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坑地下水回灌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曾超峰 陈宏波 +5 位作者 王硕 薛秀丽 蔡钢 朱彤 韩磊 徐长节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6-1544,共9页
基坑降水会引发基坑周围环境显著沉降,地下水回灌则常用来限制抽水引起的沉降;然而,在实际回灌工程中,往往需要预先开展多组回灌试验来测试回灌效果,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正式的回灌运行方案;如果能在实验室环境中对各种回灌工况进行缩尺物... 基坑降水会引发基坑周围环境显著沉降,地下水回灌则常用来限制抽水引起的沉降;然而,在实际回灌工程中,往往需要预先开展多组回灌试验来测试回灌效果,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正式的回灌运行方案;如果能在实验室环境中对各种回灌工况进行缩尺物理模拟,将有助于更加经济且高效地确立回灌优化方案。以天津某地铁基坑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基坑抽水与回灌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在实验室尺度下再现实际基坑地下水回灌的可行性;具体地,通过布设水位观测井、位移传感器及应力传感器,实时监测了基坑抽水与回灌过程中坑内外水位变化、围护结构侧移和其两侧水土压力变化及坑外地表沉降,探讨了不同回灌量条件下水位及坑外地表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①实验室尺度下的基坑抽水-回灌试验可较好地再现实际基坑抽水与回灌所带来的水位下降与抬升;②在坑外紧邻基坑围挡处进行回灌时,回灌井底部附近水压力明显增大,由此可诱发相应位置处围挡向坑内运动并进而导致坑外地面沉降,实际工程中应谨慎确定紧挨基坑围挡处回灌井的回灌量以避免围挡向坑内的大幅偏转及由此带来的沉降增量,对于地表变形需严格控制的工程,不宜将回灌井设置在坑外紧邻基坑围挡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降水 地下水回灌 地表沉降 变形控制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高空台环境模拟控制技术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张松 但志宏 +3 位作者 张和洪 徐状 黄峰 翟超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共12页
高空模拟试车台(简称高空台)是航空发动机设计、定型、改进改型、技术攻关、故障再现与排除等的大型试验设备,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航空发动机高空台环境模拟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梳理了近30年来相... 高空模拟试车台(简称高空台)是航空发动机设计、定型、改进改型、技术攻关、故障再现与排除等的大型试验设备,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航空发动机高空台环境模拟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梳理了近30年来相关控制技术的发展与演变,指出未来将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方向,推动该系统控制技术的升级与创新。以高空台核心环节飞行环境模拟系统为主要剖析点,综述了飞行环境模拟系统建模、控制以及验证平台搭建3方面的发展进程,并提出了以自抗扰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若干先进控制方法,旨在不断提高飞行环境模拟系统的抗扰性能、动态响应速度以及鲁棒性等控制品质,为航空发动机高空台模拟控制技术的数智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可行的研究路径。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随着高空台硬件设施升级,应重点围绕飞行环境模拟系统的高品质改造、虚实结合仿真平台构建,以及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健康性管理等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以全面提升高空模拟试验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保障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高空试验性能,推动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台 航空发动机 高空模拟试验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在轨操作地面试验平台质心动态调控方法研究
3
作者 尤博 安玉民 +1 位作者 侯玮杰 张慧博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9,共10页
在进行在轨操作的地面模拟试验中,受操作机械臂运动影响,试验平台的质心会发生偏移,由此产生的时变扰动重力矩会严重影响卫星地面模拟试验的准确性.面向试验平台时变质心动态调控需求,提出了一种联合质量特性实时辨识结果的高精度高抗... 在进行在轨操作的地面模拟试验中,受操作机械臂运动影响,试验平台的质心会发生偏移,由此产生的时变扰动重力矩会严重影响卫星地面模拟试验的准确性.面向试验平台时变质心动态调控需求,提出了一种联合质量特性实时辨识结果的高精度高抗扰质心动态调控方法.构建了考虑时变偏心重力矩影响下的试验平台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基于并发递推算法的质量特性实时辨识研究,提出了一种双闭环滑模质心调控方法.进行了试验平台质量特性辨识与质心调控仿真验证,在机械臂以3(°)/s等典型地面模拟试验工况进行运动时,前置辨识误差可以稳定在4.1%以下,基于辨识结果进行调控,平台姿态角控制在0.04°以内,开展了地面试验,结果表明,动态调控中的平台姿态角可以稳定在0.1°以内.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本文所提质心调控方法能实时消除重力扰动力矩,可为后续模拟在轨操作等任务提供可靠的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试验平台 质心调控 质量特性辨识 并发递推 双闭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km/h高速铁路隧道行车振动的波阻板隔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再新 袁哲 +4 位作者 杨建近 曲帅 罗盼明 杨吉忠 朱胜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5-53,118,共10页
