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5
1
作者 张清正 李国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93,共19页
科技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提供技术和知识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产业之一。但现阶段我国科技服务业产值不高,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高。而集聚发展模式基于高效的组织形式... 科技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提供技术和知识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产业之一。但现阶段我国科技服务业产值不高,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高。而集聚发展模式基于高效的组织形式、较低的交易费用及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等优势,可促使科技服务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而,提高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度,对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使其在新常态下新的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明晰和识别中国各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集聚态势及影响因素,能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协同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依据。在详细阐述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趋势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为基础,利用1995-2013年中国各省域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通过空间基尼系数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视角,考察了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态势;在空间计量模型框架下识别和动态分析了规模经济、科技实力、知识溢出及政府行为等对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业态,在分析集聚发展问题基础上,未来应从制定差别化政策、强化区域间合作、培育高端人才、提升科技水平、加强知识溢出等方面推进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空间集聚 异质性 中国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干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乔旭宁 顾羊羊 +1 位作者 唐宏 杨永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5,共9页
以渭干河流域为例,计算了2000—2010年间上游山区、中游山间盆地、下游冲洪积平原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流域不同区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渭干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综合... 以渭干河流域为例,计算了2000—2010年间上游山区、中游山间盆地、下游冲洪积平原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流域不同区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渭干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价值呈中游山间盆地>上游山区>下游冲洪积平原的空间分异特征,单位面积农田生态服务价值则表现为上游山区>下游冲洪积平原>中游山间盆地;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价值呈增长趋势,其中上游山区增加了3.86亿元、中游山间盆地增加了2.26亿元、下游冲洪积平原增加了6.02亿元;农田生态系统基本服务价值,上游山区、中游山间盆地及下游冲洪积平原年均分别增加0.56亿元、0.61亿元和0.75亿元;使用化肥等导致农田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农业耗水损失价值方面,上游山区和中游山间盆地年均分别减少0.19亿元和0.35亿元,下游冲洪积平原变化较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渭干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主要是由农业现代化以及种植结构调整引起的,流域不同地貌单元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空间异质性 影响因素 渭干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及分工地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郝凤霞 黄含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9,共12页
制造业服务化正伴随着世界经济重构而出现重心转移,导致全球产业价值链产生结构性变化。基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视角,引入异质性服务投入结构,运用2000-2014年44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表数据,综合测算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 制造业服务化正伴随着世界经济重构而出现重心转移,导致全球产业价值链产生结构性变化。基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视角,引入异质性服务投入结构,运用2000-2014年44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表数据,综合测算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并细化分析我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不同方面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对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1)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以及分工地位均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2)从服务要素投入异质性的角度分析,金融保险服务化、技术研发服务化以及批发零售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运输仓储服务化、电信服务化等五类投入服务化对于我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3)进一步区分行业异质性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更能促进传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分工地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投入服务化 服务要素投入异质性 全球价值链 产业链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融资约束与企业污染减排 被引量:1
4
作者 江三良 束巧巧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22,共18页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给实体部门带来经济绩效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发挥出绿色价值。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测度制造业各部门投入服务化水平和工...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给实体部门带来经济绩效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发挥出绿色价值。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测度制造业各部门投入服务化水平和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研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可以通过优化企业要素结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来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此外,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过程中融资约束的作用进行探讨,发现缓解融资约束有利于减排效应的释放。异质性检验表明,低能耗企业的投入服务化更能发挥出污染减排效应;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过程中投入国内服务要素更有利于企业实现污染减排,知识密集型服务要素投入带来的减排效应更高。因此,企业应积极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理念纳入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努力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实体经济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 融资约束 要素结构 技术创新 企业污染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投入服务质量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江璐 汪子豪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8,共16页
立足于当前全球生产网络逐步由“实物生产网络”向“非物质生产网络”转化、高质量生产投入服务具备高增值能力的既定事实,基于中国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细致考察生产投入服务质量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 立足于当前全球生产网络逐步由“实物生产网络”向“非物质生产网络”转化、高质量生产投入服务具备高增值能力的既定事实,基于中国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细致考察生产投入服务质量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生产投入服务质量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倾向,并对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生产投入服务质量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差异化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成本加成率分别是生产投入服务质量影响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概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作用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服务质量 全球价值链 企业异质性 制造业服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企业“互联网+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吉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9年第1期78-80,84,共4页
油气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发展扩大使得对分散部门实施统一管理面临困难,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显得日益重要。为此,基于传统企业的"三支柱"人力资源模型的改进创新,提出了一种"互联网+人力资源共... 油气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发展扩大使得对分散部门实施统一管理面临困难,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显得日益重要。为此,基于传统企业的"三支柱"人力资源模型的改进创新,提出了一种"互联网+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油气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依靠互联网开放、共享、创新推动中心人才、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具有全面服务、广泛性、节约成本的特点;(2)模式构建的基础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模式思路是推行云外包服务,关键要素为利用信息流为共享服务中心提供数据支撑,以合作的方式管理共享服务中心;(3)模式构建中,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与人力资源专家反馈系统形成内部循环,共同推进互联网平台中信息的接收传递、资源的配置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结果输出;(4)基于互联网管理的特点,应加大培养专业人才力度、加强服务中心风险防范从而保障模式的构建及有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运作模式 要素输入 服务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郝炘 李建华 +3 位作者 牛明雷 王俊伟 李平安 李华 《农学学报》 2019年第11期67-71,共5页
物联网背景下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整合农村各类资源、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而提高国内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文章在分析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要素投入角度,按照投入资金、人员素... 物联网背景下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整合农村各类资源、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而提高国内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文章在分析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要素投入角度,按照投入资金、人员素质、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管理体系这5个维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了物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等政策建议,以期达到农业与信息化的全面深度融合,使其形成农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从而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农业信息化 要素投入 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日投入-产出表的比较
8
作者 冯晓玲 徐瀚东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1年第3期66-84,共19页
随着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转型压力不断增大,生产性服务投入这一被看作能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要素投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日本制造业长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其发展模式值得中国借鉴。采用系统GMM法比较研究了生产性服务投入对中日制造业全... 随着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转型压力不断增大,生产性服务投入这一被看作能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要素投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日本制造业长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其发展模式值得中国借鉴。采用系统GMM法比较研究了生产性服务投入对中日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的差异,发现生产性服务投入对两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影响,对日本有负向影响,对中国则有正向影响;要素禀赋不同的生产性服务投入对两国制造业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有不同影响,技术效率的提升正向影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的抑制则负向影响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规模促进两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对其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正向影响。建议改善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拓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内需市场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性服务业 中日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