全国所处的地位。认为:该刊为清末学堂所办仅有的两份农学期刊之一和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创办最早的综合性农学刊物;它是中国近现代经由日本传入西方农学这一历史过程的见证;其传入的西方农学具有新的系统性,特别是关于西方啤酒酿造技术、北美水稻生产技术、日本科学选种法等科学实验方法和俄国农业教育体制,以及农作引种、制造、展览和蚕桑、植树造林等实践,在农林科学技术的西学东渐中具有首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直农话报》 日本农学 西方农学 啤洒酿造 农业教育 科技传播学 中国科技期刊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钱民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4,共6页
涂尔干是社会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教育社会学的主要奠基者。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的,也是唯理性—科学主义的。他指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应是社会事实,这种社会事实是整体的而不是个别的;是普遍的而不是特殊的;是群体行为... 涂尔干是社会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教育社会学的主要奠基者。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的,也是唯理性—科学主义的。他指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应是社会事实,这种社会事实是整体的而不是个别的;是普遍的而不是特殊的;是群体行为而非个体行为。涂尔干对教育的研究贯穿于他的方法论中,并集中体现在教育与社会学、教育思想史与道德教育的论述中。对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与他对教育的研究进行梳理,尝试重现他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真实思想和运用在研究上的方法论,有利于对涂尔干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社会学方法论 教育功能 教育思想史 道德教育 生平 学术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变革与社会变革——基于西方教育历史的诠释 被引量:5
5
作者 单中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28,共5页
在西方教育历史上,随着社会的变革,作为人类社会主要教育机构的学校也进行了变革。西方学校的第一次变革旨在使学校生活趋于有序。西方学校的第二次变革旨在使学校生活趋于多样。面对21世纪西方社会的发展,西方学校必将随之进行变革,使... 在西方教育历史上,随着社会的变革,作为人类社会主要教育机构的学校也进行了变革。西方学校的第一次变革旨在使学校生活趋于有序。西方学校的第二次变革旨在使学校生活趋于多样。面对21世纪西方社会的发展,西方学校必将随之进行变革,使学校生活趋于融合也许将会成为西方学校未来变革的主题,但它在某种意义上却是教育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变革 社会变革 西方 教育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外国教育思想史研究回顾 被引量:1
6
作者 涂诗万 刘敏 +1 位作者 童想文 曹春平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1949-2019年,中国学界对外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欠缺,最近20年稍有起色;对卢梭和赫尔巴特等外国近代教育家的思想,学界关注较多,产生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而言,国内学界对20世纪初以来的外国现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 1949-2019年,中国学界对外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欠缺,最近20年稍有起色;对卢梭和赫尔巴特等外国近代教育家的思想,学界关注较多,产生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而言,国内学界对20世纪初以来的外国现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实,其中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1世纪初,国内对大学理念的研究,忽然勃兴,并取得可喜的成果。概而言之,近七十年的外国教育思想专题研究,可分为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两个阶段。前三十年,研究的面较窄,但有理论深度;后四十年,研究的疆界大大拓展,成果数量较丰富,但质量上有待提升。近七十年的外国教育思想史研究体现了"共有历史"观,促进了教育人性化和教育理性化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在将来,我们应在研究专题拓展、研究方法创新和史料意识加强等方面,推陈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史 外国教育思想研究 外国教育 大学理念 共有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史是什么?——西方教育史学家观点述评 被引量:3
7
作者 单中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1,共7页
对于"教育史是什么?"这个永恒问题,西方教育史学家都在他们的教育史研究或教育史著作中论述了各自的观点。概括起来,他们的诠释主要集中在教育史研究价值(Why)、教育史研究范畴(What)以及教育史研究方法(How)三个方面。
关键词 教育史 西方 教育史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闹之后的冷观察——纽曼大学思想核心概念之意义重置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晨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7,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纽曼研究注重其大学思想对现实的批评价值,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对纽曼意义的深入理解。在纽曼研究的热度消退后,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根据纽曼《大学的理想》一书对其思想进行结构性分析,梳理出贯穿其中的真理、道德...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纽曼研究注重其大学思想对现实的批评价值,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对纽曼意义的深入理解。在纽曼研究的热度消退后,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根据纽曼《大学的理想》一书对其思想进行结构性分析,梳理出贯穿其中的真理、道德、理性、普遍知识、自由知识、自由教育等六个核心概念,并据此对纽曼大学思想的意义进行重置。除了已得到普遍认识的自由教育的意义之外,纽曼思想还应该包括更为根本性的理性与道德关系、个人自我与外部世界关系这两层被忽视的意义。后两者对现时大学及其困境作哲学层面上的思考,勾连个人、社会、知识与大学的联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教育史 纽曼 大学理想 思想结构 核心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3~1963年我国体育专业留学生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宝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57,共5页