地下铁路行车速度的提高对车致环境振动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350 km/h高速铁路隧道行车诱发的振动问题开展研究。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构建了地下铁路车致振动预测模型,并通过现场振动试验验证其准确性。... 地下铁路行车速度的提高对车致环境振动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350 km/h高速铁路隧道行车诱发的振动问题开展研究。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构建了地下铁路车致振动预测模型,并通过现场振动试验验证其准确性。通过数值计算详细探讨了波阻板(wave impeding block,WIB)宽度、埋深和材料属性对隔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隧道上方土体中设置水平WIB可显著降低行车引发的地面振动。特别地,当WIB布设位置靠近振源较近时,对5 Hz以上的振动成分呈现出显著的隔振效果。同时,WIB宽度、埋深与其隔振性能直接相关,但过大的宽度和埋深可能导致远场地面振动增强;多孔聚苯乙烯波阻块相较于橡胶、细砂及C30混凝土展现出最佳的隔振性能,特别是在5~200 Hz的振动频率范围内有较好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波阻板(WIB) 车致地面振动 落轴冲击试验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5
作者 徐勇 郭红杰 +2 位作者 超力德 黄俊杰 梁国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5-2255,共11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控制系统须抑制控制电路输入端的脉冲噪声、输出端的反峰电压及控制电流测量精度低等问题,运用放大电路原理,采用电路仿真方法,设计了基于电路印制板型固态继电器的控制驱动和控制电流测量电路。控制驱动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控制系统须抑制控制电路输入端的脉冲噪声、输出端的反峰电压及控制电流测量精度低等问题,运用放大电路原理,采用电路仿真方法,设计了基于电路印制板型固态继电器的控制驱动和控制电流测量电路。控制驱动电路应用“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模块以实现降低反峰电压和缩短复位时间的效果,控制驱动电路中固态继电器输出端集成了光耦隔离模块用于反馈控制信号,控制电流测量电路主要由霍尔效应电流感应模块和运算放大器构成以达到较高精度测量控制电流的目的。通过电路仿真,分析了控制驱动电路的反峰电压抑制模块、控制电流测量电路的动静态特性。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控制电流测量电路的基本误差为6.66%±1.80%,电路上升时间小于0.3 ms,下降时间小于0.5 ms;控制驱动电路的接通时间小于2μs,关断时间小于0.5 ms,“标准恢复二极管+齐纳二极管”方法能有效抑制反峰电压;控制驱动电路可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高精度的地面试验控制系统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试验控制电路 固态继电器 电流测量 霍尔效应 液体火箭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结构空间组装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志刚 蒋建平 +4 位作者 邬树楠 李庆军 王兴 谭述君 邓子辰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90,共47页
空间组装是建造空间站、大型卫星天线、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空间太阳能电站等大型和超大型航天结构的重要手段.然而,航天结构组装过程将面临构型增长、参数变化、轨道-姿态-结构耦合、接触碰撞等复杂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给精准、高效、... 空间组装是建造空间站、大型卫星天线、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空间太阳能电站等大型和超大型航天结构的重要手段.然而,航天结构组装过程将面临构型增长、参数变化、轨道-姿态-结构耦合、接触碰撞等复杂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给精准、高效、稳定完成组装任务带来挑战.本文介绍了大型航天结构的动力学建模方法、超大型航天结构特殊的动力学现象、航天结构空间组装过程的动力学建模研究现状;综述了航天结构在轨运行阶段的控制方法、空间组装过程的组装序列规划方法、姿态控制与振动抑制方法研究进展;总结了航天结构组装过程动力学与控制地面模拟试验中的重力卸载、缩比模型设计与试验、非线性与不确定性试验等关键技术.最后,面向未来千米量级超大型航天结构空间组装需求,针对组装过程中结构尺寸、质量和力学参数跃变等特性提出了当前研究工作中亟须解决的几类动力学与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航天结构 超大型航天结构 航天器动力学 航天器控制 空间组装 地面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总线故障注入的卫星热控自主管理软件测试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鹤 张晓明 张月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0,共6页
针对卫星热控分系统设计的新状态,梳理了热控自主管理软件中多点控温功能、跟踪控温功能及热敏电阻故障处理功能的测试需求,提出了基于总线故障注入的热控自主管理软件测试方案。该方案通过将故障注入设备接入卫星数据总线的方式仿真总... 针对卫星热控分系统设计的新状态,梳理了热控自主管理软件中多点控温功能、跟踪控温功能及热敏电阻故障处理功能的测试需求,提出了基于总线故障注入的热控自主管理软件测试方案。该方案通过将故障注入设备接入卫星数据总线的方式仿真总线遥测,验证热控自主管理软件处理结果的正确性。与现有基于热敏电阻等效器的测试方案相比,该方案能够在保证测试有效性的同时简化所需地面测试设备及电缆,提升工作效率。文章给出了测试方案步骤,可为卫星自主管理软件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地面测试 热控 自主管理软件 故障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地上水库堤坝沉降变形试验研究
8
作者 闫邵航 王剑宏 +4 位作者 杜昌言 赵世超 王超 牛余朋 王睿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73-79,共7页
超大直径盾构施工一般对地层扰动较大,研究超大直径盾构穿越既有地上水库堤坝沉降变形对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济南穿黄北延隧道工程,基于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方法,对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地上水库堤坝引起... 超大直径盾构施工一般对地层扰动较大,研究超大直径盾构穿越既有地上水库堤坝沉降变形对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济南穿黄北延隧道工程,基于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方法,对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地上水库堤坝引起地表隆起沉降变形开展研究,首先利用室内缩尺模型试验模拟盾构过程中的沉降,其次利用Peck公式进行理论预测,结合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模型试验显示地表首先发生隆起,随后发生15mm沉降,与Peck公式计算结果16mm、现场实测沉降结果15mm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试验的可靠性;(2)盾构对地上水库堤坝的影响机理,即沿堤坝轴线方向沉降符合双线隧道沉降槽规律,沿隧道轴线方向在盾构穿越前后为先隆起后沉降,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3)双线盾构隧道将形成“W”形沉降槽,后施工隧道沉降最大位置将偏移隧道中心约1倍隧道外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 地上水库堤坝 沉降控制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新型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构想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晨光 杨华 杨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为了提高我国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整体水平,在借鉴和继承国内外成熟型号地面测试发控系统优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运载火箭技术需求,通过对总体设计、任务和功能分析、框架组建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新型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控系... 为了提高我国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整体水平,在借鉴和继承国内外成熟型号地面测试发控系统优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运载火箭技术需求,通过对总体设计、任务和功能分析、框架组建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新型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方案构想。此方案在总体设计思想、系统框架结构设计、应用模式上提出新的思路,对于适应未来运载火箭发射要求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地面测试发控系统 总体设计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装置及测控系统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步学 毛根旺 +3 位作者 李进贤 刘华强 冯喜平 林禹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71,共3页
介绍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地面实验装置及测控系统组成、功能、技术指标和可以开展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固体火箭 冲压发动机 实验装置 测控系统 虚拟仪器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多目标攻击中制导炸弹可投放区计算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煜 王楠 +1 位作者 陈璟 沈林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74-1480,共7页
建立了某型卫星制导炸弹在大气层内制导飞行的弹道模型,探索了求解多目标可投放区(LAR)的技术途径,给出了具体的求解策略。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LAR计算方法优劣性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模拟搜索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搜索... 建立了某型卫星制导炸弹在大气层内制导飞行的弹道模型,探索了求解多目标可投放区(LAR)的技术途径,给出了具体的求解策略。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LAR计算方法优劣性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模拟搜索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搜索算法。该算法利用射程多项式拟合模型为变步长模式搜索法提供搜索初值,最大限度的降低迭代次数。算法对比实验表明: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该算法有效地提升了计算效率。最后,针对随机选定的目标集合,仿真实验给出了不同投放条件下的多目标LAR包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空地多目标攻击 卫星制导炸弹 武器投放 可投放区 模式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刚 金志超 韩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5,共8页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作为中国的主力火箭已成功完成第100次发射,总结了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测试与发射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测试发射控制系统架构的分析总结了每个发展阶段采用的先进技术、设计思想和经验。