对我国1903-1963年出国的180位体育专业留学生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专业留学生在中国体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在器物层面的作用主要是引介体育运动、创制场地器材和发展运动技术;在制度层面的作用主要体... 对我国1903-1963年出国的180位体育专业留学生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专业留学生在中国体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在器物层面的作用主要是引介体育运动、创制场地器材和发展运动技术;在制度层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体育教育体制、运动竞赛体制和科学研究体制的发展;在思想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传播军国民体育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倡导民族体育思想,参与体育思想的讨论与争鸣等。体育专业留学生是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先驱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体育专业留学生 体育制度 体育思想 中国体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种”的撒播者:蔡元培构建中国现代美术史学的贡献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伟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165,共4页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对西学"美术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形成了关于"美术史"的观念雏形。民初入主教育部的蔡元培将"美术史"纳入"美育"范畴,此后中国的"美术史"教学开始起步;在主政...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对西学"美术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形成了关于"美术史"的观念雏形。民初入主教育部的蔡元培将"美术史"纳入"美育"范畴,此后中国的"美术史"教学开始起步;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视"美术史"为国家文明之体现,并通过系列措施推动中国美术史研究不断深入,确立了"美术史"在现代学术体制中的独立地位。正因为有了蔡元培之撒播火种,才有民国中后期美术史写作的燎原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美术史 美育 文明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与观念嬗变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尧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1期42-45,54,共5页
现代教育评价起源于 20世纪 30年代的美国,并且美国一直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中心。我们以美国为例,可以发现,在现代教育评价短暂的发展历史中,评价范围从小到大,评价观念从一元到多元,评价理论从简单到完善发生了一系列嬗变。现代教育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起源于 20世纪 30年代的美国,并且美国一直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中心。我们以美国为例,可以发现,在现代教育评价短暂的发展历史中,评价范围从小到大,评价观念从一元到多元,评价理论从简单到完善发生了一系列嬗变。现代教育评价在“八年研究”中孕育,在结构和观念变化中发展,经历了从学力测验到过程改进评价等观念嬗变后,目前依然面临教育价值、教育目标、教育指标等问题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发展历史 观念嬗变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史研究中的后现代倾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京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在历史领域,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西方史学及其历史观念的全面批判与反思,使人们日趋看到在现代性遮蔽下的历 史样貌,并逐步建构出一个后现代的历史观与方法论体系。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些具有明显后现代倾向的中 国史研... 在历史领域,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西方史学及其历史观念的全面批判与反思,使人们日趋看到在现代性遮蔽下的历 史样貌,并逐步建构出一个后现代的历史观与方法论体系。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些具有明显后现代倾向的中 国史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将其史学实践与理论体系进行双向分析的可能。从此路径,我们大体可以窥见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史领 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研究视角以及应用的界限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中国史研究 线性进步史观 西方中心论 民族国家观念 历史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大时代的德语教育与德文教授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隽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102,共8页
梳理西南联大的德语教学与德语文学课程情况,既呈现因为政治社会背景而造成的德文学科的暂时中断历史场景,同时也揭示其中隐线暗存、伏脉千里的内在学科史发展线索。通过西南联大及外文系人文培养目标的具体分析,尤其是其时的德文教授... 梳理西南联大的德语教学与德语文学课程情况,既呈现因为政治社会背景而造成的德文学科的暂时中断历史场景,同时也揭示其中隐线暗存、伏脉千里的内在学科史发展线索。通过西南联大及外文系人文培养目标的具体分析,尤其是其时的德文教授如冯至、陈铨等人活动的具体分析,揭示出德国资源在现代中国特殊语境里的体现方式与西南联大的教育背景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一个具体学科的消长,是与大学及其领袖(群体)本身的气度和胸怀不可分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德语教育 德语文学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翦伯赞的历史教育成就及历史教育思想探析
14
作者 李洁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75,共6页
翦伯赞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历史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包括:在内容和方法上厘清一些重大的历史教育理论问题;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历史教学的“三基”思想;重视历史教材的编纂;... 翦伯赞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历史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包括:在内容和方法上厘清一些重大的历史教育理论问题;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历史教学的“三基”思想;重视历史教材的编纂;提倡实事求是的文风和学风等。翦伯赞的历史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全面理解和揣摩其中的内涵,对我们今天的治学及历史教学与研究仍有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翦伯赞 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古典文明命运问题的再思考