随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智...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作为中国的主力火箭已成功完成第100次发射,总结了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测试与发射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测试发射控制系统架构的分析总结了每个发展阶段采用的先进技术、设计思想和经验。随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测试发射控制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和人工智能技术,讨论了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技术发展的方向及关键技术,给出了可行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甲系列 运载火箭 测试发射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姿轨控发动机地面试验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万龙 牛向楠 +2 位作者 李全令 韩晓梅 孙树江 《火箭推进》 CAS 2015年第2期114-117,122,共5页
控制系统在试车过程中发出指令信号,使发动机和试车台各工艺系统按照预定的程序完成规定试车任务。为了适应某型号姿轨控发动机试验对控制精度要求的提高,需要对现有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高速固态继电器设计了一种... 控制系统在试车过程中发出指令信号,使发动机和试车台各工艺系统按照预定的程序完成规定试车任务。为了适应某型号姿轨控发动机试验对控制精度要求的提高,需要对现有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高速固态继电器设计了一种新的控制系统,其控制模块用于操作人员对试验系统上的各路电磁阀进行手动与自动控制,其复记模块可以实时记录系统状态以便于指挥人员了解系统工作状况,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判断。该系统建成后可以满足该型号姿轨控发动机试验的要求,控制精度为0.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地面试验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中的小型平板载荷试验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钢 罗强 +2 位作者 张良 陈虎 陈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87-1694,共8页
合理高效地进行路基填土压实质量检测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室内开展精细的地基系数K30与变形模量Ev2、Ev1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小型平板载荷试验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变形稳定和等时间隔两种加载方式对试验... 合理高效地进行路基填土压实质量检测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室内开展精细的地基系数K30与变形模量Ev2、Ev1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小型平板载荷试验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变形稳定和等时间隔两种加载方式对试验效率和试验误差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K30较Ev2更能直接反映路基的压密程度,每级荷载的保持时间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满足1%沉降稳定控制标准需较长的试验历时;K30试验的沉降稳定控制标准由1%改为2%、或加载时间间隔为6 min,可缩短30%~50%试验时间,K30值误差在10%以内;提出了K30试验加载的荷载-时间控制法(P-t法),用于铁路路基砾石类填料压实质量的K30检测具有良好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压实检测 地基系数K30 变形模量EV2 荷载-时间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导弹快速测试与发射控制技术探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利明 史文森 王瑞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3-66,共4页
传统的弹道导弹测试与发射控制工作,涉及装设备多、准备时间长、操作人员多、发射测试方案效率低,越来越不适应作战需求。针对该问题,基于1553B总线的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提高测试覆盖性、优化发射测试方案、简化发射操作等技术的应用有... 传统的弹道导弹测试与发射控制工作,涉及装设备多、准备时间长、操作人员多、发射测试方案效率低,越来越不适应作战需求。针对该问题,基于1553B总线的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提高测试覆盖性、优化发射测试方案、简化发射操作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发射效率。一体化的测试发射控制技术、机内测试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并行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则是弹道快速测试发射控制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快速测试 发射控制 导弹控制系统 1553B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与太阳电磁射线综合辐照对Teflon FEP/Al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春东 杨德庄 +1 位作者 何世禹 M.M.Mikhailov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8-852,共5页
 在30keV的电子、质子单独辐照及电子与太阳电磁射线综合辐照作用下,对TeflonFEP Al第二表面镜光学性能的演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辐照通量与能量乘积的情况下,电子与质子单独辐照后TeflonFEP Al涂层材料的太阳吸收比变化...  在30keV的电子、质子单独辐照及电子与太阳电磁射线综合辐照作用下,对TeflonFEP Al第二表面镜光学性能的演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辐照通量与能量乘积的情况下,电子与质子单独辐照后TeflonFEP Al涂层材料的太阳吸收比变化相同,故可用电子与太阳电磁射线综合辐照简化地面模拟加速试验。TeflonFEP Al光学性能退化动力学曲线可描述成加速系数与辐照时间乘积(称为当量辐照时间)的指数函数形式。在当量辐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太阳吸收比的变化与加速系数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涂层 辐照 光学性能 地面模拟 加速试验 聚全氟乙丙烯薄膜 镀铝 航天器 热控材料 TeflonFEP/Al 电子 太阳电磁射线 综合辐照 涂层材料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式差动转向无人车运动跟踪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熊璐 黄少帅 +2 位作者 陈远龙 杨光兴 章仁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9-1116,共8页
在分析车辆传动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差动转向原理,将无人车的运动跟踪控制分为:基于左右轮平均轮速的直线行驶控制和基于左右轮轮速差的行车转向控制。同时,基于抗积分饱和的比例积分控制法,提出了直线行驶下的车速跟踪控制算法;... 在分析车辆传动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差动转向原理,将无人车的运动跟踪控制分为:基于左右轮平均轮速的直线行驶控制和基于左右轮轮速差的行车转向控制。同时,基于抗积分饱和的比例积分控制法,提出了直线行驶下的车速跟踪控制算法;基于状态反馈法,提出了行车转向下的横摆角速度跟踪控制算法。最后,通过实车试验对提出的运动跟踪控制算法进行验证,实现了目标车的遥控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车 差动转向 运动跟踪控制 实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器控制系统CAN总线数据传输仿真与评估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龙龙 程谋森 张为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6-260,共5页
针对CAN总线连接的运载器控制系统方案,建立了控制系统总线数据传输仿真平台。该平台以部件等效器模拟控制系统内各种敏感器和执行机构,通过CAN总线与以太网连成网络;采用CAN总线仿真工具CANoe建立总线数据流测试与评估节点。利用该平... 针对CAN总线连接的运载器控制系统方案,建立了控制系统总线数据传输仿真平台。该平台以部件等效器模拟控制系统内各种敏感器和执行机构,通过CAN总线与以太网连成网络;采用CAN总线仿真工具CANoe建立总线数据流测试与评估节点。利用该平台仿真了运载器从发射到入轨飞行过程中控制系统总线上的数据传输状态,对总线性能、信号周期和数据传输可靠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N总线可以满足运载器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地面发射运载器 控制系统 CAN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帆航天器研究进展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左华平 冯煜东 +3 位作者 王虎 许旻 吴春华 赵蕾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4,共8页
简要阐述了太阳帆航天器的概念、推进原理,并对其技术特性、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太阳帆航天器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外成功案例的具体细节,总结了国外对于太阳帆航天器的最新研究计划,分析了未来太阳帆航天器的发展趋势。随后... 简要阐述了太阳帆航天器的概念、推进原理,并对其技术特性、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太阳帆航天器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外成功案例的具体细节,总结了国外对于太阳帆航天器的最新研究计划,分析了未来太阳帆航天器的发展趋势。随后重点讨论了太阳帆航天器结构设计技术、大面积薄膜制备技术、姿态控制技术、折叠展开技术以及地面试验技术等关键技术,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对太阳帆各关键技术的解决策略及方法,为我国在该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帆航天器 关键技术 姿态控制 折叠展开 地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机编队飞行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樊琼剑 杨忠 +1 位作者 冯茂岩 沈春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3-508,共6页
为了能够验证基于各种智能算法所设计出的多无人机近距耦合编队飞行控制器的工作性能,研制了一套新的、低成本的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系统,由基于DSP技术的飞行控制子系统、基于Statem ate技术的飞行控制子系统虚拟原型机和地面测试子系统组... 为了能够验证基于各种智能算法所设计出的多无人机近距耦合编队飞行控制器的工作性能,研制了一套新的、低成本的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系统,由基于DSP技术的飞行控制子系统、基于Statem ate技术的飞行控制子系统虚拟原型机和地面测试子系统组成,并阐述了各子系统的硬软件结构及其关键技术。最后,利用该测试平台,对所研究的多无人机编队飞行模型和编队飞行控制器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平台系统可以测试编队控制器在不同条件下对无人机编队飞行的控制效果,同时也可通过该平台来进一步证明所研究的编队飞行控制系统相关理论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飞行控制器 编队飞行测试平台 飞行控制子系统 虚拟原型机 地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