15
作者 刘林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2-103,共2页
西方古典文明的命运问题是近现代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自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多卷本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问世以来,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便以“罗马帝国的衰亡”命题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引发了持久讨论。
关键词 命运问题 古典文明 罗马帝国 历史学家 学术界 近现代 爱德华 衰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缮性至心智训练——Mental discipline在中国的引入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春平 张斌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86,123,共9页
Mental discipline是民国时期由严复从西方教育哲学中引入的概念,它蕴含着西方经典的教育价值取向。迄今为止,国内学者采取的译名有缮性、心智训练、智力训练以及心灵陶冶。缮性等译名既有其产生的学术史土壤,亦包含了译者对于教育的价... Mental discipline是民国时期由严复从西方教育哲学中引入的概念,它蕴含着西方经典的教育价值取向。迄今为止,国内学者采取的译名有缮性、心智训练、智力训练以及心灵陶冶。缮性等译名既有其产生的学术史土壤,亦包含了译者对于教育的价值期待,然其合宜性有待商榷。相较而言,心智形塑一词,规避了训练的严苛和机械之涵义,其在教育方向、方式和教育对象的涵义方面更贴合原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DISCIPLINE 心智训练 缮性 心智形塑 西方教育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威的大学教育观及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镜人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115,共5页
杜威的大学教育观是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的大学教育著述有两个特点:一是题材广泛,二是论及的主题不少与其工作经历有关。杜威的大学教育观主要体现在他对大学的功能、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大学的通识教育、大学教育学... 杜威的大学教育观是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的大学教育著述有两个特点:一是题材广泛,二是论及的主题不少与其工作经历有关。杜威的大学教育观主要体现在他对大学的功能、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大学的通识教育、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教育学院的价值等方面的论述中。杜威的大学教育观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大学依然是代表真理和光明之场所,现代大学教育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大学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缺一不可,经典著作的学习应当联系实际挖掘其现代意义,大学应当重视教育学科和教育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教育史”课程应当成为所有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大学教育观 大学的使命 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 教育学科 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历史微课资源优化策略——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视角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红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69,共6页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需要更具整合性的教学样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运用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助推课程与教学改革。当前,初中历史线上微课资源存在课程定位偏颇、课程内容零散、流程设计低阶等问题,导...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需要更具整合性的教学样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运用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助推课程与教学改革。当前,初中历史线上微课资源存在课程定位偏颇、课程内容零散、流程设计低阶等问题,导致学生线上学习的浅层化。研究认为,基于学科大概念对初中历史微课进行整体的优化设计,有助于学生线上学习走向深化。优化策略包括:立足大概念,整体规划微课类型;围绕大概念,合理组织微课内容;依托大概念,精心设计微课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大概念 微课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9
作者 蒙应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5-140,共6页
2019年10月12—13日,“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既是对1989年召开于华中师范大学的首届“中国教会大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的纪念,也是对三十年来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总结,更对中国教... 2019年10月12—13日,“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既是对1989年召开于华中师范大学的首届“中国教会大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的纪念,也是对三十年来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总结,更对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提出“再出发”的展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次会议希冀为中国教会大学史以及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拓展出更加宽阔的视野与范围,建构中国理论话语体系,并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会大学史 教育现代化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